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界的「豬」:劉羅鍋因寫字筆畫肥美被諷為「墨豬」

2021-01-08 北晚新視覺網

豬古稱豕,又稱彘、豨,別稱剛鬣,又名印忠、湯盎、黑面郎、黑爺等。漢武帝乳名就叫彘兒,取賤名以利於活,這好像是國人的傳統。對大多數國人來說,每月能吃上幾頓豬肉,無疑是重要的幸福指數。豬頭肉是很多人的最愛,如果想吃回鍋肉的話,必須是本土豬。

作者:文志彬

王鐸行書扇面《驛後擊柝》,縱51cm,橫17.5cm。釋文:驛後擊柝墜日痕, 驛前耕種幾家存?悽悽風雨髑髏泣, 黯黯寇兵井甸昏。撫議朝廷思將帥, 軍儲海宇徧雞豚。傷心莫說潢池細, 南北豺狼誰忍言?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即便是普通人,對於吃豬肉也不是那麼渴望了。想當初,蔬菜副食品短缺之時,豬油炒飯再加點醬油,油渣燒青菜,絕對是人間珍饈。那是特殊年代國人獨有的歷史記憶。很多人至今回想起那段日子,都不禁會感慨「豬的全身都是寶」。這樣的俗語,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記錄下來。這就是《養豬印譜》。三位篆刻大家鐵筆寫春秋,記錄下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從古至今,都很難找到這種獨特的題材,用得上「喜聞樂見」這四個字。篆刻竟然藉助豬的力量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豬不僅活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也存在於歷史文化和民俗傳統。紅山等地出土了一種玉器,名為玉獸玦,被認為是龍的最早雛形。由於外形特殊,所以又呼作「玉豬龍」。可見,最早的豬是非常神聖的。細心搜羅一下,名豬真不少:《動物莊園》一書裡面那頭豬,就像王小波說的,「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汶川大地震中,出現了「豬堅強」,這種要活下去的韌勁,人類有時候可能都沒有;小豬佩奇的故事,激勵著很多人;當然,最有名的豬也是最為神通廣大的豬,無疑就是大名鼎鼎的二師兄了。這是一隻會飛的豬。記得波魯克說過,「不能飛的豬,就只是豬而已」。

人也好,豬也罷,乃至一切動物,很多時候有相似的本質特點。人最放不下的是名利,動物世界中,則會爭奪地盤。在「森林法則」橫行的世界中,野豬的生存能力遠比家豬強大得多。林衝雪夜上梁山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其實也有類似家豬與野豬的劃分,學院派等於家豬;隱於民間的高人則是野豬,前者看起來高大上,但成果未必都比得上後者。時至今日,誰會想到養豬竟然成了一個產業,「丁磊養豬」一時間成為熱詞。有一種豬叫「健美豬」,名字好聽,體形也好看,其實是餵瘦肉精長大的。最終害苦了人。

生活當中,常用豬來喻意。「豬鼻子插根蔥——裝象」,這樣的大頭鬼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說一個人笨,就比作「蠢豬」,罵人最厲害的莫過於「豬狗不如」,連狗也一起捎上,其實罵的不是豬,是人讓豬背了黑鍋。中國足球屢戰屢敗,最後催生出一道名菜,叫「臭豆腐燒豬蹄」,雅稱就是「中國足球」。「臭腳」之悲,沒有最臭,只有更臭。有一句話說得好:「死了張屠夫,盡吃混毛豬?」地球離了誰都轉。人生於世,只能靠自己,不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書法、音樂、美術和篆刻等各色藝術圈子中都存在類似問題。書法圈最嚴重,沒有門檻。承諾一定會給出很多「秘笈」,保證幾個月就可以速成,成為「書法家」。其實書法哪裡有所謂的秘笈?書法天生就是慢熱,必須堅持一輩子,即便堅持了一輩子也未必能如願以償。要是有人給出了速成的方子,本質就是「瘦肉精」。把人當成了豬,要快速出欄見成效。

書法審美中常會用上「肥瘦」之類的字眼。「書近瘦硬始通神」,偏向於以瘦為美。「環肥燕瘦各有好」,關鍵是恰到好處。後世學顏真卿而變法,如宋代蘇軾,清代劉墉,尤其是後者——就是民間知名度極高的劉羅鍋,因筆畫肥美,故而被批評者譏諷為「墨豬」。可愛又可憐的豬呀。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今年給唐國強的書法點個讚,因為肥如墨豬,正合時宜
    看看這些書法名頭,就知道唐國強寫書法不是簡單的愛好,而是要在書法界「出人頭地」大秀才華的目標。既然唐國強先生寫書法是衝著「書法家」的造詣而來的,那麼咱們看他的書法,就不能用書法愛好者的泛泛稱讚來評論他的書法,應該從更加專業的角度對他的書法用筆、用墨、章法、結體等等方面給予分析。當然,這些書法諸多方面的分析,是一個非常廣泛的層面,並不是今天我們用千兒八百字能說透徹說明白的。
  • 劉墉的字被人稱為「墨豬」,其書法好在哪裡呢?
    我國清代有兩對為官清正、留名青史的父子雙宰相,一對是張英、張廷玉父子,另一對就是劉統勳、劉墉父子,劉統勳、劉墉父子的故事近些年被編成了電視劇,《天下糧倉》、《天下糧田》講了劉統勳開荒增田的故事,而《宰相劉羅鍋》則是講了劉墉與乾隆、和砷鬥智鬥勇的故事!
  • 李傳波學啟功書法,有三個毛病:豎畫長拖、字體右斜、墨豬
    李傳波學啟功書法,有三個毛病:豎畫長拖、字體右斜、墨豬。啟功書法非常知名,並且啟功書法因為技法相對簡單,字體端正美觀,所以學寫啟功書法的書法家比較多。雖然啟功書法是簡單一派,但是要學其精髓,也並不是一日之功,把啟功書法學些皮毛容易,得其精髓也屬不易。
  • 豬年畫豬​,「諸」事大吉!
    徐悲鴻《墨豬圖》以241.5萬元成交「墨豬」一詞,本是美術史上聚訟千年的書法審美術語,出自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的《筆陣圖》一文:「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墨豬」用來形容書法線條筆畫豐肥而無骨力。而悲鴻先生潑墨揮灑一幅《墨豬圖》,圖中活現一隻滿臉褶皺目光驚恐的黑豬步態蹣跚的滑稽樣子。此圖既一變「墨豬」的書法病態美而為畫面形象美,又以文人筆墨遊戲的精神妙造黑豬一頭,故徐悲鴻題跋曰「槐準先生一笑」。
  • 豬和書法的有些事
    豬和書法的有些事文 書法一瞬齋
  • 筆畫是「墨豬」還是「豐厚」,劉墉《遠景樓記》向你展示兩者差別
    著名書法家韓天衡發過一條朋友圈:歷來書法忌點畫肥厚,常被譏為「墨豬」。而劉氏偏朝這路上走,然而,他妙在粗壯圓潤而非虛脫臃腫,讀他的字,無論大小,都像摔鉛球的結實運動健將,決不會錯認作精神萎靡的肥胖症患者。
  • 名家畫豬,祝您新年諸事如意!
    徐悲鴻《墨豬圖》以241.5萬元成交「墨豬」一詞,本是美術史上聚訟千年的書法審美術語,出自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的《筆陣圖》一文:「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墨豬」用來形容書法線條筆畫豐肥而無骨力。而悲鴻先生潑墨揮灑一幅《墨豬圖》,圖中活現一隻滿臉褶皺目光驚恐的黑豬步態蹣跚的滑稽樣子。此圖既一變「墨豬」的書法病態美而為畫面形象美,又以文人筆墨遊戲的精神妙造黑豬一頭,故徐悲鴻題跋曰「槐準先生一笑」。
  • 知名演員的唐國強,因「墨豬」書法出名,卻遭書法家呵責
    提到它人們第一印象都會想到他是一個演員,其實這個人不光會演戲,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個人的書法也是相當的不錯,他也是書法的愛好者。但是很多人對於他的書法可以說是褒貶不一,尤其是在今年,可以說他又紅了一把,但是並不是因為他的演戲,而是因為他的書法。
  • 名家畫豬,祝您諸事順利!
    但時下的一些「藝術」(我之所以稱其為「藝術」,完全出於紳士),正在摧毀著人類靈魂的簡靜。那些追求名利進而搞出複雜的「藝術」的人,實在讓人憤恨。然而,這怎能阻止我們去追求至善至美的藝術!弘一法師說:為藝,功夫在筆墨外。藝術,修心有時比修煉技藝更加重要。只有高貴的靈魂,才能欣賞並創作得了高貴的藝術。自從與藝術在一起,便註定了一輩子的修行。
  • 大叔帶劉墉對聯來鑑定,專家稱它為「墨豬」,將它放大10倍知奧妙
    對聯是我們國家獨有的一種文字藝術表現形式,也是書法作品的特定格式,它的地位與繪畫不相上下,從古自今備受推崇。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對聯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我們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貼上對聯,這樣可以增添幾分年味。
  • 過年教你「豬」字的100種寫法
    「豬」的左邊是個「豕」,就是「豬」字最早的寫法,右邊是一個篆書的「者」字,意為煮,豬的發音即由此而來。最初「者」的甲骨文寫法是一堆架在火上燒烤的木柴,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大家圍坐在爐火邊,用器皿蒸煮食物的現場還原。
  • 書法中的「飛白」筆畫怎麼寫?米芾、傅山、王鐸告訴你三種技巧!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毛筆書法中的「飛白」筆,是一種特殊筆法,常常在一幅作品中成為「字眼」,特別出彩!這種筆法,相傳為漢末蔡邕見役人以掃帚寫字而創立的「飛白書」,後來在王獻之等人的傳承下成為一種經典筆法。唐太宗甚至全篇以飛白筆寫出了著名的《晉祠銘》。
  • 寫一個字蘸多次墨,算不算書法?
    我們先來看看古人蘸一次墨寫多少字?大書法家的草書作品最能看出其一筆到底最多寫出了多少個字來。計算的方法是,以粗筆開始為第一個字,越往下寫,筆劃越細,直到出現下一個粗字,這就是一個舔筆的周期,從而我們可以看出書法家一筆到底寫出了多少個字來。
  • 形象點評朱軍的三幅書法:第一幅如猴,第二幅如鼠,第三幅如豬
    形象點評朱軍的三幅書法:第一幅如猴,第二幅如鼠,第三幅如豬。朱軍做主持人有才華,當屬一線主持人中的姣姣者,口才很有功力。但是人無全人,技無全能,朱軍先生從主持界一步跨進書畫界,持筆弄墨繪畫寫書法,就顯得功力不濟,才能不輝了。如果不客氣地評價他的書法作品,筆者奉上三個字:門外漢!
  • 寫書法下筆就成墨豬,不會蘸墨是主因,王羲之用8個字把技巧說透
    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給「墨豬」下的定義是: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墨豬就是筆一著紙,便洇成一個大墨團。形成「墨豬」的原因是什麼?有三個。第一個原因是,筆法問題。衛夫人說的那種墨豬就是缺少筆法形成的。沒有用中鋒,側鋒平拖甚至偏鋒平拖,很容易形成墨豬。
  • 為什麼要求小學生寫字按筆畫順序呢?
    那麼以從左到右書寫和從上向下書寫這兩種順序為主我們來做一演示左側和上側的筆畫先寫完,後邊的筆畫才可以以先寫的筆畫為參考找準自己位置,使所有的筆畫寫到準確的位置上。那麼現在我們假設先寫右邊或者先寫下邊會有什麼影響呢?
  • 家長教娃寫字倒筆畫,老師怒:不懂別瞎教!筆畫多重要高考才知道
    如果學一個字的時候寫了倒筆畫,那很可能一輩子都在寫倒筆畫。我侄子讀四年級,陪他寫作業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我很多字寫的都是倒筆畫,很多還是特別常用的簡單的字,比如火、九、門、為等等,我覺得如果不陪孩子寫作業,我這一輩子我都不知道我寫的是倒筆畫。
  • 「豬」聯璧合,嚴學章的豬對聯,妙趣橫生,太逗了
    老蟹以為,豬近佛矣。慈母燉湯有深意,只為金榜題名優。莫言老鴰笑豬黑,休與秀才說屠夫。生活哲學是吃睡,留客豐年醉不休。結緣生肖痴心苦,長恨筆下墨豬羞。橫行何懼滄桑路,酣然一覺日當樓。年歲大要少吃肥多吃素心胸寬當低看狗高看豬肥頭豬貴大耳者聾題跋:肥頭大耳喚作豬
  • 英叢林驚現「披著羊皮的豬」 學名為曼加利察豬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9日報導,近日,英國肯特郡的野生動植物志願者們在叢林中拍攝到一組罕見的曼加利察豬,吸引了網友極大的興趣。照片中,三隻裹著「羊毛睡衣」的曼加利察豬在樹林中閒庭慢步,而它們身上似羊毛般捲曲的毛髮更是引人注目。連志願者們都感嘆自己被這些豬的外形騙了。
  • 【三湘文藝】陳樂奇/談談寫字
    寫字,似乎也簡單,拿個書寫工具,在書寫材料上刻刻劃劃,用線條或者說筆畫組成一個個稱為「字」的符號就行。在那個盛行玄學、崇尚藝術的士族時代,人們驚奇地發現,那些書寫出來的漢字符號,無論是古代的作品還是他們當代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地閃露出一些超實用的美感,或造型美,或裝飾美,或氣韻美、或意趣美……這些超實用的美感,便是形而上的「書法藝術」了。從此,寫字之於藝術,成了讀書人的自覺追求。也就是說,寫字之於藝術,魏晉開始,由過去不自覺的「無為」實踐變成了一種自覺的「有為」實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