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collar 「粉領」是什麼工種?

2021-02-14 英語彙

勞動節,我們來學習不同「職業名稱」相關的英文知識。

pink-collar 是各大權威詞典收錄的一個詞語,也就是「粉領」。各大詞典裡對於 pink-collar 的定義大致類似:

relating to or involving women in low-paid office jobs 有關於從事辦公室低收入工作的女性

比如:前臺、秘書、行政助理(當然,在個別公司裡這些崗位的薪水也可以很高)

根據其他的網絡文章,pink-collar workers 涉及到的工種其實不局限於辦公室,還包括餐廳服務員、護士、導遊等等。

white/blue/pink-collar 都是形容詞,所以完整表達「白領工人、藍領工人」應該是 white-collar worker / blue-collar worker

中文裡關於某個科室的醫生,通常是這樣的格式:兒科醫生;婦科醫生;牙科醫生等等。但英語裡每個科室的醫生都有一個對應的單詞:

牙科醫生 dentist兒科醫生 pediatrician/pediatrist產科醫生 obstetrician耳鼻喉科醫生 otolaryngologist……

這個 list 可以很長,而且單詞都很複雜……

此外,外科醫生和內科醫生分別是:surgeon 和 physician。

注意,physicist 是物理學家

一些常見的英文名其實是某種職業:

smith 鐵匠carpenter 木匠tailor 裁縫farmer 農夫porter 行李搬運工

英語裡有許多職業男女的表達不一樣,比較常見的是 -man/-woman,比如:

businessman/businesswomanpoliceman/policewoman

er/or 和 -ress

waiter/waitressactor/actresssteward/stewardess(乘務員)

舞臺上唱歌跳舞的表演者中文裡都可以說是「演員」,但在英語裡叫 actor 並不合適,而應該是 performer,除非他們是舞臺劇裡的歌者或舞者。

藝人的經紀人叫作 manager。

理髮店 barbershop,而 barber 也的確是理髮師,但特指給男性剪髮刮鬍子的理髮師。當然,現在更流行把理髮師稱為髮型師:hairdresser。

電視節目主持人都可以稱為 host,但播新聞的主持人有一個特別的稱呼:anchor。

merchandiser 在詞典裡雖然是「商人」的含義,但在外貿行業裡,有時可以指「跟單員」。

bookkeeper 並不是圖書管理員,而是會計裡的簿記員。

underwriter 的含義之一是「保險從業人員」。

copywriter 不是抄襲者,而是職業撰稿人。

cooker 是炊具,cook 才是廚師。

photographer 攝影師,特別注意其重音位置:/fəˈtɒɡrəfə/ 。

您的職業是?

推薦:account manager可不是做財務的

◎ 派屈克英語彙 公眾號:yingyuhui7◎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加我個人微信

相關焦點

  • 在日本人心目中「友達」和「親友」有什麼不同?
    「友達」和「親友」是日語中常用來表示朋友的兩個詞語,那麼這兩者在日本人看來有什麼不同呢?
  • 什麼是「自動化思維」?
    他就會發現,自己一直以來的假設「辜負了大家的信任」,根本就是不存在的。03 用控制思維替代自動化思維當你明確辨識出自己的「自動化思維」之後,對於其中一些無效的思維 —— 亦即於事無補。反而會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思維,可以進行主動幹預,嘗試用正向的「控制思維」去取代。
  • 「邏輯推理」的定義是什麼?有哪些「邏輯推理」的方法?(三)
    它不像「演繹法」那樣,是從一般到特殊;也不像「歸納法」那樣,是從特殊到一般,它是從特殊到特殊。就比如說:人就像一瓶飲料,你別看他外表有多麼靚麗,朋友圈的動態有多麼令人羨慕,他到底是怎麼樣的人,是烈酒還是苦水,你只有打開瓶蓋,和他深度接觸一次才知道。這個就是類比法。
  • 辦公室實用句型「加班」、「請假」、「代班」、「出差」英文如何表達?
    打工、實習難免需要「請假」、找人「代班」對上班族來說「加班」更是常態偶爾還需要「出差」想去海外實習或到外商公司上班的朋友們
  • 我的職位是「文員」「跟單」,標準的翻譯是什麼呢?千萬別翻譯成secretary!
    比如「跟單」,電子詞典裡翻譯為documentary,實在看不下去,大部分人還是沒照抄,但有的翻譯為follower,有的翻譯為handler。要準確翻譯,首先我們得要分析這些職位實際是做什麼的,而不是光看職位名,因為這些職位名本身並不是標準的中文,而只是一些俗稱,用字典查肯定得不得想要的結果。
  • 「パート」和「アルバイト」都表示打工,有什麼區別?
    在日語裡表達打工(兼職)這樣的詞彙主要有兩個:「パート」和「アルバイト」。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兩者有什麼異同點「パート」全稱是パートタイム,來自英語part-time 表示(按時計酬)打零工,兼職。首先,「パートタイム」(兼職)所對應但是「フルタイム」(全職)。相對於一個公司的全職員工而言.
  • 「CC」、「RSVP」是什麼?商務英文書信常用縮略詞一次搞清楚!
    RSVP 敬請回復RSVP 這個縮略詞源自法文的répondez s'il vous plaît,意思是「敬請回復」,英文中可以直接在後面加上「人」,表示「回復給某人」,或是加上「by日期」,表示「在某期限前回復」。Please remember to RSVP me by December 31st.
  • 什麼是「顏採用」?
    然而,除了在面試技巧外,原來大多數錄取與否的關鍵還是在「長相」?這個就是日文中所謂的「顏採用」。 根據調查,「顏採用」是真的!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的履歷表一定都要附上照片的原因,相較於歐美流行不附上照片、不寫年齡或性別以防歧視,日本可以說是具有獨特的就業文化。
  • 辦公室生存現狀之英文大盤點「加班」、「請假」、「代班」、「出差」地道英文怎麼說?
    請假」、找人「代班」對上班族來說「加班」更是常態偶爾還需要「出差」這些都是辦公室生存常態~而這些常態如何地道地用英文表達呢?」, go to work「下班」的表達方式很多元,甚至可以直接說 I’m going home.
  • 「星·人物」何敏樺——「了不起的」女孩
    「我覺得我是一個沒有什麼章法的管理者,我可能會教同事一些「野路子」。因為我們做社區營造類型的項目,很多時候不能太「循規蹈矩」。如果我們要開拓一些新的服務,我會更願意拋一個主題出來,集思廣益,同事想到什麼就說出來一起討論,怎麼好玩怎麼來,我不會說「你這個想法不行」、「你這樣做不可以」,我們很多服務都是用群策群力的方式構思出來的,比如五邊地的改造,出來以後效果也很不錯。」
  • 關於「視覺化」工具
    同學問,什麼時候,怎樣的客戶,適合使用視覺化工具?如同我的一貫回答:很難有一個指標或者準則,決定什麼時候,什麼客戶,用什麼工具。但可以分享我自己常用的「可能」時機點。再次強調,無論什麼工具,什麼提問,當下我並沒有做什麼「決定」,而它自然就出現了。前提就是完全的傾聽,關注客戶需求而非教練的需求。
  • 辨析 「省略」≠「割愛」你造嗎?
    「割愛(かつあい)」。 「省略」和「割愛」意思相近,都有「捨去」的意思,但在商務日語中很少有人能正確區分使用。大多數人會把「割愛」當成「省略」的意思來用,其實兩者還是有所區別的。 然而,「割愛」原本是佛教用語,表示「割捨難以放棄的東西。」與「省略」相比,「割愛」更加強調的是放棄、捨去時那種「不忍」的內心情感。當公務員要去其他地方任職或者大學職員要調到其他大學工作都可以用「割愛」來表示,如「割愛採用」「割愛退職」「割愛人事」。
  • 「放空」的價值
    在一個文件夾一個文件夾複製時,我不時打開照片、視頻看看那年那月我在哪裡,和誰一起,看到了什麼。雖然時光流逝無人能擋,但幸好有照片和視頻可以存留一下時光。我始終想,當未來AI非常發達,機器人無孔不入時,人與機器的區別是什麼?生而為人的價值到底何在?記得一部電影中講述未來某一天,機器人統治地球,人類成為反抗者。
  • 為什麼信函末尾「此致」空兩格「敬禮」要換行
    說到敬語,喜歡日韓劇的朋友們都熟悉,日語、韓語的稱謂相當嚴謹,有時就連第一人稱都要視乎聽者的身份而定。漢語的敬語有這樣一種套路,很多時候說話者通過貶低自己的身份,以抬高對方的地位,從而表達對對方的尊敬。比如各種「下」:在下:我在下、你在上,我不敢跟你平起平坐啦。
  • 【經驗分享】我欣賞的產品是「克制」與「收斂」的
    而 Google 日曆裡的 task 基本都是我的「靈光一現」的散點。2. 你帶領團隊時常用的協作工具是?團隊協作管理工具,因為我們團隊不同角色,所以分為 3 種。您平常都會在什麼場景下玩籤到應用?籤到算是一種延續下來的習慣吧,當我發現自己籤到了那麼多地方之後,我決定堅持這個習慣,把自己的足跡都記錄下來。這屬於我個人「整理癖」的一種外在表現,哈哈。反正現在用 4sq 籤到的人非常少了,不像早年那麼瘋狂,所以,我也不用太擔心什麼信息洩露的問題。7.
  • 都是「簡歷」,CV 和 resume 區別是什麼?
    所以,有人建議,CV 不應當翻譯成「簡歷」,最好翻譯成「履歷」。CV 通常用於申請一些學術類項目或者工作崗位。RESUME讀作:英式 /ˈrezjʊmeɪ/;美式 /ˌrezʊˈmeɪ/resume 作為「簡歷」的含義,來自法語單詞 résumé(法語含義為「總結」),所以還是借鑑了法語的發音規則。注意:不要和英語動詞 resume 的發音混淆起來。
  • 周末小議 | 我們該怎麼發朋友圈,什麼是「得體」的行為
    前面談到什麼是得體,後面會引出我們該怎麼發朋友圈。這個是付費內容,所以船長是冒著侵犯版權的風險來分享,就當是為「得到」打一個廣告……為了閱讀方便,下面正文是萬維鋼的內容,最後船長分享自己的解讀。什麼是得體亞當·斯密說我們的目標是既要「被愛」,又要做一個「值得愛」的人。
  • 臺胞張家毓紮根大陸 從「追夢人」到「擺渡人」
    時隔30年,已「登陸」創業20年的張家毓再次回到山西,決心紮根於此,做兩岸青年創業的「擺渡人」。「我最喜歡吃山西麵食,年夜飯一定不能少了它。」每次說到與大陸親人團聚,張家毓總會想起30年前第一次回到山西的場景。「當我乘車行駛在鄉道,仿若進入時光隧道,這裡的一切雖陌生,但又如此熟悉,感覺自己一直生活在此處。」2000年,在臺灣工作的張家毓因公司要在大陸開拓市場,他主動請纓「登陸」。此後近20年,張家毓先後在上海、北京、廈門、寧夏等地工作。
  • modicum「少量」的運用及起源
    「亞倫」史密斯說: 「I have always flown pretty close to the sun」 。Toilet 與 modicum 有什麼關係?碰巧 modicum 與 commode 共用同一拉丁字母,這與 toilet 的同義詞。Modicum 和 commode 最終源自拉丁語名詞 modus,意為「measure「程度、措施」」。(我們從法語借來了名詞 commode,法語也將該詞用作形容詞的意思是「suitable「合適的」,convenient「方便的」」。)
  • 【自主思維】聞名遐邇的「Tittytainment」戰略
    聞名遐邇的「Tittytainment」戰略1995年9月27日至10月1日,美國舊金山舉行過一次會議,集合了全球500多位政治會議的主題是什麼呢?如何應對全球化。會上,與會者一致認為,全球化會加劇貧富差距,會使財富集中在全球20%的人手上,而另外80%的人被「邊緣化」。那麼,如何化解這80%的人和20%精英之間的衝突?如何消解這80%人口的多餘精力和不滿情緒,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當時的美國高級智囊布熱津斯基認為,唯一的方法,是給這80%的人口,塞上一個「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