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那麼厲害,若當時趙構全力支持他,能收復失地,趕走金人嗎?

2021-01-09 小虎有話說

金國精兵被滅,其它就是土雞瓦狗,特別是金佔區漢人佔多數,像朱元璋一樣幾仗定乾坤。西夏和金國初期關係不好,西夏和遼國有姻親關係,夏金雙方打過,所以別指望這時候西夏會幫助金國。

北伐我想起秦將王翦,同樣手握重兵遠赴萬裡作戰,嶽飛的結局和他卻有天壤之別!嶽飛的勇和謀全用在打仗上,朝中政局態勢才是功名利祿生死存亡的根基。可惜,在這方面,嶽飛是糊塗的。金人很聰明,擄走前任皇帝,讓現任趙構不敢放開手腳去打。這都是權謀之交,北伐也不過是做做樣子以附民心,真要放手去幹,也要百年後。嶽飛這個二愣子,自己把自己往斷頭臺上送,倒是委屈了秦檜,跪了千年。王權面前,眾生皆螻蟻。一將功成萬骨枯,不就這樣的嘛。

趙構是明智的,當初縱跨南北的北宋都被金摧枯拉朽的幹掉了,何況偏安一隅的南宋,嶽飛不過一匹夫,貌似他沒有顧及到天下的百姓,一將功成萬骨枯送給他最合適了。宋朝最強大的太祖太宗時代都收不回燕雲十六州,一個在廢墟上草創的,殘破的南宋又如何擊敗比契丹更強大的女真去收復整個北方呢?

嶽家軍是當時宋軍主力之一而已,不可否認單憑嶽家軍難以抵擋金國舉國之兵,然而事實上嶽將軍帶領他的部隊極大的消耗了當時金軍的精銳,沒有嶽家軍,估計宋早就亡了,哪要等蒙古人來滅宋。

在趙構完全支持的前提下,是有可能滅金的,南宋時期還是將才不少的,論國力是強於金國的,每年給金國進貢的錢是負擔得打仗的,何況江南還是很富有的,國家底蘊是金國不能比的,別以為金國騎兵天下無敵,那要看對手是誰,騎兵的優勢要在平原上猛衝才:發揮,戰術上應該有很多對付騎兵的方法,嶽飛北伐也是做了長期大量的準備,在黃河以北聯絡了很多義軍,安插了大量的閃應情報人員,連張俊都對趙構說嶽飛的準備工作做的好,金兀朮曾經失去信心,已經打算撤回北方,甚至連燕雲十六州都想放棄,只可惜有一個漢人勸住了金兀朮,說嶽飛馬上就會撤軍,總之這個世上沒有不可能的事,沒有辦不到,只有想不到,凡事都有可能。

偽齊是宋和金的隔離帶,宋打不過偽齊更別說大金了,當時嶽飛收復偽齊六州時趙構都再三囑咐嶽飛只提收復偽齊佔領的六州,千萬別提北伐,還沒把握有那個實力,結果嶽飛順利收復偽齊佔領的六州後意氣風發防風要北伐。

在宋金聯合徵遼中,宋承擔的目標一個都完不成,要金國特定,宋將無能貪功,還自行其是,金國已看穿了宋軍的腐朽無能。金國才放膽攻宋,宋果然一敗塗地。還談啥北伐!

在補充下嶽飛最歷害的是野戰。最歷害的是步兵破金當時主要重騎兵當然也有輕騎兵,比戚繼光的鴛鴦陣法有過之而無不及。估計比兵仙韓信還牛。還有兵遠當時在看可以用四川的巨盾兵劉邦打天下就用韓信這個兵做前盾。

南宋你拿什麼跟金國打?南宋剛剛在南方建立流亡政府!就算給你拖上幾年你的實力真的能跟金國打?我們就說說單單戰馬你都沒有全部步兵你怎麼打?在加上糧食,生產率南方怎麼跟北方平原比?如果南宋真的有機會收腹失地,不會輪到你在這裡評論的,古人的智慧不比我們差。

嶽飛的好戰,不符合南宋人民利益,如果趙構再支持嶽飛滅金,以當時南宋狀況就是窮兵黷武,滅金不會成功但南宋必亡。趙構作為南宋一把手是理智的,既然宋金都無力再戰,就應停戰休養生息,所以果斷除掉嶽飛,對宋金兩國都有益。

如果全力支持嶽飛,一個小小女真部落何足掛齒。她能建立金,如同買彩票中大獎一樣純屬僥倖。曲曲十幾萬左右戰鬥力的金兵,在南方大戰下會大大損耗。而且她所擁有的富庶地區全是剛剛奪佔遼、宋的,沒有鞏固的基礎。如果前線大敗,晉、冀、魯、豫必定易手,只剩一個東北一二十萬殘民何足掛齒。因為宋朝是一個近億人口的大國,富庶又不是明朝可比的。如果嶽飛在國家支持下全力北伐,滅他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到那時恐怕就不時僅僅滅金了,會出現一個大一統的強盛國家。

第一,東線韓世忠,西線吳璘都能牽制大量金兵。第二,聯結河朔戰略,足夠使華北地區的偽齊政權和完顏宗翰頭疼了。第三,儘管紹興六年北伐,最終以失敗告終,但繳獲軍糧十七萬石,繳獲萬匹戰馬。第四,嶽飛北伐的舉動,給身處偽齊政權下的百姓帶去了希望,帶回了人心,正所謂,「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嶽飛帶回的百姓,大部分安置在鄂州,襄漢。適齡的男子多數補充進入軍隊,成為宋室軍隊的中堅力量。

那是不可能的,消滅一個國家要得到天時地利人和,嶽飛什麼都沒有得到,那時候的金兵,那時的金兵戰鬥力可想而知,同時期的宋軍戰鬥力差的不是一點兩點,不是一個將軍就能改變一個世界,要整個國家的軍隊戰鬥力很牛叉才行,比如說蒙古軍隊在剛剛上升的時候,它的戰鬥力可想而知但他也打過敗仗,因為他的軍隊戰鬥力很強,幾場敗仗勢把他打得垮的,反而越大越勇,但到後期的蒙古明朝的時候,整個蒙古的戰鬥力很差很差,那時候的金兵是在上升期間,很強的時候,不是嶽飛贏了幾場戰爭就能滅掉金國的,滅掉金國要天時地利人和,要他國家本身衰退。

趙構不可能同意嶽飛救二主滅金,(1)因為二主回來這是趙構和秦檜的死期到了,還有那幫文武百官革職砍頭。(2)韋太后(趙構親母)不可能放回來再就是徽賢二宗在兵臨城下時有可能掉了腦袋。(3)當時的金國兵力財力雄厚「掠奪了大量大遼和北宋的金銀珠寶、牛馬羊豬、技術員工」(4)南宋剛建國,國庫空虛、正處於百廢待興的時期絕對不會做勞民傷財的事。處於種種原因嶽飛必須死!

如果,是說如果,趙構能全力支持嶽飛滅金,那他就會通盤考慮,先集中精力解決一些後方摯肘的問題,提高武將地位,加強嶽飛的權力,增加嶽家軍的戰鬥力,如添加強壯兵丁,保障後勤,調動其他部隊通力配合,經過兩三年的準備,一定能滅金。

從歷史的發展規律來看,宋處於腐敗社會矛盾時期,所謂南宋班底都是北宋人馬,處於下滑時期,金處於上升時期,宋不被滅國,就不錯了,雖有中興之將,但不是開國之將。南北對峙的根本原因是宋金國力達到旗鼓相當的結果。

金朝相比20世紀日本如何?南宋相比中華民國如何?金朝500萬人(帶漢人5000萬左右),南宋9000多萬人(帶遼金漢人一億多…),中國向來期望大一統。自古北伐難成功相比自古華夏漢天下如何?無論科技、經濟、人口、制度還是外交,南宋對金是佔盡優勢。而文官一向是最好覆滅的勢力(文人大多軟骨頭),只缺一個神級政治家軍事家將優勢整合而已,後起蒙古滅金用了20年,滅南宋用了60年,沒有啥故土認同感吧?為何這麼難滅?因為送人在等一個諸葛亮等有高超政治軍事的精神領袖。

如果諸葛亮在北宋,滅20個蒙古+30個遼金都不會太累,內修文武外安蠻夷等待時機一戰定乾坤!忘記了漢民族的特性,所以覺得毫無希望,但孫文、蔣介石則不以為然,他們深信只要喚醒中國人,奇蹟就會出現,拖也會拖死一切敵對勢力,因為漢人聰明勇敢勤勞堅韌海量。漢人一直是天下第一大族,被激發的漢人就是朝戰那樣倒一批上三批,打紅眼了找死都能「跟風」,還怕崇文抑武流毒太深,狂風掀起必煥然一新…國家興衰、民族存亡,此等大事,男兒當肝腦塗地,況且宋底子真的很好。

當時南宋面對北方有三大軍區。第一。四川-重慶。第二。湖北-江西。第三。江蘇-浙江。其中第三軍區守衛杭州,不敢輕易北伐。第一軍區差點被滅,沒實力北伐。幾次反擊金國,另外兩路都由於種種原因沒配合好。就當時形式,撤軍是正確的。畢竟嶽飛孤軍深入,金國元氣未損。

在中國從未出現過靠哪一位將軍打下全國的!金國論軍事是碾壓南宋的,但是在治理國家方面就差遠了,所以金國在吃下遼後,內部不穩,防禦處處漏洞,所以嶽飛打金取得多次勝利。但是真要把金打疼了,金集中優勢兵力,完全可以碾壓嶽飛的。不要以為嶽飛是神,而遼,北宋,西夏都是豬。就算嶽飛的滿江紅也是收復舊山河,也沒敢說收復燕雲16州。

宋朝從趙匡胤開國開始就埋下了揮刀自宮自廢武功的隱患,趙匡胤是個竊國賊,不具有寬廣的視野和格局。以至於後來的宋朝皇帝即便是擁有能臣也錯失中興的機會。如果用發展的眼光看,當時即使迎回徽欽二帝也不能動搖當政者的地位,還能藉機會提高現皇帝的威望,可以重聚民心軍心恢復秦唐時期的國家盛況,一雪靖康之恥。只可惜當時的宋朝就是一頭綿羊帶領一群獅子被草原野蠻民族完虐的無以復加!宋朝也是漢民族最恥辱的朝代沒有之一!

那嶽飛,韓世忠等等軍閥一旦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後,他們還會聽從趙氏政權嗎,並且在當時金國再也無力消滅南宋政權了啊,殺了幾個割據軍閥對於鞏固皇帝家天下也是最好的選擇啊,就這樣,嶽飛死了啦。嶽飛桀驁不群,人又年輕又大軍在手,還不聽指揮,搞不好用迎接二帝之名來圖霸天下,借迎回二帝的名義來個挾天子令諸侯。為什麼以前就沒有人覺得嶽飛有心想做皇帝呢,還是因為他沒有成功,就塑造成落難英雄。

相關焦點

  • 他是南宋第一位皇帝,任用秦檜殺了嶽飛,最後屈辱向金人求和
    宋高宗趙構是宋朝的第十個皇帝,但是在宋朝,卻是分南北朝的,當時金人在宋朝的國土上肆掠的燒殺搶劫,無惡不作,宋朝貴族,尤其是宋朝的皇帝,對於此是避而不戰的,只是知道一味的躲避,最終逃到了南邊,宋高宗趙構於是建立了南宋,成為了南宋的開國皇帝。趙構能成為南宋皇帝是由於宋朝的兩個皇帝都給金人俘虜了,宋朝群龍無首,趙構有逃到了南京,於是在南京繼位。
  • 宗澤可賣,嶽飛可殺,你宇文虛中又算什麼東西?趙構是金諜嗎?
    宗澤可賣,嶽飛可殺,你宇文虛中又算什麼?近距離觀看趙構令人瞠目結舌的冷血和自私,但是其實從來沒有人想過一種可能,趙構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金人開出不釋放二帝的條件。一腔熱血的70歲老人宗澤獨自一人去拜見王善,見到王善之後,這位老人流淚說道:"若國家多幾個你這樣的英雄,何至於國破人亡。"王善敬重這位老人,對他在開封的作為一清二楚,因此願意歸順朝廷,為抗金效力,就這樣宗澤穩定了大宋北方的形勢。
  • 死心眼的嶽飛,會辦事的秦檜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秦檜足以登頂眾奸臣之首呢?其實提起秦檜,人們首先能想到的也是很多人唯一能想到的罪名,便是害死了嶽飛。僅憑這一項就讓他成為了史上第一的大奸臣?足夠了。嶽飛之才從古至今,很難再能找到一個如嶽飛這般完美的人。宋朝軍隊之弱是出了名的。
  • 嶽飛被殺害後,有人曾想餓死嶽飛一家人,秦檜破口大罵:豬狗不如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趙構建立起來的南宋其實有兩股勢力,一股主張與金人求和,這也是趙構支持的想法。另一股勢力則是希望與金人開戰,好奪回故土,嶽飛是這一股勢力當之無愧的首領。 在當時的情況下,宋王朝受到了極大的侮辱,為什麼趙構會想要與金人求和呢? 其實有兩方面的原因,一來是因為趙構的母親被金人擄到了北方,他想要將自己的母親換回來。
  • 嶽飛成名之戰:收復襄陽六郡(下)
    嶽飛一生打了很多漂亮仗。收復襄陽六郡(襄陽、郢州、隨州、唐州、鄧州、信陽),是他最輝煌的戰例之一。這一戰,是南宋第一次收復大片失地的戰役,嶽飛也因此役一戰揚名,躋身當時五大節度使之列,並且成為節度使中最年輕的一位。
  • 古代史:趙構,嶽飛君臣關係和諧,賊人張浚暗中拆臺
    他的屍體哪裡去了,這是一個千年難解的謎,聯想到趙構不敢開棺驗屍,很有可能徽宗的屍體處理方法非常粗暴不雅,用生絹裹葬之類根本站不住腳。事實到底怎麼樣,再追問也不可能有真實的結論,更沒法改變趙構當時心靈的震撼。說到底他是個人,哪怕有再多的陰暗心理、帝王心術,也沒法泯滅父子親情。棺槨入葬當日,他當場痛哭失聲,踉蹌回宮,一連幾天滴水不進,痛不欲生。
  • 對金國俯首稱臣,殘害忠臣良將,宋高宗趙構是明君還是昏君?
    他所信任的人,就是秦檜等能夠順著他心意的。而且,趙構還不斷的央求金國"以守則無人,以奔則無地,見哀而赦矣",可以說是毫無半點帝王之氣。最讓他醜名遠播的,莫過於用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害死了忠臣良將嶽飛。"嶽飛父子竟死於大功垂成之秋。一時有志之士,為之扼腕切齒"。嶽飛的功績,那都是有目共睹的。自他去世以後,很多人為其感到惋惜,也愈發的痛恨趙構。
  • 宋高宗趙構棄城而逃,捨棄祖宗牌位,卻不忘帶走一個盒子
    靖康之變後,北宋皇族幾乎被一網打盡,宋徽宗的31個兒子中,只有第九子趙構倖免於難。當時,趙構受宋欽宗委派到金營議和,因而離開京城,陰差陽錯的逃過一劫。徽欽二帝被擄走,趙構就成了宋徽宗留在故國的唯一獨苗,宋朝大臣們沒有其他選擇,只能擁立趙構為帝,改元建炎,這就是南宋的開始。
  • 古代名人八字命理分析—精忠報國的嶽飛一生運勢與災禍
    嶽飛率領的部隊屢建奇功,被提升為從七品的武官。就在這一年,趙構登皇帝位,改元建炎,南宋王朝正式建立。 紹興六年,嶽飛34歲時,母病死。其年丙辰,印星入墓之災。嶽飛回味人生,想到他收復中原的宿願未能實現,再想想破碎的錦繡河山,想想苦難中的河朔父老,再想想蒙塵北國的徽、欽二帝,情懷激越,心胸悲憤,於是唱出了流傳千古的詩篇——《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嶽飛《滿江紅》
    貪婪的金兵想著吞併南宋,更多的南宋子民想的是如何抗擊金兵,收復失地。這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嶽飛了。宋高宗在紹興時,由於當時軍民自衛反擊,金兵屢屢受挫,戰爭的形勢也發生了大逆轉,使得宋高宗和金國的和談順利進行。金國要求南宋向金國進貢黃金白銀,南宋要求金國退還陝西和河南,並且送還宋徽宗的棺木。
  • 陷害嶽飛的,除了秦檜,還有万俟卨,你知道這三個字怎麼讀嗎?
    看到跪在墓前的四個銅像,我這才知道,原來當年構陷嶽飛,置他於死地的人足足有4個,分別是: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卨!秦檜和王氏這對夫婦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張俊也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與嶽飛齊名;但這個万俟卨,是何許人也?似乎不怎麼出名啊!而且他的名字也很奇怪,應該怎麼讀?自古忠良多枉死!
  • 嶽飛俸祿很高,每年能拿到72000貫?沒有這麼誇張
    有一種說法,稱嶽飛俸祿很高,每月所有收入加起來能拿到6000貫,一年有72000貫,相當於72000兩銀子。折合成人民幣的話(1貫約等於80元),72000貫相當於今天的576萬元。還有一種說法更離譜,稱嶽飛每月俸祿高達1萬貫,每年12萬貫,相當於今天的960萬元,妥妥的千萬富翁。 嶽飛的俸祿真的有這麼高嗎?
  • 1127年的今天,北宋滅亡,今日宜讀嶽飛《滿江紅》,牢記靖康之恥
    嶽飛在少年時代家鄉就被金兵佔領,親眼目睹了北宋當局者的昏庸與懦弱。此為怒一。在北宋末年嶽飛投身行伍,他指揮的軍隊,英勇善戰,接連獲勝,屢立戰功。當時有傳言說:「撼山易,撼嶽家軍難!」但是南宋當局者同樣昏庸無能,為了和金人議和,一日連下十二道金字牌,令嶽飛班師回朝。嶽飛悲憤萬分,此為怒二。
  • 關於南宋的兩個小故事,一個講嶽飛身上的字,一個講趙構辦的事
    首先第一個我想說的故事是關於南宋大將嶽飛的一件事。嶽飛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他所帶領的軍隊對於南宋來說是一支非常強悍的軍隊,整個軍隊軍紀嚴明,能徵善戰。這支部隊被叫做嶽家軍,這三個字不是嶽飛所帶領部隊的正式番號,而是由於他們對百姓非常好,宋朝百姓所賜予他們的一個綽號。
  • 陷害嶽飛的万俟卨,他的名字怎麼讀?為什麼會有這麼奇怪的姓氏?
    公元1142年,南宋著名抗金將領,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嶽飛冤死於「風波亭」,而隨著嶽飛的死,宋朝和金人籤訂了喪權辱國的各種條約,至此南宋十餘年的抗金基業毀於一旦。其實製造嶽飛冤案的人罪魁禍首就是當時的宋高宗趙構,由於他的賣國行徑,現在的人也喜歡稱呼他為完顏構,要知道秦檜當時雖然官大,可是若是沒有宋高宗的許可又怎麼敢對他下手呢?
  • 一代戰神嶽飛總結的八字真言,一般人根本做不到!
    嶽飛是中國民族英雄,南宋抗金名將,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嶽飛的戰略和戰術在當時均屬一流,而且他本人武藝高強足智多謀,同時他的詩詞和書法都屬上品,絕對稱得上是文武全才一代戰神!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宋高宗趙構和一代奸相秦檜的阻礙和陷害,嶽飛一定能打敗金軍,直搗黃龍府,收復被金國侵略和奴役的大好河山!但是沒有如果。
  • 南宋中興四將真實相貌:嶽飛身材魁梧,面相憨厚,圖五實屬是小人
    幸好此時宋高宗趙構逃到江浙一帶,另建了南宋小朝廷與金國對抗,宋朝的香火才得以延續下去,這就是所謂的「中興」。然而南宋中興四將在歷史上有多個版本,但無論哪個版本,嶽飛都是中興四將之首。今天我們看的是南宋宮廷畫家劉松年版本,在這幅畫中一共描繪了八個人物,每位將領身邊都有一名身穿戎裝的親兵。畫面人物做了突出處理,將將領身材放大,而隨同親兵則做縮小描繪。
  • 北宋著名將領的愛國詩,一心為國,與嶽飛齊名,陸遊也寫詩稱讚
    一提到宋朝我們最先想到的便是抗金名將嶽飛,殊不知還有一位與他齊名的著名將領宗澤,陸遊也是創作過一首十分著名的詩篇就是為了歌頌宗澤的豐功偉績,可見在宋代人的心裡宗澤可謂是一個封高蓋主的偉大英雄。詩人在1091年高中進士,1126年任磁州兼義軍都總管,並在此期間大敗金兵,在他的身上可謂是沾滿了戰功。宋高宗趙九即位後,宗澤正在東京任職,這也是北宋期間宋朝的都城。後期,由於金兵的入侵,北宋滅亡,新成立的南宋政權也放下了長江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