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便利店創始人鈴木敏文:企業年利潤近百億元,堪稱奇蹟

2021-01-14 創業家

日本7-11便利店創始人鈴木敏文所寫的《零售的哲學》,驚奇的發現,鈴木多年前就解決了仍然在困擾中國零售的問題。2001年,日本經濟環境曾經有過一段通縮期。當時,各個公司都陷入了大幅降價的惡性循環。麥當勞推出了工作日半價的促銷活動,一個漢堡包只賣65日元;吉野家的牛肉蓋澆飯也從每碗400日元降至280日元。

而包括7-11在內的其他連鎖便利店也緊隨其後推出了100日元的飯糰應戰。然而,再美味的東西也會有讓人膩煩的一天。隨著時間的推移,不論價格變得如何便宜,顧客也不願意再次選擇同款飯糰。於是7-11的產品研發負責人又提議推出比100日元更低價的飯糰。

正如大部分人的思維一樣,他從100日元飯糰熱銷現象的背後推測「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消費者更喜歡價格低廉的產品」。這一次,提議被鈴木敏文拒絕。鈴木敏文認為,無論經濟如何不景氣,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動機也不會只停留在價格便宜上。

比起價格,產品的新價值、口味更好的體驗更能促進消費者的購買意願。為此鈴木敏文力排眾議推出了兩款特色飯糰,這種飯糰使用了比普通飯糰更為高端的食材,定價分別為160日元和170日元。出乎意料的是,儘管面對的是通縮的市場環境,特色飯糰一經問世卻受到熱捧,令當年飯糰的銷售額同比上一年度的增長率高達兩位數。近幾年,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為零售O2O提供了可能。

然而,縱觀國內零售業,卻鮮少有真正把O2O做好的。這其中,一個致命的阻礙就是思維的僵化,把電商與實體店放在了水火不容的對立面。7-11有自己的電商平臺Seven網絡購物,該平臺除了提供最基礎的衣食住類產品,還網羅了文藝和娛樂類商品,並且也能聯合伊藤洋華堂的網絡超時和崇尚?西武的網絡百貨。鈴木敏文曾做過一個實驗:選取Seven網絡購物上熱銷的產品陳列於伊藤洋華堂的幾間實體店鋪,觀察會發生怎樣的情況。

結果發現,目標貨柜上的銷售效率竟然比其他貨櫃高出30%!網絡虛擬店鋪帶給實體店鋪的影響,並不僅僅局限於直觀的促進產品銷售。2011年,7-11集團開始在東京23區的7-11、伊藤洋華堂、崇尚?西武及Denny’s等各家門店提供名為「SevenSpot」的免費WiFi服務,只要註冊成為「Seven Spot」的會員,就能在對應的門店中免費使用高速的WiFi網絡,並且率先獲得各種新產品及折扣促銷的活動信息。

如今,7-11年利潤近百億元,簡直就是一個世界奇蹟。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相關焦點

  • 創始人鈴木敏文離職了,但7-11做到全球最大不能忘
    這是便利店先驅、7-Eleven帝國的締造者鈴木敏文印在其自述《零售的哲學》中文版封面上的話。作為全球最大便利店連鎖公司的創始人,84歲的鈴木敏文2016年4月為了平息所謂「任人唯親」的事件,決定辭職。一封來自美國的信,成為激發Seven&i控股集團高層人事動蕩案的導火索。
  • 便利店先驅、7-11之父鈴木敏文被迫辭職
    83歲的便利店先驅、7-ELEVEn帝國的締造者鈴木敏文大概沒有想到自己會以被動辭職的方式離開公司。  鈴木敏文在30歲時進入伊藤洋華堂,當時公司正面臨著新店拓展的困擾。1960年代末的日本,每開一家新超市都會引起當地商業街的強烈反對,個人小商店擔心會因此被擠壓關門。鈴木敏文為了尋求突破前往美國考察,隨後發現了便利店這種業態,他和美國南方公司洽談合作籤訂了特許經營協議。  1974年5月,日本第一家7-ELEVEn——也是日本第一家便利店在東京都江東地區開業。
  • 7-11創始人鈴木敏文:做零售有三大誤區
    日本7-11便利店創始人鈴木敏文所寫的《零售的哲學》,驚奇的發現,鈴木多年前就解決了仍然在困擾中國零售的問題。今天,總結了一部分,分享給大家,這幾個錯誤,幾乎是平時最常見的了。可是別急著反駁,鈴木敏文有事實為證。2001年,日本經濟環境曾經有過一段通縮期。當時,各個公司都陷入了大幅降價的惡性循環。麥當勞推出了工作日半價的促銷活動,一個漢堡包只賣65日元;吉野家的牛肉蓋澆飯也從每碗400日元降至280日元。而包括7-11在內的其他連鎖便利店也緊隨其後推出了100日元的飯糰應戰。然而,再美味的東西也會有讓人膩煩的一天。
  • 7-11創始人鈴木敏文離職背後 他說是這樣做到全球最大的
    這是便利店先驅、7-Eleven帝國的締造者鈴木敏文印在其自述《零售的哲學》中文版封面上的話。作為全球最大便利店連鎖公司的創始人,83歲的鈴木敏文今年4月為了平息所謂「任人唯親」的事件,決定辭職。不出意外的話,他的職業生涯已經結束。
  • 重溫經典:7-Eleven創始人鈴木敏文的零售哲學
    這是7-Eleven創始人鈴木敏文在《零售的哲學》一書開頭對自己的描述。作為便利店行業的傳奇人物,鈴木敏文對消費者有深刻的洞察,他將經營管理7-Eleven的心得寫在《零售的哲學》一書中。如今,中國的零售行業恰似當年7-Eleven成立時的日本,逐漸由大型零售業態主導的市場向中小型零售業態過渡,鈴木敏文的這本《零售的哲學》成為現在中國便利店可以參考的戰略指南。
  • 鈴木敏文│沒有他,就不會有現在的7-ELEVEn連鎖便利店
    7-ELEVEn便利店,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在北上廣這種大都市,基本隨處可見,它是一家日本企業,在全球擁有60000多家店,在中國也有7000多家,它是日本伊藤洋華堂旗下最賺錢的項目,於1974年引入日本。
  • 7-Eleven創始人鈴木敏文的零售哲學:未來決定現在
    日本善於出產經營大師,無論是被稱為經營之神的稻盛和夫,還是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或是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這些人的經營哲學,一直影響著全球很多企業經營者。由於日本歷來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所以這些人身上又帶有強烈的東方主義色彩,故而對於中國的企業管理人員來說,更是值得借鑑。
  • 7-11之父鈴木敏文要辭職,原因是沒能成功幫親兒子上位?
    華爾街日報的消息,83歲的便利店先驅、7-11帝國的締造者鈴木敏文)今日宣布辭職。據悉,鈴木敏文是在7 & i Holdings Co.董事會召開後的幾個小時後宣布的這一決定。3月28日,Third Point向該集團董事發出信函,要求在挑選董事長兼執行長()鈴木敏文的繼任者時避免世襲,而相較於鈴木51歲的次子,伊阪隆一顯然是更合適的繼任者,後者自2009年領導7-11以來,帶領公司取得了良好的業績表現,在上一個財年,該公司甚至創下了19.7億美元的收入紀錄。
  • 解析:7-11、全家、羅森等日本便利店真正商業模式
    引起我們注意的還有另一組數據:2014年日本便利店的國內市場規模首次超過了10萬億日元,遠超百貨商場和藥妝店6萬億日元的規模,僅次於超市(18萬億日元)。其中 7-Eleven 的銷售額為4萬億日元,全家以近 2 萬億日元的銷售額首次超越羅森位列第二,前三名便利店銷售總額佔據了80%的市場份額。
  • 為什麼有沃爾瑪這些大型超市,7-11便利店還能快速崛起?
    7-Eleven帝國的締造者鈴木敏文曾說,當年他想在日本開設7-11便利店的時候,遭到了身邊所有人的反對。先來聽聽這些反對者是怎麼說的?1.已經有沃爾瑪這樣的大型超市了,7-11怎麼和他們競爭呢?大多數人的擔憂是7-11這個新鮮的便利店品牌是無法和沃爾瑪這樣的大企業競爭的。但是鈴木敏文還是堅持設立在日本7-11,他堅持的底氣在哪裡?大型超市的兩大弊端大型超市晚上10點就關門了,早上可能要到9點才能開門,很多上班族的日常消費無法滿足。
  • 7-11便利店的「另類」解讀:反常識打法的勝利
    7-ELEVEn,於1927年創立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期初名為南方公司,是一家在全美各地開設連鎖店店鋪的製冰公司,在這一過程中,一個店鋪的經營者接受了顧客的意見,在店內賣冰塊的同時銷售麵包、牛奶等食物。結果,這一模式大獲成功,被總部推廣到全美國。到了1946年,公司將營業時間延遲為早上7點至晚上11點,自此,「7-ELEVEn」傳奇性的名字誕生。
  • 讀書筆記《7-11零售的哲學》鈴木敏文
    感慨日本人對職業那種較真勁兒,一種堅持的韌勁兒;另外,從書中的多次企業變革,看出作者作為企業的領導者,從來沒有沉迷於成功的喜悅,而是保持對市場變化的敬畏,日復一日地去觀察、思考、打磨自己的事業。非常的敬佩。友情提醒:本書文字直白簡單,內容點不多,不用擔心啃的太費勁而害怕去看。以下內容大致歸攏一下看完的感想,給想看這本書的讀者一點參考。
  • 讀了鈴木敏文的零售哲學我才知道
    >「世上只有兩家便利店,7-Eleven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鈴木先生的零售哲學「在零售業有一種說法:「世上只有兩家便利店,7-Eleven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7-Eleven的輝煌戰績離不開執掌了它幾十年的掌門人鈴木敏文,而鈴木敏文的零售哲學至今都影響著零售行業。
  • 起源於美國的便利店大佬,7-Eleven成功背後到底做對了什麼
    至此,這家初創於美國,開創了便利店發展新時代的seven-Eleven,結束了它的美國身份,開始了它在日本的新發展。  每一個強大企業的背後都有一個領軍人在支撐,對於seven-Eleven來說,這個人就是鈴木敏文。  在大學剛畢業時,鈴木敏文進入東京出版社,成為了一名書籍推銷員。
  • 7-Eleven便利店的零售哲學
    今天的這本書《零售的哲學》,講述了7-Eleven便利店的發展歷程。鈴木敏文的很多創新,今天也許是很常見的了,但了解其中的道理,也許會給我們一些啟發。 1956年鈴木敏文從大學畢業,剛開始進入了東販工作,主要收集一些出版圖書和讀者需求的數據。在這個過程中他掌握了統計學和心理學,兩個有助於經營的基礎學科。
  • 7- eleven 鈴木敏文《零售的哲學》解讀
    零售的哲學由日本鈴木敏文作,鈴木敏文和大多數人一樣是一個普通人沒有任何背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7-elecen的老闆。鈴木敏文並非7-elecen的創始人,剛畢業後為伊藤洋華堂的一個小員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去沒過學習的機會,接觸到了美國南方公司的7-elecen,感覺很是符合今後世界消費,當時60年代每個家的人都很多,老年化也沒有那麼嚴重,大超市很是流行的,像7-elecen這樣的便利店很難生存,但是鈴木敏文很是看好,因為隨著時間和生活的壓力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老人也會越來越多,大家都會喜歡簡單方便快捷的小便利店
  • 便利店零售人的5本必備枕邊書
    ,全球最大的便利店連鎖公司日本7-ELEVEn 創始人。在他執掌7-ELEVEn 40多年間從起初的從美國引進到後來完全成為日本公司,現在全國門店已近70000家。他被日本媒體稱為繼松下幸之助之後的「日本新經營之神」,美國《哈佛商業評論》評價其為「融合東西方管理精神的最佳典範」。他領導的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團SEVEN&I控股公司為全球第四大、亞洲最大的零售王國,營業額約等同日本GDP的1.25%,富可敵國。
  • 7-11鈴木敏文這個老頭有何神奇? 被賈伯斯視為瘋子
    但在生活中,無論是7-Eleven還是屈臣氏,都還活著。   那這些小店是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的」?7-Eleven又是如何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連鎖便利集團?   「『船小好調頭』的街邊便利店,應充分遵循差異化經營理論,不要和大超市大商場拼品種(庫存),拼打折(資金),而應該採取嚴控庫存、小批量進貨、單品管理、24小時營業,永遠以顧客的立場去思考問題,養成發現顧客需求的經營意識等措施,兢兢業業地經營下去。」零售帝國7-Eleven的締造者——鈴木敏文曾在《我的零售人生:鈴木敏文自傳》中這樣透露他的經營秘訣。
  • 2020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0.7%
    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註二),1—9月份為下降2.4%。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942.6億元,同比下降7.5%;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5417.4億元,增長0.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095.5億元,增長3.5%;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830.8億元,增長1.1%。
  • 和而不同:7-Eleven的「中國策」
    但是其在中國的擴張速度,卻一直不溫不火——尤其相對於快速崛起的便利店品牌來說。2018年,中國便利店門店數量達到12萬家,行業銷售額突破2000億元。開店數量和營業額分別以14%和20%的速度增長。CCFA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便利店行業,七成開展線上訂單業務,六成開展送貨到家業務,70%的開展線上活動引流。中國本土便利店大多是兼顧B2B模式,從商品流通環節賺取利潤。對加盟店盤虧、商品損耗、人工成本等環節關注較少,更注重門店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