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蓋」,包括貪慾蓋、嗔恚蓋、昏沉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和疑蓋。這些都是心的煩惱相。在學法當中,如果我們修定,就一定要認識到五蓋的過患,一定要對治五蓋。
五蓋之貪慾
貪慾,是五根對所接觸的境界生起貪愛。修定的人,他的心必須要遠離五根接觸境界的貪愛,不生貪慾喜歡,心就能定下來。
五蓋之嗔恚
嗔恚,就是嗔心。當嗔心生起,就算身體不動,內心還是惱熱、很不自在,也就無法定下來。
若一個人內心的貪嗔不現起,而無貪、無嗔以及行舍這樣的心所相應現前,這個人會自然地從遠離世間的貪憂而得到喜樂。佛法是安心法,「歇即菩提」,讓這顆狂心安下來,生命就會變得不同。
五蓋之昏沉睡眠
睡眠蓋,也稱為昏沉蓋。如果我們的心沒事情做,就會懶惰想睡覺,對境界迷迷糊糊搞不清楚,那就無法修禪定。
昏沉就是昏沉睡眠。學佛人也許都知道貪、嗔是煩惱相,但如果沒學過法相,可能不一定覺得昏沉是煩惱,甚至還有人會覺得昏沉的時候挺舒服,這實際是自己某種意義上樂住於昏沉。
五蓋之掉悔
掉悔蓋,或者叫掉舉、惡【wù】作,包括了掉舉和後悔這兩種心態。掉舉,是心的調動性,對於過去的一些境界又重新呈現出來,或者主動地翻出來;悔,或者說惡作,是表示對於過去的想、說、做等等,自己後悔的心態。
掉悔不但是回憶過去的一些事情,而且後悔以往所作的一些行為。如果修行人在禪定時總想起一些後悔內疚的事情,會令心亂、不安詳,就妨礙了他的心定下來。
五蓋之疑
疑蓋,是修行人懷疑自己所修的法門、懷疑老師的教導、懷疑曾經以此法門修行而得成就的人、懷疑自己的修行能力,這些煩惱使他沒辦法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