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如何選擇靶向和免疫治療藥物?這一篇總結全了

2021-01-20 網易

  中國每年近50萬人死於胃癌,佔全球總數的一半以上!中國發病率和死亡率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發病率僅次於肺癌,死亡率位列第三。在大多數情況下,手術仍然是治癒性治療的主要手段。隨著靶向治療的興起,胃癌發生、發展分子機制研究的不斷深入,胃癌的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療治療逐漸嶄露頭角。

  比如,對於HER-2陽性的胃癌患者,赫賽汀可以延長生存;抗血管生成藥物雷莫盧單抗可以延長一線化療失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阿帕替尼能夠延長二線治療失敗的胃癌患者的生存獲益等,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為大家盤點了目前胃癌FDA批准的靶向及免疫藥物以及最新的研究進展,希望給病友們增加戰勝癌症的信心。

  胃癌已上市的靶向和免疫藥物

  目前針對胃癌的靶點主要包括TP53,EGFR,HER-2,VEGF,VEGFR,MET,FGFR2,mTOR等。

  但在過去十年間,胃癌分子靶向治療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兩個途徑,腫瘤細胞的EGFR通路和血管內皮細胞的VEGFR通路,研究者針對這兩種通路開發了一系列的藥物,並開展臨床試驗驗證其在胃癌中的療效。目前FDA獲批的靶向及免疫療法只有三種。

  

  HER2

  曲妥珠單抗(Herceptin 赫賽汀、Herzuma、Ogivri)

  2012年10月,曲妥珠單抗批准可用於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的一線治療(胃腺癌或胃食管連接處的腺癌)。

  在此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晚期胃癌HER2治療已獲得全球共識,NCCN指南推薦胃癌患者檢測HER2表達, 如果檢測結果顯示HER2+,那麼患者一線推薦使用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而如何檢測HER2是關鍵!

  長期以來,IHC和FISH是檢測HER2的金標準,臨床上一項大型、非幹預性、國際性流行病學研究(HER-EAGLE),共納入4949例胃腺癌或胃食管結合部癌患者,旨在評估不同國家真實世界中的HER2陽性率 :結果顯示,我國胃癌患者的HER2陽性率低於國外水平。傳統的FISH/IHC遺漏將近50%的HER2/ERBB2 改變!大家一定要慎重選擇檢測機構,如做過檢測的病友可以聯繫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進行解讀,評估可用的治療方案。

  

  VEGF

  雷莫蘆單抗(Cyramza)

  雷莫蘆單抗(ramucirumab,Cyramza)是一種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藥物。

  2014年4月21日,FDA批准雷莫蘆單抗用於接受過氟嘧啶或含鉑化療後疾病進展的晚期胃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的治療。成為第一個化療後進展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療藥物。

  甲磺酸阿帕替尼(國內獲批)

  除了雷莫蘆單抗,還有一款在國內上市的抗血管生成藥物甲磺酸阿帕替尼,是我國自主研發新藥,其主要作用機制是競爭性結合該受體胞內酪氨酸ATP結合位點,高度選擇性地抑制VEGFR-2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斷VEGF通路信號轉導,從而有效抑制腫瘤血管生成。

  中國國家藥監局於 2014 年 10 月 17 日正式批准其用於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三線及三線以上治療。

  PD-1

  派姆單抗(keytruda

  2017年9月,FDA批准派姆單抗用於已經接受過至少2次治療(包括化療)的晚期胃癌患者,用於治療復發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或胃食管連接(GEJ)腺癌的患者,其腫瘤表達PD-L1 [綜合陽性評分(CPS)≥1],由FDA批准的測試確定。在包括含氟嘧啶和鉑的化學療法,或者HER2 / neu靶向療法兩線或多線治療後進展。另外,基因檢測結果MSI-H的胃癌患者也適用。

  納武單抗(Opdivo,國內獲批)

  2020年3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歐狄沃(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兩種或兩種以上全身性治療方案的晚期或復發性胃或胃食管交界腺癌患者。(PD-L1陽性)

  這是中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獲批用於晚期胃癌的免疫治療藥物,也是迄今唯一經過Ⅲ期臨床試驗證實能為中國晚期胃癌患者帶來生存獲益的PD-1抑制劑。

  ATTRACTION-2的研究結果證實,opdivo用於胃癌三線或三線以上治療安全性良好,且這部分患者一旦獲益,其中有61.3%患者的生存期可延長2年以上。

  胃癌最新研究進展盤點

  一,有效率51%!DS-8201成為晚期胃癌治療藥物的一匹黑馬

  DS8201(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 ,是一種HER2抗體+伊立替康類化療藥物的偶聯藥物,屬於ADC型藥物類型(抗體偶聯藥物)。它有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針對HER2靶點的抗體,可以精準的識別並且結合HER2高表達甚至低表達的腫瘤細胞;第二部分是劇毒的化療藥伊立替康。這種設計會使抗體帶著化療藥去找腫瘤細胞,然後精準地給腫瘤細胞下毒,毒死它們。

  這種藥物設計結合了靶向藥的精準和化療藥的高效,既避免了全身使用化療藥的毒副作用,也比單獨使用靶向藥具有更強的殺傷能力,一舉兩得。

  

  在代號為DESTINY-Gastric01的隨機,II期,多中心,開放標籤研究中,評估了DS-8201在HER2陽性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處(GEJ)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

  納入187例接受過至少兩次治療的HER2陽性胃或胃食管交界處腺癌患者,所有患者隨機分組,分別接受DS-8201(125人)或化療(62人),其中日本患者佔79.7%,韓國患者佔20.3%。

  研究結果顯示:

  客觀緩解率(ORR):DS-8201組的為51.3%(61/119),包括11例完全緩解(CR)和50例部分緩解(PR),而化療方案組僅為14.3%(8/56);

  疾病控制率(DCR):分別為85.7%和62.5%(P=0.0005);

  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分別為11.3個月和3.9個月

  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分別為5.6個月和3.5個月。

  在 HER2、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癌患者中,DS-8201的客觀緩解率明顯高於常規化療,總生存期較常規化療更長。

  

  預計FDA將基於DESTINY-Gastric01的驚豔數據,批准DS-8201作為胃癌晚期治療的新藥上市。

  二,未來可期!ZW25聯合替雷麗珠單抗進軍晚期胃癌一線治療

  ZW25是一種基於Zymeworks的Azymetric TM 平臺的雙特異性抗體,其可以同時結合HER2的兩個非重疊表位,稱為雙互補位結合,可以雙重阻斷HER2信號,增加HER2蛋白從細胞表面的結合和去除,具有更強的抗HER2驅動腫瘤生長的作用。

  

  這樣一個新型雙特異性抗體,跨癌腫有效,副作用輕微,令學術界十分激動。此前,一項多中心1期研究的數據顯示,單一藥物ZW25可誘導抗腫瘤活性,並且對HER2陽性經過各種治療失敗的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ZW25在多種表達HER2的腫瘤類型中具有活性和耐受性;持久的抗腫瘤活性,中位無進展生存>六個月;經過標準治療失敗的患者總控制率達到82%。

  在2020年ASCO大會上,ZW25公布了聯合或不聯合替雷利珠單抗作為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或胃/胃食管連接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方案的1B / 2期臨床試驗設計。我們期待這項研究能早日獲得陽性的臨床數據。

  

  三,AMG199首次人體1期研究正式開始

  AMG199是一種靶向MUC17/CD3的雙特異性抗體。該藥物由兩個單鏈可變片段組成,一個針對腫瘤相關抗原(TAA)人粘蛋白17(MUC17),一個針對人CD3(T淋巴細胞上發現的一種T細胞表面抗原),具有潛在的抗腫瘤活性。給藥後,AMG199可與T細胞上的CD3和腫瘤細胞上表達的MUC17結合,促使T細胞和腫瘤細胞交聯,並誘導針對表達MUC17的腫瘤細胞的強效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反應。

  在本次ASCO大會上,公布了一項首次在人體的1期開放標籤劑量遞增研究(NCT04117958),評估AMG199治療MUC17陽性胃/胃食管交界癌症患者的劑量限制性毒性及有效率。

  這是首個研究將MUC17作為潛在抗腫瘤靶標的臨床試驗,該研究於2020年1月開始招募患者,目前正在進行中。

  四,65歲以上晚期胃癌患者或可獲益於安德西昔單抗治療

  Andecaliximab是一種MMP9抑制劑; MMP9是在許多實體瘤和所有胃癌中過表達的蛋白質。它的作用是重塑細胞外基質; 它與增加的血管生成和增加的髓樣抑制細胞和[調節性T細胞]的募集相關。[MMP9過度表達]使免疫監視變得更加困難,使癌症更容易分解基質並擴散。因此,MMP9是一個很好的靶標。

  GAMMA-1GAMMA-1是一項關於andecaliximab聯合FOLFOX一線治療胃癌患者的III期研究。結果顯示:在HER2陰性胃癌患者的一線治療中,與單獨的化療相比,未發現MMP9抑制劑安德西昔單抗(Andecaliximab)加入FOLFOX6可提高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但敏感性分析顯示該藥物可能對65歲以上老年患者有益。

  研究人員認為,在老年人群中,胃癌的生物學有點不同; 也許細胞外基質是不同的,這可能會導致老年人群的特異性敏感性。

  五,過繼性MTCA-CTL免疫治療

  對胃癌來說,免疫治療中人群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都沒有明確的最終結論。細胞免疫治療通過往體內回輸一些具有免疫功能的細胞,來幫助免疫系統的重建,一定程度上會幫助我們的免疫系統去殺腫瘤,但如果腫瘤體積太大,細胞免疫治療起到的治療作用就很有限。

  目前,國內的免疫治療技術已經更新至第五代,即MTCA-CTL免疫療法。

  MTCA-CTL免疫療法在保證非 MHC限制性 殺傷性NK-T細胞擴繕的同時,定向擴增MHC限制性的CD8+特異性CTL細胞,使其在細胞培養產品中的 比率可達到60-70% 這兩種殺傷細胞的共同作用,使殺傷癌細胞的效率更高。

  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發布國內新一代細胞免疫療法MTCA-CTL聯合化療治療胃癌II 期臨床研究數據,與化療組相比,聯合治療組治療不可切除胃癌(來自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GCP中心)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延長135天!中位生存期延長120天!詳情可致電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諮詢。原文連結:國內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方興未艾--新一代MTCA-CTL技術問世!

  

  

  PD-1抗體、PD-L1抗體目前是非常新的熱點,確實在研究中可以看到很好的結果,但並非適合所有胃癌患者,不能盲目追求。

  Claudin18.2 CAR-T

  近兩年,我們國家的實體腫瘤取得了備受世界矚目的成績,研發出了國際上首個靶向Claudin18.2的實體瘤CAR-T療法。

  Claudin18.2(CLDN18.2)是一種胃特異性膜蛋白,被認為是胃癌和其他癌症類型的潛在治療靶點。基於此,中國研究人員開發了國際上首個針對 Claudin18.2 的 CAR-T 細胞。

  2019 ASCO年會上,CAR-Claudin18.2 T 細胞治療胃癌/胰腺癌的臨床數據更新顯示,靶向claudin18.2 CAR T細胞治療12例轉移性腺癌(胃癌7例,胰腺癌5例),未發生嚴重不良事件、治療相關死亡或嚴重神經毒性。

  11例評估對象中:

  1例(胃腺癌)完全緩解;

  3例(胃腺癌2例胰腺腺癌1例)部分緩解;

  5例病情穩定;

  2例病情進展;

  總客觀緩解率為33.3%。

  

  並且,CAR-Claudin18.2 T 細胞治療胃癌的臨床前研究成果顯示,靶向Claudin18.2的CAR-T細胞在小鼠模型中可以完全清除胃腫瘤,且沒有發生脫靶毒性。

  好消息是,這項試驗已經率先由國內胃腸道腫瘤享負盛名的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胃腸腫瘤科開展,評估自體人源化抗claudin18.2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在晚期實體瘤中的安全性及功效。

  入組標準(部分)

  

年齡18至75歲,男性或女性;患有病理證實的實體瘤(即晚期胃癌,食管胃交界癌和胰腺癌)並且經標準治療失敗的受試者;Claudin 18.2 IHC染色陽性;預計壽命> 12周;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在研的新型免疫治療藥物在胃癌的治療上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例如ICOS激動劑JTX-2011,ICONIC 1/2期臨床研究中八例胃癌患者有兩例獲得了明顯的腫瘤退縮,疾病控制分別大於8.5個月及11個月,並且在治療過程中都出現了明顯的外周血免疫細胞亞群的變化,未來也期待ICOS激動劑在胃癌領域有進一步的突破。

  相信上面這些在研藥物給了晚期胃癌患者新的希望,同時也能看出,隨著新型臨床研究如雨傘籃子研究的推進,對檢測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基因圖譜 ,已經做了檢測的可以致電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全面的解讀報告獲得用藥方案及臨床試驗推薦。相信胃癌患者的明天會越來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胃癌靶向藥物匯總分析
    胃癌的術後輔助治療仍以單藥替吉奧、XELOX方案為基礎,對於晚期胃癌的治療方案選擇,分為HER2 陽性和HER2陰性,治療方案不同。前者需要赫賽汀聯合化療,後者需要化療。 那麼,胃癌有哪些可以使用的靶向藥物?這些藥物到底又該如何選擇呢?
  • 歐狄沃獲批成為中國首個胃癌免疫腫瘤治療藥物
    歐狄沃是中國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用於晚期胃癌治療的免疫腫瘤藥物; 歐狄沃是目前唯一經Ⅲ期臨床研究證實能為中國晚期胃癌患者帶來生存獲益的PD-1抑制劑; 晚期三線或三線以上胃癌患者一旦獲益
  • 百濟、再鼎、康方紛紛加入 胃癌藥物競爭格局不斷重塑
    文 | April Chen胃癌是全球第三大最常見的癌症死亡原因,其中大約15%至20%的晚期胃癌和胃食管連接癌(在東亞尤其普遍)是HER2陽性,自赫賽汀與順鉑和氟嘧啶聯合於2010年FDA批准用於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一線治療以來,無論是赫賽汀治療後復發,或HER2陰性患者,治療選擇非常有限。
  • PD-1免疫治療,中國癌症患者不良反應與級別
    以PD-1為代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腫瘤治療裡大顯身手,通過調動人體免疫系統來殺滅腫瘤,患者有望可以達到較長的生存期。 但是任何藥物都有另一面——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那麼,中國腫瘤病人在使用PD-1治療時容易出現哪些不良反應,都是什麼級別?
  • 消化道腫瘤免疫治療全覽:國產PD-1 VS 進口PD-1
    近年來,隨著免疫治療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PD-1/PD-L1免疫藥物治療。免疫治療也逐漸從後線走向前線、從二線走向一線。多款進口PD-(L)1除了獲得FDA批准的多種適應症外,在國內也已獲批上市!當然,除了進口PD-(L)1之外,國產PD-(L)1也後浪十足,在腫瘤領域也取得了不錯的臨床療效!
  • 血液腫瘤治療界的「天團」——CAR-T細胞免疫治療藥物
    在2012年,她接受了一種實驗性的新療法——CAR-T細胞免疫療法。在經歷嚴重的細胞因子炎症風暴之後,她奇蹟般地重獲新生。迄今為止,Emily已成功治癒9年。這一案例為我們帶來了今天的主人公,「活的藥物」——CAR-T細胞免疫治療藥物。它到底是何方神聖?「定向巡航飛彈」CAR-T,你了解嗎?
  • EGFR 突變陽性的晚期 NSCLC 患者靶向藥物和化療可以聯用嗎?
    在臨床上,常常碰到晚期 NSCLC 患者在基因檢測之前已經開始化療,當基因檢測結果提示 EGFR 基因檢測突變呈陽性的時候,化療可能已使用 1-2 個周期,很多患者實際上使用化療治療效果也不錯,症狀出現明顯減輕。部分臨床醫師此時會選擇在不停止化療的基礎上加用 EGFR 靶向藥物。
  • 這場論壇帶來好消息!免疫治療讓一半的肺癌患者治癒成為可能
    「在這二十年裡,肺癌的治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龍浩教授說,「第一個變化出現在2003年,靶向藥物上市,這讓很多晚期的肺癌不需要化療、放療,單純依靠靶向藥物就能獲得長期的帶瘤生存。「有一部分晚期肺癌病人,每天口服一片靶向藥物,平均生存時間超過8年。」這在以前是無法想像的,因為之前晚期病人5年生存率不超過5%。
  • 對話楊拴盈教授,聊聊肺癌免疫治療、免疫聯合化療與四藥聯合
    再如非鱗非小細胞肺癌,尤其腺癌,可以選擇抗血管生成藥貝伐珠單抗,而鱗癌患者接受貝伐珠單治療後更易發生大咯血。又如二代鉑類藥物奈達鉑,JUST研究證明奈達鉑聯合多西他賽可能是鱗癌一線治療的優選方案。很多研究都顯示,組織學類型不同,治療方案的選擇有一定傾向性,從化療到靶向、再到免疫,它都具有影響。
  • 出國看病科普: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據了解,出國看病諮詢與服務機構盛諾一家與歐美的頂級醫院合作多年,為中國患者開通了出國看病綠色轉診通道,還為出國看病的患者及家屬科普癌症相關知識。下面詳細講解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是一種針對促進腫瘤生長和存活的特定基因、蛋白質或組織環境的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式可以阻止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限制對健康細胞的損害。  針對ROS1基因變化的藥物。
  • 一文讀懂:肺癌的靶向治療
    靶向腫瘤血管生成的藥物 腫瘤生長時,需要形成新的c血管來保持營養供給。這一過程被稱為血管生成。有一些被稱為血管生成抑制劑的靶向藥物,可阻止新血管的形成,包括: 貝伐珠單抗(安維汀):用於治療晚期NSCLC。
  • 全球將迎來首款靶向TROP-2的ADC藥物,這些中國公司也在開發!
    4月6日,Immunomedics公司宣布,其開發的靶向TROP-2的在研抗體偶聯藥物sacituzumab govitecan在治療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mTNBC)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中表現出了優異的療效,獨立數據監測委員會(DMC)已建議提前結束這項試驗。美國FDA預計將於今年6月對該藥的上市申請做出回復。
  • 楊牡丹教授:阿帕替尼探索胃癌二線治療,500mg劑量聯合化療帶來更長...
    作者:山西省腫瘤醫院楊牡丹教授研究詳解01研究背景: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聯合化療在腫瘤治療中表現出了較好的臨床獲益。作為一種抗VEGFR-2的絡氨酸激酶抑制劑,阿帕替尼已被證明在晚期胃癌的三線治療中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然而目前,阿帕替尼聯合多西他賽二線治療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結果尚不明確。
  • 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最前沿進展有哪些
    新抗原疫苗的的製備過程包括四步:1、確定腫瘤細胞的基因組序列;2、篩選出新抗原;3、製備成疫苗;4、回輸患者體內。簡單從它的製備過程來看,新抗原疫苗之所以受關注,可能因為它是真正意義上基於全基因測序的「個體化精準治療」,也是創造「治癒」這一奇蹟的最大可能性。
  • 兩篇Nature揭示新冠肺炎潛在治療藥物,Remdesivir和氯喹療效或更佳
    這項新報告基於SARS和MERS的治療經驗,從病毒靶向藥物以及宿主靶向藥物兩方面探討了重新利用現有抗病毒藥物治療2019-nCoV的潛力,其中有一些藥物已經進入臨床實驗
  • 早期胃癌有哪些症狀?如何早期發現胃癌?胃癌如何治療?
    我國是胃癌高發區,胃癌已經成為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中國胃癌人數佔全球胃癌人數的40%。胃癌發現的時候大多數都是中晚期,如何發現發現早期胃癌就成為大家普遍關心的話題。下面我先講一下胃癌的病因、臨床表現、然後就大家關心的話題怎樣發現早期胃癌進行闡述。胃癌與哪些因素有關?
  • 國際肺癌日丨肺癌十大問題一次說清楚|靶向治療|基因突變|EGFR|...
    不過也不用過分擔心,早期肺癌是有機會通過手術的方式達到臨床治癒;面對中晚期肺癌,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治療手段的不斷進步,治療效果也已經十分可觀。2、肺癌早篩早診,將如何改變肺癌的治療現狀?如果能夠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肺癌,就有機會將病灶殺死在萌芽階段。
  • 結直腸癌,靶向、免疫治療比化療「高大上」嗎?合理應用是關鍵!
    近些年,由於人們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和一些生活方式改變,結直腸癌發病率逐年上升,也有人稱它是「富貴病」。目前,我們國家每年將近有40萬人罹患結直腸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的第三位。細胞內部基因的變化是觸發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針對基因的一些治療,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就要精準一些,顯得「高大上」,是不是比化療要好一些呢?
  • 骨林覓濟|安加維獲得專家認可 前列腺癌骨轉移開啟靶向治療時代
    在前列腺癌骨轉移專場,多位專家就前列腺骨轉移的診療和治療情況進行了分享,由百濟引進上市的新一代骨靶向藥物地舒單抗XGEVA(商品名:安加維)在前列腺骨轉移治療中的各項數據獲得了專家的一致認可,前列腺癌骨轉移治療將開啟靶向治療新時代。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是導致男性腫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我國每年新增14.5萬前列腺癌患者,其中65%-90%在進展過程中會發生骨轉移。
  • 靶向藥治療肺癌還沒起效卻引起了肺纖維化,該如何治療減輕症狀
    通過對網友提供的完整病史和3天前的CT片進行綜合分析,大致判斷出這個病人出現了間質性肺炎,原因很可能與吉非替尼有關。 對EGFR基因突變的肺腺癌病人來說,有靶向藥可用且沒有出現耐藥,算是運氣比較好的。相比較過去傳統的化療,靶向藥低毒高效,而且使用方便,然而靶向藥並非絕對安全的治療方式。在靶向藥的所有不良反應中,有一種不良反應危害極大,那就是藥物相關的間質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