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天花板被打破,網綜現在可以實現第一季就盈利?

2021-01-20 節目一線

一線導讀:近年來,綜藝節目的第一季通常是「賠錢賺吆喝」,到了第二季能賺到錢就已經是不錯的表現了。不過眼下,這種行業規律似乎被打破,在過去的一年,網絡綜藝市場湧現了多部現象級超級網綜,而在頭部綜藝的帶動下,平臺網綜整體盈利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文 | 李楊

近幾年,綜藝市場可謂熱鬧非凡,一邊是「S級」、「S+級」等名詞層出不窮,綜藝製作費被一次次刷新;一邊是卻是內容同質化,激烈競爭中商業化艱難。有統計數據顯示,去年90%的綜藝其實並不賺錢,「吃肉」的只是幾個頂級頭部內容。

其實,近年以來無論是電視綜藝還是網絡綜藝,同樣因為明星片酬飛漲、利潤縮減、以及內容競爭白熱化等因素的制約,第一季通常是「賠錢賺吆喝」,到了第二季能賺到錢就已經是不錯的表現了。

一直以來,盈利問題都是縈繞在綜藝節目頭上揮之不去的痛點。不過在今天愛奇藝網絡綜藝高峰論壇上,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表示:2018年,愛奇藝《熱血街舞團》收入6.5億,同時,愛奇藝的網綜整體板塊都開始賺錢。其實,對於商業平臺來說,做綜藝本來就是要盈利的,但高投入的頭部內容第一季實現盈利,無疑是一次打破行業規律的一項舉動。

只有在自製方面花大力氣,才能實現多元化收入

國內純網市場用戶龐大,綜藝的開發尚處於發展探索階段,這也催動了純網綜藝市場的快速崛起,但產業鏈尚未成熟,也要求綜藝市場的開發需更趨於理性。縱觀網綜的整個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133億,到2018年目前的331億,從剛開始有30%的增長,到現在開始進入平緩增長期,這其實是一個健康的增長過程。

以前,視頻網站在綜藝內容上,主要依靠購買版權,基本上就是一線衛視做什麼,平臺就買什麼,然後去做合理化的編排,繼而去招商。但是,看似合理的商業模式,其實存在著非常大的弊端,一方面購買版權的價格非常高,另一方面,受版權所限,平臺也不能做更多的貨幣化的開發,因此,從買來的版權內容中賺錢的可能性非常小。對於視頻網站來說,無疑這種商業模式而帶來的巨額虧損。

因此,王曉暉認為:「一個商業平臺,想實現賺錢,必須在自製方面花大力氣。」因為,只有自製,才能有自己的版權,能實現多元化的收入。

不過,對於視頻平臺來說,擁有頭部自製內容多了,是否就意味網綜開始賺錢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根據以往最常見的現象來看,第一季節目不賺錢已經是業內的常態,即使節目做到第二季也可能只是單一的綜藝在賺錢,而整體不賺錢。

不過眼下,綜藝節目第一季不賺錢的行業規律似乎在2018年被打破了。《熱血街舞團》在第一季實現了6.5億的收入,同時在頭部綜藝的帶動下,平臺網綜整體盈利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而且從2018年綜藝內容片單上可以看到,愛奇藝自製內容題材覆蓋了文化脫口秀、腦力競賽、音樂打榜、無人機競速、體育競技等創新的綜藝品類。

在過去的一年,網絡綜藝市場湧現了多部現象級超級網綜。而網際網路用戶的年輕化、個性化特徵要求內容創作者不斷推陳出新,滿足更多元的用戶需求。因此,對於視頻平臺和從業者來說,新賽道的開發,以及對小眾圈粉文化的開發和對細分領域的深耕,無疑是純網綜藝的內容的一大發展趨勢。就正如王曉暉說的那樣,「以創新提高質量將是拼到最後的法寶。」

「只有頭部的內容才能拿到頭部的價值」

根據《2017網絡原創節目發展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新上線網絡綜藝節目197檔,播放量總計552億次,同比增長120%,其中,排名前十的綜藝播放量達231億次,佔總量的42%,頭部效應明顯。

放眼整個的網綜市場,大家都在積極布局頭部內容,做超級網綜。在愛奇藝副總裁車澈看來,「因為只有頭部的內容才能拿到頭部的價值。」

過去十年的綜藝市場,所有的頭部爆款都源於「創新」,因為網際網路用戶的年輕化、個性特徵要求內容創作者不斷推陳出新。因此,對於從業者來說,當下綜藝同質化已經非常嚴重,所以只有選擇新的題材,新的賽道,打造屬於平臺的節目矩陣,才有可能在這裡面去突圍。對於創新,車澈提出了四個維度的內容:

一、在題材創新上。選擇全新不同的賽道,如說唱、街舞、接頭籃球、二次文化等,深耕垂直領域,挖掘小眾圈層的開發潛力,為市場源源不斷的輸送優質內容;

二、創作手法創新。通過劇情式、電競式等創新化方式,為用戶構建場景感、提供沉浸式的視聽體驗;

三、內容營銷創新。通過創意口播、創意中插等內容營銷創新幫助廣告主提升品牌辨識度和曝光度;

四、貨幣化方式創新。將超級網綜當作「產品」來打造,不僅依賴於廣告,同時也以廣告、會員收費、直播打賞、綜遊聯動、以及電商直接進行商品售賣等多元化的貨幣化手段,實現IP價值最大化。

與此同時,娛樂平臺在垂直內容領域的細分深耕,對年輕用戶的吸引趨勢越加明顯,也催動了廣告主資源的傾斜。行業對於頭部內容的判斷標準,開始由單純聚焦流量價值,向關注流量價值與商業價值的雙向標準轉變。

經過多年的發展經驗的累積,圍繞著綜藝的內容,視頻平臺逐漸形成了包括廣告、線上線下互動、IP授權及衍生品、線下活動及產品開發、衍生節目內容、以及與合作夥伴等多平臺的聯動,打造出IP整合營銷的全新矩陣。並逐步通過VIP會員專享權益、電商衍生售賣、線下活動等多元變現方式,不斷提升網綜的IP品牌價值和變現能力。

例如《偶像練習生》除了創意口播、創意中插等常見的營銷模式外,節目將粉絲圈層文化與營銷相結合。在節目播出時,全民製作人除了可以通過愛奇藝APP投票外,唯一的渠道就是買冠名商的產品為選手投票。將參與感可以轉化為肉眼可見的銷售額,為綜藝與品牌的營銷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同時,節目與合作夥伴進行多平臺的聯動,並相繼推出《練習生的凌晨零點》《偶像有新番》等衍生節目、實現綜遊互動開發,更聯動VIP會員打造線下千人粉絲見面會,並通過偶像男團NINE PERCENT實現藝人經紀的商業版圖擴充。

通過營銷方式的不斷創新拓寬品牌廣告的合作思路,推動了平臺自製綜藝「流量價值+商業價值」的雙向提升,從而引領了網綜盈利升級。

年輕人有自己的需要層次,腰部內容也值得開發

各平臺都在朝著「年輕化」的方向發力,因為年輕人更具有消費能力,和強大的擴散力。因此,當青年人認可一個網綜,他們會起到非常大的擴散作用,所以,眼下網綜尤其是超級網綜,已經展開了對年輕用戶的時間與話題的爭奪。

不過,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紹剛認為從各個平臺綜藝節目的排播能夠看到,現在大家幾乎都將頭部內容編排在周末檔,也因為這樣,才有了所謂「搶奪」的概念。然而,周末的時間卻只有那麼多,大家都在搶奪,那周一到周四的時間,誰來填補呢?

而無論是任何時候,都需要媒體要給所有年輕人提供好的產品,只要產品好,年輕人一定會喜歡,而且年輕需要的東西是分層次的。既需要「頭部」,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東西。

眼下,對於平臺來說,資金和營銷都明顯的朝著頭部內容傾斜,因此,一些角度新穎,製作走心的中小體量腰部綜藝,如果因此陷入發展的囧境之中。從長遠來看,對平臺綜藝格局的合理性和持續發展將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因此,張紹剛建議,希望大家不要把眼光全都集中在頭部綜藝上,也需要有常態節目的回歸,小體量節目的回歸,演播室節目的回歸。未來平臺可以打造「小體量」、「演播室」、「常態」的節目,因為小體量的節目不代表年輕人不愛看,可能在「小體量」中會更精準。

總結

從商業價值、品牌價值、內容影響力等多方面考核一部作品,已然成為網綜未來的發展導向。在網綜的開發上,愛奇藝也已探索出七大核心通關手段,三個「形而下」的基礎關,即保障內容在流量、收入、數量上的開發成效;四個「形而上」的登頂關,即堅持創新的中國模式、深入探索泛二次元、技術賦能內容開發、社會價值傳遞,從而推動內容影響力的提升。

對此,王曉暉認為:「綜藝開發只有達到了這七大標準,才能創造真正的純網綜藝典範,推動市場的升級發展。」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財報眼|行業復甦提速,垂直醫美平臺如何打破天花板?
    淨利潤水平下滑明顯疫情衝擊了醫美行業整體經營,今年一季度新氧淨虧損達到3588萬元,去年同期淨利潤為4600萬元。隨著行業整體復甦,新氧經營狀況回穩,但淨利潤水平較去年同期相比仍有下滑。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新氧淨利潤為9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160萬元降低97.2%,較今年二季度的214萬元也減少了57.9%。
  • Z世代愛奇藝的網綜之路
    二:網綜內容的巨額利潤  網綜相對於其他的模式可以很好的解決內容的成本溢價問題,內容成本的高昂,使得3大融媒體平臺現在還在虧損。對於平臺來說,它可以完全的參與整個網綜的價值鏈當中。而且對於平臺來說,網綜可以帶來巨額的利潤。
  • 去哪兒網:2020年年底將實現全年盈利
    去哪兒網CEO陳剛透露,二季度以來,伴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平穩,去哪兒核心業務開始穩步增長。「按照目前的恢復速度,到12月底,我們全年將實現盈利。」這是繼攜程集團今年三季度實現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季度盈利之後,又一個宣布將盈利的旅遊企業。
  • 1對1在線教育格局重塑 VIPKID打破魔咒率先實現盈利
    在日前2020年度央視網教育盛典中,VIPKID憑藉高質量的產品、良好的用戶口碑及持續性的行業影響力,榮膺央視網「2020年度影響力在線教育品牌」。  今年8月,VIPKID 宣布公司單位運營利潤(UE)已經連續兩個季度為正,90%的渠道首單實現盈利,獲客成本同比降低45%,業績保持持續增長,率先打破了在線青少兒英語1對1長期以來「規模不經濟」的魔咒。
  • 口碑超越前作《舞蹈風暴》第二季何以打破綜N代「魔咒」
    由原班人馬打造的《舞蹈風暴》第二季今年回歸後繼續高開高走,首播即斬獲三網收視第一,如今播出過半口碑已超越前作,可謂成功打破綜N代「魔咒」。規則升級技術賦能「風暴時刻」綜N代節目想要保持長青,需要在嘉賓陣容、節目形態上不斷做出新意。
  • 打破傳統壁壘 OK房產推進行業變革
    疫情衝擊,房地產生態鏈正在重構;網際網路發展,傳統中介行業格局正被打破,如何更好助力行業發展,優化行業格局?如何依託網際網路平臺實現房產經濟新發展?12月22日,由OK房產在蓉主辦的《新經濟·新商業·新私域—OK房產品發布會》給出了答案。
  • 芒果TV2021招商會:「哥哥姐姐」持續霸屏,平臺盈利的下一站在哪
    文 | 糖炒山楂歸國能力者、豪門金曲王、初代萬人迷、國民媳婦、百變舞臺邀請、中年叛逆、唱跳天花板、高智商A姐、暴走實力派……不得不說,芒果「搞事情」的本事一流。10月18日,芒果TV率先拉開了視頻網站招商的幕布,《姐姐2》的嘉賓剪影和關鍵詞一出,便成功在網絡上激蕩起層層浪花。
  • 2021春運這個關鍵時點,航空運輸全行業有望實現主業盈利
    分析師重點提示2021春運這個關鍵時點,全行業有望實現主業盈利民航局公布11月數據,淡季各航司客座率普降,春秋航空繼續領跑。隨著春運旺季即將來臨,分析師提示春運期間民航公司有望實現全行業盈利,將是供需彈性的試金石。
  • 邁入高端,打破國產車價格「天花板」,這家自主品牌終於做到了
    不過,艱難並不意味著不可實現,比亞迪就以品牌向上的方式成功躋身國內中高端汽車領域。近日,比亞迪公布了在11月份的市場表現,品牌全系銷量達到了52806臺,實現了同比增長29.6%;同時,比亞迪旗下的新能源車在11月份共賣出了25553臺,同比增長更是高達139.4%。
  • 打破行業壁壘實現碳數據共享
    以全國試點碳市場2.5%的配額規模,實現了全國試點碳市場13.64%的交易額和14.04%的交易量,為深圳綠色低碳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隨著2030年碳排放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如何進一步深化碳市場建設,發揮碳交易市場化機製作用,實現應對氣候變化新目標,成為深圳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議題。
  • 去哪兒網預計2020年實現盈利 明年機票價格仍處低位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李喬宇「我們預計2020年去哪兒網能夠實現盈利。」12月2日,在去哪兒2020戰略發布會上,公司CEO陳剛告訴《證券日報》等媒體記者。今年6月,去哪兒網實現盈虧平衡;8月,國內機票預訂量疫後首次出現正增長;9月,國內酒店預訂量反超去年同期;今年10月已經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在活下去這件事情上,我們做得不錯。」陳剛感慨,他為了此次發布會特意燙了頭,希望頭髮顯得多一些。「無論從恢復的水平還是速度來說,我們在整個行業裡都是領先的。」
  • OK房產打破傳統壁壘 推進行業變革
    疫情衝擊,房地產生態鏈正在重構;網際網路發展,傳統中介行業格局正被打破,如何更好助力行業發展,優化行業格局?    如何依託網際網路平臺實現房產經濟領域下的新發展?2020年12月22日,由OK房產主辦的《新經濟·新商業·新私域—OK房產品發布會》給出了答案。
  • 無憂傳媒集團總裁李琳:MCN打開營銷天花板,實現品效合一
    【獵雲網北京】12月28日報導12月18日,在中國首屆電商新媒體峰會上,無憂傳媒集團總裁李琳以《KOL如何加速營銷實現品效合一》為主題發表演講,她表示,現在進入了全民直播帶貨階段,所有行業都在積極擁抱直播電商和短視頻領域,「直播+」趨勢明顯。李琳表示,直播電商對傳統「人、貨、場」關係進行了重構,更具普惠性。
  • 「審愛疲勞」的戀綜3.0時代,《女兒們的戀愛》如何突破天花板?
    經典IP奠定提升空間,好模式決定好收視 戀綜市場進入瓶頸期的很大原因在於,很多節目將部分價值依賴於"新鮮度現狀的吐槽逐漸由點到面擴散開,網友甚至帶出了#戀綜天花板#的話題,藉以表達"審愛疲勞"與失望。
  • 美菜網B端業務受疫情衝擊,2020年盈利計劃生變
    「原本計劃2020年實現盈利。」作者:步搖編輯:tuya出品:財經塗鴉2月9日,生鮮電商平臺美菜網宣布將面向全國40個城市招聘6000名司機和4000名分揀員。美菜網副總裁周峰曾表示,美菜網2019年已經陸續和一些大型商超以及連鎖餐飲品牌達成合作,與服務「散戶」不同,這些企業的計劃性更強,這為美菜網供應鏈的建設提出了新要求。而在物流建設方面,新增加了「RDC」(區域中央倉)鋪設供應鏈網絡,食材進入「RDC」,工作人員就可以通過它分撥到各個城市倉,這樣連成相對完善的供應網絡,打破流通壁壘,滿足不同企業的多樣化供給。
  • 美菜堅守願景和使命 引領行業迎接盈利新時代
    作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食材浪費的產生原因離不開傳統運輸及採購模式的弊端,對餐飲行業而言,產品的新鮮度、品質、類型等如果難以達標的話,就會造成一定的浪費,美菜作為國內餐飲供應鏈服務板塊的重要一環,在這樣的背景下,秉承改變傳統供應模式的理念,為糧食節約、提高流通效率進而帶動商戶和農戶兩端實現更大盈利效果做出了不斷的努力和貢獻。
  • 團綜急需擺脫思維定式
    平臺對弈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可以說是愛豆選秀的老對手了,這兩年內,愛奇藝和騰訊分別打造出3個偶像團體,愛奇藝推出3檔團綜,騰訊視頻推出7檔團綜。在兩個平臺團綜的骨朵熱度PK中,騰訊視頻以43.59的熱度略勝一籌。
  • 網校的「大躍進」與「天花板」
    你一定在手機、電梯、站牌等場景裡看過在線教育課程的廣告;你一定有同學、朋友、親戚在在線教育企業中工作;你一定用過在線學習工具或給孩子買過在線學習課程……根據CNNIC和中信證券研究部的數據,2019上半年在線教育的用戶規模增長率高達15.5%,遠高於大家熟知的網際網路理財、網絡直播、網訂外賣等行業。
  • 《哈哈哈哈哈》帶領網綜「融梗」,這批網綜盛行「翻版」
    而這句話也非常適用於近期已經或即將上新的網綜身上。 縱觀近期視頻網站的多部原創新節目身上,似乎都能夠找到其他節目留下的痕跡。像是有的節目明面上叫做《哈哈哈哈哈》,背地裡其實是「跑男」出逃三人組番外篇,外加飛行亂入「極挑」男人幫。 雖然這些節目名稱上是新綜藝,但是節目本身就自帶了諸多「綜藝梗」,這些梗在換了名字之後重新融合,在新的平臺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 逐鹿千億網文市場 觸寶科技(CTK.US)何時實現盈利?
    因此,投資者可以從業務和財務兩個方面窺探觸寶科技未來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當「轉型內容」遇到網文行業「馬太效應」從1998年痞子蔡發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算起,國內網絡文學發展至今已走過了22個年頭,在這20多年裡,中國的網絡文學產業崛起於草莽,發展於阡陌,並在資本和技術助推下形成了一個千億級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