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中,只有他一人當過國防部長,身居高位從不空談!

2020-12-14 靜止歷史

國防部長,不管在哪個國家,都是非常重要的職位,而對於中國來說,這個職位也是中國軍事力量、防衛力量的重要代表,建國至今,我國歷任國防部長一共有11位,其中有好幾位都身兼上將軍銜,不過能被稱為開國上將的只有一位,就是張愛萍。

張愛萍,1910年出生,老家在四川,18歲在當地加入了共產黨,投身革命,19歲時離開家鄉到了上海,之後不久就加入了紅軍隊伍,在中央蘇區,他組建了少年先鋒隊,隊員人數甚至超過了紅軍主力。

在紅軍時期,張愛萍經歷過三次"反圍剿"作戰,長徵途中,張愛萍多次帶兵衝鋒,為紅軍主力的前進披荊斬棘。抗戰時期,張愛萍孤軍深入,在皖東北開闢了新的根據地,建立起了根據地的武裝隊伍。解放戰爭初期,張愛萍被任命為華中軍區副司令員,只是在戰場上不幸受了重傷,不得不退出戰場。

張愛萍膽子大,脾氣又硬,認準的事堅決不會回頭,他在抗戰時期擔任豫皖蘇省委書記的時候,就曾經主動要求跑到日軍的據點裡吃午飯。當時可把當地的秘密黨員劉子吾給嚇壞了,因為日軍盤查得很嚴,劉子吾不敢讓張愛萍去冒險,不過張愛萍的目的,當然不只是去吃飯,他想深入敵人內部,去了解敵人的虛實。

因此沒聽劉子吾的勸告,大搖大擺的去了據點。他們在據點找了一家小店,一邊吃飯一邊觀察敵情,最終發現了敵人的弱點,為攻打據提供了有利的情報。這還不算,張愛萍還當過臥底,曾協助部隊拔出了國民黨頑固派在皖東北地區的一顆硬釘子。

建國後,張愛萍擔任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要負責主持軍隊的整編工作,當時總參謀部認為可以把空軍和防空軍合併,可是牽扯到各方利益,所以始終不能達成共識。

張愛萍就親自去找了那位意見最大的司令員,可是人家不願意見他,後來在開會的時候,那位司令見到張愛萍就氣憤的大喊:「歷來是老子的部隊吃掉人家!」張愛萍脾氣也火爆說「老子今天就是要吃掉你!」由此可見張愛萍的脾氣有多硬。

張愛萍當了國防部長後,對外非常強硬,當時美方的國防部長叫溫伯格,也是個強硬派,不過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兩個強硬派關係倒還不錯,張愛萍邀請溫伯格訪華,溫伯格爽快答應了,也真的來了。

然後他又邀請張愛萍訪美,1985年5月,張愛萍到了美國。畢竟是中國的國防部長,美國人也重視,美國國務卿也宴請了張愛萍,出於禮貌,張愛萍也要進行回訪,就去了美國的國務院。

當時負責接待的是副國務卿達姆,達姆啥都還沒說,就拿出一張紙要張愛萍籤字,張愛萍一看,發現是說在某個核工地上發現有中國人,要求張愛萍代表中國籤字保證核不擴散的協議。張愛萍當然不肯籤,而對方卻不依不饒,還威脅他會破壞兩國關係,張愛萍火大了,直接把那張紙給砸了過去,轉身就走。第二天,美國報紙上就出現了「張愛萍大鬧美國國務院!」的新聞。

張愛萍,身居高位卻從不空談,他堅持只有實幹才能把工作幹好,他曾經說過一個指揮員不應該相信「絕對」二字,而是應該看看這個人是不是把該做的都做了。2003年7月5日,張愛萍在北京去世了,享年93歲。

相關焦點

  • 他是開國上將,首任二機部部長,有功於「兩彈一星」,62歲去世
    曾任八路軍總供給部副部長、國家計委副主任兼第二工業部部長、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共中央國防工業政治部主任等職的開國上將趙爾陸,為成功研製「兩彈一星」做出了突出貢獻,於1967年2月2日逝世,享年62歲。
  • 他是最長壽的開國上將,主政過鐵道部,對進藏鐵路的修建貢獻巨大
    1955年,被授予少將以及以上軍銜的將軍被稱之為開國將軍(包括到1965年以前晉升少將的將軍),加上元帥統稱開國將帥,到目前為止,開國將帥中的元帥、上將、中將已經全部離世,目前只有少數的開國少將健在,他們年紀最小的也已經快百歲了。
  • 開國大將去部隊探親,保安攔下讓他去排隊,他:保安同志幹得好!
    世上總有那麼一些人,雖然身居高位,卻從不驕傲,謙虛待人接物,一生低調。他就是近代中國開國大將——王樹聲。 1955年3月,王樹聲被任命為解放軍總軍械部部長,致力於研究國防軍隊現代化,整治部隊,研究發展軍隊武器,調整軍隊制度,為以後建設國防現代化軍隊奠定了基礎。
  • 57位開國上將中,哪幾位沒有參加過長徵?他們當時都在幹什麼?
    1955年大授銜,有55位開國將領被授予上將軍銜,加上1956年補授上將的王建安和1958年補授上將的李聚奎,共和國共誕生了57位開國上將。這57位開國上將中,除過3位起義將領外,其餘54位在授銜時都是共產黨員。紅軍時期,參加過長徵的開國上將有48位,有9位因為其他原因沒有經歷過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徵。
  • 原本應授開國上將,卻錯過了授銜!成為唯一無軍銜的國防部長
    1955年我軍授銜時,除了那57位開國上將之外,其實還有不少人足以授上將,卻因各種原因遺憾錯過,比如耿飈。要知道耿飈早在紅軍時期就是紅4軍參謀長,尤其是長徵時,就擔任了前衛團團長,打過無數硬仗、惡仗,為紅軍大部隊的順利長徵立下了汗馬功勞。
  • 長徵初期,紅三軍團師團級將領都是誰,有六位後來成開國上將
    不得不說,紅三軍團真是將星如雲,師團級將領中有好幾位後來都成為開國將軍,其中有六位成開國上將。且聽在下一一到來。第一個是紅四師,這是紅三軍團的主力師。師長是洪超,歷史應該記住洪超,他當過朱老總的警衛員,是中央紅軍長徵路上犧牲的第一位師長,在突破國民黨的第一道防線時,洪超不幸壯烈犧牲。
  • 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
    其實李姓開國將軍姓氏排名在1955年的時候是排第一,不過在1955年後,李姓僅有38人晉升為少將,而張姓有49人晉升為少將軍銜,就這樣,開國將軍姓氏排名下調到第二。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李姓五位百歲開國將軍分布在四個省份,山東籍最多,有兩位。
  • 57位開國上將,為何有兩位是後來單獨授予的?他們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共有57人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這些開國上將,大部分都是正兵團級將領,資歷和戰功極高。但很少有人知道,1955年授銜時,只有55人被授予開國上將,還有兩位是在1956年、1958年單獨授予的,這是為何呢?這兩人又是誰?我們接著往下看。
  • 八路軍的6位師長,1955年授銜,5人是元帥,只有他一人是上將
    在之後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這6位師長領導八路軍和解放軍南徵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在1955年解放軍第一次大授銜中,其中有5人被授予開國元帥軍銜,分別是:115師師長林總,副師長聶榮臻;120師師長賀老總;129師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只有120師的副師長蕭克一人被授予上將軍銜。
  • 57位開國上將中,黃埔軍校畢業的都有誰?一人是唐朝大將郭子儀的後裔
    黃埔軍校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國民黨將領,並且57位開國上將中,有9位開國上將畢業於黃埔軍校,那麼這9位畢業於黃埔軍校的開國都是誰?後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成長為解放軍開國上將。他率領的部隊紀律嚴明,在陣地防守戰中獨樹一格,有「排炮不動,必是十縱」的美譽。他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戰爭,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 57位開國上將中,當過副總理的有幾位,他們出自於哪個野戰軍
    這57位開國上將基本上都是軍中驍將,他們很多人都在軍中發展,比如蕭克上將和李達上將,他們都擔任過國防部副部長的職務,也有不少人進入到政府部門工作,擔任過副總理。那麼在57位開國將軍中,有多少人擔任過副總理,他們都是誰,處在於解放戰爭中的哪一野戰軍呢?
  • 拜登提名的這位國防部長竟是常敗將軍?
    據環球時報12月8日轉載俄媒的報導稱,已經當選美國總統拜登,提名已經退役的將軍勞埃德·奧斯汀來擔任美國的國防部長。俄媒的消息的來源是美媒政客新聞網,政客新聞網在當地時間援引3名知情人士的話,拜登選擇奧斯汀出任下一任國防部長。
  • 這位紅軍女將軍領導過3位開國大將,差點成女上將,前夫大名鼎鼎
    紅軍唯一女將軍1955年,我軍第一次海陸空三軍大授銜時,共有10人被授元帥,10人被授大將,55位開國上將(55年後補授了王建安和李聚奎),175人被授中將(後來補授了聶鶴亭和賀誠),798位少將(後補授了8位)。
  • 空軍上將馬曉天,曾任空軍司令員,國防大學首任空軍出身的校長
    1993年,馬曉天進入國防大學基本系學習,並在第二年畢業後進入空軍第十軍擔任了參謀長一職。據悉,空軍第十軍擁有優良的傳統,成立於1968年,是我軍統帥親自批准的,第一任軍長張憲章是一位老革命前輩,他不僅在1955年被授予開國大校軍銜,還是一位由陸軍轉到空軍任職任職的優秀將領。
  • 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你知道,排名前十位的開國上將分別都是誰嗎?
    ——雨果 1955年,共有57位戰將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可能熟知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55年,元帥共有十位,大將也是十位,而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等級別的將領就比較多了。那麼,作為軍銜等級排名第三的上將級別,是有57位戰將授予了此軍銜。然而,在這57位上將中,也是有排名的,那麼你知道?排名前十位的開國上將都有誰嗎?
  • 開國上將中,哪些人有授大將的資歷
    1955年的授銜中,粟裕、陳賡、許光達等十位功勳卓著的將領被授予大將軍銜,充分印證了他們對革命勝利作出的巨大貢獻。那麼,除了開國十大大將外,在開國上將中,有哪些人有授大將的資歷呢?
  • 歷經60年 開國將軍如今還有多少人健在?
    以下為文章全文 他曾經參加長徵並倖存;他參加過西路軍行動,行動失敗後死裡逃生;抗戰期間,他又遭遇了「皖南事變」,並再一次絕處逢生,率部突圍成功。 經歷了烽火,卻敵不過歲月。5月20日,開國少將、國防科技大學原副校長張志勇在北京去世,享年101歲。政知局注意到,至此,開國將軍僅剩29人在世,軍銜全部為少將。
  • 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中,有四位來自少數民族,分別是哪四位?
    同樣,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中(含後續補授),也有多位少數民族將領,分別是李濤、韋國清、烏蘭夫、楊至成四位上將,這四位少數民族將領為革命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貢獻,是少數民族軍人的優秀代表。軍委最可靠的參謀——李濤上將李濤上將是湖南人,出身於中國最古老、最長壽的民族瑤族。
  • 大別山走出的新縣籍開國將軍
    大別山中的河南省新縣素以「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籃」而著稱。新縣在共和國十大開國「將軍縣」中居第六位,這裡共走出了43位開國將軍。擔任過共和國大軍區司令員職務的,這個縣走出來的開國將軍佔近二分之一。
  • 開國少將因病去世,開國上將嚎啕大哭:他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許世友是大名鼎鼎的開國上將,他與許多開國將軍都有很好的交情。若論感情最深,無過於開國少將袁克服。 1955年首次大授銜,共授予開國少將軍銜798位,1958年又補授8位開國少將,1961年至1965年間有554位開國大校晉升少將軍銜,這554位也屬於開國少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