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巴彥琥碩鎮做足訂單農業「文章」

2020-12-10 巴林右旗發布

入秋時節,在進入鎮區的公路邊一片金黃色的「花海」就會躍然出現在眼前,「花海」中,工人們正在採集著金黃色的花朵。這是巴彥琥碩鎮今年訂單種植的380畝萬壽菊已進入了收穫期,撲鼻的花香,賞心悅目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近年來,巴彥琥碩鎮結合本鎮土地、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實際,按照旗委旗政府農牧業轉方式調結構的總體要求,以開放的思路拓展農業,以市場的手段經營農業,大力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更優、農戶生產經營收入再上一個臺階。2020年,全鎮訂單作物種植18000畝,佔總耕地面積的22.5%,在訂單農業上做足「文章」。

面向市場,在搶抓訂單上做文章

一是搶抓機遇。堅持「宣傳早發動、任務早下達、規劃早布局、政策早出臺」的「四早」原則,搶抓特色及經濟作物訂單籤約的主動權。二是因地制宜。根據本地實際和群眾種植習慣,實行聯繫企業現場看、大戶示範帶等方式,在全鎮發展訂單甜玉米6800畝、甜菜2200畝、川椒600畝、葵花5200畝、大豆2600畝等。三是突出特色。鎮黨委政府瞄準綠色、無公害、有機農產品消費快速增長,市場潛力巨大的特點,大力推廣無公害農產品種植生產,引導群眾發展特色農作物訂單種植萬壽菊380畝、豌豆、架豆角、水蘿蔔籽180畝、南瓜30畝等。

集約經營,在輻射帶動上做文章

一是企業引領。利用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健全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巴林右旗巴林紅公司以每噸1000元的協議價格收購甜玉米,為全鎮種植戶提供二百萬斤的種植訂單;赤峰市林西糖廠以每噸540元的協議價格收購甜菜,可為種植戶提供萬噸以上的收購訂單,實現企業與農戶的「雙贏」。二是對接市場。充分發揮產業經紀人的作用,連接市場和農戶,緊密跟蹤農產品市場供求變化,用現代營銷理念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中組村46戶村民將600畝土地以每畝300元價格集體流轉統一種植辣椒,農戶除獲得土地流轉租金收入外還可以給種植大戶打工獲得額外收入。三是示範帶動。利用種植大戶懂技術、善管理的優勢,通過土地流轉,擴大規模,起到示範帶頭作用。中組村村民于振清和赤峰四方河源種子公司有多年的合作關係,今年通過土地流轉共種植180畝培育豌豆、架豆角、水蘿蔔種子,赤峰四方河源種子公司分別以豌豆籽每斤3.5元,水蘿蔔籽每斤6元,架豆角籽每斤7元的價格收購,于振清年每畝地純收入在2000元左右,利潤非常可觀,同時也吸引更多的農戶有意願與該公司合作。

轉變職能,在優化服務上做文章

一是注重風險規避。鎮農業、司法專業工作人員主動服務,協助種植戶農產品訂單的形式和內容進行規範,包括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履約方式、違約處理等有關條文和規定。在自願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礎上依法籤訂訂單,建立良好的收益分配機制,為雙方規避風險。二是注重科技服務。鎮農業部門積極對接旗現代辦全程參與、分村包片,實地指導培育壯苗、田間除草、病蟲綜防等實用種植技術,堅持良種良法全覆蓋,保證高產增收。三是注重技能培訓。針對不同群體積極開展各種農業科技和生產技能培訓,提供優質品種開發與技術服務參與到訂單,積極培養「土專家」、「田秀才」。

近年來,巴彥琥碩鎮圍繞特色農業,在結構調整措施上出實招,在推動落實上下功夫,在促進增收上見實效,著力發展規模化、高效化、產業化現代農業。2020年,巴彥琥碩鎮在發展訂單農業中又一次邁出了可喜的步伐,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築牢了產業發展基礎。

信息來源:巴彥琥碩鎮

編輯:任碩碩

審核:麻國棟 霍雅麗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糧食種植大戶的美好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楊德珠:每年(中央)1號文件發出來以後,這個政策我感覺傾向於咱們農村,我這樣尋思著逐步搞農業吧!農業以後成熟的話,想搞休閒農業。最初,楊德珠承包了70畝地,計劃養殖種植一體化發展。楊德珠:生產下來的糧食讓羊吃,這就是一個循環體系,我從山東買回來的羊是小尾寒羊,用杜泊羊做父本,小尾寒羊做母本,滿滿通過種羊雜交,我就都是這種種羊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王愛建:「玩轉」農業機械 走上致富之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王愛建:「玩轉」農業機械 走上致富之路 2020-08-13 2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做好山水大文章 走穩生態小康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做好山水大文章 走穩生態小康路金羊網  作者:趙映光、王漫琪、張送稔  2020-07-23 揭西縣是如何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帶領全縣人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行穩致遠的呢?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感受小康進程「中國風」
    「小康」以及「大同」,是先輩們憧憬的社會理想,是典型的中國表達。筆者近日跟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採訪團一路走來,途經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穿林海,過草原,進農村,真切感受到農業在強起來,農民在富起來,農村在美起來,感受到奔小康進程中的「中國風」「中國範」。  小康實踐更注重鄉情。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裡口山的「桃花源」
    在山東省威海市近郊的裡口山,依託自然環境優勢,王家疃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大力發展以農家樂和採摘園為品牌的特色休閒觀光農業,實現了無數城裡人的「田園夢」,也讓新農村煥發勃勃生機。《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今天播出《裡口山的「桃花源」》。威海市近郊的裡口山上有座小村莊——王家疃村。這裡三面環山,溪水潺潺,村裡特色的石頭房子古樸雅致,吸引了各地遊客紛至沓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壩青莊壩區:現代農業有奔頭
    沿著寬闊的機耕道,薛國忠帶著我們來到山藥地,他邊管護邊介紹:「搞農業懶不得,尤其是種蔬菜,除好草、看好苗、施好肥才能有好收成。」山藥基地 每到施肥的時候,薛國忠和老伴倆人用三輪車拖複合肥到地裡,一包肥100斤,一天之內兩老能施完2000斤,讓村裡的年輕人都自嘆不如。 」這麼大年紀了為什麼還要埋頭苦幹?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美麗宜居新南京 讓全面小康有顏值有品質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聚焦南京,看看這裡如何以繡花功夫雕琢城市、用綠色堅守呵護城市,夯實生態宜居之本,築牢幸福生活之基,把一個囊括「自然山水韻、古都文化魂、國際現代貌」的美麗古都留給未來。    為進一步做優宜居生活環境,南京用好城市管理「繡花針」,健全長效常態機制,設立3011名河長湖長,利用「南京河長」手機APP,實時跟蹤各級河長的巡河報告、巡河問題處置等情況,讓150條城市黑臭水體再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走向幸福生活
    我們在房間裡見到了大學畢業正在複習考研的高俊祥,他說:「2005年,我們家和其他村民從臨夏州東鄉縣偏遠山區整體搬遷到這裡,如今已整整15年了。如果沒有移民搬遷,我們不可能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nbsp&nbsp&nbsp&nbsp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玉門市先後接收安置「兩西」和疏勒河移民7933戶、近3.6萬人,移民人口佔到全市農業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梨樹縣:黑土地上綠色路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已在梨樹縣紮根科研10多年。7月22日下午,他向總書記詳細介紹了保護黑土的梨樹模式:「我們想了個辦法,把玉米秸稈還田,就像給黑土地蓋了一層被子,不僅可以防止風蝕水蝕,起到抗旱保墒作用,秸稈腐爛後還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土質鬆軟,玉米根系扎得更深了,還能抗倒伏。」  「這個模式總結推廣了嗎?」習近平總書記關切地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七)
    熱情的劉大姐拉出跳廣場舞用的音響設備,放起了耳熟能詳的《好日子》,「陽光的油彩塗紅了今天的日子喲,生活的花朵是我們的笑容……」歡快的樂曲輕柔地流淌在廣袤的梨樹黑土地上。調研手記:「我十分關心糧食生產和安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深山有果初長「橙」 「橘」心照亮小康路...
    「首批蜂蜜臍橙的成功推出,進一步增強了我們服務地方發展的底氣,激發了我們助民增收致富的信心!」貴州泉林農業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莫邦金說。近年來,該公司在麻尾鎮先後發展了1.4萬餘畝蜂蜜臍橙種植,最早掛果並試產成功的正是位於三棒村的1000畝種植基地。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王海青:田野上的追夢人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王海青:田野上的追夢人 2020-12-03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善始善終精準施策 勠力...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善始善終精準施策 勠力同心決勝小康——慶陽市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綜述新甘肅「我們對有勞動力且有技術的貧困戶,實施產業提升脫貧;對有富餘勞動力且可輸轉的貧困戶,實施『就業增收+產業託底』脫貧;對有一定勞動力可打零工的貧困戶,實施產業互助合作脫貧;對無勞動力的貧困戶,實施『互助合作+兜底保障』脫貧。」慶陽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介紹。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建設高標準農田 破解「靠天吃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高標準農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電配套、土壤肥沃、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劃定為永久基本農田的耕地。紮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對發展現代農業、確保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村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菜籃子」裡的小康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今天來看「菜籃子」裡的小康夢。地鐵一號線站外,就是原來的紅橋區佳園裡社區商業街。上世紀80年代末,由於周邊佳園北裡、佳園東裡等5個小區,有近3萬名居民要買菜,這裡逐漸形成了佔路市場。許愛順,1994年從山東德州來到天津做小本生意,賣雜糧、賣蔬菜。雖然天天起早貪黑、吃苦受累,但跟在老家打工相比,能賺到的錢多了。
  • 大豆變「金豆」 鄉親唱著村歌奔小康
    大豆變「金豆」 鄉親唱著村歌奔小康巴彥縣紅光鄉豐裕村美麗鄉村建設和調優農業種植結構見成效「巴彥大豆」訂單排到明年。近日,巴彥縣紅光鄉豐裕村的一段MV「火」了。在碧浪翻滾的青紗帳和滿眼金黃的豐收場景中,一曲村歌唱出了美麗鄉村建設和調優農業種植結構的成效,唱出了鄉親們增收奔富的美好生活。這段MV全長3分30秒,鏡頭從地理標誌農產品「巴彥大豆」幼苗破土而出,到飽滿的豆粒堆起「金山」,再到基層黨建凝聚人心、有力引領……豐裕村因「豐」而「裕」,村子更美了,村民們臉上洋溢著笑容。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02)讚一個!聖女果種植「錢」景好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02)讚一個!聖女果有「小金果」「愛情之果」的美稱。「我們之所以選擇種聖女果,主要是我們古浪的氣候條件和地理條件比較適合,再就是它的口感比較好,比較好管理,市場需求量比較大,所以我們選擇種植聖女果。」薛剛告訴記者。
  • 【走向小康】「雞司令」的小康之歌
    【走向小康】「雞司令」的小康之歌 2020-07-06 13: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海有盟,魯渝攜手奔小康
    前兩年,海拔400米的李高村充分發揮地理位置優勢,大力發展太空蓮農業特色產業,可銷售一直不理想。「去外省參展,別人的蓮子能賣到43元一斤,我們最貴的蓮子也只能賣到39元一斤。」裡仁鎮副鎮長楊光華回憶說。打不開銷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少產品標準認證。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豫鎮:在瓜果飄香的土地上成就「甜蜜的...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豫鎮:在瓜果飄香的土地上成就「甜蜜的事業」 2020-09-14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