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詞作為當時新興的文體,開始在文壇興盛。詞又被稱為長短句,它有特定的音律韻腳,需搭配歌曲唱和。
宋代也因為詞的蓬勃發展,其文化高度發達,湧現許多優秀詞人和作品。我們都知道,婉約派詞人以溫庭筠為代表,豪放派則以蘇軾、辛棄疾最負盛名。
我們今天就來帶大家欣賞南宋辛棄疾的作品。辛棄疾是南宋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他自號稼軒,世人習慣稱他為稼軒居士。他在宋詞上的造詣極高,有「詞中之龍」的美譽,與和他同時代的人相比,無人能出其右,用第一來形容他,一點都不為過。
辛棄疾一生坎坷,他是一個文武全才。文能妙筆生花,武能百步穿楊。南宋朝統治者昏庸無能,直把杭州作汴州,享受偏安一隅的安定,不斷向遼、金等國輸送歲幣,從未有真正的收復中原之心。
辛棄疾是個愛國詞人,是當時的主戰派。他只恨自己不能受到重用。一直任文職,就算有機會帶兵打仗,也得不到朝廷的支持,他幾次出徵,都是趁當時主戰派和主和派政見不同而從皇帝那獲得的少有幾次機會。
寧宗時,貴戚韓侂胄掌權,想要收復中原,建立蓋世奇功。年過七十的辛棄疾終於迎來了人生的曙光,他一生的夢想便是收復中原,奪回河山。
然而命運又和他開了玩笑,開禧北伐不久便遭遇失敗,這次北伐,韓侂胄剛愎自用,未做好充分準備。
一心只想著報效國家的辛棄疾,在這次北伐中,成為了政治犧牲品。他的理想好不容易發出了一點微光,很快隨著北伐的失敗而又回歸暗淡。
臨終時,他還喊著「殺敵!殺敵!」,滿懷失望的他寫下了一首詞,寫罷,便離開人世了。
這首詞叫做《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
作賢愚相去。差之毫厘繆千裡。人有聰明和蠢笨之分,這兩者能差多少呢?算其間能幾。不要小看了期間的差距,失之毫釐,謬以千裡呀!這是辛棄疾臨終,回顧一生所作所為,發出的感嘆,也是對後人的告誡。
細思量義利,舜蹠之分,孳孳者。仔細思考就會知道,義與利是舜與蹠的區別。等是雞鳴而起。他們都會雞打鳴了就起床,孜孜不倦地努力。這是多麼艱辛刻苦呀!
味甘終易壞,歲晚還知。辛棄疾認為舜的徒弟為善,蹠的徒弟為利。我們一定要看清楚這兩種人。酒的味道甘甜,但它不易存放,容易壞;
水沒有味道,它卻能長久保持品質不變,君子之交薄淡如水一般,我們倡導兩個人健康的交往方式時,常常用到這句詞,君子之間的交往就像水一樣清淡,但是回味無窮。
一餉聚飛蚊,其響如雷,深自覺、昨非今是。吃飯的時候,一大群蚊子叫著,它們的響聲如雷一樣響亮。現在想起來覺得:昨天錯的事,今天回頭來看,其實是對的。人生就是這麼奇妙,每個階段都有不同感悟和體會。
羨安樂窩中泰和湯,更劇飲,無過半醺而已。辛棄疾很羨慕能在安樂窩裡有泰和湯喝,喝再多也不會醉,微醺是最好的狀態。安樂窩、熱湯,都暗示辛棄疾臨終前仍掛念著國家山河破碎,希望國家快點強大統一江山。
辛棄疾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愛國詞人,他武藝高強,一生都在為北伐做準備,然而真正能夠帶兵打仗的次數屈指可數,他的才華不能發揮,最終抱憾終身。他將自己的全部感情,都寫進了詩詞當中,讓人深有感觸!
也為大家推薦這本《辛棄疾詞傳》,讓我們更加深入了解辛棄疾的一生,這套繪本當中還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細品天下古文,與古人進行「靈魂」交流。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很少有人能夠無病無災地走完人生,很多時候,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少年時期也許有衝動的煩惱,青年時期有工作的煩惱,中年時期有家庭的負擔,每個人都是如此,我們不必過於強化這種煩擾。
幸福總是奮鬥出來的,不勞而獲是不存在的。辛棄疾的一生是可嘆的,但是我們的人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不到最後,誰也不知道會怎麼樣,所以請堅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