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道光皇帝稱讚的畫家,生前便已聲名鵲起,更是被稱為四王后勁

2020-12-22 藍鷹書畫

被道光皇帝稱讚的畫家,生前便已聲名鵲起,更是被稱為四王后勁

文/錢毛毛

戴熙(1801-1860),字醇士,又作蓴溪,號榆庵、松屏,別號鹿床居士、井東居士,祖籍位於浙江杭州,是我國清代的官員、畫家。

1831年中了進士,第二年便升為翰林,官位一度達到了兵部侍郎,後來告病歸鄉,遠離了朝堂之上,到崇文書院擔任過主講一職。

1860年,正逢太平天國動蕩不安,而戴熙正是在彼時死於兵荒馬亂,諡號文節。

他擅長詩書,喜歡繪畫,是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也被世人譽為「四王后勁」,一度與清代畫家湯貽汾齊名。

戴熙的山水畫早期是仿效王翬的畫法,在此基礎上加以臨摹宋元時期諸位大家的畫作,尤其對王蒙、吳鎮兩位名家的筆意更有心得。

晚年時期,有幸觀摩到許多真跡,在用墨方面也得到了深切的領悟。道光時期,許多宮廷之中的書畫也大多出自他手。

既能畫花鳥、人物,也能繪梅竹石等景物,每一筆皆鐫妙無比。秦祖永曾經對其有過評價:臨摹古人的畫跡,就有如此渾脫靈韻,真的是天賦過人。

而《憶松圖》則是戴熙「師造化」的最好證明,這幅畫中的山水之景,頗有「北宋」山水的氣勢,在畫作意境上已經突破了「四王派」末流的那種蕭默枯燥。

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山嶽的氣勢雄厚,與山石的奇妙百態。 許多畫家的作品都是在其逝世之後,才被世人廣為流傳。

然而,戴熙的畫,在他生前就已經廣受歡迎。在他出督廣東學政那年,道光皇帝就曾對他說:你的畫筆十分清絕,無論是心中,還是目光中,滿是吳越間的山水。你的畫藝,完全可以稱為資深的畫家了。由此可見,彼時戴熙就已經頗受人們尊崇和稱讚了。

—END—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他是王翬的繼承人,是「小四王」之一的畫家,作品名副其實嗎?
    他是王翬的繼承人,是「小四王」之一的畫家,作品名副其實嗎?文/秋香王玖,字次峰,號二痴,又號逸泉主人、海隅山樵,祖籍位於江蘇常熟,晚年移居至江蘇的蘇州,並且一直長期居住於此,生卒年皆不詳,是我國清代的著名畫家。
  • 究竟是四王刻板僵硬,還是四僧野路子亂畫,客觀的看法原來是這樣
    品讀繪畫經典,分享藝術感悟提起清代繪畫藝術,很多人一直把四王和四僧看得很對立。喜歡「四王」的人對他們五體投,認為四王功力深厚,四僧純屬野路子亂畫!清 王時敏 如果一個畫家活在這個時代,很幸運地有很多機會發展,他的藝術創作也可以得到賞識,他的心情是愉快的,他自然畫出很美很開朗的作品,色彩很漂亮。
  • 四王的繪畫作品乍看相似,細看面貌各異,清初正統派山水畫欣賞
    四王是指清代初期四位著名的山水畫家,分別是王時敏、王鑑、王原祁和王翬。這四位畫家中,王時敏和王鑑年齡相仿,王原祁和王翬是同輩之人。四王的山水畫風格影響了整個清代的繪畫創作,到了20世紀初期,仍然有大量臨仿四王的作品。
  • 大清鐵帽子王之恩封四王的傳奇色彩
    封建王朝歷經數十朝,各有其傳奇色彩和奇妙之處,而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更是經常被人提及。今天我們在這談一談大清鐵帽子王中恩封四王的傳奇故事。看過清史和清朝古裝劇宮廷劇的都知道,大清有鐵帽子王共十二位,其中功封開國親王八位,中後期受朝廷恩封又有四位。
  • 在清「四王」之中他的影響力極大,創立婁東畫派,成為殿堂級畫家
    在清「四王」之中他的影響力極大,創立婁東畫派,成為殿堂級畫家文/文涓王時敏(1592-1680),字遜之,號煙客,晚年又號西廬老人,祖籍位於江蘇太倉,是清朝初期宮廷畫風的主要代表人物與王翬,王鑑,王原祁共四人,形成了受皇室扶植的「四王」畫派。毫不誇張地說,「四王」的山水畫風,影響著整個清朝初期的一代人。王時敏的山水畫在「四王」當中,更富有影響力,他的山水畫同時也開創了新的畫派「婁東派」。
  • 明末清初兩大畫派,「四王」與「四僧」,各有千秋不相上下!
    明末清初兩大畫派,「四王」與「四僧」,各有千秋不相上下!文/華勇中國各朝各代從來不缺乏一些文人以及畫家,在明清時期同樣如此,這一時期也誕生了許多優秀的畫家,而要說最引人關注的還得屬於這8位畫家。分別是合稱為「四王」的王時敏、王鑑、王原祁、王翬,以及被人們稱為「四僧」的石濤、朱耷、弘仁、髡殘,由於「四王」以及「四僧」兩個流派的風格截然不同,所以自然引起了許多人的討論與關注。人們認為「四王」這風格是比較保守的,因為他們深受知名畫家董其昌的影響,堅持比較主流的畫法。
  • 他遠學元代四大家近承清初四王,匯多家成己學,為乾隆所賞識
    他遠學元代四大家近承清初四王,匯多家成己學,為乾隆所賞識文/錢毛毛錢維城(1720-1772),起初的名字為辛來,字宗磐,又字幼安,別號有幼庵、茶山,晚年時期又號家軒,祖籍位於江蘇常州在錢維城幼年時期便格外喜歡繪畫,再加上家族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異條件——其族祖母陳書,跟隨陳書學習寫意折枝花果,之後更是學了勾描與渲染,氣韻聯合,整體頗為協調。後來又得到了畫家董邦達的指導,學習繪畫山水。錢維城所繪的山水,山勢逶迤,極富氣勢,構圖井然有序,意境清幽淡雅。
  • 道光皇帝去世之前,他將皇位傳給奕詝,皇六子封為恭親王
    道光皇帝駕崩之前,將皇位傳給奕詝,皇六子封為恭親王。在道光年間,道光皇帝臨去世前,一直在為未來家業選擇繼承人而惆悵。道光皇帝的兩個兒子奕詝和奕訢,成為了道光皇帝的主要候選人。恭親王奕訢在清朝歷史上是一位有非凡成就的人物,在鹹豐皇帝去世時,恭親王奕訢不僅幫助慈禧太后贏得了滿朝文武的敬重還順勢幫助同治帝徐圖自強。我們今天所要講述的主人翁就是這位恭親王,這麼有才幹的一位人物,道光皇帝為什麼卻選擇了鹹豐帝成為清朝的掌門人?道光皇帝為何會選擇鹹豐帝成為下一任家業繼承人。
  • 道光皇帝駕崩前留下遺詔,第六子封親王,賜號為「恭」,有何深意
    道光皇帝 駕崩前留下遺詔,第六子封親王,賜號為"恭",有何深意 我們看清宮劇時,常常就會看到這樣的情形:老皇帝駕崩後,大臣們常常會從"正大光明"的匾額之後取出先皇遺詔,看到遺詔中所書的"皇X子立為皇太子",於是就誕生下一代新皇。
  • 道光不立政治才能和身體素質更好的恭親王為皇帝,而是選擇鹹豐?
    政治才能中等偏下的鹹豐能讓清朝這艘已破敗不堪的巨艦不沉,這已實屬極限。鹹豐改革力度雖遠超嘉慶、道光二朝,但他優柔寡斷、畏首畏尾的性格,讓他的改革註定觸摸不到清朝最為核心的問題,除了在腐敗問題上,鹹豐稍微下定了決心去整治,國庫空虧,民生凋敝,兵將腐朽等問題,鹹豐是連碰都不敢碰,更別說改革。
  • 道光——清朝最默默無聞的皇帝,「摳」和「賠」兩個字伴其一生
    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從努爾哈赤到光緒一共有十二位皇帝,有些皇帝如康熙、乾隆等為大家所熟知,也有一些有些皇帝默默無聞,如道光、鹹豐等。今天就為大家揭秘清朝第八位皇帝——道光帝不為人知的故事。第一件事,道光登基以後取消了萬壽節,千秋節等皇帝皇后生日以及除夕元旦冬至等節日。道光曾下了一個聖旨,叫「御製聲色貨利諭」,就是號召大家艱苦樸素,少吃肉,多吃素,群臣紛紛迎合,在公共場合已經沒人敢吃肉了。有一年道光破例舉辦了千秋節,特許朝中大臣前來吃席。
  • 清代著名畫家有哪些?清代畫家概述
    說起清代畫家,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鄭板橋,其實清代畫壇非常繁榮,清代有接近300年的歷史,名家輩出,名氣最大的有鄭板橋,還有四王,四僧等等。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下清代畫家。
  • 穿草鞋上班的「摳門」皇帝,比道光還小氣,名聲卻好的不得了
    作者:笑林趣史 清朝的道光皇帝是出了名的「摳門」皇帝,平時連雞蛋都捨不得吃,衣服破了打上補丁還要繼續穿。本質上他是想節儉,但事實上,根本沒有起到節儉的效果,他捨不得吃的雞蛋,吃一個就要花費白銀三十兩,衣服上的補丁,打一個也要花五兩,比市面上的價格不知貴了多少倍。
  • 段鐵畫中「石頭」的意境,此處追溯到清初「四王」之王原祁……
    中國畫大乘者無不紮根於民族文化土壤中,貫穿著革新求變精神,品鑑畫家段鐵的藝術創作,我們會立刻被畫中引人注目的「石頭」所吸引,此處的藝術創作故事,畫面追溯到清初「四王」之王原祁...段鐵作品《茂林石凳小溪邊》清初「四王」王原祁王原祁作為清初著名的畫家,也是清初「四王」中最有影響力的畫家,他將風水與繪畫結合,在風水學的理論中,「龍脈」就是尋龍擇穴的選址之說,但是清初「四王」王原祁將「龍脈」運用到繪畫中,不僅是畫中龍脈,開合起伏,而且對我國後世的繪畫也產生深遠影響
  • 常說四王畫風保守教條,為何無人能夠超越,紮實的基本功太重要了
    四王是指明末清初四位山水畫名家,分別是王時敏、王鑑、王原祁、王翬。他們四人中,王時敏和王鑑的年齡相當,王原祁和王翬都是他們二人的晚輩。這四位畫家被統稱為清代初期的山水畫正統派,在創作中他們四人都很強調傳統技法的重要性,講究筆筆有來歷,落墨有章法。
  • 教你辨別道光瓷器,你對道光瓷器知多少?
    道光松石綠地粉彩福壽紋葫蘆瓶 道光皇帝素以儉樸著稱,即在位之初,就裁減宮內脂粉費用數百萬兩,在瓷器燒造上也力求簡樸,儘量控制費用,若你手上有珍貴藏品困於出手,想找正規拍賣平臺,有緣者可與大林聯繫壹捌捌
  • 皇帝修建陵墓時,最怕遇到一件東西,倘若遇到,所有努力前功盡棄
    而古往今來唯一一場確定延續了千年的戰爭,還得是古代皇帝和盜墓賊之間的拉鋸戰。歷代皇帝在生前都想將自己的陵墓修得既豪華又隱蔽,同時還在墓中精心安插各種機關,以此來躲過後世盜墓賊的洗劫。然而,一山更比一山高,帝王陵寢自修建那天便定了格局。而盜墓技術則是隨著時間的推進水漲船高。在這場戰爭中,盜墓賊永遠是佔據優勢的一方。
  • 清朝最幸運的繼後,兒子成為了大清皇帝,17歲就成為皇貴妃
    並且在之後接連生下了三個孩子,而且她的孩子還成為了清朝的皇帝。此人便是道光時期的孝全成皇后,她也是道光時期的繼後,是道光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在這之前道光皇帝一共有過兩個皇后,比如第一任皇后出生高貴,來自於鈕祜祿氏。而第二位皇后一樣是出身顯赫,但是同樣命不久矣。也正是因為道光皇帝後宮空虛的原因,皇宮準備選秀,孝全成皇后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進入皇宮的。
  • 藝術人物 | 他強調摹古,反對創新,為何能成「四王」之首?
    藝術人物 | 他強調摹古,反對創新,為何能成「四王」之首?順古求變:王時敏的摹古之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王時敏的「摹古」都為人詬病,其開創的「四王」畫風也被看作是中國畫衰微的源頭。他對弟子王翬、孫子王原祁的期望亦是使「虞山一隅」、「吳中畫道」振而興之,其稱讚石谷亦是「如古人忽復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