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禪定的人,一定要認識五蓋!

2020-12-14 今日佛堂

「五蓋」,包括貪慾蓋、嗔恚蓋、昏沉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和疑蓋。這些都是心的煩惱相。在學法當中,如果我們修定,就一定要認識到五蓋的過患,一定要對治五蓋。

五蓋之貪慾

貪慾,是五根對所接觸的境界生起貪愛。修定的人,他的心必須要遠離五根接觸境界的貪愛,不生貪慾喜歡,心就能定下來。

五蓋之嗔恚

嗔恚,就是嗔心。當嗔心生起,就算身體不動,內心還是惱熱、很不自在,也就無法定下來。

若一個人內心的貪嗔不現起,而無貪、無嗔以及行舍這樣的心所相應現前,這個人會自然地從遠離世間的貪憂而得到喜樂。佛法是安心法,「歇即菩提」,讓這顆狂心安下來,生命就會變得不同。

五蓋之昏沉睡眠

睡眠蓋,也稱為昏沉蓋。如果我們的心沒事情做,就會懶惰想睡覺,對境界迷迷糊糊搞不清楚,那就無法修禪定。

昏沉就是昏沉睡眠。學佛人也許都知道貪、嗔是煩惱相,但如果沒學過法相,可能不一定覺得昏沉是煩惱,甚至還有人會覺得昏沉的時候挺舒服,這實際是自己某種意義上樂住於昏沉。

五蓋之掉悔

掉悔蓋,或者叫掉舉、惡【wù】作,包括了掉舉和後悔這兩種心態。掉舉,是心的調動性,對於過去的一些境界又重新呈現出來,或者主動地翻出來;悔,或者說惡作,是表示對於過去的想、說、做等等,自己後悔的心態。

掉悔不但是回憶過去的一些事情,而且後悔以往所作的一些行為。如果修行人在禪定時總想起一些後悔內疚的事情,會令心亂、不安詳,就妨礙了他的心定下來。

五蓋之疑

疑蓋,是修行人懷疑自己所修的法門、懷疑老師的教導、懷疑曾經以此法門修行而得成就的人、懷疑自己的修行能力,這些煩惱使他沒辦法修定。

相關焦點

  • 修行必破「五蓋」,不清楚的快看看
    只有惡業消掉了,福報才能上來 如果惡業消不掉的話 會有很多這樣那樣的障礙 而且自己意識不到這是障礙 障礙並非在外,而在自己心中 如自己內心的五蓋等內在的煩惱 今天,頓頓就與大家說說什麼是五蓋
  • 何謂「法念住」,與五蓋、五取蘊什麼關係?
    法念住,首先是觀察五蓋;去除心的障礙後;再就五取蘊、六入處覺察有情的身心活動;之後隨觀七覺支,將心導向覺悟;最後隨觀四聖諦,徹底體證涅槃,導向解脫。法念住以隨觀諸蓋居首,在去除心的明顯障礙之後;再就五取蘊、六入處覺察有情的身心活動,從中領會無常、苦乃至無我後;才發展較精細純熟的七覺支隨觀;最後是四聖諦隨觀,徹底體證涅槃,導向解脫。二:心澄淨的五種障礙:五蓋法念住的修習,著重在提升心的素質,特別是轉染成淨的過程。
  • 以空性智慧為主導的佛法的「禪定」
    禪定,一般人往往將打坐與禪定連在一起,其實盤腿打坐,不過是禪定修行中的方便而已,不能劃等號。佛法所說的禪定,是要有透視的功夫,了解世間的一切如夢幻泡影。佛道認為:如果人的現行心識分別還存在,我把它壓下去,不要看它,不要去講它,使它不要有傷痛,這也是暫時性的。因為根株還在,問題的根本還是沒有解決。佛法對心識的問題的解決,是用透視的。佛教不怕談論,它是充滿智慧的。你談論,它也透視;坐著沉默寡言,它也透視;它的禪定充滿智慧的。
  • 佛法:修行不一定非要吃素,但真修行人都堅持吃素,究竟為什麼
    在三皈五戒中,並未有說修行人一定要吃素的規定。佛陀時代,託缽乞食,也是眾生施什麼就吃什麼,這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如果僧人那時候挑三揀四隻要素食,反而給眾生增加了煩惱。還有國外的如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都沒有要求一定要吃素,他們主張可以吃三淨肉。佛陀制定戒律時就沒有要求一定要吃素,如果硬性規定,首先會斷送了很多人進入佛門的機緣。比如有些人也想禮佛修行,但暫時真做不到完全素食,這時候如果有強硬的規定,那這人就可能失去了親近佛法的機會;其次,就是某些特定情況下,不吃肉不足以活命。
  • 學會這十二個字,你也可以迅速領悟禪定大意
    禪定確實是佛教獨具特色的修行手段之一,但是如果要讓人將禪是什麼說出個子醜寅卯來,對於沒有學習過的人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禪定之道原本是印度古代各種修行教派所普遍採用的修行方法,後來被佛教所傳承而長久的流傳下來,在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之後,形成了許多有中國特色的禪機、禪風、禪觀、禪意等由禪而引申出來的韻味十足之禪語。
  • 魔為什麼幹擾修行人?
    魔擾亂修行人的身心,讓身心不得安寧、安穩,不能正常修道,當修行人發心修道時,魔障現前,愈是用功,功夫將要得力時,這時魔愈瘋狂障礙你。多半是冤親債主,前來報復,不讓你成就。應該怎麼辦?把自己的修行功德做回向,回向給他,讓他也受益,與自己一同修行,往生極樂,互惠互利化解矛盾。魔有四種魔,煩惱魔、陰魔、死魔、天魔。
  • 法華經心得|禪定層次與「 五神通」
    【法華經心得】12< 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上段偈言「又見離欲,常處空閒,深修禪定,得五神通」,很清楚的說明「清淨心」(離欲)、靜思(禪)、禪定,是禪修必備的過程,而「神通」的能力,是禪修達到一個境界高度後
  • 佛教 禪定解脫和明心見性真的水火不容嗎?或許我們誤會六祖很久了
    六祖慧能大師也是直來直去的回答,黃梅五祖弘忍大師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指受,對於佛法的修證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印宗法師繼續請問,為何不論禪定解脫呢?難道這世間還有不籍由禪定解脫的佛法嗎?六祖慧能大師講,在禪宗看來,禪定解脫是二法,是有為法!甚至不是佛法!因為佛法是不二之法!這樣的說法很是嚇人吧?
  • 對境不惑,即是大禪定
    感覺身體四周從十方傳來一陣聲音(像鞭炮一樣),似要把頭和肚子炸開一樣。心裡驚恐,就認為已死了吧。後此聲音持續半小時,入睡。答:這是佛力加持的好境界,讓身心世界全部炸空,當下見性。以後遇到不要驚恐,任其自然,即能從空而見性了。問:有一個好消息告訴上師:我從上海回來一個星期後,妻子丟了六百元錢。我給她講了無常法,要真正看破世間的事情。
  • 禪定的那種覺受是怎麼回事?
    那麼實際上大乘佛法修行是不是就沒有四禪八定呢?也不是,它有四禪八定,但是對四禪八定不注意而已。就像我們坐車,坐車過風景區的時候,不是沒有經過風景區,而是坐車過去了,你不注意它,它也過去了;如果你走路,可能會看得很清楚。通途法門修四禪八定,對禪定是要很了解的。
  • 佛教 什麼是禪定?你真的進入過禪定的境界嗎?禪病呢?怎麼治?
    「誇擦」一聲,這個人的心態整個就垮掉了!立馬就沒了往日的神氣和精神!後來輾轉有人引見到我這裡。一見面,他就和我講他當年是如何苦修苦讀經論,導致得了胃病,後來又發心弘法修廟建寺,導致積勞成疾成了胃癌。我就問他,那你修學的佛法面對你的胃癌有用嗎?他不吭聲了!讀經閱藏我們當然要讚嘆,但在我看來這些也只是修行人的本分事而已。
  • 修行人日記揭秘:99%的人和我一樣都是偽修行,需要去偽求真
    筆者按:此文是我幾年前工作後到讀研之間寫的修行日記,現在看來字字珠璣,就像師父說的一樣,修行一途,不達高峰難精進。多年來,出入各種修行道場,我發現真正的修行人不多,99%的人和我一樣都是偽修行,但是雖然是偽,也是萬中無一了。
  • 六波羅蜜、十波羅蜜的修行指南,教你精進修行,證得大乘境界!
    一、布施:以發自內心的慈悲心幫助有需要的人脫離困境,不為留名、亦不求回報,但得到內心喜悅。布施可分三種:財施— 給人財物、無畏施 — 語言安慰、法施 — 教導滅苦的方法。勤修布施可慢慢減少與生俱來的貪念。
  • 行禪功(自性功法)——修習禪定的一種簡單有效法門
    這也是一種修禪定的方法,在佛家講叫動中禪,但很多修佛法的人,他們的動中禪跟這還是有區別的,他們是繞塔或是跑香,是一種固定行程模式,固定模式下的修煉修行很難修出真性,修出實相。修禪定時佛法上講守所緣,如果純粹是一種方式的話,我們的思想容易固攝不住。長時間做一個事情,一直一直做下去就容易開小差,因為這個東西習以為常了就容易走神。我們這種是修實相的禪法(觀自在),是圓通法門。
  • 修持大園滿的修行人修行成功之瑞兆—虹光成就
    修持大園滿九乘之巔龍欽寧體的修行人修行成功之瑞兆——虹光成就多智欽法王亞龍仁波切於2020年6月1日即藏曆初十(蓮師薈供日)進入甚深禪定中。現在亞龍仁波切示現了龍欽寧體修行人圓滿成就之瑞兆,法體已縮小為一肘高。追思法會於本月8號至10號舉行具緣者,可前往亞龍寺。對仁波切有信心的,無緣前往的亦可在此期間點燈向仁波切作祈禱。
  • 禪定:漫談禪和投資
    這個「定」不是一定的「定」,是鎮定的「定」,人要鎮定下來,是能夠應付各種各樣的災難的。我覺得,這個「定」也可以理解為篤定的「定」、禪定的「定」。1要做和大多數人相反的事情「禪」是外不著相,不執著一切境界相是為禪;「定」是內不動心。我們是如此容易受環境的影響,以至於許多情況下我們自己都不知道。
  • 佛教通史 009-識無邊處的禪定-四諦之道
    雖然他智慧第一,但令人懷疑他聽講不是很專心,就跟有的同學一樣聽課不專心,所以,佛祖講著講著經常要叫他一下:舍利弗。而阿難長期跟隨佛祖,佛祖每年講經,尤其是晚年的時候——前課曾說過佛祖每年有九個月的時間是在外邊講經,長期跟隨佛祖在外講經的人是阿難。所以對佛祖的所有的思想理解最多,或者記憶最多的人是阿難。
  • 比丘說吃素是「外道法」,有沒有根據,佛教徒吃素一定要盡形壽嗎
    大家對於吃素這個議題,應該都有一些認識,本文目的是希望大家對於吃素這個議題有不同的認識,更重要的是不要一味地要求自己一定要吃素,或去要求別人。為什麼?就要從吃素是怎麼來的說起!那吃素到底是怎麼來的?他提出五條戒律,包括一天只能吃一餐、吃素、不可以吃鹽巴、穿衣服要穿長衣等等。很多反對吃素的人,尤其是原始佛教徒,或是不吃素的佛教徒,之所以會說吃素這個規定是外道法、是提婆達多的邪見,就是基於這個故事。難道吃素反而是違反佛教?實際並沒有,知識沒有進入戒律。
  • 朱清時校長:用禪定深度開發自己的意識
    你為什麼非要把佛學往科學上靠呢?答:因為佛學的有些智慧對於今天的人類仍然十分寶貴,我想用現代科學的語言和方法,來看佛學的知識中哪些可以被重新解讀。雖然佛學並非一定要由科學來解讀,但是它能被科學解讀那些部分,就可以藉助科學工具迅速發展。 問:哪些佛學智慧現在仍然寶貴呢?
  • 不可思議錄——修行人切忌沉迷幻境走火入魔
    有這個障礙的人,修行的淨業會逐漸減退,煩惱日益增長。應當多修懺悔罪業和積累福德資糧的法門,則那些幻境神通逐漸止息,身心恢復正常,進入善法正道中,否則極其危險。薄福的人,不精進就算了,一精進就會遭到非人鬼神的嫉妒和憤怒,從而來作祟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