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名醫下山來:同樣的化療藥物,帶給患者不同的治療體驗

2020-12-15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

  在癌症化療治療中,很多人存在一定的誤解,認為化療藥物劑量越大療效越好,但事實並非如此。

  臨床研究表明,化療藥物劑量強度與藥物療效確實存在一定量效關係,對於某些特定癌症的治療而言,也顯示出一定的線性關係,即劑量越高療效越好。但是,這樣的線性關係並不是普適性的,對於某些種類的癌症而言,提高劑量對於提高療效並沒有顯著幫助。

  並且在實際臨床用藥過程中,要全方位考量。除了療效,還要考慮副作用。隨著藥物劑量的增加,療效提高,而且還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惡性腫瘤細胞的耐藥性。但是,劑量強度加大,不良反應如噁心嘔吐、白細胞下降、高熱、咳嗽等也可能增加。

  所以,凡事有度,過猶不及。腫瘤藥物治療的原則,是通過藥物治療獲得大療效,並儘可能把不良反應降至低點,而不是一味增加劑量。因此,在抗癌藥物使用上,應該始終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合適的劑量,個體化、綜合性治療才是關鍵。

  如何給患者開具恰當的用藥劑量,成為臨床醫生的一項「必修課」。在日本,有一位消化道腫瘤醫生,不僅擅長外科手術,而且深諳「用藥之道」,精通藥物治療和副作用管理的他,會把治療對患者的副作用降到最低,他就是日本湘南鎌倉綜合醫院腫瘤中心主任、頗有名氣的消化道腫瘤專家下山來。

  1. 一樣的藥物,不一樣的結局

  歐陽先生是一位胃癌患者,確診後他第一時間在國內知名醫院接受了根治性胃癌切除術。手術非常成功,但是之後要接受6個療程的化療,問題也在這時候開始出現。

  當化療進行了兩個療程之後,歐陽先生出現了嚴重的不良反應,不僅頭髮幾乎完全掉光,而且體重快速下降,精神狀態一日不如一日,國內的主治醫生為其更換了化療藥物,但不良反應依舊沒有消失,反而越來越嚴重。

  歐陽先生的身體每況愈下,家人意識到不能坐以待斃,決定帶他赴日求醫。他們來到了湘南鎌倉綜合醫院,找到了著名專家下山來醫生。下山來醫生詳細地分析了歐陽先生的病情,並結合檢查結果進行了深入研究。

  經過詳實的檢查和判斷,最後下山來醫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歐陽先生在中國用的化療方案是對症的,出現副作用是藥物用量不合適,減少用量能顯著緩解副作用,盲目地更換其他藥物不減小劑量,並無助於改善不良反應。

  下山來醫生根據歐陽先生的病情和身體狀態斟酌指導化療藥量,儘可能地減少歐陽先生的痛苦。同時,下山來醫生不建議提前給患者服用保肝保腎的藥物,他認為任何藥物都會增加肝臟和腎臟的負擔,對於化療的患者,應該儘量減少藥物進而減輕患者肝腎的負擔,這也是減小不良反應的關鍵。

  在下山來醫生的建議下,歐陽先生改變了治療策略,進行化療劑量等的調整,輔以適度的飲食、運動調節,歐陽先生的病情逐漸好轉。

  同樣的藥物,同樣的治療方法,僅僅在計量上稍作調整,就可以完全改變患者的診療效果,這也是正是下山來醫生所看重的並且一直鑽研的方向。

  2.沒有「統一標準」,每名患者都需要個性化方案

  有很多人會問,醫生在開具化療用藥的時候是不是有一套完善的標準?一期、二期、三期分別對應藥物的多少用量是固定的嗎?

  下山來醫生認為,在學習階段,一定的藥量範圍劃分是有幫助的,但是對於經驗豐富的醫生而言,再進行這樣定式的診療無異於辜負了患者的信任。每名患者都有自己的特異性,他們病情程度不一樣,身體基本素質不同,歷史疾病不同,因此,即便是同期同種癌症患者,開具的藥物診療方案都可能會有很大差異。

  在臨床治療中,下山來醫生總是強調「癌症治療需因人而異」,他會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制定因人而異的個體化治療方案。與此同時,下山來醫生對患者實施綜合性診療的時候還會特別兼顧治療副作用管理。他不僅限於著眼癌症治療本身,還會兼顧患者的其他疾病,綜合考慮患者的承受能力和治療副作用對患者帶來的傷害。

  下山來醫生總是強調,「副作用是癌症治療中的一大障礙,我們必須充分考慮它,才能更好的避免它。」曾經有中國的胰腺癌患者,在美國治療過,有一定的化療副作用;最後慕名找到下山來醫生,同樣的化療方案,在下山來醫生這裡,患者體驗卻大為改觀,副作用微乎其微。

  3.天生醫者仁心,熱愛與尊重是一切的前提

  與生俱來的使命感和對生命的敬畏,讓下山來醫生一步步走到今天。很多醫生朋友在私下分享時會說,從業時間久了,難免會把患者「格式化」「扁平化」,但在下山來醫生眼中,每名患者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是兒女、是父母、是妻子丈夫,他們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家庭,因此,下山來醫生在為他們診治的時候,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患者,而是一個家庭日後的生活。

  因此,下山來醫生要對他的每名患者負責,要對他們日後的生活負責。治病救人不是完成一項人物,一個指標那麼簡單。特別是對於重疾患者而言,每一次診療都是在患者生命中留下一次印記,決定著患者日後的人生質量。

  下山來醫生對生命的敬重與熱愛仿佛是與生俱來的,他從小就頗具人道主義精神,年紀輕輕就勵志學醫,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將這份熱情化作習慣,踐行了二十餘年。

  在下山來醫生的眼中,每名患者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他透過患者遭受的苦難看到那強有力的生命的律動,「這也是最觸動我的,是醫生這份工作最讓我動容的地方。」下山來醫生表示,因此,他已經把對患者的尊重刻在了自己的每一個微小的行動中,每一次為患者的醫療決策中,為患者減輕痛苦,治癒疾病是他不可不完成的使命。

  在沒有手術的時候,他會為化療患者會診、開藥、幫助患者緩解副作用,並提供癌症諮詢,每月還抽時間到因活動不便不能於去院就醫的患者家中探望、問診。

  「我希望每名患者都能得到最好的救治,希望有一天,我們都不用再遭受疾病之苦。」這就是下山來醫生自始至終平凡又厚重的願望。











  (本內容屬於網絡轉載,文中涉及圖片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及投資依據。)

------------------------------------------------------------------------------------------------------------------------------------------------------------------------------------------------------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

①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是必須註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跟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繫。新聞糾錯:18711712345

------------------------------------------------------------------------------------------------------------------------------------------------------------------------------------------------------

相關焦點

  • 同藥不同效,為何日本化療副作用小?下山來醫生揭秘
    癌症的治療是很複雜的,很多惡性腫瘤的預後非常差。許多患者往往需要接受化療,而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也令人苦不堪言。但是大多數的病人和家屬都是不會放棄治療的機會,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抓住。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減輕化療副作用?答案是肯定的。在癌症治療的技術和經驗上,我們不得不否認日本走在更前面。日本的癌症患病率非常高,同時日本又是癌症治癒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 日本消化道腫瘤名醫下山來引領的腫瘤學項目,發表《大腸癌臨床試驗...
    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全球最大的臨床癌症相關協會ASCO-GI2015(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胃腸癌研討會)上,日本消化道腫瘤名醫下山來引領的德州會腫瘤學項目組,發表了《大腸癌臨床試驗成果》。下山來是日本最大的醫療集團德州會旗艦醫院——湘南鎌倉綜合醫院腫瘤中心負責人兼外科部長。
  • EGFR 突變陽性的晚期 NSCLC 患者靶向藥物和化療可以聯用嗎?
    在臨床上,常常碰到晚期 NSCLC 患者在基因檢測之前已經開始化療,當基因檢測結果提示 EGFR 基因檢測突變呈陽性的時候,化療可能已使用 1-2 個周期,很多患者實際上使用化療治療效果也不錯,症狀出現明顯減輕。部分臨床醫師此時會選擇在不停止化療的基礎上加用 EGFR 靶向藥物。
  • 胃癌患者如何選擇靶向和免疫治療藥物?這一篇總結全了
    比如,對於HER-2陽性的胃癌患者,赫賽汀可以延長生存;抗血管生成藥物雷莫盧單抗可以延長一線化療失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阿帕替尼能夠延長二線治療失敗的胃癌患者的生存獲益等,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為大家盤點了目前胃癌FDA批准的靶向及免疫藥物以及最新的研究進展,希望給病友們增加戰勝癌症的信心。
  • 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離替代化療還有多遠?
    免疫治療在當今的腫瘤治療領域越來越重要,它不僅僅帶給病人更好的緩解率(短期療效),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讓病人生存期更長(長期療效)。而且讓大家尤為期待的是,目前已明確療效的免疫藥物PD-1、PD-L1、CTLA4還僅是免疫治療研發藥物中很小一部分,未來還將有大量其他通路的藥物出現,這種可能性極大拓展了腫瘤治療的想像空間,即未來極有可能是免疫治療突破使得腫瘤得以治癒。 目前,免疫治療在肺癌治療領域取得了巨大進展,尤其對預後較差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幾乎改變了肺癌傳統治療格局。
  • ...快來看看你中了嗎?|乳腺癌|內分泌|誤區|治療|效果|化療|手術|...
    目前我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相對生存率約為 73%,在醫療條件較好的城市甚至可達80%。隨著各種治療手段的不斷更新進步,乳腺癌逐漸開始被當作一種慢性病來看待。然而,儘管如此,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及早治療、科學治療對於乳腺癌患者爭取良好預後意義重大;反之,某些不恰當的治療方法和理念可能會給患者的預後帶來不利影響。
  • 與患者共享痛苦和煩惱,日本湘南鎌倉綜合醫院創辦「癌症沙龍」
    怎樣幫助癌症患者減少焦慮?日本湘南鎌倉綜合醫院定期召開「癌症沙龍」。  湘南鎌倉綜合醫院是日本最大的醫療集團——德州會所屬的旗艦醫院,每年為眾多日本國內和國際患者提供綜合性醫療服務。由於醫療費用在日本頂級醫院中相對較低,不少中國患者也會到這家醫院尋求治療。
  • 對話楊拴盈教授,聊聊肺癌免疫治療、免疫聯合化療與四藥聯合
    > 個體化治療主要依據患者的驅動基因改變來選擇治療方案,但同時須全面考慮其臨床因素。再如非鱗非小細胞肺癌,尤其腺癌,可以選擇抗血管生成藥貝伐珠單抗,而鱗癌患者接受貝伐珠單治療後更易發生大咯血。又如二代鉑類藥物奈達鉑,JUST研究證明奈達鉑聯合多西他賽可能是鱗癌一線治療的優選方案。很多研究都顯示,組織學類型不同,治療方案的選擇有一定傾向性,從化療到靶向、再到免疫,它都具有影響。
  • 一戰時期作惡多端的毒物芥子氣,竟是癌症化療藥物的前身!
    癌症是人們談之色變的惡性疾病,癌症的治療也是世界醫學界共同面對的難關。到現在,醫學界已經有一些針對癌症的治療手段,其中的一個方法就是化療。但是你知道嗎?化療藥物的起源竟然與一種劇毒的化學武器——芥子氣有關。明明是臭名昭著的毒氣,怎麼搖身一變就成了治療癌症的「神藥」呢?
  • 化療是什麼意思?
    化療也就是醫學上面的化學藥物,這種藥物主要就是針對於一些癌症方面的疾病治療,是分為根治性化療和姑息性化療,根據癌症的周期變化來選擇不同的化療措施,從而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功效,化療藥物主要就是可以達到殺死癌細胞的功效,但也會給身體帶來不小的副作用,因此要特別注意每天飲食上面的營養物質的攝入量
  • 好醫友腫瘤治療應答指數:「銀髮殺手」多發性骨髓瘤:治療時機如何...
    患者通常會接受三到四輪化療,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放療和手術。然而,多發性骨髓瘤的化療手段不同於用於其他癌症,其副作用相對較低,醫生會儘量減少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患者可能每周需要接受一次30分鐘的化療,隨後幾周內每天要在家口服化療藥物。  患者通常還會接受激素類藥物治療,幫助控制骨及腎臟症狀,同時也有助於緩解疼痛。更重要的是,激素還能殺死骨髓瘤細胞。
  • 經典化療藥物阿黴素克服腫瘤耐藥性!簡直是...
    許多直接針對Wnt/β-連環蛋白或PI3K/Akt通路的藥物最終都會失敗,因為癌細胞對它們產生了耐藥性,而廣泛作用的化療藥物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和全身毒性。研究人員與美國堪薩斯大學(KU)癌症中心的Scott Weir博士和Anuradha Roy博士合作,在該中心的小分子資料庫中尋找不同的化合物。
  • 楊牡丹教授:阿帕替尼探索胃癌二線治療,500mg劑量聯合化療帶來更長...
    02研究方法:本研究是一項單臂、前瞻性臨床研究,於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共納入40例一線化療失敗的晚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阿帕替尼(500mg,qd,根據患者的耐受情況可調整劑量至250mg)聯合多西他賽(60mg/m2,d1,q21d)治療。
  • 腫瘤患者都可以接受化療嗎?這5種情況下別盲目,風險較大
    化療是治療癌症的常用手段,幫助殺滅體內癌細胞。然而化療藥物沒有針對性,難免對正常細胞帶來損傷,從而引起一系列副作用。並不是所有的情況下都需接受化療,以下5種情況下不能盲目。
  • 肺癌合併間質性肺炎藥物治療研究進展
    由於大多數肺癌的藥物臨床試驗均排除了ILD患者,因此目前仍沒有LC-ILD的標準藥物治療方案。相關研究綜述如下: 細胞毒性藥物 有研究表明化療是NSCLC-ILD患者的有效治療方法,但化療可能與較高的AE-ILD發生率有關。
  • 『名醫訪談』宮頸癌常見問題|子宮切除術|宮頸癌|陰道鏡|篩查|病灶...
    少數患者也可表現為經期延長、經量增多,老年患者常為絕經後不規則陰道流血。(2)陰道排液:多數患者有陰道排液,液體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樣。晚期患者因癌組織壞死或合併感染,可有大量米湯樣或膿性惡臭的分泌物。(3)侵犯和壓迫症狀:腫瘤侵犯或壓迫周圍器官會出現不同的繼發性症狀。累及直腸、膀胱或盆腔神經會出現尿頻、尿急、便秘、下肢腫痛等;壓迫或累及輸尿管時,可引起輸尿管梗阻、腎盂積水及尿毒症。
  • 化療後淋巴細胞降至6%!經聯合治療,恢復到27%腫瘤明顯縮小
    實際上,每一個癌症患者對不同的化療藥物的免疫應答反應是不同的,連NCCN指南也表示,化療藥物只能到臨床上去嘗試。當一個化療藥物不適用,再換下一個化療藥物,以此類推。 一年時間內已經換了三四個化療藥物及靶向藥物的方案,直到遠處轉移至身體多個部位。這使得癌症患者病情不斷進展,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生活質量大大降低 目前國內的腫瘤治療主流的理念和醫療模式就是這個樣子,醫師們的操作原則是在遵循總體指導原則的基礎上,儘可能對患者進行個體化處理。所以,挨個嘗試化療藥物在中國是符合原則與邏輯的,雖然效果沒法保證。
  • 跟隨王哲海教授細讀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肺鱗癌的III期...
    替雷利珠單抗將為中國肺鱗癌患者帶來療效確切,安全性良好,可及性更高的治療新選擇。 最常見的與任何研究治療藥物相關不良事件主要為血液學毒性。 在鱗狀NSCLC中替雷利珠單抗聯合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卡鉑方案對比化療組,PFS、DOR、ORR均有顯著獲益。對比化療組,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兩種化療方案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明顯延長,肺鱗癌患者的免疫治療提供新的選擇; 2.
  • 有一類化療藥物很「傷心」,乳腺癌化療常常用到,如何「救心」?
    腫瘤直徑大小1—2mm時就具備了轉移的能力,手術切除範圍有限,對遠處轉移癌細胞「鞭長莫及」,就需要輔助其它全身性治療措施以消滅殘餘,化療是最主要的輔助治療手段之一。哪些乳腺癌病人術後需要輔助化療呢?乳腺癌術後輔助化療大多用紫杉類+或/和蒽環類+環磷醯胺方案,若Her-2陽性則需要聯合靶向藥物,激素受體陽性化療結束再輔助內分泌治療。包括晚期乳腺癌化療藥物也是以紫杉類、蒽環類為主。
  • ...血小板減少處理共識|血小板|重症|患者|血栓|治療|藥物|疾病|...
    但因致病因素和病程階段的不同,再加上部分患者正在接受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的影響[58,59],導致重症患者血小板功能與血小板計數並不完全平行[60]。部分中藥成分或食物也對血小板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如銀杏、大蒜、姜、當歸、白菊、人參、山楂、薑黃、穿心蓮、山茱萸等[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