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分鐘知道你是內向/外向性格

2021-02-10 精神健康偵探社

從內向到外向是個連續的光譜,不是「黑與白」的差異,而是「中間灰度」的深淺。下面20個問題,請用「是」或「否」來回答。

1. ——我更喜歡一對一的交談,而不是集體活動。

2. ——我經常喜歡用文字來表達自己。

3. ——我喜歡獨處。

4. ——跟周圍的人比,我似乎不太關心財富、名聲和地位。

5. ——我不喜歡閒談,但我喜歡對有意義的話題深入交流。

6. ——別人說我善於傾聽。

7. ——我不是喜歡冒險的人。

8. ——我喜歡那些讓我充分投入,沒有打擾的工作。

9. ——我只喜歡跟一兩個親密朋友或者家人慶祝生日。

10. ——別人用「溫和」「圓融」來描述我。


11. ——在工作完全結束之前,我不喜歡跟比人討論或者炫耀工作內容。

12. ——我不喜歡衝突。

13. ——我自己獨立完成的工作做得最好。

14. ——在表達自己之前,我會先思考。

15. ——我不討厭社交活動中自己的表現,但過後會感覺精疲力盡。

16. ——我經常把電話設置到留言的功能。

17. ——我寧願周末啥也不做,也不願意日程排得滿滿。

18. ——我不喜歡同時幹幾件事情。

19. ——我很容易集中精力。

20. ——在課堂上,我喜歡聽老師講,而不是參與小組討論。

對於上面的描述,你回答「是」的越多,你就越內向;「否」越多,你就越外向;如果「是」與「否」相等,那你就是「中向」(ambivert)。


楓樹湖(maplelake)公眾號關注人的行為、情感、思想和精神。作者個人微信號18116156336。

【022】修行佛法的美國人 (一)南傳上部座

【021】自性化的旅程——從榮格心理學派視角看電影《地海傳說》(作者Sophie)

【020】從媒體對空難報導看心理疾病的病恥感

【019】「我做了什麼?我殺了他們,當然「

【018】心理諮詢中的消費者權利

【017】瑪莉艾爾:掙脫海明威家族的「詛咒」

【016】在美國一個學歷造假者的自我救贖

【015】媳婦「敗家」的真正原因

【014】虎毒食子的媽——「代理孟喬森症候群」患者

【013】必須擺脫焦慮的八大理由

【012】那些有「毒」的工作環境

【011】霧霾猛於虎:柴靜報告還沒說完

【010】完美主義:夢想的殺手

【009】美國歷史上最致命的狙擊手死在誰的手裡?

【008】2015春晚小品情節裡的一例精神障礙

【007】大學:自殺可以「傳染」的地方

【006】接受別人的幫助是「疼」的

【005】什麼?!對抑鬱症的生物學理解可能都是錯誤的

【004】受挫後,為什麼孤獨的人更容易走極端

【003】把抑鬱轉化成智慧:林肯如何戰勝抑鬱(下)

【002】把抑鬱轉化成智慧:林肯如何戰勝抑鬱(上)

【001】警惕老年抑鬱


相關焦點

  • 你是外向還是內向?不要這麼快下定論!
    常說性格決定命運,但你真的了解自己的性格嗎?你究竟是外向者還是內向者呢?早在1921年,心理分析家Carl Jung就充分闡釋了內向和外向的性格類型理論,這也是諸多性格類型理論中最為著名的。他根據力比多(libido)的傾向劃分性格類型——個體的力比多活動傾向於外部環境,就是外傾型的人;力比多的活動傾向於自己,就是內傾型的人。
  • 內向的人怎麼變外向 七大步驟改變你的性格
    性格內向的人,話往往不多,選擇沉默是金。這樣的人,不能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感情,也往往沒有更多的朋友。選擇在生活中默默無聞,工作上往往也會因為這樣的性格而黯然失色。性格是可以塑造的,也是可以慢慢改變的。那麼如何才能從內向變為外向呢?第一步:心態上對內向、外向有正確的認識。內向的人往往比較自我,比較穩重,但是長期以往,讓人覺得很怯懦,沒有生氣,沒有自信,也沒有鬥志。而外向,是一種積極的心態,陽光,開朗,讓自己更加自信,交流更加順暢,擁有更多的朋友,也會為自己贏得職場的勝利。要堅定的相信,只要想改變,就會努力,就會有成效。改變性格,從現在做起。
  • 性格類型有哪些?性格類型有哪些維度,性格類型特點有哪些?超準的內向性格測試題,測出你的職業性格類型!性格內向與性格外向的都能測!
    提到性格,很多人認為性格就內向和外向之分。實際上,在心理學領域,有很多關於性格與人格的研究。
  • 內向的人與外向的人有什麼不同
    不要簡單地認為,一個害羞的人就一定是個內向的人。因為不論是外向的人還是內向的人,都會害羞。
  • 內向與外向就差一個面具
    - 2 -步入大學後,我一直在嘗試地改變自己的性格。曾經看過一則故事,在一節心理諮詢課上,老師讓每個人做自我介紹。其中有一個顫巍巍地說,我性格內向,不過我會改的。老師反問一句,為什麼要改呢?內向和外向只是人的一種與生俱來的特性,就像有人天生喜歡異性,有人喜歡同性。我們不能夠帶著有色的眼鏡去看待這些不同的氣質。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喜歡同性的人會比喜歡異性的人接受更多的考驗。而內向的人相比於外向的人,也同樣會遭遇更多的委屈。
  • 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嗎?
    內向的人不善言辭,常煩惱於如何交際內向的人喜歡用行動來證明自己,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也不向別人誇耀內向的人容易自卑,很容易忽視了自己的優點,而太在乎自己的缺點……長期以來,善於表達和勇於競爭等外向性格者的優勢,仿佛都更為社會所認可。外向者的種種行為、語言、情緒、判斷都更能讓人感受到前進的激情,從而廣受歡迎。
  • 內向者需要變得更外向嗎?
    「你怎麼不說話啊?」可能是內向者最怕聽到的一句話,通常發生在一群人聚會的時候。有些溫和的人出於善意,會不經意把話頭兒遞到你嘴裡,讓你發言;而爽快一點的,則會直截了當問出這句話。……(作為內向者,你經歷過其他類似的「時刻」嗎?)
  • 大五人格,你了解自己的內向性格類型組成嗎?||職業性格測試
    說起內向性格的人,你心理是什麼印象?害羞、話少、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謎一樣的人物。所有內向心理的人都是一樣的嗎?你有了解過自己的內向性格類型組成嗎?有人認為,內向就是外向心理的完全對立面,外向的人喜歡人群和社交活動、善於表達,那麼內向人就喜歡封閉心理,迴避他人。心理學家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他們發現內向型的人是個心理很複雜的群體,根據不同特徵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種:社交內向型、思考內向型、焦慮內向型和克制內向型。
  • 外向的人更快樂,還是內向的人更快樂?
    當我們說到性格的時候,大多會輕易而舉的想到外向與內向這兩個詞。顯然,外向的人與內向的人擁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
  • 性格內向的人,真的不受歡迎嗎?
    @浣浣同學首先,非常感謝你對畢老師的信任與支持!進入職場後,人際社交需求變大,使得年輕人越來越關注自己是否受歡迎。而社會上的刻板印象就是:外向的人一般比內向的人更受歡迎。畢老師認為這樣的觀點是片面的。首先,性格內向不是錯,它是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形成的。會影響一個人的表現,但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成就。其次,內向也是可以改變的,既然它是後天形成的,也就可以受後期生活的影響而改變。所以,你不用因為內向而否定自己,接納自身,適應環境,才是最佳做法。
  • 其實我們說一個人「內向」或「外向"是個偽命題
    我想你們都很想知道到底是誰有精神病。外向性格的人的一大特徵就是他們需要刺激。這種刺激可以是令人興奮的事:比如巨大的聲響、熱鬧的聚會和TED這樣的社交事件——你會發現外向者會形成一個磁性的內核。他們會聚集到一起。所以我才會在這裡遇見你們。
  • 內向的人一定要變得外向才能適應這個社會?心理學家的答案很肯定
    、「別總宅在家裡」、「你必須學會和別人相處」……生活中,內向的人經常被「鼓勵外向」,似乎只要不符合社會定義的外向,就會被貼上「自閉」的標籤。那麼,內向者一定要變得外向才能適應社會嗎?人格心理學家艾森克(Hans J.
  • 暢哥翻牌|性格內向的人不適合當老闆嗎?
    大家好,我是與你暢聊商機的暢哥。今天暢哥跟大家聊聊創業者的性格。鬍子叔從他商學院的校友聚會上回來後一直面色凝重,他的合伙人老張跟他打了個招呼後就回辦公室繼續審財務報告了。熟悉鬍子叔的人都知道,他是個愛看書、思考問題非常全面的人,也正是有這樣的優勢,創業之後,他的戰略眼光一直可以幫助他的公司贏利,團隊規模也一點一點地在壯大。
  • 職場生存法則:性格可以內向,但技能必須外向!
    曾有調查表明:世界上 70% 的成功者都屬內向型性格。
  • 內向和外向只是一種錯覺嗎?
    A:首先我們要澄清一件事,就是內向和外向這個東西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大的區別,會不會是我們大腦想像出來的一件事情,就只是一種感覺而已?因為每個人在某些時刻,都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內向的人,比如像我,我會覺得我是個內向的人,但在別人看來說,你還內向?你肯定是很外向的。
  • 3分鐘心理學 | 千萬別小看一個內向的人!
    ,平時不愛說話」、「B 是個外向的人,總愛泡吧」……性格,在心理學上更精準的術語叫做 「人格」。1 「外向的人更具備領導才能?」一般我們都認為:優秀的領導,定計劃定目標、敢於講話、擅於執行,更重要的是,領導必定要統領一群人、帶領大家共同前進。怎麼看來看去,似乎都是外向性格的人更勝一籌?
  • 如果你是一個性格老實、內向的人,建議你從事這三種工作
    但是,金無足赤,人亦不完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各色性格和個性的人,比如,理性至上、內向沉默、外向豪放、老實木訥等等。社會刻板印象認為,老實人、性格內向的人屬於相對弱勢的群體,雖然心理學上一再強調人的性格和個性是沒有好壞之分的,但是,不得不說,老實、內向的人總是更容易吃虧,讓別人佔了便宜,自己卻不落好。
  • 99%的人簡歷中都會撒的謊:「性格外向,活潑開朗」
    在自我評價的那一欄裡,開頭就赫然寫著:「本人性格外向,活潑開朗,喜歡與人交際。」 「在我們每年收到的幾百份簡歷裡,幾乎99%的人都會用這句話作為開篇來偽裝自己。」
  • 你對「外向」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隨著科學的發展,「性格內向」逐漸得到了社會的正名,從原本的「動不動就害羞」「不愛說話」,漸漸變成大家心中的「冰山朋友」「內心很真誠」。那麼「性格外向」呢?它真的就只是通常概念中的「喜歡交際」「愛出風頭」嗎?最近 Scientific American 的一篇文章就提到,我們對「性格外向」可能也有點誤會。
  • 不要看不起性格內向的人,他們的厲害,都表現在這三個地方
    很多人都會覺得性格內向的人很難處朋友,比較難相處,不要小瞧了內向的人,相對比,你未必有別人優秀。 無論在外向還是內向性格的人,都會有他的優缺點在的,人無完人,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性格內向的人,總是會做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包括變得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