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元節,這可是各種鬼怪小說發生的溫床。當然,我們也會想起那些已經離開我們的親人、朋友,心懷追思。
7月15有「鬼節」的說法,你知道嗎?
民間說法,7月半,鬼門開,所以,一些膽子比較小的朋友,今天半夜出來走在路上,心中難免發毛。
中教資料庫小編告訴大家,其實不必害怕,下面我們就講一講這個關於「中元節」的故事。
佛教 中元節來源典故
說起「中元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我們先來看看佛教。
佛教有一個叫做「目連救母"的故事,說目連的母親青提夫人死後墜入了阿鼻地獄。
目連是佛陀弟子,他修成大阿羅漢的功德之後,不忍心看到自己的母親受苦,於是就用自己的神力把飯送到了母親的嘴裡,可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送到母親嘴裡的飯,剛剛送到嘴邊就變成了燙人的炭火,目連一看這樣行不通,於是就向佛陀求助。
佛陀說,你可以在7月15這一天建立一個孟蘭盆會,藉助十萬僧眾之力讓你的母親吃飽,最終他的母親得以超生,於是便有了7月15超度亡人的典故。
我們說,這是佛教推崇「孝道」的一種說法。
道教 中元節來源典故
說完佛教,我們再看看關於道教又是怎樣的一個典故。
道教說,他們有三官大帝,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分別是一月、七月、十月的十五。
中元節 傳統習俗
我們現在說的中元節,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鬼節,其實在古代,這是一個祭祀和祭祖的日子。
7月到了秋天,是個豐收的日子,家家戶戶的收成都不錯,於是準備好下酒菜、紙錢,以及家裡面最好的東西,去祭祖,請祖先品嘗一下。
關於中元節的習俗,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做法,其實不只是我們國家,在日本、泰國、朝鮮,在這一天都有相似的節日,可以說,這也是我國古代一項很重要的文化輸出。
這一天人們既要祭奠亡魂,焚燒紙錢,又要跪拜仙人,這也是現在中元節比較常見的一些現象。
晚上出去走一走我們就能看到,在十字路口有人焚燒紙錢。
再有就是放燈,這一習俗寓意著放走厄運,河燈,也能為亡者照亮回家的路。
還有一些地方是放天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孔明燈,這是用來祈福的,人們會在孔明燈上寫上自己的願望,然後放飛到空中,希望上天可以看到。
當然,民間還有許多關於神神鬼鬼的說法,比如中元節晚上不要拍別人的肩膀,說這是不要拍別人肩上的火,以防被鬼怪騷擾。
還有晚上要把衣服收好,以防被鬼借去。
這些都是帶有一些迷信色彩的,大家不用盡信。
中教資料庫小編想說的是,不如趁著這個節日去思考一下,我們該如何敬畏生命,或者說如何更好的珍惜我們身邊的眼前人。
如果說今天是個好天氣的話,晚上大家不妨抬頭看看月亮。
明朝邊貢在7月15寫過一句詩:不因逢閏月,今夜是中秋。
今年也是如此,如果不是閏四月的話,今天也就是我們的中秋佳節了。
希望今天月亮的光芒,可以照亮你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