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佳節「迎紫姑」:廁神紫姑與正月十五
元宵佳節「迎紫姑」:廁神紫姑與正月十五 2018-03-02 16 作者: 盛文強 正月十五是元宵佳節,在漢族的傳統中,這天還是「迎紫姑」的日子,只是這一古老的傳統如今已幾乎中斷。
-
四川傳統文化習俗:元宵迎紫姑、祭門戶、抱蠶神
元宵迎紫姑童兒放學店未開,家家鑼鼓喧如雷。新年風物幸無事,買的元宵燈未試。夾雨夾雪七五三,更將走馬為筱驂。迎春既過復迎喜,爆竹燒殘鬧房巳。更縛風鳶一尺長,街頭又看東風起。元宵節迎紫姑魏晉時期元宵節中又增添了祭門戶、抱蠶神、迎紫姑的內容。至隋唐時期元宵作為節名」正式出現,以後各代沿襲至今。
-
春節習俗:元宵節 迎紫姑 走百病 巴烏節[圖]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
正月十五 元宵節 送孩兒燈 迎紫姑 走百病 偷菜節 巴烏節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
中國歷史傳奇故事:乞如願迎紫姑
中國歷史傳奇故事:乞如願迎紫姑 2013-08-23 17:42 來源:《徐連達評說中國歷史的205個細節》 作者:
-
「巫曾有聞」《迎紫姑》
關注我看到世界更多面迎紫姑是中國傳統民俗活動。相傳,紫姑是中國民間一位善良、貧窮的姑娘。那年的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逝,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請姑娘到家中坐坐。
-
煮豆粥與迎紫姑
在古代,正月十五除了吃元宵、觀燈、猜謎外,還有兩種習俗
-
「元宵女神」紫姑神的傳說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元宵的傳統節目比如花燈煙火今天依然為我們所熟悉,但也有一些不久前在還流傳的風俗今天已經逐漸不為人知。舊時每到正月十五夜間,家中的婦女兒童就會帶著樹枝木棍一類東西,來到廁所豬欄一類陰暗汙穢的角落,小聲呼喚著紫姑神的名字。據說當樹枝的一頭下沉的時候,就代表這位女神已經到來,可以詢問這一年的運勢了。
-
元宵節除了吃元宵,還能怎樣玩?
逐鼠 逐鼠是一項元宵節期間的漢族傳統民俗活動,始於魏晉時期。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傳說正月十五用米粥餵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佔卜蠶桑,並佔眾事。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
-
女神、解禁令、畫作 元宵是怎樣變成全民狂歡日的?
2019-02-19 11:5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李月紅 實習生 林婧《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之雜耍元宵是新年裡第一個節日。它始於漢朝,繁盛於唐宋,流行至今。說起元宵的歷史,我們得從一位女神、一道解禁令、一幅畫作中,一窺元宵如何從一個傳說演變成今日全民狂歡的節日。
-
元宵前夜迎紫姑,問良緣子女桑蠶農事,佔卜兇吉禍福
正月十四日,對婦女們來說,有一項奇特的娛樂——迎紫姑。清代詩人姚瀚寫有一首《紫姑詞》,對少女們月夜迎接紫姑的衣著裝束、物什用具、行祈步驟寫得具體生動。其詞曰:池陽女兒十六七,翠袖紅襦嬌欲滴。歲歲年年接紫姑,東家姊妹西家集。紫姑轎,出新奇,兩竿湘竹一張箕。
-
元宵佳節將至 有趣習俗了解一下
1、吃元宵、湯圓「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湯圓」,元宵與湯圓雖然都是「團團圓圓」的含義,但卻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它們的「出生時代」、做法、外觀等都有不同元宵出現在西漢時期,而湯圓出現在宋代。做法上,元宵是由糯米粉滾制,以甜味為主,它們個頭大,形狀不規則,外表乾燥鬆軟;湯圓則是由糯米麵皮包製,甜鹹葷素樣樣有,表皮光滑粘糯,沒有浮粉。2、鬧花燈元宵節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等習俗,故也稱燈節。
-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佔卜蠶桑,並佔眾事。傳說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成為廁神,所以民間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此俗流行於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見於記載。
-
元宵節風俗:逐老鼠、走百病和迎紫姑,其中一個在山東才能見到
點關注,為自己留下只屬於自己的足跡,留下美好的回憶元宵節風俗:逐老鼠、走百病和迎紫姑,其中一個在山東才能見到元宵節在21世紀好年輕人眼中沒有多麼重要,當做一個小節就應付了,有的時候應付都不會應付,直接就給忽略掉了。
-
打5毛錢的賭 這些元宵習俗你不可能全知道!
小編帶你來數數吧~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流傳己久的習俗,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代表的意義卻大體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雖然南北各異,南方的湯圓是包出來的光滑細膩,而北方的元宵則是滾出來的咬勁十足,做法不同,口感也不同,你更喜歡哪一款呢?
-
元宵: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皓月高懸的夜晚,會闔家團圓賞月、燃燈、吃元宵。 每當耀眼的禮花綻放在深邃的蒼穹,元宵在瓷碗中漾開小小的波紋——元宵節一過,年就真正畫上了句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元宵節地月距離為全年最近,今年大家如果抬頭賞月,將會巧遇「超級月亮」——即近地點的望月(滿月),平均14個朔望月(413.4天)出現一次。
-
第八十二回:最不可思議的仙神——紫姑
迎紫姑活動自南朝以來,民間流行迎祀紫姑神的習俗,《異苑》稱紫姑神為廁神。俗信紫姑神能問休咎禍福,凡農耕桑織,建房造星,生兒育女,商賈貿易,乃至國事徵戰,科舉仕途,功名利祿,都必有靈驗。所以,民間流行紫姑神信仰,盛行迎祀紫姑神習俗。宋代詩人陸遊曾迎紫姑佔卜,《箕卜》詩說:「孟春百草靈,古俗迎紫姑。廚中取竹箕,冒以婦裙襦。豎子夾相持,插筆祝其書。俄若有物評,對畣不順臾。
-
大多數人不知道的廁神——紫姑神
迎紫姑活動自南朝以來,民間流行迎祀紫姑神的習俗,《異苑》稱紫姑神為廁神。俗信紫姑神能問休咎禍福,凡農耕桑織,建房造星,生兒育女,商賈貿易,乃至國事徵戰,科舉仕途,功名利祿,都必有靈驗。所以,民間流行紫姑神信仰,盛行迎祀紫姑神習俗。宋代詩人陸遊曾迎紫姑佔卜,《箕卜》詩說:「孟春百草靈,古俗迎紫姑。廚中取竹箕,冒以婦裙襦。豎子夾相持,插筆祝其書。俄若有物評,對畣不順臾。
-
元宵習俗:上元燈樹千光照 一宵歌舞動九州
宋代,元宵燈會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上都超越了唐代,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 舞龍燈 元宵之夜,「以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之狀」。 ——宋·吳自牧《夢粱錄》 中華民族崇尚龍。
-
「按兵不動」過元宵,足不出戶知「國學」!
下面幫幫就帶大家看一下咯~ 鑼鼓敲,煙火耀,張燈結彩迎元宵; 舞獅子,踩高蹺,眉開眼笑湊熱鬧; 耍龍燈,猜字謎,七言八語來逗趣; 迎紫姑,走百病,祛病延年笑盈盈。 1.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