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衣道士坐在壽棺上吹吹打打,讓人抬著他和壽棺進山舉行土葬儀式。這是江西贛南一八旬老者去世後,家人請來道士為其超度,而十六人抬著這壽棺材一路疾行,還有位大活人坐在壽棺材上,這種神秘土葬方式令人驚嘆。
在當地,按舊年的傳統,老人是怕火葬的。在贛南偏遠的原始山區,家中有老人的老屋裡,至今仍有保留著「壽館」的習慣,若是壽終正寢的老人,用棺木下葬,這還是喜葬,一家人還會請來道士做道場,吹吹打打,熱熱鬧鬧地為其大辦喪事,看風水選壽地。但這種葬事現在很難有所見。
對於這種正常死亡,送終的客家傳統習俗,一般認為在年過七旬以上因老自然衰亡的就算壽終,其家人在心理上、物質上是早有準備。
家人在家中披麻戴孝為去世的老人舉行最後送別儀式。
當年,客家人的喪葬方式多為棺木土葬,基本沿用為古中原漢族的習俗。解放後也因火葬逐步代替了土葬。因客家人猶重風水,凡築墓葬要請風水先生選日時辰、選墓地看朝向等。客家人的喪葬儀俗繼承著先祖的孝道、宗法禮祭,而通過請來道教對這種禮儀彰顯,更使得客家的喪禮形成了自己民系獨有的特點既溫情尊嚴,又富人情味,同時也頗感幾分冷峻和神奇。
請來道士為老人送終。出殯前,紅衣法師把公雞頭在棺材上斬下祭血。道士們嘴中念念有祠,圍著棺木跺腳跳蹦,唱著誰也聽不懂的咒語。
一青衣道士坐在壽棺上吹吹打打,讓人抬著他和壽棺進山舉行土葬儀式。當日,在江西崇義縣上堡鄉一八旬老者去世後,家人請來道士為其超度,而十六人抬著這壽棺材,大活人坐這壽棺材的神秘土葬方式令人驚嘆。據悉,這種棺木上坐一大活人非常少見,因為去世的老人是這些來送行的道士們的道長和師長,才能享福這種待遇。
一青衣道士坐在壽棺上吹吹打打,16名村民抬著他和壽棺疾行進山舉行土葬儀式。
送殯完畢,家人不能走回頭路,更不能回頭探望,沿著另一條山路往回走。 劉念海 圖 文 用影像關注世界,溫暖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