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見的妖怪,並不只是「妖怪」而已,而是一種文化

2020-12-04 不可思議的斯黛拉世界

在古中國文化中,志怪傳說雖然小眾,但一直深受大眾喜愛。小倩和寧採臣、梁山伯和祝英臺,再到白娘子和許仙,這些妖怪和人之間的溫情故事讓人感動,也給予極致的浪漫和治癒。

這幾年,越來越多優質的國漫走入大眾視野,更是遠銷國外。而國漫當中,不少有以中國本土妖怪為原型製作的,《百妖譜》就是其中一部。

宋朝時期,戰火紛飛,妖怪橫行。行走於江湖的靈醫「桃夭」懷著一顆救世之心,為妖怪們醫治各種疑難雜症,與此同時,她還是《百妖譜》這本書的守護者。桃夭每到一個不同地方,她都會遇見一個妖怪,然後幫其解開心結,治癒身體的傷口。每一個妖的故事都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它們的故事總讓人落淚。

這類妖怪治癒系的動漫其實在前幾年已經在日本興起,比如《夏目友人帳》、《不愉快的怪物庵》等等。日本著名妖怪學者水木茂曾說過:「如果要考證日本妖怪的起源,我相信至少有70%的原型來自中國。除此之外的20%來自印度,剩下10%才是其本土的妖怪。」

既然中國的妖怪文化底蘊深厚,為何現在卻日漸式微?起源於中國的妖怪文化,最後為何又在日本盛行?也許,張雲的《中國妖怪故事》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示。

妖怪文化在中國出現了非常嚴重的斷層,這是根本原因。為了彌補這個文化斷層,作家張雲花費十餘年時間,從大量的中國歷代典籍中搜集和整理,最後寫成《中國妖怪故事(全集)》一書。

全書一共收錄1080個妖怪詞條,並以妖怪名稱加上相應故事的方式編寫成妖、精、鬼、怪四大部分,是妥妥的一本妖怪大辭典。

在書中,張雲用敘事的角度為讀者梳理了中國妖怪文化的發展脈絡,重新審視了妖怪文化的貢獻和藝術價值。

01 鬼變成神,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結果

從人類文明的發展看,鬼是比神更早出現的。考古學家發現新人(古人進化到新人時期-公元前10萬年)已經有了原始的宗教。

英國文化人類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了原始人的「萬物有靈論」。他認為原始人相信世界萬物,如風雨雷電、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鳥獸魚蟲等都是有靈的。人也是有靈魂的,人的肉體雖然會消失,但是人的靈魂是不會消失的,這就是原始的鬼觀念的產生。

「萬物有靈論」起源於人類對夢境的解讀。現代研究發現,夢是人類的專利,動物是不會做夢的。人會在夢境中會看見已經死去的人,並和他們對話和互動,所以,人開始幻想人是有靈魂的,然後人死後,靈魂會變成鬼,進而聯想到自然界的其他實體都是有靈魂的,最終便形成了「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信仰。

那麼,神又是如何產生的呢?其實,最初的鬼和神是不分的,在我們國家的一些少數民族和國外的一些民族中只有鬼的觀念。鬼的觀念產生之後,逐漸被分為有善鬼與惡鬼,本領大的鬼和本領小的鬼。慢慢地,古人就把本領大的鬼,上升為神,所以,神的崇拜是從鬼的崇拜中分化出來的,二者的分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結果。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找那個,「鬼」字的出現比「神」字的早。甲骨文中的「鬼」字是一個方形的人頭跪坐的形狀。

在金文中「鬼」字又增加了一條尾巴。而「神」字是從原始文字中表示閃電的「申」字演變而來的,因為古人對於雷電的威力是敬畏的,再到後來對雷電產生崇拜,所以「神」就誕生了。

02 妖怪的進化史,也是中國神話的誕生史

古人想像的神和鬼的樣子都是千奇百怪的,但是就沒有一個地方是跟人相像的。《東山經》中說道,「北號山有獸焉,其狀如狼,赤首鼠目......有鳥焉,其狀如雞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雀,亦食人。」

這些妖怪古神的形容就是先民們在躲避猛獸襲擊或者遇到莫名其妙的失蹤事件時口耳相傳中誕生的。

再到後來,妖怪古神們開始進一步進化,有了自己的性格。九尾狐的始祖蠪姪就是其中的典型形象。

「鳧麗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姪,音如嬰兒,是食人。」宋代的《廣韻》一書中去掉了九頭的特徵,只提到了九尾,記載了它會變成美貌的女人來進行行騙。九尾狐又曾出現在青丘,「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

傳說,妲己和褒姒都是九尾狐化身,而九尾狐的力量是上古神怪中最強的,所以國破也是由於它的力量。後來九尾狐還去了日本,化身為鳥羽天皇的寵妃鳥羽前(玉藻前),被安倍泰成破了化身妖術,在那須野原被殺,化為殺生石。

在現代神話體系中,日本的鬼和歐洲的惡魔都是有角的,其實最早有角的妖神們都是來自中國。在山精中,大多數都是有長角的,如《山海經》中提到的山精們有獓因,「三危山之怪獓因,體白,其豪如披蓑,頭上四角。」

古神當中除了有吃人鬼怪之外,還有創世神,這些都是構建古代中國神話體系的基礎。女媧是古創世神,創造人類,補天填海,可以說是中國古神中和人類關係最密切的一個。

女媧神話最早記載於《山海經·大荒西經》:「有國,名曰淑士,顓頊之子。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有人名曰石夷,來風曰韋,處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長短。」

從上古神話可以看出,女媧造人不是用泥,而是用自己的身體。而且造的不是完全的人,是人身而神格者,司天時。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女媧可以說是付出最多,造福最廣的創世神。

歷代的典籍對於妖怪的劃分是比較模糊的,張雲的《中國妖怪故事(全集)》對妖怪重新進行分類,讓讀者對妖怪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我們所知道的「神」有可能只是「妖」或者「怪」而已。

03 妖怪文化,中國古文化的傳承

從小到大,我們對於妖怪、神明的印象來源於宗教和神話故事。但是我們對神明是崇拜的,因為神明可以保佑我們,而對妖怪是鄙視的,因為它給我們帶來災禍。

其實,我們都誤會了妖怪,正如前面所說神的崇拜是從鬼的崇拜分化出來的,而鬼是妖怪的一種。神話故事帶給我們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妖怪故事帶給我們的是對人世的警醒。

我們都知道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戰蚩尤等神話故事,這些故事描述的是先民從零到一的生存過程,在這裡面就包含了勇氣、堅持、勤勞等精神,這些精神品質一直被我們傳承至今。

其實,妖怪的文化最開始也是跟人類的歷史一起的,古人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的想像,我們可以通過妖怪的故事窺探一二:

「年代久遠的屋子裡有一種精靈,名為兩貴,它長得如同紅色的狗。只要喊它的名字,就可以使人眼睛明亮。」

「有一種精靈名為長野,長得如同侏儒,見到人就會下拜。喊他的名字,就會很有食慾。」

也許是從此刻開始,妖怪已經進入了人類的日常生活,並且與其息息相關,甚至可以改善人的生活。而且歷代史官在記載的歷史的時候,除了記載當朝的重大歷史事件之外,還有把一些奇聞異事記錄在案。

《雲笈七籤·軒轅本紀》記載道:「帝巡狩東至海,登桓山,於海濱得白澤神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後期的《抱樸子·極言》、《淮南子》、《楚辭》等古籍也描述了先民們對於妖怪的記錄。

妖怪故事和神話故事都是來源於遠古時期,誕生於先民們與大自然鬥爭中的口耳相傳,它也是與歷史人物交織在一起,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可惜的是記由於近代時期的社會動蕩以及各種複雜的宗教、歷史原因,已經綿延千年的妖怪文化逐漸沒落,大量的古籍遺失,雖偶爾有佳作,但已經失去了社會影響力。

我們一直追根溯源,妖怪文化也是我們的根源之一。它並不可怕,它跟神話故事一樣,陪伴了我們數千年,代表了一個時代、一個世紀,它也引導我們繼續把善良、勇敢、勤勞等優良品質一直傳承下去。

相關焦點

  • 夏目友人帳:妖怪並不只是妖怪,與妖怪的相遇並不是不幸而是幸運
    從這部動漫的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主角是夏目以及友人帳中的妖怪,而夏目自然就是人類的代表。我們對人也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對妖怪就相對有一些陌生了。所謂的妖怪,指的就是一種無法合理說明的現象或者事物。在日本漫長的歷史中,也就慢慢積累形成了豐富的妖怪文化,從古至今有無數妖怪故事被人們口口相傳,也有大量妖怪畫作問世,還創作了許多以妖怪為主題的傳統文藝作品。也正是因為如此,要巧妙的梳理和介紹內容豐富,覆蓋範圍極廣的妖怪文化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但在《夏目友人帳》中,我們就可以對妖怪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
  • 日本的妖怪文化與動畫
    妖怪文化對日本動漫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在許多動漫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妖怪文化所打下的烙印。換句話說,所謂「影響巨大」,並不是有一小撥人對妖怪文化做專門研究,而是妖怪早已成為了動漫產業中人盡皆知的題材,類似是一個巨大開放的資源庫,誰都可以拿來用,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日本妖怪文化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開始出產大量漫畫,宮崎駿、水木茂、犬木加奈子筆下的妖怪讓日本的妖怪真正地走向了全世界,使日本妖怪文化進入全盛時期。日本的妖怪原型絕大多數都來源於國外,尤其是中國。這些妖怪傳到日本後,都被日本人融入到當地的風土人情中,並且被日本人當作了文化標誌,而不是用封建迷信看待。日本有一個學者專門研究妖怪文化,用六年的時間收集到兩萬條妖怪傳聞。
  • 《中國妖怪故事》:姑獲鳥來自日本?中國妖怪文化真不如日本嗎?
    最早的志怪故事並沒有文字記載,只是存在於上古神話傳說、原始宗教傳說、地理博物傳說中,通過一代又一代的人們進行口耳相傳。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國內對妖怪文化的誤解。在中國,幾乎沒有人正真去重視妖怪文化,甚至很多人認為這不是一種文化,而是一種迷信。
  • 《中國妖怪故事》:從日本怪談文化,追溯妖怪們的「前世今生」
    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日本怪談裡的很多妖怪卻並非出自日本本土,而是從國外「進口」的。對此,日本有名的「妖怪博士」水木茂就曾表示,「日本的妖怪,至少有70%來自中國,20%來自印度,只有不到10%是日本當地的。」70%都來自中國!那為什麼妖怪文化反而在日本發揚光大呢?
  • 《千與千尋》:什麼是妖怪文化,為何在日本如此盛行?
    人類在與其周遭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中,頭腦裡產生並勾勒出妖怪的雛形,它是一種超自然的直接感性經驗。人類面對自然神秘的、他們尚未熟悉的巨大力量這一事實時所產生的不安心理,無疑對妖怪的形成做出了貢獻。我也同樣認為這是日本文化中的一種強者崇拜。
  • 《中國妖怪故事》:用唯物的眼光去看妖怪文化,妖怪史也是文明史
    說實話,這是一個令人無比尷尬的問題,重點不在於中國人用不用筷子,言外之意無非就是:你們中國的傳統文化還剩下多少?想必張雲當初編撰這部《中國妖怪故事》的初衷正是此意:讓中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妖怪文化不要就此沒落、湮滅。
  • 日本妖怪文化與戲劇
    妖怪的產生起初是出於對自然、動物的敬畏之心,人們把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統統稱為妖怪。日本是個水域文化國家,所以很多傳說和水有關,比如豆子婆婆,就是一種在河邊用篩子撈人吃的妖怪;河童,就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妖怪,其原型是一種較為兇猛的淡水鱷魚;橋女則是一種為了情而投水自盡的女鬼。
  • 怪影幻象:日本妖怪類型電影的風格嬗變與文化探究
    在大眾印象中,日本的妖怪並不像西方那樣正邪分明,它們大多遊走在善惡的邊緣,隱匿於城市或者山野的陰暗之處,很 多妖怪並不會危及人類的性命,只是有一部分偶爾會以捉弄人取樂。 在日本的妖怪文化中,邪惡的妖怪雖然也存在,但其並不像歐美世界那樣涇渭分明,「與歐美妖獸一貫的邪惡形象不同,日本的妖怪世界似乎並不那么正邪分明,既有取人性命的惡靈,也有對人無害或僅為取樂才偶爾捉弄人的小妖,更多的妖怪則極少與人產生交集,它們遊走在善惡邊緣,悠然地生活在人類社會的影子裡」。
  • 《中國妖怪故事》中國妖怪文化是一朵奇葩,要取其精華,辯證看待
    在他筆下的《中國妖怪故事》也有著特別不一般的意義,他寫這本書的出發點並不僅僅是為了把妖怪文學流傳下來那麼簡單,而是通過記錄下妖怪文學,給我們的後代留下創作的思路和從不同尋常的角度看待世界,要辯證地看待妖怪文化。
  •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的起源(一)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的起源(一)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 日本奇特的妖怪文化
    2015年5月05日第43期日本奇特的妖怪文化妖怪的傳聞,其實每個國家都會有,但是沒有哪個國家的妖怪傳聞像日本那麼多,而且還有精確的譜系。日本的妖怪緣何那麼多仔細留心一下,日本的漫畫、電影、電視劇等各種流行文化裡都吸納了很多妖怪的元素,為什麼日本人對於妖怪如此熱衷?
  • 《山海經》就是日本『妖怪文化』的源頭?請細品這7種妖怪的形象
    更巧的是,平安時代是日本妖怪文化發展的黃金時期。日本繪畫史上第一幅鬼怪畫作——《僻邪繪》就是在這個時代末期的產物。在平安時代社會動蕩,也成為了妖魔文化發展的基礎。陰陽師便是從那個時期出現的。又到後來的鎌倉時代和室町時代,妖怪的形象逐漸出現了視覺化,各種繪卷層出不窮。
  • 「妖怪,哪裡走?!」讓俺扒一扒你祖宗十八代即中國古代妖怪文化
    說起「妖怪」一詞,大家並不陌生,從小伴隨我們長大的《西遊記》裡沙僧經典句子「大師兄,師父讓妖怪抓走了」、「大師兄,師父又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師父再被妖怪抓走了」經常縈繞在我們耳邊。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國際間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很多人通過影視作品了解到妖怪文化,特別是日本的百鬼夜行和妖怪文化,韓國的九尾妖狐文化,在影視藝術文化作品中大放異彩。日本不僅對妖怪文化進行系統的整理和概括,甚至還衍生出商品,形成一個妖怪文化產業鏈。
  • 日本妖怪歷史文化之「付喪神」的歷史簡介!
    在日本的文化中,人們一直都相信萬物皆有靈魂。正如人有靈魂一樣,動物和植物也有靈魂。同樣,器物在歷經百年後也會有靈寄生,這種東西就叫「付喪神」。當然,並不一定要一百年,只要年月久了,器物都會擁有化妖的能力。日本的付喪神有時也會被寫作「九十九神」。
  • 中國妖怪文化:映照我們精神世界的鏡子
    1心理學家武志紅曾經提到過的一個關於鏡子的意象對話練習,就是在放鬆之後,想像自己走入一段樓梯,經過一番曲折的路線之後,最終抵達一扇門,打開門繼續走,會出其不意地出現一面鏡子,你要仔細觀察鏡子裡的形象,然後和它對話。這個練習能夠幫助我們了解我們所不了解的另一部分「自己」。
  • 《中國妖怪故事》為什麼妖怪文化起源於中國盛行於日本?
    一、為什麼妖怪文化在國內是封建迷信,在日本卻百鬼夜行?近代,隨著西方文化的衝擊和受思想解放運動的影響,妖怪文化受到極大的破壞,還被貼上了「封建迷信」「腐朽落後」等標籤。老一輩的人信仰和敬畏妖怪鬼神,尤其體現在傳統節日和民俗文化中,如清明節、中元節和喪葬文化等。清明節要祭奠先祖,其中便有人們需要遵守的習俗和不能觸碰的忌諱。中元節,又名鬼節,顯然和妖怪文化脫不了干係。而喪葬文化和妖怪、鬼神有關的習俗就更多,這都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節日文化。
  • 日本妖怪來源華夏?中國妖怪與日本妖怪不得不說的神秘關係
    自古以來,中國從未佔領過日本,日本卻是吸收中國文化最多的番邦之一。他繼承了大量華夏文化,無論是白居易的詩詞,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都在異域開花,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妖怪文化。 鑑於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曾經有很大的相似性,甚至曾經大規模借鑑唐文化,所以在日本有些傳說與中國或多或少有關係。 以玉藻前為例,作為一隻修煉多年的九尾狐狸精,本是日本本土神話。然而,由於當時的日本仰慕唐文化,經常有文人墨客強行把他們的本土傳說與我國傳說相互聯繫。
  • 日本妖怪文化:大天狗?玉藻前?你pick哪個妖怪呢
    1對於玩過《陰陽師》的小夥伴們來說,雪女、玉藻前、座敷童子、八岐大蛇……這些日本神話中的妖怪應該都很熟悉。今天,就讓老狼來帶大家了解了解日本的妖怪文化。2在講妖怪文化之前,我們得了解一下日本的起源神話。中國有女媧造人、西方有上帝創世紀,在日本自然也有他們的起源之神。
  • 妖怪文化,中華文化的一朵璀璨之花
    中國的妖怪文化源遠流長,橫亙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承。小的時候和小夥伴講故事多以鬼怪的為更吸引人,因為它的內容豐富,故事驚奇,變化多端,深受喜愛,很少不會講鬼故事的朋友,因為只要設置一個主角,隨便編就行了,哈哈,也可能是這種門檻較低的原因,關於妖怪的記載,從《山海經》到《聊齋志異》,從鄉村到廟堂,一直未曾間斷,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盛開的一朵璀璨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