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組絕句,值得細讀,手法既高超,感情也淳厚自然。
陳與義,是兩宋之交的著名詩人,後人尊崇他為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之一。他早期的絕句充滿奇思,詞句乾淨利落,音節也鏗鏘響亮,在詩中蘊含著灑脫和感慨。「靖康之變」後,他流落江南,詩風變得更加蒼涼悲壯。
陳與義是宋人對杜甫詩體會最深的詩人之一,他和杜甫一樣,早期生活清貧,仕途不順,南渡後又像杜甫一樣漂泊江湖,歷盡艱難,故而他的詩更加雄渾慷慨。
今天,王和尚選取他的7首絕句,每首都有妙句,每一首都蘊含他對生活和家國的感悟,讀來非常動人。
絕句應該如何寫?如何轉結,如何寫出奇思,如何在詩中蘊含感慨與風骨,可以從他的絕句中感受一二。
1.同家弟賦蠟梅詩得四絕句 其二
韻勝誰能舍,色莊那得親。
朝陽一映樹,到骨不留塵。
梅花,自古深受文人喜愛,它凌雪盛放,高潔晶瑩,象徵著文人的節操和風骨。
陳與義這首詩,緊緊抓住梅花的的三個特點來描繪:韻勝、色莊和骨不留塵。
因梅花氣韻生動,韻致超然,故而讓人愛憐不已;但是梅花卻與其他俗花不同,氣質莊重,色澤雍容,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誰能舍」與「那得親」寫出作者對梅花既喜愛又尊重的心理,不舍而不可褻玩,梅花在他眼中成了品行高潔,莊重典雅的的君子。
首聯從梅花的氣質和品格上來寫,而二聯則從細節來刻畫,顯得更加有畫面感,筆意也更加絕妙有力。
陽光照射之下,梅花晶瑩剔透,不帶絲毫雜質,好像梅花的骨子裡都沒有灰塵。梅花多麼純潔晶瑩。這句也寫出梅花在陽光下閃爍的光芒,寫得如在目前。到骨,寫得很用力。陳與義曾經讚頌雨,說清涼的雨水「一涼恩到骨」,這句也是如此,寫出了梅花的精神氣質。
王鐵柱評:畫面感,就是朝陽的清光,把一棵冰樹照得閃閃發亮。
2.正月十六日夜二絕 其一
正月十六夜,竹籬田父家。
明月照樹影,滿山如龍蛇。
這首詩妙在寫景,樹影在地,猶如龍蛇一般舞動,寫得蒼茫大氣,並且寫出月光下的奇景。
這首詩的前三句寫得非常樸素,毫無雕琢痕跡,只有到「滿山如龍蛇」才奇峰突起,讓人一見難忘。絕句之法即是如此,轉結有力即成妙句。
3.觀雪
無住庵前境界新,瓊樓玉宇總無塵。
開門倚杖移時立,我是人間富貴人。
這首詩寫雪後感想。「境界新」起筆不凡,既寫出雪後山川一片潔白,猶如新世界一樣;也寫出作者對雪的喜愛之情,將外在之景寫出了哲理。而「總無塵」,承接「境界新」,寫出雪後的純淨和清爽,暗示作者眼界的宏闊與內心的高潔。
作者開門遠望,倚杖獨立,突然發出奇想,寫出全詩最妙的一句:我是人間富貴人。
我是人間富貴人,這句太妙了。有三重含義。其一,作者一向很窮困,但是看到大雪潔白,好像很多銀子鋪滿山川,擁有如此多的「白銀」,豈不是豪富之人?這就是黑色幽默,調侃自己的清貧,顯得豁達而瀟灑,同時自我安慰之意。
其二,欣賞到大雪美景,可以供自己恣意欣賞,自然之美予人良多,如此怎麼算貧困呢?寫出他對大雪的喜愛,喜愛到忘記了貧窮。
其三,這句詩也暗含了自己的感慨,豁達之中有寫苦澀,調侃之中也有些寂寥。
4.早行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鬥闌幹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駝褐:音:tuó hè 用駝毛織成的衣服。
闌幹:橫斜,交錯雜亂,散亂。
這首詩刻畫早行之景非常細膩,處處體現「早」字。
露水侵溼了衣服,寒氣漸漸消退,仰望天空,星鬥橫斜,殘留的星辰在凌晨顯得分外明亮。作者急匆匆走過小橋,四周一片安靜,顯得有些寂寥。稻田中的草蟲鳴叫,打破了四周的寂寞,卻也更顯得靜謐。
這首詩妙就妙在「和夢過」,作者沒有完全睡醒,好像夢還殘留在腦中,故而過橋的時候,人寂寞,橋也安詳,好像夢也隨著自己飄過小橋了。
這首詩的點染很見功底,從觸覺、視覺和聽覺著手,寫得細膩真切。而詩意之中也蘊含著寂寥和散淡,在凌晨的寒涼中瀰漫開來。
茗香評:看似寫得不用力,實則把秋天清早的寒涼寂寞與內心完美形成映襯。
5.襄邑道中
飛花兩岸照船紅,百裡榆堤半日風。
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
這首詩是陳與義的名篇,寫得輕快自然。
這首詩用字很精煉。照船紅,誇張手法,寫出兩岸花開之茂盛。兩岸落花飛舞,也寫出船行之快。作者躺在船上,行進很平穩快速,看雲不動,其實是雲與自己都飛快前行。這首詩寫得輕快且細膩,讀起來很美。
而且二聯既符合物理常識,又帶有哲理。自己像雲一樣飄蕩,雲也像朋友陪伴著自己,寫得充滿感情和詩意。
6.牡丹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伊洛:洛陽伊河洛水。
青墩溪:在浙江桐鄉北。
洛陽:陳與義故鄉,靖康之難後,陳與義避禍江南。
陳與義是洛陽人,他生活在兩宋之交,經歷了北宋滅亡後逃難江南的艱難歷程。這首詩寫於他在江南安居,回望故鄉之時,寫得沉痛傷感,充滿思鄉之情。
國家敗亡了,作者逃到江南,回首十年逃命之路,多麼悲傷啊。如今他已經白髮蒼蒼,只能在風中看一看牡丹,此處的牡丹,讓他想起了故鄉的牡丹。牡丹開得正盛,而自己已經給老邁,故鄉,回得去麼?悲傷,跟誰說呢?
這首詩的手法值得推敲。「一自」寫出金兵來之迅猛,金兵殺進中原,瞬間打破了北宋的安定與平靜,作者逃亡十年,離故鄉越來越遠,逃難的辛酸和艱難都蘊含在「十年路漫漫」之中,故而語帶沉痛,令人感傷。如今他看到牡丹,想到了故鄉,「龍鍾客」寫得沉痛,白髮蒼蒼之人卻回鄉無望,只有看一看此地的牡丹花寄託思念。而「獨立」也顯得孤獨而無奈,他獨自站在風中,看牡丹盛開,花朵再美又豈能消解半分愁緒呢?
7.春寒
作者自註:借居小園,遂自號園公。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
巴陵:嶽陽。
這首詩也是寫於作者避禍江南之時,寫得沉痛中蘊含希望,磨難中充滿倔強。
作者客居異鄉,忍受各種心酸。以至於,春寒之日,他還感覺到瑟瑟發抖。他害怕春寒,海棠卻不怕,依然在雨中開得茂盛,開得熱烈,也開得孤傲倔強。這就寫出春天萬物生長的生命力,也寫出他隱含的不屈與倔強,因此這首詩中暗蘊著作者的風骨和希望。
這首詩寓情於景,以花自比,寫出海棠花不懼春寒,努力盛放,讓作者也從中感受到了力量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