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尚未完全普及,農村喪葬又起三大「惡習」,引得專家直批荒唐

2021-01-12 洞鑑財經

前言

在農村很多地方,對於老人去世之後的葬禮都是比較注重的,而且一直以來農村在老人去世之後,應該選擇土葬還是火葬的爭議都是比較大的,國家現在是提倡火葬,因為土葬這種方式對於土地資源會造成一個比較大的破壞,所以已經是在多年之前就推行火葬了,並且現在不少的地區也都已經是明令禁止土葬,不過也有些地區始終都無法接受火葬這一種方式。

因為在農村,不少人都覺得老人在去世之後就應該入土為安,必須要土葬才可以,所以對於火葬非常地抵制,在一些禁止土葬的地區,還經常出現一些老人在去世之後,家屬偷偷將老人土葬的情況。

除了土葬以及火葬這兩種方式,在農村一直存在爭議之外,現在一些農村在老人葬禮這一方面還有很多讓人無力吐槽的荒唐怪象,尤其是讓不少專家感覺匪夷所思,並且直言斥責:荒唐至至。

不少農村地區的老人去世之後,老人的子女對於葬禮尤其看重,當然,通過葬禮的操辦來表達對老人的懷念之情,同時也是送老人體體面面的離開,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現在不少地方葬禮的操辦卻變得有些脫離原本的情懷,開始出現下面這三種荒唐的情況變得,讓人難以理解,無法接受。

第一種情況:厚葬薄養

這種情況在不少的地方都有出現,很多子女在老人在世的時候完全沒有盡到孝順,甚至有一些老人在年老沒有自理能力之後,他們的子女也是置之不問,甚至有些連三餐都不願意供養老人,更別提是在老人生病的時候帶老人去看病了,但偏偏這樣子在老人在世的時候不知道孝順,甚至是苛待老人的子女。在老人過世之後,卻大辦喪事,將喪事辦得風風光光以此來彰顯自己是一個孝順之人。

但這種厚葬薄養的方式,不過就是欲蓋彌彰,多此一舉,如果真的孝順,就應該是在老人在世的時候好好的對待老人,不然等到老人已經過世,哪怕是將葬禮辦得再風光,也是於事無補的,也不能獲得眾人的一句稱讚。

第二種情況:排場越講越大

不少農村老人去世之後,子女在辦葬禮的時候都特別的隆重,並且覺得葬禮越是隆重,自己越有面子。正是因為存在著一種攀比的心態,因此一些農村地區的葬禮排場越講越大。

不僅是在送葬的時候排面特別的大,而且在舉行過葬禮之後宴請前來幫忙,或者是送葬的親朋好友時,酒席的標準也是越來越高,甚至出現了一些高檔的菸酒,而且宴席的菜餚也出現了一些山珍海味,這樣操辦下來,一場葬禮所需要的花費動輒就超過十幾萬,這一個數目對於很多經濟狀況一般的家庭來說都是很大的負擔,但卻因為周圍的其他人都是如此,不少家庭都得咬牙照辦,這樣的風氣是越演越烈,非常地不可取。

第三種情況:葬禮上出現了一些勁歌熱舞團等。

葬禮原本就應該是莊嚴肅穆,懷著親人的去世的悲痛之心送親人最後一段,但是現在很多農村在辦喪事的時候卻出現了非常荒唐的一幕,那就是邀請了一些勁歌熱舞團或者是一些儀仗隊,在葬禮上載歌載舞的表演。

甚至還有一些地方會對此進行互相攀比,攀比誰家在葬禮上請的熱舞表演規模更大。這樣的情況是讓很多城裡人看了之後都瞠目結舌,感覺特別的夢幻:葬禮上居然有熱舞出現?這種行為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的,畢竟在大多數人的認知當中,葬禮應該是比較悲傷的。

結果現在卻出現了在葬禮上表演熱舞這樣荒唐的行為,讓人不禁質疑,到底是在緬懷去世的親人,還是在慶祝?這樣的熱舞還有儀仗隊的敲敲打打,難道就能夠表達出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結語

國家一直以來都是強調要移風易俗,但是現在在農村地區舉辦喪事的時候,卻出現了這樣的怪現象,並且出現這種現象的地區還比較廣,南方的農村以及北方的農村都有出現。而像這種在葬禮上面大操大辦,載歌熱舞的行為都是不正之風,是要堅決抑制的,也希望農村的這種風氣能夠引來有關部門的重視,出手制止,不要讓這樣的不正之風繼續盛行下去。

相關焦點

  • 火葬尚未完全取代土葬,農村葬禮又出現了三大陋習,專家直批荒唐
    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紅白事的排場都比較大。尤其是白事,中國人講究的比較多,對於天數以及墓地都有很深的講究。其實最大的講究是埋葬的方式。一直以來,我們傳統文化的埋葬方式就是土葬。所以我們有個成語叫做入土為安。另外老話說的落葉歸根,也和土葬有著很大的關係。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人口增多以後,土地資源變得緊張起來,於是國家開始提倡老百姓用火葬的方式取代土葬。
  • 繼火葬與土葬之爭後,農村喪葬3大「惡習」興起,不僅荒唐還浪費
    建國初到現在,我國很多地區都在逐步推行火葬代替土葬的喪葬制度,從全國普遍情況來看,大部分地區的城市中火葬制度推行情況要比農村推行情況要好的 多。不論是土葬還是火葬,一場場葬禮人來人往各不相同,但是相同的是在當今農村,特別是在河北和山東等地的農村有三大惡習越發荒唐,而且在某些地區還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在當今社會,到底是哪三大惡習汙染了原本純淨的農村呢?
  • 繼火葬與土葬之爭後,農村喪葬3大惡習興起,真是荒唐!
    但是,由於「土葬」浪費了耕地資源,造成了資源的破壞,而且不利於農村經濟的發展,一些專家、學者便開始推崇「火葬」,並希望它能代替「土葬」而成為一種新興的祭祀方式。據了解,「土葬」一直是中國農村的一種喪葬方式,這種傳統的喪葬方式可以說在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但近幾年國家加大了耕地保護力度,同時提高了環境保護要求,部分地區開始實行火葬,並鼓勵農民實行相應的喪葬改革。
  • 既土葬被火葬取代後,農村喪葬儀式再簡化,農民:為何要這樣
    導讀:既土葬被火葬取代後,農村喪葬儀式再簡化,農民:為何要這樣文/三農記錄在我國農村,有很多傳統習俗。在村子裡的老人去世之後,以前都是流行土葬。因為老一輩就是講究人去世之後,要「入土為安」。記得在2000年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是在實行土葬。
  • 農村「喪葬亂象」越演越烈?4大現象讓人不齒!網友:早該治了
    【村長曉佳一】用文字記錄農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擊關注!婚喪嫁娶這是我們中華傳承的一部分,而喪葬禮儀更是中華文明的延續,一個「孝」字就涵蓋了我們應該繼承什麼樣的傳承。我國的喪葬方式有多樣性,土葬、火葬、懸棺葬、樹葬等等,但是最早的和流傳最廣的則是土葬,但是近年來有專家與學者認為土葬浪費國土資源,對於生產不利,因而開始推崇火葬,認為集約化墓葬是最好的方式,因此各地都有火葬場,而且建設得極為高端。
  • 四大喪葬「怪象」泛濫?村民也想不通,專家:簡直胡鬧
    四大喪葬"怪象"泛濫?村民也想不通,專家:簡直胡鬧我們每個人來到這世上,最終都逃離不掉的宿命就是離開,這雖然是個不願提及的話題,但恰巧也說明了我們對於這件事的重視以及嚴肅程度。自古以來,中華文明中對於喪葬禮儀就特別的看重,全是因為一個"孝"字。
  • 土葬與火葬之爭尚未定論,3大怪象卻愈演愈烈!老農:令人恥笑!
    然而,因「土葬」浪費耕地造成資源的破壞,且不利於鄉村經濟發展,一些專家與學者便開始推崇「火葬」,並希望「火葬」能夠取代「土葬」,成為新興的祭祀方式。顯然,對於這樣的提議與做法,農民不能夠認可與接受,「土葬」與「火葬」之爭也上演多年之久。不過,時至今日,關於是否全面推行「火葬」依然沒有定論,「土葬」在大多數農村地區依然盛行。
  • 農村「喪葬亂象」越演越烈?以下幾個現象,讓人不齒!
    在中國農村,紅白喜事是當務之急,而在這兩件大事上,又具有濃厚的世代相傳的傳統習俗特色。我們有一句古話,叫「死為大,入土為安」,又講究「落葉歸根」,這足以看出我們中華民族對後輩的重視。當然,之前我們也都信奉土葬,直到前些年如火如荼的喪葬改革,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我們大部分地區都由土葬改為火葬,可謂一舉多得。婚禮嫁娶這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喪葬禮儀更是中華文明的延續,一個「孝」字就涵蓋了我們應該繼承的內容。
  • 農村喪葬新規定:違反者,最高罰款5000
    在農村,紅白事是最重要的事情,尤其是白事,必定會大操大辦,以表孝順,也大部分秉承著「入土為安」的想法進行土葬,因此在農村就出現了很多土地被亂用、佔用的情況。最近,一篇《中央七月定了:農村喪葬新規要來了,違反的農民,最高罰5千!》的文章再次闖進了我們的眼球,裡面說,"殯葬改革新規定"出臺了。
  • 農村土葬屢禁不止,專家不解農民執著,農民:如此「火葬」就行?
    農村的殯葬並不像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不同的地區還會有不同的講究,無論是選擇安葬的地點,還是墓地的朝向,都有非常多的說法,一則能夠讓逝者安息,二則傳說是能保佑子孫。不過針對農村殯葬,一直有一個矛盾存在,那就是土葬和火葬的選擇,農村土葬屢禁不止,專家不解農民執著,農民:如此「火葬」就行?
  • 農民朋友注意,農村老人去世之後,哪些情況領取喪葬補助金
    現在農村生活越來越好,並且農民收入逐漸增高,農村各項設施建設開始完善,但是國家每年還在大力扶持農村發展,並且各種補貼力度加大,農民的生活在政策的扶持下越過越好,讓農民朋友真正意義上體會到了幸福感。我們都在農村其實也有農村養老保險,也就是養老金補貼,這些都是老人活著的時候領取,但是在去世的時候也能有由家屬領取喪葬補助金,喪葬補助金不是說農民負擔不起喪葬費用,其實嚴格來說很多在失去親人的悲同下,但還在有一筆錢可以領來進行適當止損。什麼是喪葬補助金?
  • 農村殯葬改革大幕全面開啟:推行火葬、限制土葬箭在弦上
    歷史上,中國各民族有天葬、水葬、土葬、火葬 、野葬 、 崖葬 、保存乾屍等多種葬法,廣大漢族地區以土葬最為普遍。我們中國人有蓋棺定論的風俗,長久流傳的文化告訴我們:中國人生前怎麼活不重要,但死後必須要厚葬!否則就是後人不孝。所以,喪葬在全國各地都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看風水、選墳地、搭靈棚、擺路祭、出大殯、打幡摔盆、燒香化紙、收送挽幛等等。
  • 喪葬歷史的變革,失了入土為安的火葬,靈魂何處安放?
    喪葬文化是我們極為重要的一環,與孝道祭祖、死者為大以及情思有著關聯,也正是由於與死者的感情聯繫,喪葬文化才得以形成。事實上,也唯有土葬才更具有追悼死者的祭祀活動,承載著後輩與先人之間的聯繫,否則後世子孫如何知祖宗,「根」又如何追尋。
  • 古老的喪葬方式有哪些?為何只有火葬和土葬成為了主流?
    在中國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每個省份或者不同民族的喪葬方式都有很大的區別。有些喪葬方式是古代傳下來的,比如說天葬;有些則是順應時代的需求而成為主流方式的,比如說火葬。有的喪葬方式光聽著都讓人感到毛骨悚然,所以也就沒有流傳到如今了。那麼,古代的喪葬方式都有哪些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圖片:舉行喪葬儀式劇照有不少地區的百姓都比較迷信,覺得人死後會變成鬼。
  • 農村為何要推行火葬?專家提出這3點,老農這兩句話,太讓人心酸
    不過如今環保之風盛行,在城市中已經使用了火葬作為主要的殯葬制度,但是在農村的推行還是非常困難,雖然採取火葬還可以得到國家的補貼,不過對於農村老人來說,火葬導致「死無全屍」,是一種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農村老人們並不領這個情,堅決抵制火葬制度。面對這一情況,有專家提出了3點解釋,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
  • 現在大家都火葬了,以後的考古學家去哪裡挖墓?
    然而1950年代起,我國開始提倡火葬。到了2002年以後,我國遺體火化率穩定在50%上下,火葬變成一種主要的喪葬形式。這不禁讓人生出一個疑問,遺體變骨灰,墓室變成骨灰盒,未來考古學家挖什麼?骨灰……也能研究!首先,考古學家不是挖墓學家。除了墓,考古學也研究居址、手工業作坊、軍事遺蹟、沉船、史前聚落等等。
  • 藏族喪葬習俗
    藏族的喪葬習俗比較特別,分塔葬、火葬、天葬、土葬和水葬這五種,並且等級森嚴,界限分明。 1、火葬 從藏族傳統意義上說,火葬也是一種較為高貴的葬儀方式。其具體方式是把酥油倒在柴草上,然後將屍體火化,斂起骨灰盛入木匣或瓦罐中,埋在家中樓下或山頂、淨地。墓似塔形。也有揀起骨灰帶至高山之巔,順風播撒或者撒在江河之中的。而德高望重的活佛、喇嘛施行火葬後。骨灰盛入金質或銀質的小塔內。有的將骨灰置入塔內時,還同時盛入一些經典書籍、佛像、法器、金銀財寶。
  • 全域納入火葬!谷城殯葬改革亮點來了……農村公益性公墓全覆蓋
    青山綠水中的這些是不是格外扎眼穀城縣推進殯葬改革要跟「它們」說拜拜了近日谷城召開殯葬改革推進工作會議積極健全殯葬公共服務體系持續推進殯葬改革關係谷城人的「身後事」這些乾貨一起了解下↓↓↓即將全域納入火葬範圍覆蓋全縣12個鄉鎮(場),290
  • 土葬佔用土地資源,農民為何不火葬?老農說出3點原因,專家犯難
    人生老病死是一個自然規律,而人死之後往往要舉行葬禮,而對於農村人來說,死者的葬禮方式選擇成為了大家討論的焦點。在過去的很多年裡,農村大部分的人實行的都是土葬的方式,不過由於土葬佔用土地資源比較多,國家現在大力推行火葬,有些地區甚至成為強制性的葬禮方式,可是農民對此似乎並不買帳,為什麼?
  • 試析嘉絨地區藏族的喪葬習俗
    正如人類學家所說的「雖然死亡結束了社會現有成員的生涯,但各個原始社會,卻並不認為死亡完全割斷了一個人同家人或親屬的聯繫,幾乎所有這些民族都相信死後某種生命的存在,結果喪葬儀式也就成了另一種過渡儀式」嘉絨地區主要包括四川省甘孜州的丹巴縣、道孚縣和阿壩州的金川縣、小金縣、理縣、馬爾康縣等等。喪葬,在甘孜州丹巴縣境內的部分地區叫「日革瓦」或「沙繞」、「斯都革」或「斯都繞」,本意為「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