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凌遲這種酷刑,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殘忍,當然,也會有人想到被凌遲處死的名人——明末大將袁崇煥......
那麼作為我國封建社會最殘忍最殘酷的刑罰,凌遲到底可怕在哪裡?
凌遲俗稱「千刀萬剮」,一般會根據罪名來量刑,最輕的為八刀:面部、四肢、前胸、後背、私處各一刀;最重的則要剮3600刀,行刑時用漁網纏在犯人身上,每個網眼割一刀,故又被稱為魚鱗剮。
根據現存史料記載,凌遲最早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北宋時被正式列入刑法,一直到了清末才被廢除。
不過,歷史上最後一位被凌遲處死的人,並不是袁崇煥、石達開這種「名人」,而是一名江洋大盜......
從吳家子到康家子
這位江洋大盜名叫康小八,外號吳禿子,光緒年間曾在京津兩地橫行,是有名的盜賊頭兒。
他之所以叫吳禿子,是因為其祖上為天津吳氏,因為家裡貧窮被過繼給京城康家,從此改姓康。老百姓都習慣稱其康小八,但在道上他可是鼎鼎大名的康八太爺。
看過《水滸傳》的都知道,梁山好漢是被逼落草為寇,說起來都是無奈之舉。
但康小八不一樣,家裡有三頭毛驢可供經營,幫別人運個貨物就可以自力更生。可康小八性子兇狠,易衝動,常常因為一點小事打架,動起手來還不要命,時間久了闖出了名聲。
之後就有大戶人家僱傭康小八當保鏢,於天津北京兩地往返做生意,還給他配了一把左輪手槍。
財帛動人心啊,康小八仗著自己有槍在手便橫行霸道,最後還見財起意,在一片隱蔽的莊稼地裡打死了僱傭自己的財主。
此事過後,康小八見自己沒有被發現,於是更加肆無忌憚,道上的人礙於他手槍的威力,沒人敢和他對著幹,名氣便越來越大,很快收攏了一波法外之徒,自己當上了土匪頭子。
不準別人說自己壞話
按理說當上老大了,心胸應該寬廣一些才能服眾,可康小八不僅心胸狹窄還睚眥必報,聽不得別人說自己壞話。
話說一日,康小八下山理髮,剃頭匠和一位等候刮臉的老顧客閒談。
二人大罵康小八「淨胡來」,「將來不得好死」。
康小八理完髮後問二人曰:「你倆認識康小八嗎?」
二人回答說:「誰認識這種混帳東西。」
康嘿嘿一笑曰:「那麼康八爺叫你倆當個明白鬼吧。」說著拔出槍來說將二人擊斃,對另一個等候理髮的顧客說:「算你走運,這兩個混蛋罵康八爺時,你有口德,沒有搭腔。我就留著你這張嘴,給想多活幾天的人傳個信,少在背後對康八爺說三道四的。」
官府得到消息後趕來抓捕他,卻被他給跑了。後來還是昌平一楊姓捕快用其母親重病的消息,把康小八騙回了家。
最終,康小八被形意拳名家尚雲祥、馬玉堂等擒獲,有一齣劇目《東皇莊》演繹的就是這個故事。
不過,據一同擒獲康小八的,馬玉堂大師曾經說過,康小八並沒有戲劇裡說的武功高強,其最大的倚仗就是一把日本造的左輪手槍。
嘴賤一時爽,從斬立決到凌遲
被抓捕的康小八被判處斬立決,但事情壞就壞在康小八這張嘴上。
在明知死罪難逃的情況下,中氣十足的說道:「要劫,就劫「皇槓」,要奸,就奸皇妃!」
這話傳到慈禧太后的耳中,當即掀翻了茶碗,將其判了個凌遲刑法。
死前康小八倒是英雄了一回,3784刀生生的受了下來,甚至開始時還大笑了幾聲,之後全程都沒有吭氣,睜大眼睛看著.....
後來因為康小八行刑的畫面被外國記者拍下還登了報紙,引起各國譁然,使得清朝形象一落千丈,這項刑罰就被廢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