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賞析第十七首:曹植《七步詩》

2021-01-11 如匪浣衣RfHy

七步詩

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網絡圖片,侵權即刪

作者簡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人)。早年曾受曹操寵愛,一度幾立為太子。及曹丕、曹叡相繼為帝,備受猜忌,鬱郁而死。

曹植是建安時期成就最高的文學家和詩歌創作集大成者,與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稱「三曹」。其詩作善用比興,筆力雄健,詞採華美,比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文學的成就和特色,對五言詩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代表詩文作品有《洛神賦》《白馬篇》《贈白馬王彪》等。

南朝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佔八鬥」的評價。鍾嶸《詩品》贊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

創作背景

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掌握東漢末年朝政大權的魏王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繼立為魏王。同年十月,曹丕逼迫漢獻帝讓位,自立為帝,是為魏文帝,改年號為黃初元年。

由於曹操在選擇繼承人問題上曾一度傾向於曹植,這讓曹丕對其弟曹植心懷怨恨,故藉機報復。曹丕逼迫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否則處以極刑,曹植在極度悲憤中應聲而成,「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帝深有慚色。」(《世說新語·文學》)

網絡圖片,侵權即刪

作品賞析

《七步詩》是曹植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詩運用比興手法,以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燃萁煎豆來比喻同胞骨肉兄殘其弟,全詩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反映了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鬥爭,以及詩人自身的艱難處境和沉鬱憤激的思想感情。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燃萁煮豆這一日常現象,比喻巧妙,形象貼切。「萁」是豆莖,曬乾後用來作柴火燒,燃燒萁而煮熟的正是與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緊,自相殘害。作者以「豆」自喻,「泣」字表達了受害者的悲傷與痛苦。詩的後兩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強烈地抒發了曹植內心的悲憤,並成為了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牆、自相殘殺的千古名句。

文學常識

1、建安文學:建安是東漢末帝漢獻帝的年號,古代文學史所說的建安文學,一般是指建安年間至魏明帝最後一年(239年)這段時間的文學,即曹魏勢力統治下的文學,而創作主要是在建安年間。

建安文學的代表作家主要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和蔡琰(蔡文姬)等。建安作家的創作直抒胸臆,抒發建功立業的渴望,掀起了我國詩歌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個高潮。

2、建安風骨:建安時期的文學作品真實地反映了現實的動亂和人民的苦難,抒發了當時文人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和積極進取的時代精神。同時又流露出人生短暫、壯志難酬的悲涼幽怨。意境宏大,筆調健朗,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個性風格,其雄健深沉、慷慨悲涼的藝術風格,在文學史上被稱為「建安風骨」。

其他詩歌作品選讀

七步詩(另一版本)

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白馬篇

魏·曹植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

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可嘆

唐·李商隱

幸會東城宴未回,年華憂共水相催。

梁家宅裡秦宮入,趙後樓中赤鳳來。

冰簟且眠金鏤枕,瓊筵不醉玉交杯。

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八鬥才。

曹操《短歌行》

相關焦點

  • 未來講堂|曹植《七步詩》誦讀:周揚
    未來講堂|曹植《七步詩》誦讀:周揚 2021-01-05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搞笑漫畫學古詩|造假?《七步詩》不是曹植寫的?
    這一次,他們要找到的是著名的詩人曹植的作品,相信大家都知道他那千古名作《七步詩》,不過這《七步詩》到底是不是曹植寫的呢?反正,曹植的《曹子建集》裡面,我是沒有找到《七步詩》。不過,你們人類都傳說這首詩就是他寫的!《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除了七步詩,曹植還寫了一首鬥牛詩,曹丕:這次我是真的服
    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就是擁有著極高詩詞造詣的人,他就是曹操的兒子曹植。我們知道,曹操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那麼他的兒子肯定也繼承了他們父親的智慧。曹操有三個比較有名氣的兒子,分別是曹丕,曹植還有曹衝。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他們的故事吧,無論是曹衝稱象還是曹植的七步成詩,都讓人印象深刻。但是你知道嗎?除了七步詩,曹植還寫了一首鬥牛詩,曹丕表示:這次我是真的服!
  • 曹植這首詩不太押韻,卻稱得上經典,最後兩句流傳上千年
    每當談論古詩,估計多數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唐代詩歌,畢竟唐朝有名的詩人多如繁星,經典作品數不勝數。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一件事,詩並非起源於唐代,早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詩經》,據說是孔子整理而成,話句話說。
  • 「才高八鬥」曹植五首詩:他與父親曹操相比,誰更勝一籌
    「才高八鬥」曹植五首詩:他與父親曹操相比,誰更勝一籌如果魏晉南北朝時期有諾貝爾文學獎,奪獎呼聲最高的人應該是曹植。曹植是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清代著名學者王士禎直接將曹植與李白、蘇軾三人並列,稱之為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之「仙才」。曹植不但詩文天下無敵,其書法水平亦是一流。曹植以章草書寫的《鷂雀賦》乃書法中之極品。此外,曹植亦是著名的藝術評論家。他著的《畫贊序》,是中國畫論史上流傳下來的第一篇專題論畫文章,在畫論史上地位不可動搖。
  • 曹植最經典的十首詩詞,你讀過幾首?
    提起曹植,人們最熟悉的是他趣聞逸事,作為歷史上有名的才子,謝靈運稱其「才高八鬥」。人們最熟悉他的詩文是《七步詩》和《洛神賦》,其實,曹植其它的詩作寫得也非常好,一起來讀一下吧!這首詩運用了比興的手法,語言淺顯,寓意明暢,不用多加闡釋,便能明白其中含義其意自明,曹植通過燃萁煮豆這一日常現象,抒發了內心的悲憤。曹植的比喻之妙,用語巧妙,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 32首關於冬至節氣優美古詩詞句賞析
    明天冬至,今天就為大家提供幾首古代冬至詩詞欣賞,讓大家在寒冬裡過節之際,也能感受到文化韻味的薰陶。》》》推薦閱讀:2019年冬至養生吃什麼好?冬至節氣南方人吃什麼及習俗盤點關於冬至節氣優美古詩詞句賞析1.小 至(唐)杜甫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 世人只知曹植才高八鬥,卻不知曹丕亦不遑多讓
    作為文學家的曹丕,一直被他的父親曹操和他的弟弟曹植的光芒所掩蓋。人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把他與曹植進行比較,大家在誇讚曹植的才高八鬥時,也總是有意無意地貶低曹丕在文學上的成就。而以魏代漢以及那首有名的《七步詩》,更是讓他背負了不仁不義的罵名。因此在影視作品中出現的曹丕,總是不那么正面的形象。那麼真實的曹丕又是怎樣的呢?一、曹丕真的如我們想像的那麼不仁不義嗎?
  • 「七步成詩」,從前後兩個時期,感受曹植的魅力
    《七步詩》曹植世人皆知三國時期是一個兵戈戰亂,群雄爭霸的時代,但其實也是一個文化燦爛,百花齊放的時期。就拿曹操父子來說,不論是曹操本人,還是曹丕、曹植都有著冠絕當時的詩文才華。這其中尤以曹植為最。曹植自小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他天資聰穎,是真正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因曹操也酷愛文學,因此也被曹操器重。 起初曹操最喜歡的是小兒子曹衝。
  • 關於大雪節氣的古詩 描寫24節氣大雪的古詩賞析
    那麼,你讀過哪些關於大雪節氣的古詩呢?下面一起來欣賞描寫24節氣大雪的古詩賞析吧。關於大雪節氣的古詩  描寫24節氣大雪的古詩賞析大雪古詩賞析: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圖!「霧凇沆碭」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氣,一片瀰漫。「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迭用三個「與」字,生動地寫出天空、雲層、湖水之間白茫茫渾然難辨的景象。作者先總寫一句,猶如攝取了一個「上下皆白」的全景,從看雪來說,很符合第一眼的總感覺、總印象。
  • 端午節詩詞大全 30首經典端陽古詩賞析
    原標題:端午節詩詞大全 30首經典端陽古詩賞析  古往今來,描寫端午的佳句很多,有「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的景致,有「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的民俗,有「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的競渡,還有「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的哀思……  關於端午的詩詞,你知道幾首
  • 恭喜《中文自修》雜誌《古詩文賞析》欄目入選華東地區期刊「優秀...
    《中文自修》自2009年開設的《古詩文賞析》欄目作為本刊歷史最悠久的王牌欄目之一,一直深受廣大師生群體甚至家長的喜愛。 本欄目每一期都會邀請上海市優秀語文教師為學生撰寫課外古詩文鑑賞寶典,作為學生課外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補充,以提升鑑賞古詩文的能力,幫助學生們更好地了解和運用中華傳統文化。
  • 七步成詩的曹植,才高八鬥,一首詩造就一個歷久不衰的白馬英雄
    才高八鬥的曹植歷史上的形象說起曹植,大家的印象一定是非常深刻的。「天下之才我佔一鬥,天下一鬥,曹子建八鬥」才高八鬥便是由他而來。當年小學時代便在課本裡接觸過他受迫於兄長曹丕,在七步之內作成的那首「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詩》,後來又接觸到關於他和絕世美女甄宓之間的那段纏綿悱惻的愛情傳說,唯美的一切總是與他相關聯著。拋開種種後世構撰的傳說,回歸到最真實的歷史之中,回歸到當時三國曹魏的官場史實之上來看,曹植其實是當時的一位悲劇性人物。
  • 五首嘲諷人的詩詞,既不失高雅,又能達到目的
    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五首嘲諷人的詩詞,既不失高雅,又能達到目的。1.《相鼠》(詩經·鄘風)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導讀】這首詩明則描述老鼠,實則是統治者用虛偽的禮節以欺騙人民,人民深惡痛絕,比之為鼠,給予辛辣的諷刺。
  • 同樣是大詩人,曹植7步之內寫出1首詩,此人花了3年寫了2句詩
    三國時期曹魏著名的文學家曹植,在文學上的造詣很高,是建安文學的集大成者,與父親曹操、哥哥曹丕合稱為「三曹」,留下膾炙人口的《洛神賦》、《白馬篇》等代表作。曹植的詩作筆力雄健,富於創新,將敘事抒情巧妙結合,既能表達複雜的心理感受,也能描寫曲折的心理變化,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藝術功能,對後世影響巨大,南宋謝靈運盛讚他為「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鬥」。
  • 詩詞賞析:2首懷古詩詞,縱覽古今興亡
    本期詩詞賞析將帶著大家一起賞讀宋代詞人周邦彥與葉夢得的懷古名作:西河·金陵懷古——(宋)周邦彥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餘舊跡鬱蒼蒼,霧沉半壘。 夜深月過女牆來,傷心東望淮水。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裡,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裡。
  • 孩子學古詩就是為了考好語文?不全對!還有一個科目和古詩有關
    讓孩子學古詩,我們的第一個目的是讓他變得有氣質,在跟人交流時也能顯得有文化,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另一個目的是讓孩子應付將來的考試,以不變應萬變。很多朋友認為,學古詩不就是為了學好語文嗎?小學古詩詞佔課文總量的30%,初中古詩詞佔到50%,古詩在考試中也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不只是簡單的古詩默寫,還有詩詞賞析,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識才能輕鬆應對。
  • 「陳思王」曹植最著名的十句話,句句經典,百讀不厭
    曹植是三國時魏國文學家。字子建,沛國譙人。曹操第三子,曹丕弟。十歲能文,才華橫溢,出手成章,曹操曾欲立為太子,後因受曹丕排陷失寵。丕即帝位,忌其才,曾限令他七步成詩,否則處死,他應聲而成,即以煮豆燃箕為喻,諷其兄相逼太甚。初封東阿王,後謫陳王,去世後 諡號 「思」,因此又稱 陳思王 。
  • 《三國志》之陳思王曹植評傳
    最早知道曹植,是《七步詩》。帝王之家,無論是怎樣的骨血兄弟,一旦牽涉王位之爭便是不共戴天的世仇。偏偏曹植還有才,留下一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哥哥曹丕想必心上一痛,我們後人也心上一痛。後來得知「才高八鬥」這個成語與他有關。謝靈運云: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鬥,我得一鬥,自古及今共用一鬥。好大的口氣,天下人共分一鬥,曹子建「獨得八鬥」?
  • 曹植詩歌意象:三個階段,三種心態,三種意象
    曹植是魏晉時期的著名詩人,其文學成就很高,對後世的影響也頗為深遠。其詩歌創作與《詩經》、《楚辭》、漢樂府以及《古詩十九首》是一脈相承的,無疑受到了它們的深刻影響。由以上分析可知,意象對詩歌的構成和解讀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對詩歌進行意象方面的研究分析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對意象概念的發展及曹植意象的整體情況作以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