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敏文│沒有他,就不會有現在的7-ELEVEn連鎖便利店

2021-01-14 南潯陽

7-ELEVEn便利店,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在北上廣這種大都市,基本隨處可見,它是一家日本企業,在全球擁有60000多家店,在中國也有7000多家,它是日本伊藤洋華堂旗下最賺錢的項目,於1974年引入日本。

圖為7-11便利店門店

其實最初7-ELEVEn這個品牌並不屬於伊藤洋華堂,而是屬於美國南方公司,伊藤洋華堂開的第一家便利店還是美國南方公司授權給他開的,並且要求八年之內要開到1200家店。

可是千算萬算,也沒想到,1991年,他們反身去收購了美國的南方公司,美國那時候流行開發石油,南方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不料導致資金緊張,最終南方公司向伊藤洋華堂發出「你們來收購我們吧」這樣一個邀請。

為什麼伊藤洋華堂能夠把7-ELEVEn做到這麼成功,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真正的幕後玩家其實是另外一個大神——鈴木敏文,今天我們主要來講講為什麼7-ELEVEn能夠成功,還反身收購母公司美國南方公司,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圖為:伊藤洋華堂公司logo

1956年4月的時候,鈴木敏文只是一個出版公司的小職員,他主要負責市場調研,在出版社的時候有點不得志,因為他想做本雜誌,但領導不願意,叫他做好自己的調研工作就好了,於是他選擇了離職。

而這時候的伊藤洋華堂正好屬於發展階段,在大力招人,於是鈴木敏文就去應聘了,去的時候跟面試官講自己的方案,做雜誌的夢想,面試的人說很好,這個想法真不錯,乾脆到我們這來實現的。夢想成真了,鈴木敏文非常開心,第二天就去上班了。

結果沒想到一去幹的事完全跟雜誌沒關係,讓他去做商場銷售,鈴木敏文不開心了,說你們不是說讓我來做雜誌的嗎?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呢?伊藤洋華堂的人告訴他,因為公司快速擴張,每年至少要招一千個新人,招不到那麼多他們就「騙」,然後把鈴木敏文「騙」進來了。

沒辦法,既來之則安之吧,於是鈴木敏文幹起了商場銷售,因為表現好,他很快做到了管理層。有一次公司組織去美國學習考察,他們去了加利福尼亞,鈴木敏文也在裡面,在加利福尼亞的一個街頭,他看到了第一家7-ELEVEn便利店,當時這個店就是美國南方公司開的,鈴木敏文覺得很有意思,怎麼會有這麼小的店呢?而且發現裡面有熱狗,除了可以買東西還可以吃東西,最主要的是買東西很方便,走幾步就買好了,不用兜那麼大一個圈。

他心想,這東西有沒有可能引進日本呢?然後回到日本就跟公司提,說我們也應該開7-ELEVEn這樣的小店。那個時候六七十年代的日本都在學美國,認為最主要的發展方向是開大店,大超市,公司直接拒絕了,但鈴木敏文認為,日本那時候還沒有完全出現老齡化,但未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老人,老人是不會開車跑到郊區去逛大超市的。

圖為:鈴木敏文

最終經過他的努力,終於說服了公司,公司說那行吧,那要談就你去談吧,於是他就負責跟美國人談判,在1973年11月31號,他們和美國南方公司籤訂了合同,並且要求他們在八年之內開到1200家店,同時營業額美國人要分走0.6%。

1974年5月15號,京東江東區的豐州店開業,這是7-ELEVEn在日本的第一家店,1976年,7-ELEVEn已經開到了100家店,1980年門店過千,1984年門店過兩千,1987年門店過三千,1990年門店過四千,1991年反身收購母公司美國南方公司。

你要知道,這個品牌是美國人創造的,原來也一直在美國,是鈴木敏文創造了奇蹟。一直到2013年,7-ELEVEn在日本達到了15000家店,這是整個7-ELEVEn的發展史。到今天為止,鈴木敏文創造的收入,就是整個7-ELEVEn的收入,佔到了日本GDP的1.25%,他真正的做到了富可敵國。

一個「誤入歧途」的打工仔,到7-ELEVEn最大的股東,還成為伊藤洋華堂的股東,這是一個典型的逆襲故事,如果沒有他的高瞻遠矚和堅持到底,也不會有現在的7-ELEVEn連鎖便利店,他的一切都是靠他自己創造出來的,值的我們尊敬和學習。

相關焦點

  • 7-Eleven創始人鈴木敏文的零售哲學:未來決定現在
    有一位和稻盛和夫同年(1932年)出生的日本企業家鈴木敏文,人們可能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但提到他經營的連鎖便利店7-Eleven,估計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這位鈴木敏文先生,最後一次活躍在媒體上是在2016年,當時因為「任人唯親」的事件,他不得不辭職,結束了持續60年的工作生涯。退休後的鈴木敏文開始回看自己的人生,並寫下了很多關於零售經營哲學的文章和書籍。
  • 起源於美國的便利店大佬,7-Eleven成功背後到底做對了什麼
    到1963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州、佛羅裡達州和維吉尼亞州等地的「seven-eleven」連鎖便利店,已經有超過1000家。  次年,seven-eleven開始允許特需加盟經營。並在1974年由日本零售業經營者伊藤洋華堂引入日本。
  • 重溫經典:7-Eleven創始人鈴木敏文的零售哲學
    這是7-Eleven創始人鈴木敏文在《零售的哲學》一書開頭對自己的描述。作為便利店行業的傳奇人物,鈴木敏文對消費者有深刻的洞察,他將經營管理7-Eleven的心得寫在《零售的哲學》一書中。如今,中國的零售行業恰似當年7-Eleven成立時的日本,逐漸由大型零售業態主導的市場向中小型零售業態過渡,鈴木敏文的這本《零售的哲學》成為現在中國便利店可以參考的戰略指南。
  • 7-Eleven便利店的零售哲學
    某天,他碰巧進了一家美國7-Eleven小店,店裡有熱狗、麵包,還有生活用品,就像一個小型的超市。因為對這個小店印象深刻,回國後鈴木敏文查了資料,才知道7-Eleven屬於美國南方公司,已經開設了4000多家連鎖店。鈴木敏文十分驚訝,覺得這個便利店一定很特別,下定決心要引進7-Eleven便利店。
  • 便利店先驅、7-11之父鈴木敏文被迫辭職
    83歲的便利店先驅、7-ELEVEn帝國的締造者鈴木敏文大概沒有想到自己會以被動辭職的方式離開公司。  此前有消息稱,為了讓自己的兒子鈴木康弘順利接掌集團,鈴木敏文欲讓井阪隆一調離現任崗位。上周,美國對衝基金Third Point的經營者Daniel Loeb就因此事向SEVEN&i的董事會發出信函,要求鈴木敏文在選擇接班人時避免任人唯親。  為了平息這一事件,鈴木敏文今日決定辭職。
  • 7-11便利店創始人鈴木敏文:企業年利潤近百億元,堪稱奇蹟
    日本7-11便利店創始人鈴木敏文所寫的《零售的哲學》,驚奇的發現,鈴木多年前就解決了仍然在困擾中國零售的問題。2001年,日本經濟環境曾經有過一段通縮期。當時,各個公司都陷入了大幅降價的惡性循環。而包括7-11在內的其他連鎖便利店也緊隨其後推出了100日元的飯糰應戰。然而,再美味的東西也會有讓人膩煩的一天。隨著時間的推移,不論價格變得如何便宜,顧客也不願意再次選擇同款飯糰。於是7-11的產品研發負責人又提議推出比100日元更低價的飯糰。正如大部分人的思維一樣,他從100日元飯糰熱銷現象的背後推測「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消費者更喜歡價格低廉的產品」。
  • 7-11之父鈴木敏文要辭職,原因是沒能成功幫親兒子上位?
    華爾街日報的消息,83歲的便利店先驅、7-11帝國的締造者鈴木敏文)今日宣布辭職。據悉,鈴木敏文是在7 & i Holdings Co.董事會召開後的幾個小時後宣布的這一決定。在這次的董事會上,15位董事就是否撤換現任 7-Eleven總裁伊阪隆一舉行了投票,結果以七票贊成、六票反對、兩票棄權告終, 這意味著由於未達到規定要求的大多數,伊阪隆一,現年58歲的他,將繼續擔任現有職務。那為啥鈴木敏文就不開心地要離職呢?
  • 7-11創始人鈴木敏文:做零售有三大誤區
    日本7-11便利店創始人鈴木敏文所寫的《零售的哲學》,驚奇的發現,鈴木多年前就解決了仍然在困擾中國零售的問題。今天,總結了一部分,分享給大家,這幾個錯誤,幾乎是平時最常見的了。鈴木敏文不這麼認為。通過對市場宏觀現狀的分析,鈴木敏文發現現在的消費形態並非趨向多樣化,反倒具有非常明顯的統一化特點。這裡有兩個原因:1、產品更新雖然很快,但並非所有產品都有銷路,稍作觀察就可以發現人氣總是聚集在某些特定的種類上,因而並不能由此得出現在的消費形態正呈現多樣化的結論。
  • 7-11創始人鈴木敏文離職背後 他說是這樣做到全球最大的
    這是便利店先驅、7-Eleven帝國的締造者鈴木敏文印在其自述《零售的哲學》中文版封面上的話。作為全球最大便利店連鎖公司的創始人,83歲的鈴木敏文今年4月為了平息所謂「任人唯親」的事件,決定辭職。不出意外的話,他的職業生涯已經結束。
  • 和而不同:7-Eleven的「中國策」
    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店在全國擁有2.7萬家門店,雖然營收600億看起來數字很龐大,但2016年單店單日營業額僅有3846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便利店報告,中國本土便利店的單店日均銷售額是4936元。北京的7-Eleven平均日銷售額是2.4萬元,約是中國便利店盈利能力的3倍。但7-Eleven進入北京、天津兩地,花了整整7年才實現盈利。
  • 關於便利店這門生意,看看巨頭7-Eleven是怎麼玩的
    有一句話這樣說, 世界上只有兩家便利店,7-ELeven和其他便利店,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然而7-ELeven究竟是從何處發跡,他成功營運全球的超級秘訣又是什麼呢?
  • 創始人鈴木敏文離職了,但7-11做到全球最大不能忘
    這是便利店先驅、7-Eleven帝國的締造者鈴木敏文印在其自述《零售的哲學》中文版封面上的話。作為全球最大便利店連鎖公司的創始人,84歲的鈴木敏文2016年4月為了平息所謂「任人唯親」的事件,決定辭職。一封來自美國的信,成為激發Seven&i控股集團高層人事動蕩案的導火索。
  • 7-Eleven入華16年,為中國便利店帶來了什麼?
    一位7-Eleven的採購表示,在7-Eleven不可能買到不好吃的冰品。熱食食品更為獨特,大家都知道去便利店吃關東煮,但沒有人知道關東煮這個產品就是7-Eleven捧紅的。在大家都叫關東煮的時候,為了和其他品牌區分,7-Eleven則是主動將關東煮更名為「好燉」。有吃貨朋友表示,如果吃過7-Eleven的好燉,其他家的就不會再吃了。
  • 7-11標誌和背後的故事?7-ELEVEN是一家日本公司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7-11是一家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的便利店連鎖品牌,但是他logo背後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好玩的故事麼?7-ELEVEN是一家日本公司嗎?這家連鎖便利店品牌的前身,是1927由美國南方公司(The Southland Corporation)在年在美國德州達拉斯。成立了販售冰品、牛奶、雞蛋為主的圖騰商店(Tote'm stores)。那為什麼叫7-11?
  • 7- eleven 鈴木敏文《零售的哲學》解讀
    零售的哲學由日本鈴木敏文作,鈴木敏文和大多數人一樣是一個普通人沒有任何背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7-elecen的老闆。鈴木敏文並非7-elecen的創始人,剛畢業後為伊藤洋華堂的一個小員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去沒過學習的機會,接觸到了美國南方公司的7-elecen,感覺很是符合今後世界消費,當時60年代每個家的人都很多,老年化也沒有那麼嚴重,大超市很是流行的,像7-elecen這樣的便利店很難生存,但是鈴木敏文很是看好,因為隨著時間和生活的壓力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老人也會越來越多,大家都會喜歡簡單方便快捷的小便利店
  • 7-ELEVEn 便利店落戶鄭州
    本報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徐剛領)拿下7-ELEVEn河南區域獨家經營權近一年的三全食品,今日終於開花結果。23日,7-ELEVEn河南首店在鄭州花園路國貿360商圈開門迎客。當天銷售額65萬元,刷新7-ELEVEn全球超7萬家連鎖店面單日銷售紀錄的業績。
  • 疫情時期,日本便利店成了最大贏家
    毫無疑問,疫情讓日本的經濟陷入了一定的困頓——即使還沒有顯現出來。但總有一些商業形態依然煥發著生機,引人注目。在東京街頭隨處可見的便利店裡,燈光依舊璀璨,顧客雖然不多,但依然能見到有人走進走出的身影。在這個特殊時刻,便利店幾乎成了日本人的消費救贖。
  • 河南首家7-ELEVEn便利店在鄭州開業
    1三全+7-ELEVEn=?12月18日,三全食品全資子公司河南叄伊便利店連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叄伊)與世界500強7-ELEVEn便利店(以下簡稱:7-11便利店)籤訂協議,河南叄伊獲得7-11便利店業務在河南省的獨家特許經營權。提起三全,我們第一個想到的是他的湯圓,是的他是一個食品企業。那麼三全為什麼會選擇和7-Eleven合作呢?
  • 讀了鈴木敏文的零售哲學我才知道
    >「世上只有兩家便利店,7-Eleven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鈴木先生的零售哲學「在零售業有一種說法:「世上只有兩家便利店,7-Eleven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7-Eleven的輝煌戰績離不開執掌了它幾十年的掌門人鈴木敏文,而鈴木敏文的零售哲學至今都影響著零售行業。
  • 為什麼有沃爾瑪這些大型超市,7-11便利店還能快速崛起?
    7-Eleven帝國的締造者鈴木敏文曾說,當年他想在日本開設7-11便利店的時候,遭到了身邊所有人的反對。先來聽聽這些反對者是怎麼說的?1.已經有沃爾瑪這樣的大型超市了,7-11怎麼和他們競爭呢?大多數人的擔憂是7-11這個新鮮的便利店品牌是無法和沃爾瑪這樣的大企業競爭的。但是鈴木敏文還是堅持設立在日本7-11,他堅持的底氣在哪裡?大型超市的兩大弊端大型超市晚上10點就關門了,早上可能要到9點才能開門,很多上班族的日常消費無法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