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易傳》中的卦字《易傳》中卦字共32見,其中用於篇名者有3見,即《說卦》、《序卦》、《雜卦》。其餘29見分以下五種情況。
1、單用的「卦」字:「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兇。」(《繫辭上》第二章)「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繫辭上》第三章)「卦有小大,辭有險易。」(《繫辭上》第三章)「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繫辭上》第九章)「著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繫辭上》第十一章)「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繫辭上》第十三章)「極天下之嘖者,存乎卦。「(《繫辭上》第十三章)「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著,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說卦傳》第一章)「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日柔與剛,立人之道,日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說卦傳》第二章)
2、八卦合用:「八卦相蕩。」(《繫辭上》二章)「八卦而小成。」(《繫辭上》第九章「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繫辭上》第十二章)「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繫辭下》第一章)「古者包羲[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繫辭下》第二章)「八卦以象告,爻象以情言,剛柔雜居,而吉兇可見矣!」(《繫辭下》第十二章)「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說卦傳》第三章)
3、陽卦與陰卦「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故何也?陽卦奇,陰卦耦。其德行何也?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繫辭下》第四章)
4用卦表方位: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說卦傳》第五章)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說卦傳》第五章)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說卦傳》第五章)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說卦傳》第五章)
5、用以解說具體卦的物性:巽為木、……其究為躁卦。(《說卦傳》第十一章)坎……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說卦傳》第五章)坎為水、……其於人也,為加憂、為心病、為耳病、為血卦、為赤。(《說卦傳》第十一章)離為火、……其於人也,為大腹,為乾卦。(《說卦傳》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