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大海戰》威海開拍 龔潔出任女一號

2020-11-29 搜狐網

  京華時報訊 (記者 易東方)4月17日,電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在威海劉公島舉行開拍儀式,導演馮小寧攜全體演職人員在海邊祭拜甲午英烈。女一號龔潔首次亮相。

  當天,陸毅身穿清朝海軍軍服亮相,他在片中飾演鄧世昌。馮小寧說,2003年決定拍攝這部影片時,就看好陸毅,「時隔八年,陸毅增添了成熟的氣質。在幾場爆發戲中,他表現很好,很少有拍三四條的情況。無論是形象還是氣質,陸毅都是最佳人選。」

  一直未被曝光的女一號龔潔當天首次亮相,她在片中飾演劉步蟾的小妹。馮小寧透露,小妹這個角色的人選一直懸而未決。直到開機前,老同學胡玫推薦了龔潔。馮小寧說:「我這部戲裡需要的不是一個花瓶,而是個性突出的小妹。幾場戲下來,我知道這就是我需要的人。」

    上搜狐微博 與明星對話

(責任編輯:衣雲鶴)

相關焦點

  • 《甲午大海戰》熱映 女主演龔潔獲贊中國版Rose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於7月6日正式登陸全國院線。龔潔恨別鄧世昌劇照。網易娛樂7月9日報導 由著名導演馮小寧執導、陸毅、楊立新、龔潔等主演的史詩級大片《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於7月6日正式登陸全國院線。
  • 《甲午大海戰》女主角龔潔戶外寫真曝光
    《甲午大海戰》女主角龔潔戶外寫真曝光   近日,《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的女主角龔潔一組時尚寫真曝光。在該組戶外大片中,小清新龔潔變身御姐,大秀萬般風情。龔潔因「紅樓夢中人」選秀走紅,雖然並未在新版《紅樓夢》中出演角色,但她被導演胡玫看中,併合作了《喬家大院》、《孔子》、《蓋世英雄曹操》等多部影視作品。由馮小寧執導,陸毅、楊立新、龔潔等主演的戰爭大片《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已經於7月6日正式上映,反響熱烈。
  • 威海旅遊這兩個免費景點不能錯過:第二個是威海標誌
    威海好玩景點有很多,比如素有海上仙山之稱、承載著中國慘痛歷史的甲午中日戰爭博物館的劉公島,匯聚中國古典庭院閣樓精華、擁有震撼絢爛的神遊華夏實景演出的威海華夏城……等等,但許多都是收費的景點。1、威海國際海水浴場國際海水浴場位於威海市北側、山東大學威海校區的西側,是一條長約兩千八百米,三十萬平方米的天然海水浴場,最多可同時容納十萬多名遊客,與劉公島、成山頭並稱為威海三大景區。這裡的沙子柔軟細膩,而且具有一定的厚度,很少有雜石之類,踩上去很舒服,既可以滿足小朋友們玩耍挖沙的需求,又適合散步,開展一些娛樂項目。
  • 甲午戰爭中黃海大海戰如果用的是真炮彈,那清朝會戰勝日本嗎?
    《甲午風雲》電影,我第一次看還是在甲午戰爭110年紀念日,當時跟著父親一起看,在看到鄧世昌敕令致遠艦上的海軍將彈頭拔下後,從炮彈裡面倒出來的全部是沙子時,我父親非常的憤怒,而我也被他帶動了情緒,於是也開始變得憤怒,並且迎合我父親,但那時年少的我還沒有學過歷史,只知道是清朝因為沒有炮彈打了敗仗。
  • 126年前的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到底輸在哪裡?
    甲午海戰是中華民族之殤,中國海軍之殤。很多人想不明白,為什麼實力強大的北洋海軍,會在日本人手中不堪一擊?甲午海戰失敗的真正根源是什麼?一、落後的軍事戰略文化甲午海戰的失敗,本質是清朝對先進軍事戰略文化的缺失,清朝軍事戰略文化存在致命的缺陷。
  • 山東威海:城市「文化旅遊燈牌」光彩奪目
    威海建設的城市書房已成為當地文化名片 蘇銳 攝記者12月29日從山東省威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了解到,「十三五」時期,威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創新思路,通過策劃活動,引導全民共同參與挖掘城市特色文化資源,促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 甲午海戰給了我們多少歷史教訓?
    並選定威海衛和旅順西地建設海軍基地。在外定購的「致遠」、「靖遠」、「經遠」、「來遠」軍艦竣工。加上自造艦,北洋水師的艦艇總數達50餘艘,清政府北洋水師正式成立。這支海上力量的存在,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是遏制了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堆遲了戰爭爆發近10年之久,同時,支撐了中國在甲午戰爭中,堅持了7個月的時間。
  • 民族痛中國夢:甲午對中國命運的影響有多大
    從豐島海戰到鴨綠江潰敗,從大連陷落到旅順屠城,從大東溝決戰到威海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再到《馬關條約》的籤訂,最後以割讓臺灣及其附屬島嶼、賠償2.3億兩白銀而告終。這筆巨大的賠款,相當於清朝年收入的3倍,日本年財政收入的4.5倍!民之痛,國之殤。中國近代的反侵略戰爭中,中日甲午戰爭可以說是規模最大、失敗最慘、影響最深的一場戰爭。
  • 「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喚醒了仍在沉睡中的中國民眾?
    本以為以此便能讓落後的中國走向強大,然而洋務運動卻以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而宣告失敗。洋務運動雖然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的發展、並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但並沒有讓中國走向富強。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可以說這是中國打的第一場海陸交替的近現代化戰爭。
  • 甲午之敗:一次性海軍與前現代化陸軍
    甲午之敗亦不例外。>「避戰保船」的誤解在多數甲午戰史的正統敘述中,都把北洋水師的覆滅歸之於其統帥李鴻章的「避戰保船」戰略,這是一個極大的誤解。旅順失守後,北洋艦隊枯守威海衛,至此,李鴻章雖不再命令艦隊出海巡戰,而是改為和陸上炮臺配合守衛威海。但在威海力不能支時,李鴻章再次命令艦隊出海,拼死突圍。1895年1月23日,李鴻章電丁汝昌「若水師至力不能支時,不如出海拚戰,即戰不勝,或能留鐵艦等退往煙臺。」在日軍進攻下,鹿角嘴、趙北嘴炮臺丟失,北洋艦隊處境已十分危急。
  • 甲午中日戰爭中,大清傷亡4萬人,日軍陣亡多少人,答案出人意料
    同時,日本還企圖驅逐大清在朝鮮的勢力,但被駐紮在朝鮮的袁世凱率兵將其擊敗,但日本還是通過《天津會議專條》和《濟物浦條約》,獲得了在朝鮮的駐軍權,這也導致大清和日本的矛盾不斷激化,為甲午中日戰爭的爆發埋下伏筆。1890年,日本國內出現了經濟危機,他們為了轉移危機,加強了對朝鮮的侵略,大清和日本展開談判。由於利益分歧太大,談判破裂。
  • 威海這座離島是昔日北洋水師的誕生地,也是今日甲午戰爭的紀念地
    威海劉公島,作為昔日北洋水師的誕生地、今日甲午戰爭的紀念地,通過大量博物館、雕塑、繪畫、影視等綜合藝術手段,展現了甲午戰爭的悲壯史實。劉公島位於山東半島東端威海灣的灣口,在近代時期有著極其重要的國防地位,直到1985年4月劉公島才對外開放,如今已經成為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5A級旅遊景區。前往遊覽,需要在威海劉公島旅遊碼頭乘坐渡船,大約15分鐘左右即可到達。
  • 甲午海戰時清軍在炮彈內裝沙子,並非軍紀腐敗,而是不得已而為之
    電影《甲午風雲》中有這麼一幕:大東溝海戰中,北洋水師的戰艦被敵艦擊中,士兵死傷眾多,而清軍發射的炮彈擊中日艦,卻是啞炮,敵艦並無多少損傷。鄧世昌這種說法在相當長時間內,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以至於一提到甲午海戰這一幕是無法繞過去的鏡頭。
  • 2019年山東威海灣甲午沉艦遺址第一期調查項目順利結束
    大眾網·海報新聞威海9月2日訊 (記者 張宏博) 9月2日,為科學劃定威海灣一號沉艦遺址保護範圍,擴大水下考古社會影響,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威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劉公島管理委員會、威海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舉辦了威海灣一號甲午沉艦遺址保護區域劃定論證會及開展公眾講座
  • 甲午家書 盡忠不能盡孝的遺憾(上)
    甲午家書 盡忠不能盡孝的遺憾(上) 陳京瑩的甲午家書。  從英國回國後,池仲祐在旅順、威海、煙臺、上海等地任職,和海軍多有交道。  光緒己丑年(1889年),池仲祐考中舉人,此後到廣東任職近十年,曾在多地擔任知縣。民國成立後,因為和海軍的歷史淵源,池仲祐進入到海軍部工作。1915年,時任海軍總長劉冠雄提議編撰《海軍實紀》,下令徵集犧牲將弁姓名並撰寫甲午海戰史,由池仲祐擔綱此事。
  • 憂患之思:忘了甲午,每一年都可能是甲午
    陳 悅提供    甲午!甲午!!    120年前的那場戰爭,北洋水師灰飛煙滅,可戰敗的屈辱並未就此終結——    「定遠」的殘骸、「致遠」的艦炮、「平遠」的炮彈、「靖遠」的媽祖神位……都被侵略者擄到日本,成了飄蕩在異國他鄉的孤魂。    一百多年過去,這些淪落天涯的歷史碎片,至今依然在日本列島的風雨中慢慢剝蝕。
  • 《馬關條約》125周年,兩岸統一才是對「甲午怨魂」最好的祭奠
    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海戰中,「鎮遠」艦緊跟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艦,與日本艦隊血戰。激戰中,「鎮遠」艦305毫米巨炮命中日軍旗艦「松島」號,引起大爆炸,艦上日軍死傷近百人。甲午一役,北洋海軍雖敗,但兩艘鐵甲艦「定遠」「鎮遠」猶存,戰鬥力仍在。不幸的是「鎮遠」於12日18日在劉公島觸礁擱淺失去戰鬥力,及至在兩個月後的威海保衛戰中被日軍俘獲。
  • 威海:品牌提升工程叫響「威海造」
    原標題:威海:品牌提升工程叫響「威海造」齊魯晚報訊 品牌是形象,更是文化,是競爭力。近年來,我市將品牌建設作為「加速經濟發展,促進產業優化升級,提升企業及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推手,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和以企業為主體,形成推進品牌建設強大合力,促進了我市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 甲午海戰中國慘敗,丁汝昌自殺疑雲:時間是在艦隊投降前,或後?
    甲午海戰中國慘敗,丁汝昌自殺疑云:時間是在艦隊投降前,或後? 前言 在甲午戰爭中,中日海軍有三次交鋒,其中豐島海戰揭開了戰爭的序幕,黃海海戰成為戰爭的重要轉折點,威海衛之戰則預示中國敗局已定。這幾場海戰的失敗,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中國在戰爭中的失敗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