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四王」之中他的影響力極大,創立婁東畫派,成為殿堂級畫家

2020-12-19 藍鷹書畫

在清「四王」之中他的影響力極大,創立婁東畫派,成為殿堂級畫家

文/文涓

王時敏(1592-1680),字遜之,號煙客,晚年又號西廬老人,祖籍位於江蘇太倉,是清朝初期宮廷畫風的主要代表人物。

與王翬,王鑑,王原祁共四人,形成了受皇室扶植的「四王」畫派。毫不誇張地說,「四王」的山水畫風,影響著整個清朝初期的一代人。

王時敏的山水畫在「四王」當中,更富有影響力,他的山水畫同時也開創了新的畫派「婁東派」。

王時敏在少年時期就曾被董其昌、陳繼儒等人所賞識,也受到了頗多名家的藝術指導。再加上其祖父為朝廷命官,家中本來就有豐富的收藏真跡,因此王時敏對宋元時期的大師名跡,都頗有研究,甚至達到了精研的地步。

之後,王時敏就隱居到山林之中,不再朝中赴仕,一心只在藝術創作上,專攻詩文、書畫。研究了諸多宋元名跡之後,再加上深受董其昌的影響,對傳統畫法頗有研究。

要說「四王」這一派,真是身體力行的代表人物,臨摹古人之畫作,於臨仿至逼真,這其中是下了多少實實在在的真功夫。

雖然臨摹古蹟有所弊端,但是這也不能否定它存在優點的事實。摹古總結了前人在筆墨方面的種種經驗與心得,對於藝術的發展歷史也有所了解。

而王時敏就是化古人之技藝為己貌,再加上對造化的切身感受,才創作出一幅幅堪稱絕世的佳作。

王時敏的《煙浮遠岫圖》,就是以黃公望的畫法來繪製的此圖,畫面之中的重巒疊翠,樹木蒼蔥,流水曲繞,松竹亭立,遠處看去,有茅屋草舍隱約在山谷之中。

整體看來,環境十分清幽寂靜。畫中的雲霧繚繞更是增添了畫面的神秘感與深遠感。這種虛實對比的手法,讓畫面之景全然被籠罩在縹緲的雲霧當中,宛如仙境一般,極具藝術觀賞性。

—END—

本文系陳曉輝美術館作者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四王的繪畫作品乍看相似,細看面貌各異,清初正統派山水畫欣賞
    從消極角度看,當四王成為清初畫壇的標杆,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畫家求新求變的勇氣。道理很簡單,當一種風格成為主流,就會不由自主地排斥其他風格,久而久之大家都畫一樣的作品,那還有什麼意思。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當畫壇成為一潭死水,就不能談及發展了。
  • 四王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與四僧弘仁、髡殘、朱耷、石濤
    明末清初,活躍在中國大地上有南北兩個畫派,北方有受皇室支持的「四王畫派」,南方有在野的「四僧畫派」。風格迥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對比一下。四王畫派共同特點是以"元四家"中黃子久的"恬淡平和"為最高審美標準,追求無一點塵俗之氣,一時學者風從,造成"家家大痴,人人一峰"的局面。
  • 他是王翬的繼承人,是「小四王」之一的畫家,作品名副其實嗎?
    他是王翬的繼承人,是「小四王」之一的畫家,作品名副其實嗎?文/秋香王玖,字次峰,號二痴,又號逸泉主人、海隅山樵,祖籍位於江蘇常熟,晚年移居至江蘇的蘇州,並且一直長期居住於此,生卒年皆不詳,是我國清代的著名畫家。
  • 藝術鑑賞|什麼是元四家、明四家、清四王?
    他專擅山水,取法五代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又得元代趙孟的「古意」,為「元四家」之首,著有《山水訣》。倪瓚:字元鎮,號雲林子。家境豪富,築「雲林堂」、「清閟閣」,收藏圖書珍玩。其山水宗法董源,參以荊浩、關仝筆法,用筆方折,創「折帶皴」寫山石,畫樹木兼師李成。
  • 明末清初兩大畫派,「四王」與「四僧」,各有千秋不相上下!
    明末清初兩大畫派,「四王」與「四僧」,各有千秋不相上下!文/華勇中國各朝各代從來不缺乏一些文人以及畫家,在明清時期同樣如此,這一時期也誕生了許多優秀的畫家,而要說最引人關注的還得屬於這8位畫家。分別是合稱為「四王」的王時敏、王鑑、王原祁、王翬,以及被人們稱為「四僧」的石濤、朱耷、弘仁、髡殘,由於「四王」以及「四僧」兩個流派的風格截然不同,所以自然引起了許多人的討論與關注。人們認為「四王」這風格是比較保守的,因為他們深受知名畫家董其昌的影響,堅持比較主流的畫法。
  • 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荷蘭畫家,蒙德裡安油畫作品欣賞
    皮特·科內利斯·蒙德裡安(英文: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荷蘭畫家,風格派運動幕後藝術家和非具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對後世的建築、設計等影響很大。
  • 究竟是四王刻板僵硬,還是四僧野路子亂畫,客觀的看法原來是這樣
    清 王時敏 如果一個畫家活在這個時代,很幸運地有很多機會發展,他的藝術創作也可以得到賞識,他的心情是愉快的,他自然畫出很美很開朗的作品,色彩很漂亮。清 王時敏 所以客觀來看,「四王」與「四僧」相比並不能絕對地說哪一畫派好或不好,他們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貢獻。
  • 從揚州八怪到海上畫派,窺文人畫派多元流變之一斑
    由於鹽商對於藝術的熱衷與贊助,在此地便興起了一批身份相似與風格相近的畫家群體,史稱揚州八怪,或統稱揚州畫派。清 李鱓 花卉冊因此「揚州八怪」並不專指某八個人,實際上是泛指代表揚州畫壇新風的一批畫家。這批畫家大體可分為三類。他們或為官場去職的州縣官吏,如鄭板橋、李鱓、李方膺、高鳳翰。
  • 「清初四王」王原祁,畫風大氣磅礴又不失精微,康熙也是他的粉絲
    其中王原祁最具個人特點,主張好畫當在不生不熟之間,自出心裁,不受古法拘束,熟不甜,生不澀,淡而厚,實而清,書卷之氣盎然紙墨外。其所著畫論有《雨窗漫筆》與《麓臺題畫稿》。擅長做詩,有《罨畫樓集》3卷。晚清婁東畫派代表人物秦祖永論王原祁畫風:「中年秀潤,晚年蒼渾」;論其畫曰:「沈雄驗右,元氣淋漓,筆端金剛杵之語不虛也」
  • 被道光皇帝稱讚的畫家,生前便已聲名鵲起,更是被稱為四王后勁
    被道光皇帝稱讚的畫家,生前便已聲名鵲起,更是被稱為四王后勁文/錢毛毛戴熙(1801-1860),字醇士,又作蓴溪,號榆庵、松屏,別號鹿床居士、井東居士,祖籍位於浙江杭州,是我國清代的官員、畫家。他擅長詩書,喜歡繪畫,是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也被世人譽為「四王后勁」,一度與清代畫家湯貽汾齊名。戴熙的山水畫早期是仿效王翬的畫法,在此基礎上加以臨摹宋元時期諸位大家的畫作,尤其對王蒙、吳鎮兩位名家的筆意更有心得。晚年時期,有幸觀摩到許多真跡,在用墨方面也得到了深切的領悟。
  • 最具影響力的中國畫家有哪些?中國十大畫家推薦,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畫歷史悠久,歷代畫家們更是創作出了不少名垂千古的傳世名畫,但你知道最著名的國畫大師都有誰麼?最具影響力的中國畫家又有哪些?本文就為大家帶來了中國十大畫家,這些國畫大師的很多作品還流傳至今供人瞻仰。 中國十大畫家
  • 「新安畫派」黃賓虹、張翰飛、汪採白:新安三雄
    著有《黃山畫家源流考》《虹廬畫談》等。張翰飛(1884-1939),安徽歙縣定潭人。出身翰林院,新安畫派著名畫家。汪採白(1887-1940),安徽歙縣西溪人。一生著述極豐,卓越的美術教育家。黃賓虹:近現代山水巨匠
  • 惲南田: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常州畫派的開山祖師!
    惲南田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書畫家,開創了沒骨花卉畫的獨特畫風,是常州畫派的開山祖師。與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吳歷合稱為「清六家」,他山水畫初學元黃公望、王蒙,深得冷澹幽雋之致。 他的山水畫,不讓「四王」,小幅逸筆草草,寄鬱勃於悠閒,枯而有潤,淡而有奇,自成格局。
  • 龔賢|金陵畫派創始人,超越四王,比肩四僧
    清代著名畫家龔賢是一位具有現代意義的山水畫大師,他對現代山水畫大師如黃賓虹、李可染等人都有較深的影響。南京城西有座幽靜之所,名曰清涼山,這裡也是龔賢晚年的隱居之地。在這裡,龔賢從「白龔」走向「黑龔」,在水汽淋漓的墨色中找到了內心的清涼世界,也為中國古代畫史留下了渾厚華滋的一筆。
  • 清初四王,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畫作欣賞
    清初四王是指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又稱江左四王。四人畫風接近,按傳統審美模式的心理定式,形成「四王」畫派,當時以正統地位雄踞於畫壇。「四王」屬於正統畫派,同時也屬文人畫家,他們倡導南宗的繪畫風格,繪畫具有「中和」之美,能使人消除偏激浮躁之氣,涵養一顆平和仁愛之心。
  • 清初四王之間的關係,你可了解?
    銳意變革的代表有 「清初四僧」(弘仁、髡殘、石濤、朱耷),而崇尚復古的畫家則以「四王」為首。 「四王」是指王時敏、王鑑、王翬和王原祁四位畫家。他們崇尚董源、巨然與「元季四大家」,以摹古為主旨,因受清王室扶植,「四王」畫派得以成為畫壇正統,從學者眾多,影響深遠。 「四王」之間的關係也十分密切——他們或為師友、或為親屬。
  • 藝術人物 | 他強調摹古,反對創新,為何能成「四王」之首?
    藝術人物 | 他強調摹古,反對創新,為何能成「四王」之首?他年齡最長,輩分為尊,也是「四王」畫風的開創者。其他三位都直接繼學於他。入清後的王時敏畫像然而,當翻看王時敏的畫論思想時會發現,他一輩子都汲汲於臨摹前輩,同老師董其昌一樣,他一生都醉心於黃公望。即便在右遷至太常寺少卿的25年間,在現實山林中悠遊的王時敏依舊念念不忘地臨摹著古作。
  • 20世紀中國五大畫派,你知道幾個?
    為此,全國各地的畫家紛紛雲集上海,為海上畫派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在十九世紀末,以趙之謙、張子祥、任熊、任燻、任伯年、胡公壽名望最高。到了二十世紀,海派畫家猶如接力棒,一棒接一棒,湧現了一大批畫家。
  • 「黃筌畫派」的源流和傳變
    以富麗工巧為畫風特質的「黃筌畫派」,由於適應宮廷貴族的審美意趣,在西蜀畫院居於主導地位;及至北宋初期,又統治皇家畫院近百年,致使當時花鳥畫無不以「黃家」體制為準。其對元、明、清時期乃至近現代花鳥畫都產生了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直接或間接地左右著花鳥畫的傳承和演變。顯然,梳理「黃筌畫派」形成和傳變的歷史,是體悟中國花鳥畫發展歷史及其文化意蘊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