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奇案「婆奸兒媳」,一代文豪馮夢龍告訴你,人性之間毫無信任

2020-12-10 花落花又落

說起馮夢龍,可能有很多夥伴們都不知道馮夢龍究竟是何人。馮夢龍是與曹雪芹、施耐庵齊名的作家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與「玉堂春落難逢夫」(京劇叫《蘇三起解》)都是出自於馮夢龍之手。

除此之外,他最著名的就是三言二拍!

其中的三言:《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廣為流傳,一直到現在來說,都是非常難得一見的處世寶典。

馮夢龍在對於人性這一方面,有著獨特而又深刻的見解。

據馮夢龍記載,在明朝時期,就有個關於考驗人性的奇案。馮夢龍告訴你,為何不要低估人性的險惡!

說是在明朝萬曆年間,有一戶大戶人家的兒子娶了一位年輕貌美的妻子。原本是一件和和美美的事情,卻陡然生出波瀾。

這家人的兒子長年外出經商,嫁進來的新婦則因此常常獨守空房。雖然如此,其實這位新婦嫁進來之後,恪守妻子、兒媳的本分,侍奉公婆、處理家務,做得都是井井有條。

然而,唯恐天下不亂的婆婆看著貌美的兒媳起了疑心病,總疑心自己的丈夫與兒媳有點不清不楚的關係。

婆婆思來想去,每天都在猜忌這件事,突然有一天,她想出來一個「好辦法」,一招就能知道兒媳是不是忠貞的。

有一天晚上,婆婆等到自己老公睡著之後,偷偷穿上老公的衣服,躡手躡腳地跑到兒媳的房間。

她趁著夜色溜進去之後,跑到兒媳的床上,一下子就從背後抱住了兒媳。

兒媳大驚,拼盡全力的反抗,在扭打的過程中,兒媳在婆婆的臉上抓了好幾道血痕。

婆婆慌張而逃,卻讓兒媳婦看見了她穿的衣服。

媳婦以為自己被公公欺負了,於是回家告訴自親爹,親爹聽到後怒火衝天,喊上一大家子來到婆婆家興師問罪,婆婆做錯了事坐在房間不敢露面,公公一問三不知的看著眾人。

知道眾人為何前來後更是大喊冤枉,同時讓親家看看自己的臉有沒有被抓的痕跡,親爹沒看到公公臉上有被抓的痕跡,以為自己的女兒瞎扯,於是大罵女兒,女兒在委屈之下下選擇自盡。

出了人命,姑娘的父親怎能善罷甘休,立刻報了官。作為此案的唯一嫌疑人,倒黴的公公被傳喚到縣衙。

公堂之上,親家堅稱是公公強姦未遂,讓女兒羞愧難當而自盡。可是無論怎麼用刑,公公就是大喊無辜。

縣太爺根據自盡者娘家爹陳述,也覺得賊人臉上有傷痕,而公爹面龐完好,太過蹊蹺。

婆婆在娘家躲避幾天後回來探風聲,被鄰居撞個正著,臉上傷疤赫然在目,於是鄰居就把這一重要線索向縣太爺報告,婆婆馬上就被帶到縣衙。

婆婆到了縣衙還想抵賴,但經不起大刑伺候,吃不了皮肉之苦,還是乖乖招認。

至此,這樁堪稱離奇荒謬的坊間公案,被明代文學家、墨憨齋主人馮夢龍記入《古今譚概》,傳於後世。

人性猶似花瓶,根本經不起任何考驗與試探。人非聖人,皆有弱點。

其實考驗別人,就是在考驗自己。所以說人性是經不得考驗的。

類似的奇案故事,馮夢龍寫的還有很多:

比如,三現身包龍圖斷冤,趙太祖千裡送京娘,梁武帝累修歸極樂,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等等。

寫的都是人世間的市井生活、八卦傳奇、情愛欲望、虛實善惡的小故事,而這些恰恰又是最真實的人性。

馮夢龍和曹雪芹,施耐庵齊名,他還寫過一本被稱作是「千古謀略第一書」的《智囊全集》,就是這本書,對於曾國藩的影響很大!

曾國藩曾說:"每當夜深入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可見,曾國藩是非常喜歡《智囊全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進行翻閱,慰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

《智囊全集》書中內容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集合曆代智慧故事1238則,全部出自正史和筆記、野史。

不僅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謀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機智。

馮夢龍在寫這本《智囊全集》時,就說:「天下無餘智」,這意思就是——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

此書紀曉嵐倒背如流,所以才能每每機智過人、妙語連珠。康熙將此書視為國之重器,只準大臣內部傳閱。王健林更是在企業年會上向員工推薦此書。

想要吸取書中智慧的朋友,建議選擇有完整馮夢龍評價的白話文版本,因為文言文實在是晦澀難懂,文言文版本比較晦澀難懂,解釋起來也是比較的耗費時間,還是白話文版本的比較通俗易懂。

我看的《智囊全集》就是這樣,還由中華文化大講堂做了注釋、講解,所以對比其他版本注釋要更詳盡也更容易讀懂。

這個版本的《智囊全集》將原版的故事全部記錄進去,又加上了白話文翻譯,還有豐富的彩圖,還把陳夢龍的點評都完整的收納,注釋詳盡,更容易讀懂。

每一個故事都短小精悍,不會枯燥乏味,在不經意間就能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

由淺入深的講解了故事背後的道理,並且還做到了原文與解讀相輔相成,通篇讀下來更容易將智慧吃透、理通,熔煉於心,並運用於現實。絕對會給你的人生帶來不一樣的智慧!

這套書全套6冊,一整套的人生智慧只需要79塊錢,也就是兩杯咖啡的錢就夠讓你受益終生!

便能從古人的失敗中學習教訓,從成功中借鑑經驗,學習老祖宗們安身立命的智慧。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商品卡進行購買

相關焦點

  • 毫無人性!17歲印度少女被兩親戚先奸後殺,事後被偽造上吊自殺
    毫無人性!17歲印度少女被兩親戚先奸後殺,事後被偽造上吊自殺 2020-12-16 10:29:45 君清觀察室
  • 明朝奇案:叔公逼奸害命,御史扮鬼捉兇
    夫豐積屢諫懲不從,因出外為商不返,甄氏遂大開延納……」明朝時期,平和縣有個民婦甄氏,不守婦道,私下供養野漢子。甄氏的丈夫豐積偶有所聞,屢屢規勸妻子改邪歸正,可是甄氏就是不聽,因為豐積常年在外經商,甄氏就肆無忌憚往家裡勾引野漢子。
  • 馮夢龍《智囊全集》:悟透這2個官場智慧故事,輕鬆收拾強悍之人
    大部分可能只知道《資治通鑑》,但少有人知,後世還有一本「小《資治通鑑》」,就是明朝文學家馮夢龍所著的《智囊全集》,它被後世稱為「六大傳世奇書」之一。書中記錄了從先秦到明朝1238個關於智慧謀略的故事。其中有兩篇官場智慧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就是關於怎麼巧妙收拾那些強悍不聽話且手握重兵的幹將。
  • 「酒是燒身硝煙,色為割肉鋼刀」,馮夢龍12字巧妙形容,鞭辟入裡
    馮夢龍可謂是明朝故事的「奇人」,從先秦到明朝大大小小的民俗故事和智慧都被他收錄在《智囊全集》中。當時馮夢龍《智囊全集》一經出版,便壟斷了小說市場,有人眼紅,便想要出版一個類似的,但是卻發現好的故事都被馮夢龍收錄了。那馮夢龍這本《智囊全集》到底有什麼好?
  • 明朝命運最多舛的皇帝,明末三大奇案均與其有關
    明朝是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所以後世漢人對明朝的歷史也比較關注,明朝的政治制度由早期的君主制慢慢向虛君實相的君主立憲制過渡,如果不是十六世紀小冰河時代的到來,明朝會發展成世界上最早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未可知。明朝疆域圖明朝一共歷十二世共十六帝,除了開國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外,一直到亡國之君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雖說這十五人都是出身在皇家,從小就是錦衣玉食,但是他們之中有些人的命運還是挺坎坷的
  • 馮夢龍引人深思的10句經典話語,句句大智慧,成年人都應該要明白
    但在如此「完人」的背後,馮夢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馮夢龍是誰呢?馮夢龍被稱為「文學怪人」。如果你不認識他,想必也知道「杜十娘怒沉萬寶箱」的故事,這篇文章被選入高二語文教材。《賣油郎獨佔花魁》、《玉堂春落難逢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等,這些家喻戶曉的故事,都出自馮夢龍之手。
  • 古人言:有錢能使鬼推磨,下一句更殘酷,揭露人性醜陋,少有人知
    《智囊全集》是明朝馮夢龍所寫,他自己評價《智囊全集》說:"天下無餘智",也就是說普天下所有的智慧都囊括於此。不僅是曾國藩日夜捧讀,千古大帝康熙、乾隆將它稱為"國之利器"。一代名臣紀曉嵐將它倒背如流,遂練就鐵齒銅牙,妙語連珠。
  • 朱元璋要殺兒媳,兒媳喊冤,朱元璋:你禍害了多少無辜男孩?
    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同樣兢兢業業,不斷的將明朝發展的更好。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也不是殘暴之君。相反受過苦的朱元璋很值得愛惜百姓。當時朱元璋在元末時期沒有飯吃,結果他選擇了出家,之後朱元璋做過乞丐,到了最後朱元璋選擇了起義,這時候的朱元璋開始在歷史上嶄露頭角。
  • 老人言:有錢能使鬼推磨,下一句更殘酷,揭露人性醜陋,少有人知
    但你可知,曾國藩這一身文韜武略,離不開一位好老師:千古謀略第一書——《智囊全集》。每當夜深人靜時,他便會反覆品讀,是他從一個別人眼中的「笨小子」逆襲成為「千古第一完人」。《智囊全集》是一本怎樣的書籍,為何如此神奇?《智囊全集》是明朝馮夢龍所寫,他自己評價《智囊全集》說:「天下無餘智」,也就是說普天下所有的智慧都囊括於此。
  • 三狼奇案:一部非常殘忍又恐怖的電影,無情揭露了人性的陰暗面
    《三狼奇案》作為奇案題材的翹楚,因其根據真實案例改編——香港「十大奇案」之「三狼案」,本身是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的。而將現實案例搬到大銀幕的過程,影片既沒有完全採取純紀錄式的「再現」,也沒有製造過分的噱頭吸取關注,而是將重點放在如何通過這個故事去體現社會意義、並對真實的人性進行無情揭露與鞭撻。
  • 61歲山口百惠熬成婆!兒子曬結婚照,「聲優」兒媳時髦清純又甜美
    如今61歲的山口百惠終於熬成婆,長子三浦佑太郎曬出了自己的結婚照,三浦佑太郎身穿黑色和服充滿了成熟與穩重。身旁的妻子一身白色和服落落大方而又溫婉可愛,笑起來時更是溫柔似水。小兩口黑白配站在一起郎才女貌十分亮眼。
  • 兒媳沒有閨女貼心,盼著生閨女怕兒媳以後不孝。你是這樣想的嗎
    在他們的概念裡面,《兒媳沒有閨女貼心》。所以造就了。80以後幾代人的想法。在我的家庭裡邊。我的公公也是這樣認為的,她覺得女兒比兒媳貼心。他覺得以後養老還是要靠女兒。其實他自己有沒有想過他是怎麼對自己的兒媳的?有沒有像閨女一樣?對待自己的兒媳呢?我給大家講一下我自己的經歷。也是為什麼我一直不住婆家而一直住在娘家的原因。
  • 「我怕水涼,你坐月子怎麼不能洗衣服」婆婆教訓兒媳反被兒子掌摑
    #情感#很多人都把家庭關係過成了公婆—兒子—兒媳的金字塔關係,把兒媳放在最底端,這個家裡依舊長輩最大,但其實真正良好的家庭關係中每一個成員都應該是平等的,應該是婆婆—兒子—兒媳三個人連成一個閉環,他們互相影響,在這裡兒媳和婆婆之間應該是雙向箭頭,而兒子的箭頭指向婆婆和兒媳。
  • 春秋五霸宋襄公,司馬遷說他是英雄,馮夢龍說他是笨蛋,誰說的對
    今天咱們講宋襄公的故事,春秋第一霸齊桓公去世了,他的霸業也就結束了,事實上從管仲去世開始,齊國的霸業就開始搖搖欲墜,齊桓公最終被自己寵愛的臣子和兒子餓死,這就是一代霸主的結局。明朝也有一本書,叫《東周列國志》,同樣記載了春秋的歷史,但是在這本書中,作者馮夢龍認為宋襄公不配當霸主,他認為宋襄公是個糊塗的笨蛋。而實際上《史記》和《東周列國志》中記錄的關於宋襄公的故事是一模一樣的,但是最後兩個人得出的結論卻是截然相反,一個認為宋襄公是霸主,是英雄,另一個認為宋襄公是個糊塗的人,是個笨蛋。
  • 明朝烏鴉奇案:妻子貌美,卻離奇被害,烏鴉飛來報案,兇手現形
    明朝宣德年間,徽州府歙縣有一富戶名叫張時懋,家有萬貫之財。張時懋膝下僅有一子叫張學禮,學禮喜歡騎馬馳騁,容貌丰姿俊雅,鄰裡都稱其為明禮相公。有一年初春,張學禮和教書先生一同返回學館,半路上經過一個叫柳塘的村子。柳塘村的村民鄧魁在村口遠遠望見張學禮和老師走來,熱情地跑來招呼張學禮和先生到家裡去做客。
  • 兒媳會因此心生嫌隙:婆婆私翻兒媳東西,兒媳東西為啥不能隨便碰
    那麼作為婆婆,有個舉動最好不要有,那就是私自翻動兒媳的東西。私自翻動兒媳的物品可以說是做婆婆的大忌,也許有人認為有些婆婆是因為幫忙打掃房間才動了兒媳東西,兒媳婦應該感恩而不應該抱怨,事實真是如此嗎?不排除有的婆媳相處模式就是如此,兒媳婦會默認婆婆的這個舉動,她們之間不會因此心生嫌隙。但是大部分兒媳是很介意這個舉動的,那麼為什麼這個舉動很容易讓兒媳動怒呢?
  • 文豪野犬:敦芥與雙黑之間的對比分析,有什麼優勢與不足
    《文豪野犬》中,敦和芥川可以說都是太宰一手帶出來的學生,並且也是他將他們兩個人組到了一起。雖然敦和芥川已經並肩完成了分別對抗菲茨傑拉德以及伊萬,但是他們兩個人共事的時間還是太少,合作的默契程度還是不夠。下面我們來看看敦芥和雙黑兩個組合,他們之間分別的優勢與不足。
  • 《羅織經》:揭露人性的三句話,幫你看破人心,遠離小人
    答案只有一個,要弄懂人性。當然,搞懂人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我們就需要花點時間去研究學習一下。如果一時間無從下手,給大家推薦一本書——《羅織經》,這本書是唐代酷吏來俊臣和其黨羽一同編著的,書中深入剖析了人性中的惡與弱點,將人性解析得非常透徹。這裡給大家摘取《羅織經》中四句最暴露人性的話,幫助你看透人心,避離禍害與小人。
  • 300年前的明代禁書,曾瘋傳街頭巷尾,揭露真實人性
    三言指的是:喻世明言、醒世恆言、警世通言,編纂者是馮夢龍。之所以講編著,是因為三言許多篇目並非馮夢龍原創,而是收集了唐宋元以來許多流傳已久的傳奇、小說、話本,進行再創作、再加工。但看完之後你不會覺得這場人間喜劇裡誰好誰壞,當然那個專門攛掇人的薛婆是個徹頭徹尾的王八,你可以理解為她只是個工具,是個符號。王三巧思春,蔣興哥被綠,背後的深刻原因是明朝的商業化傾向。丈夫不出門經商,生活就維持不下去。妻子二八青春,一年半沒見丈夫難免閨中生怨。
  • 歷史上的王安石,把兒媳嫁給了別人,誰解其中痛?
    可是你只知道他的豐功偉績,卻不知道他曾做過一件即使是放在今天一樣離經叛道的事,他把兒媳當作女兒嫁了出去,而且當時他的兒子還活著;按照常理而言,誰家都希望自己的兒媳與兒子長長久久地在一起,但是為什麼王安石要做出如此奇怪的事呢?這件怪事的背後,又有什麼樣的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