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疾病比癌症還要可怕,每3秒1例,這些危險因素要警惕!

2021-01-09 騰訊網

30歲,他卻得了老年痴呆。

01

照片中的這位年輕人,名叫Daniel Bradbury,30歲的他成了一對雙胞胎的爸爸。

悲喜總是不斷交集,也是在當爸爸的那一年,他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痴呆,沒人會想到一個30歲的青壯年會與這樣的疾病關聯。但當疾病來臨時,誰也別想置身事外。

其實,早在妻子剛懷孕時,他就表現出明顯的痴呆症狀。當時,妻子提醒過他,由於工作和生活過於忙碌,他忘記了去檢查。

但當Daniel Bradbury的病因在後來被查出時,事實證明,即使當時提前幹預也於事無補。因為,他的痴呆來源於——遺傳基因

研究數據表明,類似於Daniel Bradbury這樣,因基因遺傳而誘發阿爾茨海默病的家庭,在全球範圍內目前有500-600戶。

遺傳的恐怖之處在於,這種疾病可能在家庭範圍內無限循環下去...

02

阿爾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症,醫學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大部分發病患者在80歲以後,有數據表明,80歲後患病的概率為50%。

這樣的概率是十分嚇人的,哪怕是讓我們無比畏懼的癌症,也沒有這樣的概率。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3秒鐘就會產生一位認知障礙症患者。在中國,這種狀況也不容樂觀,平均每分鐘會產生4個。

患上老年痴呆,並不是無緣無故的,更不是說年齡增長就一定會患病,更多的和以下因素有關。

1.年齡

年齡也許不是必要因素,但一定是患病的最大危險因素,目前來看,多數老年痴呆患者是年齡65歲以上的老人。

2.遺傳

Daniel Bradbury便是遺傳因素患病,事實上,10%的患者和自身所在的家族遺傳因素有關。

3.文化程度

這點看起來不可思議,但事實表明,教育程度相對較低的老人,大腦使用頻率低,患病風險更高。

4.性別

女性壽命相對男性更長,獨居時間更久,發病機率更高。

5.生活方式

酗酒吸菸、營養不均衡和運動少等,都有可能成為發病的誘因。

03

現階段的醫療水平,對於阿爾茨海默病並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當接診到發病患者時,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延緩這種疾病的發展

這個時候,我們常說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就顯得格外有意義。

所以,當身邊老人,尤其是60歲以後的老人出現下面種種細微的變化,我們就要格外留心了。

1.瞬間遺忘

可能是緩慢的記憶力減退,也有可能是突然性的瞬間遺忘。最典型的就是前一秒做過的事,下一秒可能就忘記了,卻偏偏對很久以前的事情記憶猶新。

2.表達障礙

說話時出現表達障礙,甚至很難表達自己的意思,並出現言語重複和語無倫次。

3.敏感多疑

突然敏感多疑,對身邊的人與事各種猜忌。

4.性格突變

情緒上開始喜怒無常,開始變得與身邊人計較,甚至對周邊所有事物失去興趣。

5.定向障礙

經常迷路和搞不清時間、地點。

如果身邊人出現這些症狀,需要特別當心,最好及時就醫以做出最快判斷。

但是,更多時候當身邊老人出現這些症狀,不少人會誤以為是家庭矛盾或者老人心情低落導致的,這個時候忽略了真正的病因。

柳葉刀研究指出,全球超三分之一的老年痴呆症其實是可以通過風險影響因素的生活方式幹預來進行預防的,因此預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和治療幹預一樣重要。

1.多用腦

由於認知訓練可以降低痴呆的發病風險,所以建議平時多訓練大腦,如讀書、下棋等等。

2.保證睡眠

很少有人知道,睡眠呼吸障礙在很大程度上會促進認知障礙的進程。所以,保證充足睡眠,其實是有助於我們的大腦修復的。

3.健康飲食

減少糖、鹽和油的攝入,儘量以清淡為主。多吃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

4.戒菸戒酒

不要吸菸,儘量不要喝酒或者少喝酒。

5.注意運動

有研究指出,運動可以降低痴呆發病的概率,所以建議每周最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以上。

上面這些,需要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多注意。而下面這些動作,簡單易學,也能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手心相對,上下摩擦

手心搓手背

雙手十指交叉用力相握

雙手十指交叉握拳,順時針轉動

單手指尖相對

雙手握拳,再用力放開

一手握拳,一手五指散開

一手手心放在胸口,一手握拳向前伸展

一手手心按壓一手指尖

兩手拇指、食指做爬梯動作

(圖片來源: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Dr.X說

老年痴呆和「老糊塗」(自然衰老)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當身邊親人出現反常症狀時,希望我們不要再將其定性為「老糊塗」了。

生活不易,但還是請抽出一點時間關愛一下身邊的老人,畢竟他們也只是「老去的小孩」。

▼關注我,走進臨床醫生的生活!

-Dr.X-

一個醫學博士、外科醫生和三娃奶爸

《學會看病》作者

帶給你有態度、有溫度的健康乾貨和育兒錦囊~

關注我,每天多一點健康

相關焦點

  • 36歲-45歲是癌症形成期,身體出現這些症狀要警惕!
    癌症形成的10個報警信號今天,我們為大家總結了 10 個癌症形成期的危險信號,建議大家牢記在心並時刻留意。即便不是癌症,這些身體的異常狀況也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其他呼吸道疾病所引起的咳嗽往往會在3~4周後自然消失。久治不愈的咳嗽需引起高度警惕,特別是有吸菸史的人群。
  • 口腔細菌是食道癌的危險因素,對癌症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口腔細菌是食道癌的危險因素,對癌症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2021-01-18 15: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得了癌症後為啥變瘦?癌症的引發因素有啥?這些癌症知識應該掌握
    癌症相關危險因素與三級預防措施一、一級預防(病因預防)1、控煙戒酒:吸菸和飲酒能夠對絕大多數癌症的發生產生促進作用。包括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腸道癌,乳腺癌,卵巢癌等。菸草對於人的身體來講是百害而無一利,有研究顯示約1/9的癌症患者的發病與抽菸有關,其中又屬肺癌與抽菸的關係最為密切。
  • 這種疾病遠比你想像的可怕!
    年齡是肺栓塞的獨立危險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肺栓塞的發病率逐漸增高。 此外,近期手術、創傷、制動、激素治療、活動性癌症、肥胖以及大量吸菸等都是肺栓塞的危險因素。 表1 肺栓塞的危險因素
  • 24歲女孩小腹隆起以為懷孕,一查竟是這種癌症!太可怕了
    3、粘液、血和糞便混合在一起這種情況最多見,如果發現糞便中夾雜著血和粘液,一定要高度警惕腸癌的發生。各種腸道癌症屬於腫瘤疾病,腫瘤的生長需要大量的血液供應。隨著腫瘤的生長,身體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有數據顯示,在腫瘤的發現過程中,有16.3%的患者在初次就診時就曾出現過惡性貧血。腸癌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大便帶血,在癌症的持續發展中,患者會出現粘稠性血便,濃稠性的血便。癌症位置越偏下,血液顏色越鮮豔,多呈鮮紅色。但是這裡要和痔瘡的區分開,痔瘡往往也會在排便的時候便血。
  • 癌症也會「重男輕女」男人有這3個異常,要懷疑是不是癌症
    重男輕女這種糟粕的老思想,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被迅速擊垮,現代社會是男女平等的時代!但偏偏有一些疾病,仍然保持了這種老思想,有重男輕女的趨勢,比如癌症就是如此!除了生殖器官癌變不同外,發生在男女共有器官上的肺癌、肝癌、腎癌、大腸癌的患病率,男性整體偏高與女性。
  • 患上這種疾病的因素又是什麼呢?
    目前,全世界有超過3億人患有抑鬱症。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中國有至少5400萬名抑鬱症患者,佔總人口的4.2%。在我國每年約25萬的自殺人口中,一半以上屬於抑鬱症患者。從時間上來看,幾乎每20秒,就有一人因抑鬱症自殺,抑鬱症患病形勢十分嚴峻。演員張國榮、喬任梁,歌手陳琳等人,在自殺前均備受抑鬱症折磨。
  • 癌症離我們有多遠?全國每分鐘有7個人得癌症
    其實癌症作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一直都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那麼我們離癌症究竟有多遠呢?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約329.9萬人,意味著每分鐘就有7人確診。近十年來,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每年增幅為3.9%。40歲以後惡性腫瘤發病率快速升高,發病人群主要集中在60歲以上,80歲達到高峰。癌症發病率城市大於農村,但死亡率農村高於城市。
  • 身上3處莫名發黑,可能是癌症要來了,可得留心觀察一下
    身體受到癌症入侵許多不良症狀會出現,如果可以察覺到身體的異樣並採取合理的治療措施,可以將癌症帶來的傷害減輕。很多人不注意這個問題,身體已經有疾病的信號出現不重視,可能會因為疾病耽誤治療,持續發展對健康造成威脅。
  • 這些健康指標,超過一個就有危險!
    建議:規律運動並堅持3個月以上,就能使心率開始下降4~5次/分鐘。吃水果:每日至少半斤我國因水果攝入不足造成期望壽命損失為1.73歲。25歲以上(包括25歲)人群的總死因中,約15%是由於水果攝入不足導致的。水果沒吃夠,還會導致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癌症等疾病。
  • 海慈名中醫在線「排雷」 警惕這些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誤區
    青島新聞網1月7日訊(記者 李麗濤)心腦血管疾病會遺傳?「安宮牛黃」是中風神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能吃肉?這些關於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誤區,海慈名中醫在線闢謠啦!這些因素要重視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患上心腦血管疾病,很多網友好奇這些病症是否會遺傳,吉中強給出的回答是否定的:心腦血管疾病不會遺傳。雖然不是遺傳性疾病,但在導致這些疾病的危險因素中依然會與家庭有關。一個家族中的家庭成員勢必會有相似的性格、飲食習慣、生活方式,而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 【警惕】就因為醫生多看了一眼,救了一命!這些身體危險信號你都要...
    比如沒有力氣、麻木這些情況?」 「有有有,最近兩三天覺得右邊的胳膊有點沒力氣。」劉女士告訴醫生。 之後,經過詳細問診和體格檢查了解到,劉女士本身患有高脂血症,沒有查過血管的情況,3天前開始覺得右側肢體乏力,另外,她右側鼻唇溝略淺,伸出舌頭檢查時也發現舌頭往左偏(正常人應該是居中)。
  • 看血型就能預測癌症?原來這種血型的人患癌風險最高
    於是,挪威學者通過研究共3053例癌症(唇癌、舌癌、食道癌、胃癌和乳腺癌)患者,結果提示ABO血型與癌症之間並不存在明顯關聯。  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水平的提升,上個世紀的研究結果很可能早已被新的研究成果所取代。癌症和血型之間到底有沒有聯繫?什麼樣的血型容易得什麼樣的疾病?今天,我們就通過一些研究成果來提前給自己「算個命」。
  • 【癌症知識】有些癌症會遺傳,如果父母有過這6種癌,你也很危險!
    眾所周知,癌症的出現,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人的基因是非常強大的,一旦家裡有人患有癌症,就會擔心會遺傳到下一代了。癌症確實存在遺傳的可能性,癌症是一種多基因遺傳易感性疾病,由於繼承了家族性的基因缺陷有些人患上某些癌症的機率確實會增加。特別是以下這6種癌症容易遺傳,家屬需謹慎!
  • 婦科疾病不可小覷,這4個疾病要警惕,容易發生癌變
    很多女性都曾受過婦科疾病的困擾,而在臨床上有些婦科婦科疾病並不會帶來致命傷害,但也有些在沒有注意的情況下會轉化為癌症。所以女性發現自己存在婦科疾病不能小覷,特別是以下這幾種,一旦確診及時採取措施治療。
  • 你有癌症的「潛質」嗎?有這4種不對勁的人,當心已被食管癌纏上
    為了避免疾病出現,平時應該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因為飲食方法不正確,遺傳因素影響,都會讓癌症有機可乘,特別是比較熟悉的食管癌。食管癌作為消化系統的惡性腫瘤,發病早期信號不明顯,那些沒有定期進行檢查的人很難察覺到疾病的信號,等到身體不良症狀明顯,可能疾病發展到了中晚期,治療難度大,這就是癌症會威脅健康的可怕之處。
  • 【科普熱點】警惕!眼、耳、口、鼻…這些部位預示隱藏的疾病,趕緊...
    【科普熱點】警惕!研究中總結了6809例冠心病患者患病風險與12處頭、面部特徵的關係,結果發現,在擁有3個以上、4~6個、7~9個陽性頭面部特徵的人中,冠心病患病率分別為27.5%、40.3%、84%。醫學上承認心血管病患者在眼、耳、口、鼻、頭頸、面部這六個方面會有一些不同於常人的特徵表現。
  • 黑痣,就有《非誠勿擾2》中那種可怕的癌症嗎?
    黑痣,就有《非誠勿擾2》中那種可怕的癌症嗎? ——皮膚科專家李亞萍教授談皮疹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魏驚宇 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皮膚科,時常有些皮膚上出現黑痣的人前來詢問:「這個黑斑疹是不是2011年前熱播電影《非誠勿擾2》中那種可怕的癌症嗎」?此外,還有一些皮膚上長了紅色、白色皮疹的患者,或是擔憂自己患了這種病,或者擔憂患了那種病。
  • 尤其是這些健康指標,超過一個就有危險!
    凡事都有度過猶不及想長壽、想健康也要把握住這個原則這些健康警戒線決定壽命長短,你不妨對照一下,如果超過了警戒線,一定要提高警惕了!頸圍:35釐米脖子越粗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就越大,數十年後患心血管疾病的比率也更高。建議:男性頸圍別超過39釐米,女性頸圍別超過35釐米。
  • 年輕人腰背痛要警惕這種「不死的癌症」,更偏愛青少年
    不能彎腰,不能仰天望地,具有較強的致殘性,曾被稱呼為「不死的癌症」。國內著名的風溼病學及心血管病學專家餘步雲教授指出,強直性脊柱炎發病較為隱匿,患者大部分是青年人,男性患者較多。一般來說,青少年腰背部疼痛,沒有明顯的外傷史,這個時候就要高度警惕強直性脊柱炎。強直性脊柱炎具明顯家族遺傳傾向此外,AS發病與HLA- B27基因密切相關,有明顯家族聚集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