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當今,汽車行業已然成為炙手可熱的高端市場,許多「高品質車型」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自主品牌的榮耀領克01,業界美譽家喻戶曉,多年來從未動搖。「彎道王者」昂克賽拉,頗受90後年輕人所青睞。技能先進性造就車輛的五花八門,找準客群定位將是汽車品牌未來佔據市場的關鍵。正如亞洲龍和奔馳B級。
今天榮幸請到老司機小韋,開了朋友的豐田亞洲龍三個月,幾個月之前終於換了奔馳B級,他用車已有4個月了,表顯公裡數8400公裡,奔馳B級憑什麼可以獲得他的垂青?與豐田亞洲龍對比主要的差距在哪裡?下面就讓駕車者為我們詳細解答。
先開亞洲龍
都非常滿意外表,十分滿意。不管是前頭,還是側面的線條,後大燈採用LED光帶設計,夜間點亮辨識度極高,外漆偏軟,容易刮傷,成為了豐田亞洲龍的痛點,這裡再次點到,望採風者留意。
一進入內飾,一股豪華的感覺就撲面而來,真的很上檔次。9英寸大的多媒體控制臺屏,物有所值啊,要是實木就妥妥的了,尤其是方向盤和擋杆,內飾著實有味,但是味道不大,駕車也沒有很刺鼻的味道。
大部分時間一個人開,空間沒有太多體驗。不足,手套箱空間小,後排門板上水杯架有些小,第二排地板有點凸起,不算高,不影響舒適性,另外,後備箱必須點讚,空間很大。
反正坐起來就很舒服的。反正放歌什麼的,完全就聽不見聲音了,底盤懸掛很軟,過減速帶可以感受到明顯得減震成效,座位的舒適度、包裹性很強,對腿部地支持也很到位。
雖然動力可能用不上太大。超車時引擎聲音有點大,也理解了,畢竟2.5自吸的麼,加速線性,變速加減檔積極,豐田亞洲龍起步一般,中期的動力加速給力,還兼顧了不錯的穩定性。
駕駛絕對舒適,日系車本身就是駕駛感受很好的代表。這個價格車獨有AVS自適應可變懸掛,實時自動調節濾震力度,市內掉頭拐彎都相當方便,轉彎半徑很小,方向靈活,沒有虛位,剎車比較皮,需要提前剎車。
再開奔馳B級
顏值:外觀那是沒得說,百年品牌,各種工藝都很好。只是兩側的突出線條,太容易被刮傷,常常邊上的車開門就受傷,外表沒得說,好,特別是燈,又亮有美觀,中前部不錯,後面真一般,運動包圍的設計更顯年輕化。
這兩項,虛榮心獲得充分的滿足,外觀回頭率高,內飾看著心裡舒服。內飾必須讚一個,除了液晶屏稍微顯得山寨,挺好的,細節處理沒地說,各種接縫的地方都聽精細的,寫到內飾,我只能說非常特別喜歡,X型的出風口。
小B在空間上可以媲美一般SUV了,空間上勝過X1,Q3呢,大讚奔馳的設計。前後排空間都大跟大部分緊湊型SUV一樣大,車內置物格也可以放杯子什麼的,還可以掛,基本夠用,空間相當大,後尾箱能裝很多東西。
因為是運動款,且輪胎扁平大,故舒適度一般。懸架有點硬,但整體不錯,靜音功效稍差,這一切的一切都讓小B的舒適度不盡如人意,好在靠背角度傾斜角度OK,整體搭乘品質還算不錯。
經濟模式下動力一般,省油,運動模式基本能滿足駕駛要求。比我A6L2.4提速快點,小1.6T發動機還是比較猛的,捨得加油就行,油門響應良好,平時駕駛給油奔馳一貫的慢半拍,家用足夠,起步,超速,感覺不是太好。
操控性上說不上是最好的。指向還是比較精準吧,就是方向盤太輕了,底盤調校上也很有一手,低速輕快明了,調整沉穩結實,懷檔變速杆很好用,倒車時,後雷達反映有些遲緩。
結語:
豐田亞洲龍:外觀上亞洲龍在戰略戰術兩個層面各有堅守、互相成就,操控性得吹一波了,這款車車身長,開起來卻不費勁。奔馳B級:舒適度比起我的虎子還是很不錯的,動力略弱,還沒搞懂什麼時候增壓介入,加速度提升不起來。我給豐田亞洲龍 88分,奔馳B級 95分,奔馳B級十分契合我的用車需求,它美麗的前臉讓我為之神魂顛倒。我承認,豐田亞洲龍也非常不錯,但我仍選擇放棄豐田亞洲龍而提了奔馳B級。現在大路上可以經常看到奔馳B級,開這輛車會顯得自己很有品味,其實買得起它也容易,年薪等於車價的一半就開得起!車無完車,沒有誰好誰壞,關鍵是能滿足自己的需求。開到現在,我想用六個字表達用車感受:它倆都是好車!那麼,裸車27萬喜提豐田亞洲龍,再與同事的奔馳B級比較,車主說了大實話。不知各位有何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