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愛情,能修成正果的是幸福,但愛而不得才是人生常態。愛而不得我想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傾盡了全力也無法感動對方的骨感,另一種是愛了,深愛過,最後卻不得不遺憾地告別。
前面一種總是能被時間很好的治癒,畢竟得不到回應的愛情不見的是一件可以堅持的事情,一段時間之後便能很快地轉移感情;但是第二種卻總是能讓人懷念一生,因為我要多幸運才能在茫茫人海當中遇見你與你相愛,可是又有多少遺憾,讓我最後在茫茫人海中錯過了你。
而《廊橋遺夢》屬於後面那一種。
一、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有人說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希望你也相信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不早不晚的等在一個地方與你相遇,而他的出現是為了讓你知道,你在這個世上真的不是一個人,我們終將能遇見。
羅伯特 ·金凱德和弗朗西斯卡的相遇就是宿命安排的重逢。兩個真正契合的靈魂相互碰撞的時候並不需要多少的寒暄和套路,而是這個人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仿佛能看到另一個自己,然後能做的就是不自覺地跟隨他的腳步不斷地靠近彼此。
大家都說羅伯特·金凱德是屬於森系的男人,而弗朗西斯卡卻被農莊束縛了一生。因為她曾說過:「這不是我少女時夢想的地方。」那個能給她夢想的生活的男人卻還是跨越了山川大海找到了她,一切就是恰到好處,仿佛這份愛遲了很多很多年。
對於愛情,我們基本上沒有人可以拒絕,無論是你處於哪個年齡階段。已經四十歲的弗朗西斯卡在他的面前迎來了自己生命裡最美麗的時刻,愛情總是能讓一個人重新綻放,讓人重生,哪怕是拼盡全力耗盡今生的時光。
二、愛情的最高境界是成全,她選擇責任,他選擇成全
愛情是兩個人的結合,但是背後所背負的是一個家庭的幸福。面對著必然到來的選擇,弗朗西斯卡選擇了家庭和負責任,她不是一個被愛情衝昏頭腦的女人,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遭受別人異樣的眼光,哪怕她深愛著羅伯特·金凱德。
她把自己的半生都獻給了她的家庭、丈夫和孩子,也困在了那個不是她夢想的地方,但是即便內心再多的掙扎和憂鬱,最後的她都沒有選擇要離開那個禁錮自己夢想的地方,也沒有離開家庭。
羅伯特·金凱,這位在五十多歲時找到自己心愛的人的男人,選擇了尊重弗朗西斯卡的選擇,悄悄地滿足了他心愛的女人。之後,他帶著對她的思念四處奔波,不再打擾她的生活。他把她的名字刻在卡片上,放在他心裡最近的位置。
為何我覺得這兩個人的感情讓人感動呢?其實對於兩個人來說都是最艱難的選擇,沒有人不想忠於愛情,忠於夢想,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想要過上這樣的生活卻早以犧牲別人的幸福為代價,破壞他人的家庭為形式,這樣難免違背自己的內心和道德。
最後相愛的兩個人努力恪守了應該是要尊重對方選擇的生活方式,你選擇對家庭負責任,而我成全你的選擇。
三、有些人遇見就已經是幸運了,沒能在一起也不必遺憾
在愛情的世界裡,他們兩個人能夠幸運地遇見彼此。
正如羅伯特·金凱德說:「我不喜歡自憐自艾。我不是這種人。而且大多數時候,我不是這種感覺。相反,我有感激之情,因為至少找到了你。我們本來也可能像一閃而過的兩粒宇宙塵埃一樣失之交臂。」
故事的開頭是兩個人的相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親近可以讓幸福感增加,但是會有相遇就會有分別,那就是故事的結尾,而這種分別總是伴隨著痛苦和悲傷。
在羅伯特·金凱生命的最後,他對現實沒有怨言,相反,他深深地感激著。他很慶幸,曾經兩個人有過一段溫馨的戀情,因為有很多人在不斷地尋找真愛,他很幸運地找到了自己的女神弗朗西斯卡。他們的結局很可惜,但有些戀愛過程就足夠了。
一個人的生命可以很長也可以很短,但真正的為自己而活的日子其實也沒有多少天,四天的愛情照亮了兩個人的餘生,雖然對方不在身邊,但能在茫茫人海當中相遇,那已經是很大的幸運了。
因為不是所有有緣的人都能有機會和彼此度過餘生,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生命當中那個對的人。能和對的人度過餘生應該會很幸福吧,但是他們沒有實現,可也不負今生遇見。
四、舊夢是好夢,沒有實現,但也很高興我有過這些夢
從道德層面來說,《廊橋遺夢》並不算得上一個好故事,但是從故事本身的情節來說,它的確是一個好夢。因為兩個人深愛過,但卻彼此成全。一個選擇了收起自己的感情,回歸家庭,一個付出了不求回報,成全彼此。
那個被農莊禁錮一生的弗朗西斯卡最後沉睡在康橋邊上,她的前半生是被家庭所牽絆困于田野之間,她的後半生在回憶裡沉淪,守護在彼此相遇的廊橋之間。
她說:「我把我活的生命給了我的家庭,我把剩下的遺體給羅伯特·金凱德。」
羅伯特·金凱德選擇後半生在旅途中度過,聽到那首叫《弗朗西斯卡》的樂曲的時候落淚,那些不曾和她說過的話,不曾一起做的事,只有在死後才能與她見面了,只有那張她親手寫給他的字條,才能證明那個女孩曾經那麼真真切切地出現在過他的生命當中。
故事的結局總是讓讀故事的人哭,聽故事的人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影子。這本書教我們如何選擇和如何面對離別。
在那些我們愛而不得的感情面前,我們認為舊夢是一個美好的夢,就算是無法實現的。這不會影響到這是一個好夢。我們兩個人不能共度餘生,但也不負曾經遇見。
事實上,很多人都想成為弗朗西斯卡,但生活中不會有這樣一個靈魂照亮羅伯特·金凱。我們把生活和理想分成兩條相交的平行線,在彼此的故事中,這是幻覺中的無影點。我們被這個故事感動得流淚,為自己嘆息。
多少人終其一生,求而不得。
本文配圖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