基督徒的10條信仰危機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2021-01-10 基督教資訊平臺

近日,有網友總結出基督徒信仰的10條危機,內容發人深省,「把愚昧無知當敬虔;把推卸責任當交託;把懶惰不忠當等候;把糊塗情感當聖愛;把錯誤傳統當真理;把個人見解當旨意;把該盡本分當功勞;把粉飾太平當合一……」

下面收集作者張麗麗看後則在其後一些自己的感想,與大家分享。

一、    把愚昧無知當敬虔

智慧與愚昧是《箴言》中的重要主題,其中以敬畏神為智慧的開端,在這卷書中,愚昧人則有不同的文字表達,分別為:「愚蒙人"、「愚妄人」、「愚昧人"、「愚頑人」、「無知人」。這類人的特徵表現是以自我為中心、張狂、易怒、以偏賅全、沒有反省能力等。

《箴言》中說:「你雖用杵,將愚昧人與打碎的麥子一同搗在臼中,他的愚妄還是離不了他。」(箴27:22)基督徒如果生活在愚昧中而不自知,甚至自以為敬虔,真是可怕的。有時,失去理性的信仰熱情和執著,每每自以為是敬虔、熱心、愛主,事實上卻是一種無知。信心超越理性,但不違背理性。這其中之理需要我們好好分辨。

二、    把推卸責任當交託

「你們倒說:『人若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各耳板』 (各耳板就是供獻的意思),以後你們就不容他再奉養父母。"(可7:11—12)摩西如實傳達神的誡命時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太1 5:4)法利賽人和文士卻說只要是把錢奉獻給神,就可以不奉養父母了。

那時,如此行的一些人還誤以為自己為了愛主,連父母都捨棄了。卻不知神說,你若連看得見的兄弟都不愛,又怎能愛看不見的上帝呢?這種錯把推卸責任當「交託」的人,見上帝時會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

三、    把懶惰不忠當等候

當我們受洗歸主後,就特別願意聽聖經上所說「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這旬經文,想到自己在天堂的生活就不由得歡喜。其實,當我們想到天堂的生活就歡喜的時候,也需要特別思想,耶穌基督降世難道只為你我嗎?答案很明顯。所以,基督徒不可消極等待,懶惰懈怠,因為上帝愛世人,不是愛你一個人。基督徒今生就要努力與主同工,讓更多的人想到天堂就可以歡喜,將來方能得賞。

四、    把糊塗情感當聖愛

教會是一個愛的團契,也應是一個最能體現愛的地方。耶穌在世時教導門徒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約l3:34—35)

耶穌命令我們要彼此相愛,並且說他怎樣愛我們,我們也當怎樣相愛,可見此愛乃是神聖之愛。聖經中的愛有不同的含義,有友情之愛、親情之愛、情慾之愛和聖愛之分。教會中可以用聖愛引導前三種愛,但千萬不能本末倒置地用前三種愛代替了聖愛;教會中可以用聖潔的愛彼此相系,但絕不能不明就裡地博愛,不分是非地泛愛,排除異己地專愛。

五、    把不良傳統當真理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傳統,教會當然也不例外。社會上常常說要發揚優良傳統、揚長避短。可教會中偏偏有些人只知道傳統,卻不分優劣。有時甚至將不良傳統代替了真理。故而,在教會中總有人會說:這是我們的傳統,不能變。說此話的人也許應該聽聽先知以賽亞的話:「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太15:8~9;參賽29:13)

六、把個人見解當旨意

經上說:「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彼後1:20)否則就會以偏賅全,甚至僭越上帝主權。依此類推,絕不能把個人信仰的經歷作為普遍真理來教導人,也絕不能不加查驗地便把個人對聖經的領受強加於人。而今日我們所強調的教會管理也當參照此理,教會需要領袖,需要頭羊,但領袖並非就得一言九鼎。就連神的朋友摩西,也需要助手和七十長老的協助,何況我輩呢。所以,無論何時個人見解都不應該被聖化。

七、把該盡本分當功勞

在教會中常常會聽到有人自詡,有人羨慕,把某事歸功於某人,甚至邀功請賞,以此要求教會給予自己應有的回報,即及職務、身份、待遇等。卻忘記了經上所說的:「僕人照所吩咐的去作,主人還謝謝他嗎?這樣,你們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路17:9—10)教內有不少為了「得獎賞」而侍奉的人,其實,我們「如此侍奉是理所當然的」,根本沒有什麼可誇口,切記啊!

八、把粉飾太平當合一

凡大治之世,都不是一朝一夕實現的;凡大亂之年,也都不是一事一物導致的。合一是教會的屬性,是主的旨意所在。但合一絕不是靠粉飾太平得來的。拋開教義層面上的分歧不講,單說一堂一點的問題。教會中出現一些問題時,對外,常會有人說:「這件事不要讓不信的人知道,多讓人笑話!」

而在教會內部,也要求對犯錯、犯罪的人要愛、要包容,別讓他跌倒。以至於小偷小摸的,包庇成了大盜,小錯小非,縱容成了大患。究其原因,教會失去了聖潔的原則,是非不分,盲目追求合一,忘記了經上還說過:  「當面的責備,強如背地的愛情。」(箴27:5)教會需要合一,但不是經過粉飾的合一。

九、把放縱情慾當自由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使你們得自由。」(約8:32)但我們要留意這自由不是讓我們放縱自己,而是靠真理脫離罪惡(包括情慾)捆綁的自由,也就是不犯罪的自由。如果一個自認為得到這自由的人卻貪戀享受「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那只能說明他並不曉得真理。可怕的不是因為他失敗,而是因為在他失敗的時候仍然自己感覺「很平安」!

十、把世俗道路當天路

今天是一個物質主義盛行的時代,教會中也有人高舉成功神學。基督徒並不反對成功,也不仇恨物質,但絕不能把它們放在第一位。因為耶穌早已經說過:「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可8:36)世俗的成功不等於屬天的成聖;物質的富有也不定是蒙福的記號。
 

相關焦點

  • 中國教會需要做好教會管理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很多成熟的基督徒想必對這樣的問題已經有了答案,教會是需要管理的。到底如何做好教會管理? 一基督教媒體——基督日報,通過神州情《展望中華》期刊65期的「談談教會管理」一文對中國教會管理薄弱的原因,教會的規章制度以及教會管理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報導,多方面剖析。
  • -福音時報--基督教資訊門戶網站
    猶太教與基督信仰有根本衝突很多人會認為,川普到哭牆祈禱,表達了他對信仰的虔誠,在主裡的謙卑。然而,我們要清楚的是,猶太教不是基督信仰,兩者存在根本衝突。雖然兩個宗教都共同敬拜同一位主,但其核心教義是不同的。基督信仰認信三位一體的主,主有三個位格(聖父、聖子、聖靈,即:三位一體的真神)。此三個位格是「同受敬拜,同受尊榮」。
  • 效法世界有識之士的信仰 一基督教信仰
    英國有一位科學家名叫蓋浴普,這位先生曾經調查了前三世紀的三百位世界上最有名的大科學家的信仰,調查結果表明,有二百四十二位是信耶穌的,佔調查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一。例如:世界超級科學家-牛頓;原子彈之父-愛因斯坦;,大天文學家-哥白尼、電報之父-莫爾斯、火箭之父-範伯郎、偉大的女性物理學家-居裡夫人和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倫琴等。
  • 基督教的起源、發展及其基本教義
    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基督教信仰的表述是以《聖經》為核心藍本,以歷代使徒、教會、公會等形成的信仰文件為載體,內容非常豐富。其中《使徒信經》被歷代教會和神學家公認為最可欽佩、最為可靠的摘要。如基督教(新教)版《使徒信經》所言:「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
  • 聖誕再思丨基督徒過聖誕節,應激活與基督相融與共的生命
    每個基督徒都清晰地知道,聖誕活動的最終指向是我們的主基督。我們一切的頌讚和崇拜,一切的花環與色彩,一切的聲樂與歌唱都是獻給主基督的,紀念基督的道成肉身,使得我們有了與神和好的機遇,給處在暗夜中的人類帶來了生命之光。顯然,基督是聖誕活動的核心。一切活動的細節千絲萬縷,無論怎樣的光耀,都是從基督裡輻射而出的,其光源是來自基督的。
  • 基督教丨駁斥安息日會和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異端
    伊甸園的安息舊約律法是不完全的,「摩西十誡」的第四條誡命「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以色列在安息日的次日獻禾捆,基督在安息日的次日復活,應驗了以色列的初熟節!七日的頭一日,表明一個新的開頭!主耶穌向門徒顯現是七日的頭一日,門徒是在七日的頭一日擘餅聚會!聖靈在五旬節降臨的那一天是七日的頭一日!教會也是在這一天誕生!安息日是七日的最後一天,是舊約律法!基督徒不在律法之下,而在恩典之下,當然不必守舊約的安息日!安息日會異端狡辯是公教更改的,試圖把恩典時代的基督徒擄回律法時代,用心歹毒!
  • 臺灣基督徒藝人小禎踐行諾言 辭去主持與信仰不合的風水節目
    (圖:小禎臉書) 臺灣基督徒藝人小禎踐行先前諾言於6月2日正式辭退《風水!有關係》主持。
  • 當初的基督教是如何走向分裂的?東正教、天主教和新教有啥聯繫?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以耶穌基督為中心,核心思想是福音,信徒稱為基督徒。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與伊斯蘭教、佛教共為世界三大宗教。
  • 基督徒信仰成長的八個要點
    每個基督徒都希望自己能結出豐盛的果實,希望既有內在生命的果實,也有外在看得見的果實。那麼我們怎樣可以結出果實呢?使徒彼得說有八個要點,我們一起看一下聖經中的具體教導:彼得後書1章3-11節1:3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
  •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基督信徒的分裂是個醜聞
    他指出,大公合一運動「深受基督渴望祂的肢體合一,即教會的合一所啟發,也受到基督信徒分裂醜聞的痛苦所啟發」。世界基督教教會聯合會是一個具有348個全球性、地區、地區分支、民族性和地方性教會的團體組成的,代表著全球5億9千萬基督徒。梵蒂岡廣播電臺稱,基督信徒的分裂導致傷痛。
  • 吳耀宗的信仰和思想淺探
    14可以說唯愛主義是基督教的倫理,而共產主義是馬克思的倫理。因此,他認為,基督徒就不能參加戰爭。她們要忠於國家,忠於人類,忠於教會,忠於基督,盡力使愛在個人,社會,商業和國家生活裡,成為至高的準則。後期的吳耀宗並非人所認為的拋棄了唯愛主義。
  • 基督徒難民申請庇護被拒 主因是無法背誦十誡
    近期在英國,一些改信基督教的難民向當局提出申請庇護,卻遭到了拒絕。主因是由於他們無法回答聖經裡基本的問題,例如背誦十誡。
  • 一個以基督徒包裝的虛偽政客
    如果蓬佩奧一再壓低自己的道德標準,那麼他將進一步損害其信仰。(來源:中國日報 羅傑《中國日報》2020年6月24日8版) 蓬佩奧常常把「虔誠的福音派基督徒」掛在嘴邊,表面上看,好像真是這樣。一個心中有上帝、跟從上帝話語的指引、追求福音真理的基督徒,他的行事為人應該完全效法耶穌基督、遵照聖經教導,其中最基本的一條就是誠實正直,道德純粹,「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更不能「作假見證陷害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特別是一些美國政客出於一己私利,只求大選連任,漠視人民生命健康,屢屢失機、頻繁犯錯,導致疫情大流行。
  • 基督教環境倫理的歷史演變與當下責任
    但是回到神本,是回歸了上帝的主權,在世俗世界與信仰世界的二元區分背景下,對待世界又回到了肆無忌憚的人本中來。簡要來說,基督教在關於人本和神本的分野中,邏輯恰是回歸上帝主權,人又是世界的主人,因為世界和神是分離的,因此不屬於世界的人也就無需對世界負責了。
  • 皮尤調查:那些一度禁止基督教的歐洲國家 基督教勢力反而最強
    該皮尤報導指出:「長期以來,基督教一直都是歐洲的主流宗教。在接受調查的34個國家中,基督教在27個國家中佔據主流位置。但歷史上的大分裂在共同宗教身份的基礎上:三大主流基督教派別——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都在歐洲大陸的某些地方佔據著主導地位。
  • 基督徒敬拜主的屬靈原則:知行福
    敬拜主是我們基督徒的本分,我們應當怎樣按理服事敬拜那又真又活的主呢?「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約翰福音》13章這一句寶貴的經文,道出了基督徒服事敬拜主的一個屬靈原則,即知——行——福。經文背景是耶穌即將上十字架,成全救贖大功,他愛門徒到底,主動為他們洗腳,之後,在與門徒的問答中教導了這一寶貴真理,給歷世歷代的基督徒指明了一條服事敬拜主的原則。
  • 華人牧師分享「中國是命定的基督教大國」
    近日,有香港基督教媒體登出如何向國人傳福音系列文章之《中國是命定的基督教大國》一文。文章中牧師在講道時說,神興起一個國家或民族,必定同時賦予他們道德以及福音的使命,推進神國度的發展,而今日中國崛起的同時,基督教亦迅速發展。中國將要成為福音的大國,基督的精兵要奮起,為神打最後一仗,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福音要傳遍地極。
  • 鉤沉丨基督教對近代中國女性的影響
    雖然她們在知識上不如男性信徒,但在信道追求上格外地篤定,那種火熱的心是男性基督徒所遠遠比不上的。3而且在那個時代,產生了一批在國家社會建設方面有傑出貢獻的女基督徒。大家熟知的有:金韻梅、徐金英、石美玉、康成,她們都是女留學生基督徒。
  •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羅馬書10基督為救恩史的頂峰
    從總體來說,猶太人未能看見基督是神整個計劃的頂峰(4節),也未看見神的新子民要在其上被建立的這磐石。他們看重行為,忽略信心。保羅利用羅馬書這個平臺,闡述基督教和猶太教之間延續與非延續的關係。猶太基督徒認為,舊約保證他們得救的特權,繼續遵行律法十分重要;外邦基督徒認為,沒必要用傳統規條來纏累他們,仗著人數眾多的優勢,他們可以張揚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