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老病死是一個自然規律,而人死之後往往要舉行葬禮,而對於農村人來說,死者的葬禮方式選擇成為了大家討論的焦點。在過去的很多年裡,農村大部分的人實行的都是土葬的方式,不過由於土葬佔用土地資源比較多,國家現在大力推行火葬,有些地區甚至成為強制性的葬禮方式,可是農民對此似乎並不買帳,為什麼?老農說出3點原因,專家犯了難。
第一個原因:火葬費用太高
農民以前實行土葬十分的簡單,就是給去世的人打造一副棺材,然後再舉行一下葬禮即可,整套的流程十分簡單,花費很少。但是自從實行火葬之後,需要給死者化妝,還要存放遺體,舉行告別儀式,火化等,不僅流程很多,而且花費也非常的高,這對於收入本來就偏低的農民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因此相對於火葬,大家更願意選擇土葬的方式。
第二個原因:千百年的習俗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入土為安這樣的說法,而土葬又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一種傳統的葬禮方式,已經成為了一種傳統的風俗習慣。流傳了這麼多年的風俗習慣,一下子要將其改變,很多的農民都表示無法接受。而且以前土葬不會破壞死者的身體,而火葬則需要將死者火化,會破壞其身體,在一部分農民看來,這是對死者的大不敬。
第三個原因:封建思想作祟
有一部分農村的老人,還存在著一些封建迷信的思想,他們認為人死後可以超度,甚至能夠轉世投胎,所以死了一定要有一個安穩的歸宿。如果說實行火葬的話,死去的人會變成孤魂野鬼,這樣就不能轉世投胎,也不能造福後代。
其實說到底,農民不願意選擇火葬,一是因為經濟原因,二是因為傳統的思想觀念。其實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沒有了,不管是土葬和火葬都沒有什麼意義。而土葬確實很佔用公共資源,而且國家現在在大力推行火葬,所以農民朋友還是積極配合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