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房股上坤地產在港上市 房企增營收降負債的樣本

2020-12-22 房天下

內房股上坤地產在港上市 房企增營收降負債的樣本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23 08:15

[摘要] 11月17日,上坤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成為2020年下半年房企融資新政後第二家完成IPO的房企,也是今年上市房企中最年輕的企業。從上海走向長三角、大灣區,再到中部核心經濟區,上坤左手抓營收,右手降負債,走出了「年輕人」罕有的穩健步伐。

11月17日,上坤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成為2020年下半年房企融資新政後第二家完成IPO的房企,也是今年上市房企中最年輕的企業。

從上海走向長三角、大灣區,再到中部核心經濟區,上坤左手抓營收,右手降負債,走出了「年輕人」罕有的穩健步伐。年輕的掌門人——上坤地產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靜在上市現場表示,登陸資本市場是上坤十一年來的裡程碑,也是新起點和新徵程。

「從成立那天開始,上坤地產就清晰地確立使命『為宜居而來』,成為一家滿足客戶對家和美好生活想像的百年企業,所以也同步樹立了上坤地產的經營理念:堅持以專業能力從市場獲取公平回報,無論身在何處,都在學習、探索如何設計和建造符合時代與客戶需求的作品。」朱靜說。

市場對於這家年輕企業也給出了正向回應。據招股書顯示,上坤地產營業收入從2017年的12.01億元迅速增長到2019年的75.35億元,複合增長率高達150.5%。此外,截至今年4月末,上坤地產實現毛利率51.6%,位列行業領先水平。

「降債」與「擴儲」的上坤樣本

2010年,朱靜在上海創立上坤,以「不做到上海30強,絕不走出上海」的決心帶領上坤默默耕耘。直到2015年,「上坤·樾山」向公眾展現出其沉澱多年的產品實力。2016年,隨著樾山項目的熱銷,上坤地產在上海市場聲名鵲起,並首次進入江蘇省,逐步拓展至長三角、珠三角和中部核心經濟區的其他一線、二線及強三線城市。

在「房住不炒」政策總基調和「三道紅線」新規之下,房企融資渠道整體變窄。踏足資本市場並擁有新的融資平臺,可能是房企實現長期價值的重要途徑。對上坤而言,此番正式登陸資本市場無疑擁有了更大的舞臺。

而上坤近年來的表現堪稱成長型房企逆勢的樣本:在持續降負債的同時穩步擴大土儲,以實現公司的長期價值。

短期償債方面,2017年以來流動比率始終保持在1.1倍至1.2倍之間;經營性淨現金流在2019年實現回正,並達到20.08億元;截至2020年4月末,公司產生經營性淨現金流入11.07億元。

同時上坤地產淨負債率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四個月分別為684.9%、325.9%、118.8%和73.8%。目前已經滿足「三道紅線」中對淨負債率的監管要求,負債結構更加合理穩健。隨著此次上市募資,公司資產進一步得到增厚之下,上坤地產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仍將進一步降低。

對於成長型房企而言,「降債」與「擴儲」處於天平兩端,稍有不慎便會顧此失彼。而上坤密切監控借款的到期情況和提高管理流動資金水平,以確保擁有充足的現金流滿足償還債務和業務拓展的現金需求。

得益於此,上坤地產在逐步降低負債的過程中仍然保持土儲規模充足、利潤穩步提升。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7月末,公司在49個項目中擁有投資權益,包括33個附屬公司開發的項目和16個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開發的項目,累計擁有土地儲備410萬平方米。

去化周期6.4個月利潤中樞不斷上移

過去20年,「規模為王」讓房企普遍陷入「拿地不賺錢、不拿地更不賺錢」的囚徒困境,隨著房地產行業政策和長效機制的細化,作為行業的「後來者」,上坤主動放棄了粗放擴張的模式,也為行業的新格局打開篇章。

通過重點關注淨利率、現金流回額、資本回報率等指標,上坤地產構建了一套以流動性指標、盈利能力指標為導向的科學管理體系,並持續貫徹到全員的經營意識中。在投前管理上,上坤將項目地塊分為兩類,分別是現金流型項目、均衡型項,並且明確各類項目的指標底線,包括營銷、設計、成本、財務、稅金以及最重要的淨利潤率和現金流指標,通過指標規範化,做到投前經營定位和企業的戰略目標進行匹配。

朱靜曾表示,「系統和管理的組織能力要大於個人能力,在創立之初就要形成這方面共識。」

因此上坤地產在僅有十幾名員工時便上線了OA系統以實現規範化的管理,經過不斷完善,這一運營體系在2018年完成迭代升級,形成圍繞現金流周轉效率、九大價值鏈協同的大運營體系。據資料顯示,上坤地產一二線城市住宅項目銷售平均周期為6.4個月,優於行業平均水平9.6個月。

基於對淨利率、現金流回額、資本回報率等的精細管理,2018年、2019年、2020年4月上坤地產分別實現毛利率51.5%、40.8%和51.6%,持續維持在較高水平。截至今年4月末,上坤地產現金短債比增至1.4倍,短期償債能力處於健康水平。

蓄力長三角重點布局業績增長點

2020年是上坤地產「三五發展戰略」的開局之年。上坤地產已戰略性地將業務拓展至珠三角經濟區及中部核心經濟區的其他一線、二線及強三線城市。

從區域分布來看,長三角經濟區仍是上坤地產最大重倉地。公司在該區域累計擁有應佔土地儲備約212.01萬平方米,佔總土儲約七成。其中,上海、杭州、寧波、金華、蘇州、常州等均是上坤重點布局的城市。

2020年初的疫情稍有好轉,長三角地區樓市便率先恢復企穩反彈,成為眾多房企業績的有力支撐,足見「區域布局」對於房企的重要性。截至7月31日,上坤地產位於長三角地區的物業組合項目有39個,佔總項目數的79.6%,位於長三角的土儲佔總土儲的70.2%,長三角區域仍具備廣闊增長空間,將成為上坤地產未來業績增長點。

因此儘管今年一季度疫情影響下百強房企各梯隊銷售金額集體下滑,上坤地產仍然守住前4個月收入11.49億元、溢利1.58億元的戰績,雖然同比數據有所放緩,但降幅平緩表現出一定的韌性。

跨界提升產品溫度助力企業發展

進入樓市「下半場」,消費者將掌握市場話語權,房地產企業唯有參透購房者的差異化需求和居住升級的核心要素,才能在未來市場持續掌握先機。隨後上坤樾山的成功經驗被提取與複製,在不斷地鑽研與改善中,上坤地產捧出了四季系、樾山/半島系、雲系與S系四大產品系列。

上坤地產同時提出了成長社區的概念,致力於從精美、智慧、生態、人文四大維度,滿足不同年齡段客戶對居住空間、生活場景的需求,營造適合全年齡生活方式的社區空間。

上坤在打造能夠叫好叫座的好產品中,始終不斷進行各種嘗試和變化,2020年,上坤地產實現了品牌的全面跨界合作。例如,在蘇州·上坤雲棲時光項目攜手上海著名圖書品牌大隱書局,率先將文化體驗引入社區,打造社區圖書館,實現社區跨界運營資源的整合;合作真田食堂,在上海雲棲麓項目開出了第一家深夜食堂快閃店;合作幸福集薈,打造文創集合體驗空間;合作「變奏區」塑造社區美育品牌,關注兒童美學教育。

產品力和品牌價值為上坤的業績帶來了極大的增長驅動力,也助力其成為一家以產品力牽引的成長型房企。數據顯示,公司2019、2017年營業收入分別為75.35億元和12.01億元,三年複合增長率達150.5%。文/劉柏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房天下」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房天下贊同其觀點。

房天下APP優惠多,速度快

買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關注房天下北京特價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價房大平臺

相關焦點

  • 「掉隊多年」的合能集團被傳赴港上市 還有10家房企在排隊
    近日,總部位於成都的合能集團因密切接觸投行、欲赴港上市受到行業關注。有消息稱,其上市一事已在執行之中,最快將於今年三季度末遞交招股書。經記者統計,包括合能在內今年已有11家房企謀求赴港上市,但截至目前仍無一家成功通過申請。
  • 中交地產等房企高額負債疊加巨額擔保 NIFD報告稱需警惕債務違約...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11月18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簡稱「NIFD」)發布了第三季度房地產金融專題報告,指出當前正在房地產企業中進行試點的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將使短期內「踩線」房企將直接面臨有息負債規模的「硬約束」以及在融資過程中面臨歧視的「潛規則」,其債務違約風險會陡然上升
  • ...地產百強」?規模不到百億,頻現交付危機的合能集團被傳赴港上市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黃銀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2020年中小房企赴港上市的熱度依舊。據IPO早知道5月28日報導,來自成都的房企合能集團近期正與投行密切接觸,籌備赴港上市。這已經是五月以來,第三家傳來上市消息的房企,此前還有實地地產和方直集團。時代財經5月28日致電合能集團進行求證,但一位工作人員以「沒有專門對接媒體的部門」為由拒絕了回應。匯生國際融資總裁和協縱策略管理集團創始人黃立衝認為,現階段小房企上市並奇怪,上市可以集資,也可以發行海外債,當然都想上市。
  • 「加減法」並舉 房企降負債向「模範生」看齊
    一方面,房企通過配售新股、分拆旗下資產上市等方式做「加法」,以增權益、加厚現金流;另一方面,通過出售負債較高標的等方式做「減法」,降低負債,優化債務結構。專家指出,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房企降槓桿成為行業趨勢。融資新規有助於化解房地產公司風險,增強行業發展韌性。房企須順應趨勢,安全穩健發展。
  • NIFD:短期內「踩線」房企債務違約風險將上升,建議設置較合理的...
    報告中指出,房企融資方面,前三季度除房企境內信用債發行規模有所上升外,開發貸、信託、境外信用債等融資渠道仍處於收緊狀態。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的推出,使短期內「踩線」房企將直接面臨有息負債規模的「硬約束」以及在融資過程中面臨歧視的「潛規則」,其債務違約風險會陡然上升。
  • 2019年上市代表房企淨負債率及現金到期債務比
    榜單說明:1、選取了50家總資產500億元以上的在港及滬深上市開發企業為研究對象;2、數據來源:企業年報、wind;3、指標說明:淨負債率=(帶息債務-貨幣資金)/所有者權益,其中,帶息債務=負債合計-無息流動負債
  • 「合肥王」文一地產被傳赴港上市,謀全國化跳板欲打破「圍城」
    從來自江蘇的港龍中國、到四川的領地控股,越來越多的區域房企加入到赴港上市的大軍,尋求資本市場的溫暖。近日,據IPO早知道消息,安徽百億房企「文一地產」近期正與投行密切接觸,籌備赴港上市。例如,同期謀求走出去的恆泰地產,隨著密集進入長沙、蘇州、無錫、徐州、重慶、西安等城市,在2019年已有七成銷售額來自省外,且在規模上呈現出超越文一地產的勢頭。上市或謀求全國化跳板儘管全國化進展不暢,但周文育仍未放棄文一實現全國化的目標。在2019年7月,文一集團以3.1億元落子上海,並正式啟動合肥、上海雙總部運營格局。
  • 2020最大房股IPO來了,58歲老闆坐擁千億房企,創年內國內房股IPO...
    祥生控股的上市,意味著內地TOP30唯一沒有上市的地產公司順利登陸資本市場。  這家從浙江出發的房企身上,標籤不少,如唯一一家尚未上市的千億房企、唯一一家尚未上市的前30強房企、年內內房股IPO時間最短紀錄等。  相較於烈火烹油的物業公司赴港上市潮,內地房地產企業今年集體遇冷。
  • 領地集團更新招股書,赴港上市難度加大
    《每日商業報導》發現今年排隊上市的房企以及物業很多,但成功上市的寥寥無幾。就目前的房地產行業而言,領地集團業績似乎不太理想,這或許會成為本次領地集團上市路上的絆腳石。此外,企查查顯示,領地集團還身陷法律風險高達107條。
  • 掛牌首日大跌,東莞小房企匯景控股流血上市
    記者 | 張子怡即便香港資本市場常年不看好房地產公司,對於內房企而言,A股已緊關大門數年,衝向香江,已經是內房企獲取更多融資渠道的不多路徑。這是匯景控股第二次衝擊IPO,此次在認購不足的情況下實現上市,成為東莞首家在港上市房企。匯景控股認購不足的情況在意料之中,在它之前上市的銀城國際、德信中國都曾遭遇過類似狀況。更何況,來自東莞的匯景控股,是家體量極小的「迷你」房企。
  • 禹洲地產的影子負債
    雖然已經取消,但評級遭遇下調的房企並不多,禹洲地產成為了其中的一家。穆迪也已經將禹洲地產納入了評級下調觀察名單,如果成為事實,是否還要「應發行人要求」撤銷評級?2016-2019年年末,禹洲地產聯營企業的規模分別為1.24億元、6.02億元、38.08億元和48.68億元,同期為上市公司貢獻的淨利潤分別為-848萬元、-1877萬元、2185萬元和2.29億元。除了2019年有像樣的淨利潤貢獻外,聯營企業也沒有為禹洲地產的盈利增厚太多。
  • 祥生上市:年內規模最大房企IPO,補齊30強上市房企最後一塊拼圖
    來源:地產人言豔姐說11月18日,祥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祥生控股」)(02599.HK)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祥生控股是今年第五家成功登陸港交所的內地房企,此前先後有匯景控股、港龍中國地產、金輝控股、上坤地產完成上市。而相較於這四家均經歷了兩次交表才宣告完成,而祥生從遞表到過聆訊耗時不足五個月,被媒體稱為「創下年內房企上市最快聆訊速度」。祥生的上市也宣告,TOP30房企已全部完成上市。
  • 中國平安月內二度「買房」 上市房企紛紛布局險資長期戰投|房資觀察
    來源:金融界網站 金融界網站訊近日有消息稱,中國平安(601318.SH)控股子公司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擬以37.1億元購買金融街·萬科豐科中心項目,這是繼中國平安下屬公司摘得常州金茂45%股權之後,其通過下屬公司月內二度購買上市房企控股股權。
  • 張志熔沉浮:敗走熔盛重工 恆盛地產淨負債率又高達425% 船王失靈?
    8月28日,恆盛地產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恆盛地產)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虧損13.64億元,總資產僅521.66億元,上半年借款額達247.61億元,資本負債比率為425%。  恆盛地產前身是成立於1997年的上海陽光集團(投資)公司,2007年更名恆盛地產,2009年在香港上市。
  • 《2020·第一財經中國上市房企價值榜》重磅揭榜
    雖然企業規模增速有所放緩,但房企間的規模之爭並不會馬上剎車,行業集中度上升是趨勢,不進則退,大魚吃小魚的案例在行業內開始增多。從營收來看,在《2020·中國上市房企價值榜》中,A股樣本企業2020年上半年平均營業總收入172.01億元,同比增長2.79%,低於2019年同期27.01%的同比增速。
  • 2020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百強揭曉 排名前十房企均已落地雲南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李梓瑞)5月26日,2020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測評成果在上海發布,本次測評的研究對象為滬深上市房企117家,在港上市房企83家,以及海外上市公司2家,合計共202家。這是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連續第13年發布該測評成果。
  • 匯景控股上市後破發 高負債下依賴關聯方「輸血」
    本報記者 翁榕濤 趙毅廣州報導東莞「地產一哥」匯景控股有限公司(09968.HK,以下簡稱「匯景控股」)歷時9個月,成為2020年首家在港上市的房企。針對上市表現及募集資金用途等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採訪匯景控股公共關係部人士,截至發稿未獲回復。公開發售認購不足 上市後破發在2018年房企新一波赴港上市熱潮之後,剛剛過去的2019年房企IPO顯得略為冷清。
  • 去紅線行動 哪家房企安全了?
    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同策研究院數據梳理發現,今年三季度,在所統計A股的93家房企中,綠色檔(三條未踩線)房企僅有33家;而在所統計H股的40家房企中,上半年財務指標處於綠色檔(三條未踩線)房企僅有6家。隨著房企未來「成長」空間被收緊,安全成為了第一要義。項目轉讓、引入戰投、分拆上市,以及「借新還舊」調整長短債,關注資金安全成為「過冬」的關鍵,如何「去槓桿、降負債」,眾房企也採取了不同的應對之道。
  • 領地控股今日在港敲鐘上市 市值達到56.9億港元
    年初至今,先後有匯景控股(09968.HK)、港龍中國地產(06968.HK)、金輝控股(09993.HK)、上坤地產(06900.HK)、祥生控股集團(02599.HK)5家房企在港敲鐘,領地控股的成功上市意味著年內第六隻地產新股誕生,至此與去年6家數量持平。
  • 超2成房企入圍紅色檔 三道紅線下的中小房企生存啟示錄 ——鳳凰網...
    日前,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標普信評」)發布研究報告認為,如果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增長的監管規則擴大適用範圍,長期來看有利於房地產行整體信用風險的下降,但中短期內高槓桿房企在資本市場的融資空間將被壓縮,存貨變現將成其緩和流動性壓力的關鍵。標普信評跟蹤的87家樣本房企中,同時觸碰三條紅線的房企佔了24.1%,完全沒有碰線的企業僅佔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