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評論:駱以軍稱他是未來的中國小說家,卻英年早逝……

2021-01-12 網易

  
LIT.CAVE編輯部

  這裡是「小說評論」2021年1月第1期,每期書單中,我們會向讀者徵集篇幅較短的虛構類小說評論,並且在周日集結髮布,以下是本周的評論精選。

  

  凡人之心 / 威廉·博伊德

  出版社:浦睿|湖南文藝

  出版日期:2020-10

  以個人的生活經歷,串聯起20世紀社會的歷史。

  友方評論員@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阿柑:

  《凡人之心》是一部日記體小說,篇幅之長對於現在讀者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作者威廉·博伊德在這本「日記」中虛構了一個人的一生,他把這個從未存在的人嵌入了20世紀歷史之中。但它又跟歷史小說不同,因為歷史小說是借歷史的細節來營造一種真實,《凡人之心》則是講述了一個生活在二十世紀的人平凡的一生。

  這樣的小說,離它寫作的年代越遠,就會越顯珍貴。除開史料價值,它更顯出的是一個平凡靈魂的對那個時代的感知與思考。我不建議一口氣把它讀完,除開大敘事、大歷史方面的研究,我更喜歡把它《平凡之心》當作是夜裡敲門的一個來自上世紀的老朋友,我們一起坐在火爐旁,聊聊人生,聊聊時代。

  

  美國文學入門 / 博爾赫斯、都甘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7

  博爾赫斯的文學入門課,一幅美國文學演進的軌跡圖。

  友方評論員@喬治·掃地僧:

  比起理論工具書,它更像是博爾赫斯與都甘的閱讀隨筆。

  這本書在豆瓣上遭遇了6.8的低分,作為冠有博爾赫斯大名的理論作品,這本《美國文學入門》的問題誠然出在了書名上。

  其實根據封面上原文的標題「Introducción a la literatura norteamericana」來看,如果翻譯成《美國文學入門》倒確實也符合作者的原意,只是這匯總起來120多頁的作品並沒有常見的文學史那般厚重,也沒有像真正的理論書那樣的充滿工具式的客觀程序,恰恰相反,這本薄薄的文學入門帶有的是博爾赫斯強烈的個人色彩。

  

  是或一點也不 / 黃國峻

  出版社:後浪|中國友誼出版

  出版日期:2020-11

  黃國峻融合小說、故事及短文的集大成之作,書寫男女間紛至沓來的複雜慾念。

  編輯部評論員@Roy:

  是什麼能夠讓一位寫作者成為作家?

  實話說,黃國峻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名字,而且我亦沒來得及看完《度外》,甚至在閱讀《是或一點也不》的時候也感覺到有些煩躁。

  不夠這種煩躁其實是有來由的,因為這部集子開篇講述的是一個相對俗氣的小說故事,題目就叫《是或一點兒也不》,但是講述的則是青年人追逐新鮮和互補的愛情,一開始期望新鮮感的女子最終還是回到了圈裡人的身邊。

  實話說這個故事著實沒給我帶來什麼新鮮感,只是黃國峻的文字滲入了很強的意識流的感覺,但是當讀者覺得他有點像喃喃自語時,他又馬上掉轉槍頭,開始老老實實地敘述。

  雖然文本帶著很明顯的澀味,大多都繞不過情與色的青春故事,但是在三個短篇裡,我卻看到了他選題的大膽,比如《共享》這一篇。它挑選了養老院的老人群體作為主角,講述了老年「募」色的故事,他們因滿足生理需求而招募的女性陪護,而被誘騙的女孩半推半就自己走入了「陷阱」。而整個格局卻一個喜歡上女孩的男孩打破,最終事件以慘劇告終。

  別

  當然雖然選題非常大膽,但是深度還是缺了些,不僅僅是篇幅短,同樣人物也顯得單薄了一些。不過看他的文筆和敘事節奏,還是非常有味道的。

  由此,還是對他的長篇《水門的洞口》有所期待的。

  駱以軍稱他為「未來的小說家」,就我看,似乎他身上後現代的味道也很濃重,只是黃國峻已然死於2003年,因此,作為一個未來的小說家,他只能被定格過去,這著實也讓人覺得遺憾。

  

  不檢點與倍纏綿書 / 彭劍斌

  出版社:鑄刻|上海文藝

  出版日期:2020-11

  文學青年如何跑業務?一個業務員如何獻身寫作?

  友方評論員@左慈希爾:

  「不檢點」與「倍纏綿」兩個詞,令我想到的是兩個小人兒抱在一起跳探戈舞的場面。

  彭劍斌的這部書令我想起凱魯亞克,甚至你把它說成是當代中國的《在路上》也不為過,它看上去是非虛構的,但在敘事上充滿想像力。

  書的第一部分是隨筆,它誠然是非虛構的,這部分內容對作者來說十分私人化,一般讀者不容易「讀進去」,然而進入小說之後,前部分的「隨筆」效果就彰顯出來了,而且可以說後勁很大。

  一則前部分的非虛構跟後部分的小說形成「互文」,我們能看到的不僅是故事,還隱約窺見故事背後的作者如何生活,如何為生活賦予靈魂,在這裡寫作就像鍊金術一樣。

  這部書也充滿各種「對撞」,現實與虛構的對撞,中國當代社會環境與歐美文學想像的對撞,作家與跑業務的對撞,等等。正如這個書名一樣,不檢點與倍纏綿。

  彭劍斌筆下的中國西南,和沈從文還是不同的,他更有當代氣息。

  

  抓落葉 / [美]湯米·巴特勒

  出版社:果麥|上海文藝

  出版日期:2020-11

  如果你跟艾略特一樣,答應我,走之前跟他一起看完兩個故事。

  編輯部評論員@Mia:

  讀之前不知道這麼好哭的一本科幻小說。

  這本書外表有點像童話故事,但只要你翻開第一頁,就會被它吸引。

  它似乎是一個軟科幻題材小說,藉此思考自殺與死亡兩個話題。主人公是個一生都行走在死亡邊緣的人,仿佛只要一不小心,他就會墜入無盡的死亡之中。從敘事上說,故事分別由「艾略特」、「以前」和「未來」交替行進,「艾略特」是主人公艾略特成長的軌跡,「創世」是地球之外有一艘飛船,原來人類的祖先是外星人,它們向地球投放生命,以外星人的視角去「研究」人類。「未來」則是借著生命這個話題來思考死亡,確切地說是自殺。

  如果你理性地讀它,讀到的可能是生命的虛無。不過它更渴望讀者感性地去讀,生命就像一次孩子抓落葉一樣,葉子紛紛落下,孩子在地上隨手一抓,沒被來得及抓住的葉子就落下去,不成生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駱以軍:臺灣小說家恨不得把一點牛奶發酵做成餅
    一如父親,你必須在很多年後,才想起,並領悟他當時帶著你站在那些風景前的畫外音:『記得你所看到的一切。』」這是駱以軍寫在簡體版《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代後記」裡的一段話,他眼中的父親就像一條通往回憶深處的公路,沉默、隱忍,公路兩旁的風景就在那裡,得要自己留心欣賞。
  • 瘋狂的小說寫作者:「廢柴魔術師」駱以軍
    編輯找到駱以軍,駱以軍又找到董啟章。  駱以軍與董啟章性格不同,寫作風格不同,就連年輕時沉迷的作家都不同。駱以軍自稱「廢柴」,卻稱董啟章為隱士。駱以軍喜歡摹寫微距透視下的戲劇衝突,董啟章痴迷建築全景式的小說空間。一個瘋狂置換場景、意象、隱喻,夢裡套夢,一個則是工整、清晰、條理分明。兩人的差異用董啟章自造的術語講,是夢文體和覺文體差異。
  • 駱以軍:我真是怪怪的變態小說家
    臺灣作家駱以軍 謝晨星/圖6月7日下午,臺灣作家駱以軍攜最新小說集《臉之書》在深圳物質生活書吧與粉絲見面,以「臺北的一千零一夜」為主題與讀者暢談臺北的故事與自己的人生經歷。自稱為「網絡白痴」的他因網絡帶給他寫書的靈感,才有了這本《臉之書》。駱以軍的「開心農場」《臉之書》這個名字與臺灣盛行的網絡社交媒體臉書有關,駱以軍說,自己是臺灣少有的幾個還在用筆寫作的作家,「我只有一臺電腦用來回復電郵,只是簡單的回答『好的,謝謝』等,不是我冷漠,只是不太會用電郵。
  • 駱以軍:我是「外星人後代」
    但他仍然有那個理想,就是希望和其他小說家一起,用手中的筆建造屬於華人世界的中文「小說帝國」。  胯下開一個蟲洞  從2008年到2018年這十年間,駱以軍在臺灣出版了《西夏旅館》《女兒》《匡超人》三部長篇小說。或許是年輕時像「打NBA一樣」過度消耗,這十年間,疾病成了常客,他得了糖尿病、腰椎間盤突出,甚至還因為心肌梗塞當街暈倒。
  • 駱以軍、葛亮和張悅然對談:我們是故事的盜取者
    駱以軍文風鬼魅、離奇、酣暢,給人無盡的閱讀快感。《遣悲懷》是他在《西夏旅館》之前聲譽最高的一部長篇作品,也是駱以軍的代表作。此書八月由北京世紀文景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出版,是駱以軍與自殺的臺灣天才女同作家邱妙津的生死對話,訴說關於愛和死亡、時間、傷害的故事。「這是我的夢外之悲,是再難重臨的、最悲傷的一部小說。」駱以軍說。
  • 文學 駱以軍: 從臉書上偷故事
    但駱以軍還是為抑鬱症付出了代價:某些感覺的喪失,人變得「鈍鈍的」,敏感度、銳利感毫無疑問在下降。他喜歡提自己是白羊座,寫小說靠的是一蹴而就的爆發力,由尖銳感調動起來的加速度—轉速調到最高,小說才能瞬間衝到最深的地方。現在他的轉速降下來了,盯著鋪滿書桌的材料(包括西夏地圖),之前建造的帝國卻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繼續。
  • 駱以軍:我是沒有故事的人
    臺灣作家駱以軍的長篇小說《西夏旅館》(下稱「西夏」)於2008年10月在臺灣出版,去年10月,獲得華語文學獎金最高的「紅樓夢獎」。日前,大陸簡體版由北京「理想國」正式出版。採訪在一個樓群密布的街區進行,城市的玻璃幕牆樓群,像是駱以軍試圖建立的小說的結構模型——垂直、密集、深淵似的陰影。他說,「這是在香港和臺灣生活的大致經驗」,與此不同的是,北京讓他感到新鮮,「不管這個城市多憤怒,但它大到就像你可以獨自擁有一個小的區域,這時候聽到樹的聲音,看見光線的變化,會感覺這個城市非常美,跟文學沒有關係,你只是作為一個自然人就覺得這一切不可思議。」
  • 梁文道談駱以軍小說:在當今我所知的文壇中最特別
    沙龍中,說到對駱以軍作品的評價,梁文道給出的詞語是「特別」。他說:「我覺得駱以軍的小說之所以特別,不只是在華文世界,而且是在整個當今我所知道的文壇,應該是最特別的。」  來大陸宣傳《西夏旅館》感覺「很錯亂」  2011年,臺灣作家駱以軍曾來大陸宣傳其作品《西夏旅館》,之後該書大賣。
  • 駱以軍:這裡的空間有一種魔性
    據說這裡是駱以軍的「秘境」,他在這裡寫作、抽菸、結識新朋友、與老友吹牛、釋放「殺氣」……「青田街的小巷弄裡,綠光盈滿,各色各樣的咖啡店,各色各樣的人和動物。臺灣有一個小說家叫做李渝,前幾年自殺過世了,他寫一個小說叫《溫州街的故事》,裡頭就是寫這些老將軍的事情。
  • 他鍛鍊一生卻英年早逝 一生飾演壞人卻深受觀眾喜愛
    「國寶級壞蛋」計春華於2018年7月11上午10時30分在杭州去世,年僅57歲,可謂英年早逝。也許大家不太熟悉計春華的名字,但只要一看他的形象,就會發現自己看過他不少影視作品,正由於他的「壞蛋」相貌深入人心,以至於成為不少人童年的「陰影」。瞧瞧他這一生難得扮演一次正面警察,看上去就像「壞警察」。
  • 駱以軍、施叔青、陳玉慧如何講述臺灣的故事?
    「科幻小說寫的是未來的事,我寫過去。歷史小說通過作者的反芻,把當時的人情樣貌寫出來,也許會比歷史學家寫出來的更接近真實,讓人像活著一樣。」6月17日,剛聽完一場「科幻文學」講座的臺灣作家施叔青坐在自己的講臺上這麼說。
  • 魔性作家駱以軍的集大成之作《西夏旅館》
    (主持人)梁文道:我們昨天說到駱以軍,他就提到一點就是,他說他是一個經驗匱乏者。也就是說作為一個藝術家,一個小說家呢,他是不夠經驗去寫小說的。甚至也可能沒有足夠的方法,來讓自己身上發生過的事情,或者聽來的故事變成一種經驗,變成一種有意思的經驗。那該怎麼辦呢?
  • 駱以軍、施叔青、陳玉慧:如何講述臺灣的故事?
    來源:澎湃網「科幻小說寫的是未來的事,我寫過去。
  • 「音樂神童」莫扎特為什麼會英年早逝?是誰害死了他?
    「音樂神童」莫扎特為什麼會英年早逝?是誰害死了他?1762年9月,在歐洲音樂之都維也納,位年僅6歲的兒童在熟練地演奏歐洲古典名曲。這一消息傳到奧地利皇宮,引起了整個皇室的震動,奧國女皇親自邀請這位小演奏家到皇宮演出並給子嘉獎。
  • 同治帝為何19歲英年早逝?專家:「如此荒淫」,19歲都算高壽了
    01傀儡皇帝雖然是一屆帝王,但在他統治的人生裡過得並不如意,要怪只能怪他有一個統治欲極高的母親,所以他變成了一個「傀儡皇帝」。一輩子活在慈禧太后的陰影裡,最後19歲英年駕崩。很多人不明白為何好好的19歲就英年早逝了?對於這樣的問題專家表示:如此「荒淫無度」,能活到19歲都算是高壽。
  • 駱以軍和董啟章的婚禮小事
    都說文人相輕,但這話落在駱以軍和董啟章身上卻完全不成立,這兩位來自臺灣和香港的華語中生代小說家,同年出生,地域文化、性格腦洞和創作風格截然不同,卻成了十年的文學摯友。或許因為都是小說家的緣故,他們總能把每一件親身經歷都寫得各有各的妙趣橫生,就比如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這篇《回憶我的婚禮》,兩人在信中將婚禮都視作「俗務」,細細回憶起了那一天裡「如夢似幻」的那些小事。回憶我的婚禮本文摘自《肥瘦對寫》(編者註:「肥」為駱以軍,「瘦」為「董啟章」)肥:婚姻是不是神聖的,我不知道,但婚禮卻肯定是一件俗事。
  • 盤點十大英年早逝的中國明星
    2017年,Yohan隨組合一級秘密TST出道,是一個深受粉絲喜愛的明星,很多粉絲都與他在社交平臺互動過,可惜了英年早逝。 很多明星都英年早逝,空有一身才華,只可惜天妒英才。
  • 他們因英年早逝改變歷史進程,千古人物值得敬仰
    對照以上幾類,因為早逝改變歷史進程的人很多,帝王有北周武帝宇文邕,臨死前已經統一北方,下一步就是揮軍平定天下,奈何英年早逝,年僅三十六歲。 另外一位就是題主所說的後周世宗柴榮,十年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奈何僅在位六年,在徵伐遼國之後沒多久就去世了,史載他在位時期: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開始復甦。
  • 李小龍英年早逝,他卻很早就看出李小龍有短命相,原因是這樣
    之前曾有傳聞說葉問從李小龍走路腳跟不著地,還有面向上就斷定過他是短命。李小龍是天生的扁平足,這是非常常見的,這種腳會影響到走路時的步態,也會對腳底的其他關節有所影響,但是不會對身體健康有所影響,也不會危及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