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尚讀宋詩,陳與義的妙想與風骨,寄託家國情懷,細讀讓人落淚

2020-12-24 六不和尚

今天這組絕句,值得細讀,手法既高超,感情也淳厚自然。

陳與義,是兩宋之交的著名詩人,後人尊崇他為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之一。他早期的絕句充滿奇思,詞句乾淨利落,音節也鏗鏘響亮,在詩中蘊含著灑脫和感慨。「靖康之變」後,他流落江南,詩風變得更加蒼涼悲壯。

陳與義是宋人對杜甫詩體會最深的詩人之一,他和杜甫一樣,早期生活清貧,仕途不順,南渡後又像杜甫一樣漂泊江湖,歷盡艱難,故而他的詩更加雄渾慷慨。

今天,王和尚選取他的7首絕句,每首都有妙句,每一首都蘊含他對生活和家國的感悟,讀來非常動人。

絕句應該如何寫?如何轉結,如何寫出奇思,如何在詩中蘊含感慨與風骨,可以從他的絕句中感受一二。

△王和尚讀詩:陳與義的寂寞哀愁

1.同家弟賦蠟梅詩得四絕句 其二

韻勝誰能舍,色莊那得親。

朝陽一映樹,到骨不留塵。

梅花,自古深受文人喜愛,它凌雪盛放,高潔晶瑩,象徵著文人的節操和風骨。

陳與義這首詩,緊緊抓住梅花的的三個特點來描繪:韻勝、色莊和骨不留塵。

因梅花氣韻生動,韻致超然,故而讓人愛憐不已;但是梅花卻與其他俗花不同,氣質莊重,色澤雍容,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誰能舍」與「那得親」寫出作者對梅花既喜愛又尊重的心理,不舍而不可褻玩,梅花在他眼中成了品行高潔,莊重典雅的的君子。

首聯從梅花的氣質和品格上來寫,而二聯則從細節來刻畫,顯得更加有畫面感,筆意也更加絕妙有力。

△王和尚讀詩:梅花的風骨與氣質

陽光照射之下,梅花晶瑩剔透,不帶絲毫雜質,好像梅花的骨子裡都沒有灰塵。梅花多麼純潔晶瑩。這句也寫出梅花在陽光下閃爍的光芒,寫得如在目前。到骨,寫得很用力。陳與義曾經讚頌雨,說清涼的雨水「一涼恩到骨」,這句也是如此,寫出了梅花的精神氣質。

王鐵柱評:畫面感,就是朝陽的清光,把一棵冰樹照得閃閃發亮。

△王和尚讀詩:陳與義的胸懷與妙想

2.正月十六日夜二絕 其一

正月十六夜,竹籬田父家。

明月照樹影,滿山如龍蛇。

這首詩妙在寫景,樹影在地,猶如龍蛇一般舞動,寫得蒼茫大氣,並且寫出月光下的奇景。

這首詩的前三句寫得非常樸素,毫無雕琢痕跡,只有到「滿山如龍蛇」才奇峰突起,讓人一見難忘。絕句之法即是如此,轉結有力即成妙句。

△王和尚讀詩:陳與義寫雪的妙句

3.觀雪

無住庵前境界新,瓊樓玉宇總無塵。

開門倚杖移時立,我是人間富貴人。

這首詩寫雪後感想。「境界新」起筆不凡,既寫出雪後山川一片潔白,猶如新世界一樣;也寫出作者對雪的喜愛之情,將外在之景寫出了哲理。而「總無塵」,承接「境界新」,寫出雪後的純淨和清爽,暗示作者眼界的宏闊與內心的高潔。

作者開門遠望,倚杖獨立,突然發出奇想,寫出全詩最妙的一句:我是人間富貴人。

我是人間富貴人,這句太妙了。有三重含義。其一,作者一向很窮困,但是看到大雪潔白,好像很多銀子鋪滿山川,擁有如此多的「白銀」,豈不是豪富之人?這就是黑色幽默,調侃自己的清貧,顯得豁達而瀟灑,同時自我安慰之意。

其二,欣賞到大雪美景,可以供自己恣意欣賞,自然之美予人良多,如此怎麼算貧困呢?寫出他對大雪的喜愛,喜愛到忘記了貧窮。

其三,這句詩也暗含了自己的感慨,豁達之中有寫苦澀,調侃之中也有些寂寥。

△王和尚讀詩:陳與義的細膩情思

4.早行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鬥闌幹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駝褐:音:tuó hè 用駝毛織成的衣服。

闌幹:橫斜,交錯雜亂,散亂。

這首詩刻畫早行之景非常細膩,處處體現「早」字。

露水侵溼了衣服,寒氣漸漸消退,仰望天空,星鬥橫斜,殘留的星辰在凌晨顯得分外明亮。作者急匆匆走過小橋,四周一片安靜,顯得有些寂寥。稻田中的草蟲鳴叫,打破了四周的寂寞,卻也更顯得靜謐。

這首詩妙就妙在「和夢過」,作者沒有完全睡醒,好像夢還殘留在腦中,故而過橋的時候,人寂寞,橋也安詳,好像夢也隨著自己飄過小橋了。

這首詩的點染很見功底,從觸覺、視覺和聽覺著手,寫得細膩真切。而詩意之中也蘊含著寂寥和散淡,在凌晨的寒涼中瀰漫開來。

茗香評:看似寫得不用力,實則把秋天清早的寒涼寂寞與內心完美形成映襯。

△王和尚讀詩:陳與義最美的絕句

5.襄邑道中

飛花兩岸照船紅,百裡榆堤半日風。

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

這首詩是陳與義的名篇,寫得輕快自然。

這首詩用字很精煉。照船紅,誇張手法,寫出兩岸花開之茂盛。兩岸落花飛舞,也寫出船行之快。作者躺在船上,行進很平穩快速,看雲不動,其實是雲與自己都飛快前行。這首詩寫得輕快且細膩,讀起來很美。

而且二聯既符合物理常識,又帶有哲理。自己像雲一樣飄蕩,雲也像朋友陪伴著自己,寫得充滿感情和詩意。

△王和尚讀詩:陳與義的思鄉之情

6.牡丹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伊洛:洛陽伊河洛水。

青墩溪:在浙江桐鄉北。

洛陽:陳與義故鄉,靖康之難後,陳與義避禍江南。

陳與義是洛陽人,他生活在兩宋之交,經歷了北宋滅亡後逃難江南的艱難歷程。這首詩寫於他在江南安居,回望故鄉之時,寫得沉痛傷感,充滿思鄉之情。

國家敗亡了,作者逃到江南,回首十年逃命之路,多麼悲傷啊。如今他已經白髮蒼蒼,只能在風中看一看牡丹,此處的牡丹,讓他想起了故鄉的牡丹。牡丹開得正盛,而自己已經給老邁,故鄉,回得去麼?悲傷,跟誰說呢?

這首詩的手法值得推敲。「一自」寫出金兵來之迅猛,金兵殺進中原,瞬間打破了北宋的安定與平靜,作者逃亡十年,離故鄉越來越遠,逃難的辛酸和艱難都蘊含在「十年路漫漫」之中,故而語帶沉痛,令人感傷。如今他看到牡丹,想到了故鄉,「龍鍾客」寫得沉痛,白髮蒼蒼之人卻回鄉無望,只有看一看此地的牡丹花寄託思念。而「獨立」也顯得孤獨而無奈,他獨自站在風中,看牡丹盛開,花朵再美又豈能消解半分愁緒呢?

△王和尚讀詩:陳與義的風骨與力量

7.春寒

作者自註:借居小園,遂自號園公。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

巴陵:嶽陽。

這首詩也是寫於作者避禍江南之時,寫得沉痛中蘊含希望,磨難中充滿倔強。

作者客居異鄉,忍受各種心酸。以至於,春寒之日,他還感覺到瑟瑟發抖。他害怕春寒,海棠卻不怕,依然在雨中開得茂盛,開得熱烈,也開得孤傲倔強。這就寫出春天萬物生長的生命力,也寫出他隱含的不屈與倔強,因此這首詩中暗蘊著作者的風骨和希望。

這首詩寓情於景,以花自比,寫出海棠花不懼春寒,努力盛放,讓作者也從中感受到了力量和希望。

△陳與義筆下的海棠花充滿倔強

相關焦點

  • 梁豔萍,你把中國文人的風骨和家國情懷都丟了
    讓人不由得想到一個問題:中國文人的風骨和家國情懷都不要了嗎?何為風骨?自從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將「風骨」作為一個美學範疇加以闡釋之後,風骨就成為中國文論界的專業術語,用來指詩文書畫的「端直」、「駿爽」。文重風骨,有風骨的人才能寫出有風骨的文章。峻峭風骨,也成為歷代許多文人追求的最高人格境界。
  • 南宋最後的好詩,血淚寫成的吶喊與哀吟,詩人風骨,讀後一聲長嘆
    詩人寫詩,不僅在於描寫水光山色,自然之美,詩中更蘊含著作者的志趣、品質和性格,而許多詩更埋藏著家國之思,亡國之痛。公元1279年,南宋滅亡,陸秀夫背負剛滿八歲的小皇帝跳海身亡,享國319年的大宋王朝徹底覆滅。
  • 唐朝最美禪詩,皎然和尚經典絕句,字字驚豔,細讀忘俗,有大境界
    讀禪詩,可妙悟人生,淨化心魂,更可以放下煩惱,獲得內心喜樂。因此,唐代著名詩僧皎然的詩值得細讀。皎然和尚,早年勤學,出入經史百家,後皈依佛教,於杭州靈隱寺受戒出家。他在唐中期詩名甚隆,著述甚多。他的詩樸實中有妙悟,禪機中有詩情,故而讀來既有詩趣之美,更有禪思之深,讀之讓人忘俗。
  • 大雪之日來讀詩:10句經典寫雪詩,字字有神韻,最後一句豪情萬丈
    其實,詩人筆下的雪花總有別樣的含義,都寄託著詩人的情懷,和對人生的觀察與思考。今天,王和尚特選十組古人寫雪的詩句,來一起感受詩人筆下的詩情畫意,人生感慨吧。!岑參以「邊塞詩」聞名後世,他的邊塞詩蒼涼悲壯,充滿豪雄之氣,然而他也頗有清麗奇峻之妙想。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這一名句,即是如此。梨花潔白,雪花也潔白,在冰天雪地,萬物蕭瑟的塞外,八月即下起雪,乾枯蒼勁的樹枝上,點點白雪,在作者眼中好像是梨花盛開一樣。這句詩想像奇特,充滿壯美浪漫之色。
  • 寫詩如兵法,也要出奇制勝,王和尚論詩,如何奇正相合,寫好詩詞
    其言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難言,我易言之,自不俗。旁人常用之俗語俗意,自己就不必再蹈襲了,王和尚不愛寫「節令」詩,應酬詩即是為此。每逢端午,多有拼湊應付勉強寫之者,其意多俗,其句亦多粗,如此俗腔俗韻,又何必效仿跟風?凡遇題目,自忖不能出新出奇者,自不必寫。
  • 6首最美田園詩,細讀忘俗,最後一首最妙,蘇軾寫出人生超然境界
    山水田園詩,多寫山水之美,田園生活,用語多平淡,而詩意卻淳厚自然,讀之可以感受自然之美和生活之趣。山水詩,多帶有縹緲仙氣,讀之忘俗;而田園詩,則多帶有生活氣息,觀之可親。山水田園詩多寫得寧靜恬淡,其詩法也多用白描手法,樸素中見真情,清新處有情懷。今日起,王和尚將重點輯錄古人山水田園詩,輔以短評。
  • 能解大熱的蘆根,寄託著詩人的家國情懷
    朱敦儒,字希真,北宋洛陽人。早年清高,舉薦學官而不任,後官至兵部,因主戰被彈劾而免職,晚年在秦檜的籠絡下出任少卿。 原文翻譯:乘一葉扁舟,到江南作客,旅途上看見失群的孤雁,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的遭遇;江中的碧山正被薄霧所籠罩,磯邊的汀洲,看著楓樹葉和蘆葦根,太陽落山了水波平靜了我卻離開了家鄉。
  • 抗疫文藝中的家國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提倡愛家愛國相統一,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貢獻」。「家國情懷」是中國人素有的思想情感,更是推動中華民族傳承賡續的重要精神力量。
  • 「詩俊」陳與義十首經典詩詞,唯美感傷,道盡故國情懷
    2019年的高考語文試卷中,有一道古詩閱讀題,選的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一首詩《題許道寧畫》。結束之後,很多人都說怎麼如此冷門的詩人會出現在高考試卷上?也對陳與義產生了一些關注。其實陳與義並不冷門,只是相比其他大詩人、大詞人而言,他的知名度小了一些,但這並不能影響他的個人成就。
  • 寫作訓練: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
    第一次讀到《鄉愁》,是在小學語文課本裡。一種對家國的念念在懷的情感,便根植在我的精神世界裡。鄉愁,無關乎榮華富貴、鐘鳴鼎食、肥馬輕裘,它其實是一種關於家的故土難離的觀念,而這種觀念在我心中與日生長,攀援成滿園綠蔭。兒時,父母為了我,不曾像鄰家青壯年外出創業,忙完農活,就在本地務工。
  • 杜甫最美5首絕句,讀完拍案叫絕,字字有真情,有境界,讓人佩服
    關注六不和尚,感受詩詞真善美往事越千年,杜甫的詩為何仍能打動人心?王和尚以為,杜甫及其詩作,有以下幾個特點:其一,杜甫深刻不忘家國,心中始終充溢著對國家的熱愛與忠誠。杜甫之詩,精工錘鍊,用韻響亮,命意深切,思想厚重,而情懷則博大雄渾,這是杜甫筆力和思力高標之處。值得後輩人細細揣摩和學習。因此,王和尚特地選取杜甫經典五絕,加以解析,敬獻諸君。藉此可體味杜甫思想之深沉,愛國之熱情,生活之熱愛以及他純粹真摯的性情。
  • 用這6句詩,點燃了你的家國情懷?
    在如今中印衝突和中美摩擦加劇的情況下,我覺得很有必要重溫這些點燃家國情懷的古詩詞了。第一首,我想到了宋代詩人陸遊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首詩是陸遊的絕筆,也是他的遺囑。
  • 詩詞與中醫|能解大熱的蘆根,寄託著詩人的家國情懷
    朱敦儒,字希真,北宋洛陽人。早年清高,舉薦學官而不任,後官至兵部,因主戰被彈劾而免職,晚年在秦檜的籠絡下出任少卿。原文翻譯:乘一葉扁舟,到江南作客,旅途上看見失群的孤雁,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的遭遇;江中的碧山正被薄霧所籠罩,磯邊的汀洲,看著楓樹葉和蘆葦根,太陽落山了水波平靜了我卻離開了家鄉。
  • 一個字揭示詩詞的奧秘,王和尚講詩,寫詩有妙招
    王和尚談勢,寫詩如何張力十足?今日談詩,王和尚只說一個字:勢。何為「勢」?《說文解字》曰:勢,盛力,權也。即「勢」乃力之意,且多指未消失之力。就作文而言,「勢」可指文氣之張力,行文之氣勢。△王和尚談詩:一個字揭示好詩的奧秘比如,李頻《渡漢江》「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離家在外,多年音書不通,本已在心中蓄積滿滿思鄉之情,但是走近家鄉卻心生膽怯
  • 次韻宋朝詩人陳與義的七言絕句《襄邑道中》
    陳與義先生畫像絕句和律詩在唐宋都是盛行的唐時的律詩和絕句,讀起來猶如精靈在雲中跳躍、歡呼,讓然覺得瑰麗、灑脫,清新、可愛。但是宋時的律詩和絕句,感覺完全不一樣,讀起來猶如濃雲密布,江水截流,讓人覺得渾厚、踏實,卻少了一份內在的清新,少了一份文人的淡然和飄逸。比如今天讀到北宋末年的接觸詩人陳與義的七言絕句《襄邑道中》,那種渾厚的感覺能讓人捶胸氣喘。
  • 宋朝三個和尚的唯美律詩,讀完心中一片空明,安放靈魂,清新如畫
    寫詩如何以景寫情,情景交融,王和尚今天推薦的四首五律,能給你很多啟發。宋朝初期,詩壇上活躍著九位詩僧,他們的詩恬淡悠遠,靜雅清新,雖多寫隱逸生活與山色風光,但是他們的詩多細膩如畫,淡而有味,值得細細品讀。讀僧人之詩,能讓人心生平和,看淡浮華,其悠遠詩境,灑脫人生,飄逸風骨,更讓人神往。此為第一部分,請諸君細細品味。
  • 「鍾振振 宋詩新解」第二集
    【鍾振振 宋詩新解】第二集鍾振振,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總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 主旋律電影未必不好看,音樂家共譜家國情懷和音樂史詩
    音樂家共譜家國情懷和音樂史詩為什麼會選擇去看音樂家?音樂家共譜家國情懷和音樂史詩主旋律電影何錯之有?音樂家共譜家國情懷和音樂史詩那麼同樣的道理,主旋律電影何錯之有?音樂家共譜家國情懷和音樂史詩歷史只能老一輩的人去銘記嗎?
  • 溫州肯恩大學校長王立:國際化和家國情懷都要兼顧
    2020年,溫州肯恩大學在校生約2500人。根據上級文件和學校規劃,到2025年學校辦學規模為全日制在校生7000人。學校在幾年內會迎來較大發展。然而,這樣的招生規模擴張所需要的招生指標並沒有戴「帽子」下來。  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如果浙江省的招生總規模不變,溫州肯恩大學要想擴大招生規模,便只能從本省的其他學校「搶」指標,這同樣不利於高校整體生態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