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ELEVEn便利店,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在北上廣這種大都市,基本隨處可見,它是一家日本企業,在全球擁有60000多家店,在中國也有7000多家,它是日本伊藤洋華堂旗下最賺錢的項目,於1974年引入日本。

其實最初7-ELEVEn這個品牌並不屬於伊藤洋華堂,而是屬於美國南方公司,伊藤洋華堂開的第一家便利店還是美國南方公司授權給他開的,並且要求八年之內要開到1200家店。
可是千算萬算,也沒想到,1991年,他們反身去收購了美國的南方公司,美國那時候流行開發石油,南方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不料導致資金緊張,最終南方公司向伊藤洋華堂發出「你們來收購我們吧」這樣一個邀請。
為什麼伊藤洋華堂能夠把7-ELEVEn做到這麼成功,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真正的幕後玩家其實是另外一個大神——鈴木敏文,今天我們主要來講講為什麼7-ELEVEn能夠成功,還反身收購母公司美國南方公司,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1956年4月的時候,鈴木敏文只是一個出版公司的小職員,他主要負責市場調研,在出版社的時候有點不得志,因為他想做本雜誌,但領導不願意,叫他做好自己的調研工作就好了,於是他選擇了離職。
而這時候的伊藤洋華堂正好屬於發展階段,在大力招人,於是鈴木敏文就去應聘了,去的時候跟面試官講自己的方案,做雜誌的夢想,面試的人說很好,這個想法真不錯,乾脆到我們這來實現的。夢想成真了,鈴木敏文非常開心,第二天就去上班了。
結果沒想到一去幹的事完全跟雜誌沒關係,讓他去做商場銷售,鈴木敏文不開心了,說你們不是說讓我來做雜誌的嗎?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呢?伊藤洋華堂的人告訴他,因為公司快速擴張,每年至少要招一千個新人,招不到那麼多他們就「騙」,然後把鈴木敏文「騙」進來了。
沒辦法,既來之則安之吧,於是鈴木敏文幹起了商場銷售,因為表現好,他很快做到了管理層。有一次公司組織去美國學習考察,他們去了加利福尼亞,鈴木敏文也在裡面,在加利福尼亞的一個街頭,他看到了第一家7-ELEVEn便利店,當時這個店就是美國南方公司開的,鈴木敏文覺得很有意思,怎麼會有這麼小的店呢?而且發現裡面有熱狗,除了可以買東西還可以吃東西,最主要的是買東西很方便,走幾步就買好了,不用兜那麼大一個圈。
他心想,這東西有沒有可能引進日本呢?然後回到日本就跟公司提,說我們也應該開7-ELEVEn這樣的小店。那個時候六七十年代的日本都在學美國,認為最主要的發展方向是開大店,大超市,公司直接拒絕了,但鈴木敏文認為,日本那時候還沒有完全出現老齡化,但未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老人,老人是不會開車跑到郊區去逛大超市的。

最終經過他的努力,終於說服了公司,公司說那行吧,那要談就你去談吧,於是他就負責跟美國人談判,在1973年11月31號,他們和美國南方公司籤訂了合同,並且要求他們在八年之內開到1200家店,同時營業額美國人要分走0.6%。
1974年5月15號,京東江東區的豐州店開業,這是7-ELEVEn在日本的第一家店,1976年,7-ELEVEn已經開到了100家店,1980年門店過千,1984年門店過兩千,1987年門店過三千,1990年門店過四千,1991年反身收購母公司美國南方公司。
你要知道,這個品牌是美國人創造的,原來也一直在美國,是鈴木敏文創造了奇蹟。一直到2013年,7-ELEVEn在日本達到了15000家店,這是整個7-ELEVEn的發展史。到今天為止,鈴木敏文創造的收入,就是整個7-ELEVEn的收入,佔到了日本GDP的1.25%,他真正的做到了富可敵國。
一個「誤入歧途」的打工仔,到7-ELEVEn最大的股東,還成為伊藤洋華堂的股東,這是一個典型的逆襲故事,如果沒有他的高瞻遠矚和堅持到底,也不會有現在的7-ELEVEn連鎖便利店,他的一切都是靠他自己創造出來的,值的我們尊敬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