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七月半,鬼門開」,七月半已經到來,這世上真的有鬼嗎

2020-11-23 騰訊網

我國自古以來,不論民間還是皇室,都對鬼神之說十分篤信,尤其是在七月半這一天,也就是農曆7月14日,更是被稱為地府鬼門大開的日子。因此有習俗說,7月43日半夜12點之前一定要回家,15日晚上不能超過8點回家,否則就容易碰上一些「事情」。

「七月半,鬼門開」跟「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都是我國俗語,雖然一句是說七月初一鬼門就開了,一句是說要等到七月半鬼門才開,但中心思想都是一點,7月14日這天起,人間會百鬼橫行,陰陽失調。

但這世界上真的有鬼嗎?七月半真的是鬼門開的日子嗎?拋開迷信的外衣,讓我們來看看這個七月半到底是怎麼回事。七月半又稱中元節、祭祖節,還是佛教的盂蘭盆節。這個節日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時期,是一種用來慶祝豐收與祭拜先祖的節日,在這一天供奉先祖,請他們品嘗自己所種植的瓜果,是一種孝順的表現。

到了北魏時期,根據道教的天官、地官、水官的概念,發展出了三元節,即上元節天官賜福,中元節地官赦罪,下元節水官解厄,中元節概念因此而來。在七月半這一天,地府大門打開,根據地府判定的善惡,有家室之人得以回家享受祭祀,無家室的孤魂野鬼則在外遊蕩,自己想辦法找點吃的。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時候會看到一些人在七月半左右,在路邊,尤其是一些十字路口燒紙錢,那正是燒給那些孤魂野鬼享用的,讓他們享受完供奉後就不要再來搶自家祖宗的食物,也算是替自家積德的一種行徑。不過如果是畫了大半個圈,只有一個開口的話,那就代表著只是給自家祖先的供奉。

不僅民間會自發的進行一些祭祀活動,一些道觀也會在七月半這一天,舉辦盛大的祈福法事,發放食物給眾無家可歸的遊魂,還替他們超度,洗滌這些亡魂身上的一些罪惡。不信可以去當地的道觀甚至寺廟看看,一定會有活動舉辦的。

在古代,這一天民間會自發來到河邊放花燈,讓載著自己祝福的花燈飄向遠方。那是因為有傳說七月半的時候,天下河流都會流向地府的冥河,人們的祝福只有這一天才能順利的通過冥河傳遞到已逝的先祖那去。

在民宿裡,七月半是祭拜先人的一種傳統文化節日,是為了讓我們不忘根本;在佛教裡,七月又稱「歡喜月」、「佛歡喜日」、「吉祥月」,「報恩月」,是喜慶的日子;在道教中,這一天是大赦亡靈,讓逝者享受供奉的日子。

因此七月半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可怕,我們現在需要站在科學的角度,去理解,發揚這些傳統文化中的內涵,而非將其迷信化,使人感到懼怕。

相關焦點

  • 七月半·鬼門開
    七月半,鬼門開。
  • 中元節文化闢謠:沒有「初一鬼門開 三十鬼門關」的說法,只有七月十五
    又到了農曆七月,因為七月十五為三官大帝·赦罪地官的誕辰,據說地獄會放出亡人魂魄,加之宗教因素的文化,變成了一年中最大的鬼節——中元節,俗稱七月半,所以七月也被人們稱為「鬼月」。當然這些可以說是迷信以及民俗信仰,但作為傳承下來的一種祭祀文化,也是有其可取之處,比如慎終追遠的對先人的奠祭。
  • 「七月半,鬼門開」,中元節老祖宗留下的講究你知道多少?
    七月十五中元節,在民間也被稱為「鬼節」。而這時候也是各種鬼怪小說發生的溫床,所以有一些膽小的朋友,在半夜出來逛一逛的時候,可能就會覺得心裡發毛。而我們也可能會想起那些離開我們的親人、朋友心懷追思。那在這特殊的日子裡,我們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哪些講究?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 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 鬼門開結婚好嗎
    每年的農曆七月都是鬼節,而初一這一天是鬼節的開始,這一天鬼門會大開,所以陰氣會特別的重,在這一天當中有許多的禁忌從我們的老祖宗口中傳下來,最好是不要隨便去觸碰,那麼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鬼門開結婚好嗎?下面就讓本期風水知識大全來為您解答吧。
  • 七月半,鬼門開!小心,狼村也有惡鬼在接近
    "中元節"往往被俗稱為"鬼節",民間有著"七月半,鬼門開"這樣的說法,相傳每年七月十五這個日子裡,會打開一條特殊的道路供這些已經死去的人的魂靈行走。也因此有很多老一輩的人會提到這一天不要在半夜出門,很容易遇到"不好的事情"。然而事實上中元節這一傳統節日自古有之,原本是用來祭祀先祖的節日,和上元節、下元節都有著同樣的地位。在傳統觀念中,祭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 七月半,鬼門開,陰氣重,這些民俗與禁忌不懂是要吃虧的
    還別說,中元節真的蠻邪乎的。一到傍晚就陰風四起、惹人發毛。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這個"鬼節",看看它都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中元節,為什麼被稱為"鬼節"?  中元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除了鬼節外,還能被叫做亡人節、七月半、施孤等等。它跟清明節、重陽節還有除夕一起被稱為"四大祭祖節日"。
  • 農曆七月「鬼門開」
    【新朋友】點標題下面的「廣州純陽觀」可快速關注【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和朋友分享吧【看更多】回復「道法自然」獲取更多自助互動信息  農曆七月民間稱為「鬼月」,傳說農曆七月初一是俗稱的「開鬼門」,到七月二十九日的時候又重新關上。
  • 七月半,鬼門開,老祖宗留下的講究,你知多少?
    說到中元節,這可是各種鬼怪小說發生的溫床。當然,我們也會想起那些已經離開我們的親人、朋友,心懷追思。7月15有「鬼節」的說法,你知道嗎?民間說法,7月半,鬼門開,所以,一些膽子比較小的朋友,今天半夜出來走在路上,心中難免發毛。
  • 《七月半》定檔8月14日 首部「鬼節」題材恐怖電影
    國內首部「鬼節電影」顛覆傳統印象 《七月半》講述了大一新生安瀾(餘心恬飾)等入住一間塵封多年、鬧過鬼且死過人的宿舍,在七月半的那天晚上接連出現各種詭異的事情。影片沒有各種嚇人的鬼臉道具、陰森環境和封閉空間的故弄玄虛來單純嚇人。
  • 七月半,這10條禁忌一定要看
    每到農曆的七月半,很多在外遊子,都會放下工作,放下忙碌的生意, 小時候常聽老一輩的人說,七月半鬼門開,這期間千萬不能到處亂跑,尤其是晚上,不然輕則生病大則……
  • 七月十五中元節 鬼門開第三
    農曆七月,是我國民俗傳說中的「鬼月」,現在已經進入農曆七月,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本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赦罪之節日。但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民間認為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 七月半鬼節 紙錢到處亂飛 風俗還是迷信?
    揚州網消息:「七月半」俗稱「鬼節」,學名「中元節」。揚州人素有過「七月半」的習俗,農曆七月半,接祖,送祖,就是接鬼,送鬼。
  • 七月十五鬼門開
    七月半 | 佛家為盂蘭盆節,道家則為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民間則為鬼節。今年的中元節時間為2020年9月2日,農曆庚子年 七月十五 星期三古時七月半時是隆重的節日,從張岱「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便可知,民國期間七月半時遠比「七夕」、「清明」熱鬧的節日。
  • 鬼節七月半到底是十四還是十五
    中國傳統節日鬼節七月半,又叫中元節,顧名思義肯定與鬼有關。另外還有上元節,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還有農曆十月十五的下元節。這一切都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 民間有「七月半,鬼門開」之說,有三禁忌要搞清楚,看完明白
    中元節民間俗稱七月半,和除夕、清明、重陽稱為我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人們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比如農曆七月半,正是初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慶豐收,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有「家祭無忘告乃翁」之意,其傳統精髓核心是敬祖盡孝。
  • 七月半鬼門開,我竟被這部豆瓣評分8.8的國產鬼片治癒了
    七月半,鬼門開傳說在這一天的子夜時分停留於荒郊野外將會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觀百鬼從奈何橋上過來冥司點起大紅燈籠引領他們朝著闊別已久的陽界浩浩蕩蕩而來……在這「百鬼夜行,生人迴避」的日子裡故事用第一人稱的視角講述,將一個小孩內心充滿魔幻的世界展示出來,淳樸的民風、善良的心事、簡單的想法,這一切和現代社會的浮躁與繁華形成鮮明對比,凸顯平凡小事與最質樸的親情。在溫馨感人之時,阿嬤也在教育我們:「假如你做壞事,死後就要變成惡鬼,不允許吃東西,就算吃東西,到嘴裡就會變成火,把他們燙得呱呱叫。」
  • 2018七月半是幾月幾號? 七月半有哪些禁忌?
    2018七月半是幾月幾號? 七月半有哪些禁忌?時間:2018-06-02 19:1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七月半是幾月幾號? 七月半有哪些禁忌? 在中國習俗中,並不僅僅是七月半這天需要避忌,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此月鬼門關大門常開不閉,眾鬼可以出遊人間。
  • 七月半,犯太歲,這五個生肖如何求得「兩全其美」
    有人說:太陽主陽,月亮主陰,而月亮在農曆七月又是一年中最盛的時候,加上每月農曆十五滿月象,便有農曆七月十五乃一年陰氣最重……這個七月半確有如此『神』呼?犯太歲遇上七月半是否『雪上加霜』?每年農曆七月半,是中國傳統節日的重要一環,不過,它的名稱不僅是民間口中的『鬼節』,還有道教的叫法『中元節』,還有佛教的稱呼『盂蘭盆節』。
  • 民間傳說:七月初一鬼門開鬼月禁忌
    七月十五中元節,就是中元赦罪地官二品清虛大帝的誕辰。十月十五下元節,就是下元解厄水官三品洞陰大帝的誕辰,合稱三官大帝,全稱三元三品三官大帝,簡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所以每當三元節到來之即,叢林廟都會舉行齋醮科儀,為國祈福,為亡靈超度,為國解厄科儀。所以民間流傳七月十五舉行中元節超度法會,請地官赦罪,為亡魂超度。
  • 黃曆七月鬼門開!10大禁忌你可知?
    點擊上方環球優閱敬請訂閱黃曆七月鬼門開!10大禁忌你知道嗎?2020黃曆七月鬼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