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名通,又名君寶,號三豐子,世稱「隱仙」。外號「張邋遢」,道教學者、武術家、書法家、思想家、丹道學家、天文學家,中國道教全真道武當派、三豐派開山祖師,內家拳始祖,太極拳始祖,道符體書法開創者,抗元民族英雄。
歷代統治者對張三丰尊崇有加,元惠宗敕封「忠孝神仙」;明成祖敕封「猶龍六祖隱仙寓化虛微普度天尊」;明英宗賜號「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號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明熹宗封號「飛龍顯化宏仁濟世真君」。
第一,張三丰是哪裡的人?
張三丰是遼東懿州人,現在的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西南或蒙古族自治縣塔營子鄉人。證據是《明史·方伎傳》載「張三丰遼東懿州人。園嬌外史《三豐先生傳》載,張三丰是遼陽懿州人,遼東、遼陽是歷史上的區域泛指周相當於現在的遼寧省,而懿州的州治則在現在的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塔營子鄉因此張三丰是阜新人有充分的歷史依據。
第二,武當山為何因張三丰而名揚天下的?
1314年-1320年,再到1407年,明代皇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多次尋訪張三丰而無果。為表誠意,朱棣動用三十萬人,耗資數百萬銀兩,在武當山天柱峰為張三丰修築了一座宮殿,此行為令人瞠目結舌,為此也使武當名揚天下。
第三,張三丰真的做過兩年的縣委書記嗎?
張三丰五歲時得了眼疾,醫治無效。出家被送到碧雲宮當了和尚。半年後張三丰眼病痊癒。他14歲時即考取秀才,18歲時離開家鄉到燕京遊覽,結識了當朝平章政事廉希憲,佳薦他做了中山博陵縣令。不到兩年因其志趣不在做官,遂辭官遠遊。
第四,張三丰何時離開陝西寶雞到終南山的?
張三丰四十八歲時到了陝西寶雞,見寶雞山澤幽邃便定居下來。1314年離開寶雞到了終南山,偶遇火龍先生時,已經六十七歲。他拜火龍為師學道在終南山。
第五,張三丰何時去的武當山的?
1324年,張三丰遊至武當山,見此山興旺就定居下來繼續修道。武當道成之後他又開始了雲遊。公元1314年張三丰由楚還遼陽掃墓,後復至秦蜀出蜀入境又赴吳越矯窩金陵傳江南富戶沈萬三以仙道。張三丰離開金陵後復歸寶雞扔居全臺觀忽忽數年至1366年,張三丰已119歲仍遊嵩山。
第六,張三丰的社會貢獻?
張三丰為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丰是道家內丹祖師和道家拳術祖師,是丹道修煉的集大成者,主張「福自我求,命自我造」。張三丰所創的內家拳法,充分體現了道家貴柔守雌,以柔克剛的哲理。此拳法一直流傳至今,對中國武術的發展具有重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