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不想寫《小丑》的,一是不想劇透,二是害怕有人看了以後更加絕望。後來看了好多劇透的文章,發現不少人真的沒有看懂,再想想這樣R級的電影估計在國內也無法上映,就當狗尾續貂,給大家稍稍解釋一下:
《小丑》是一部不怕劇透的電影。
好的電影都是這樣,即便你知道了所有情節反覆地觀看,還是會沉浸其中不可自拔。因為最珍貴的不是情節,而是體驗,而好的電影的每一次的體驗都不相同。
看懂一次《小丑》之後,「小丑」便會活在你的心中。
接下來我們就從一件件小事上去還原「小丑」誕生的過程:
失業
電影一開頭的背景音裡用市民採訪的方式表述了一個事實,環衛工人持續50天的大罷工已經讓整個高譚市陷入癱瘓,垃圾遍地,老鼠橫生,官員對此束手無策,老百姓怨聲載道。
儘管環境如此惡劣,亞瑟還是非常努力地想要成為一個大家帶去「歡樂」的人,他努力地練習微笑,認真地工作,但是在工作的廣告牌卻被人搶走了。他穿著小丑的大鞋子拼了命地去追廣告牌,卻被人用廣告牌砸倒在地還圍毆了一頓。圍毆他的孩子說:「他是個菜雞,什麼都做不了,狠狠地揍他,搶他的東西」,可以看出這樣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了。這個時候,背景中傳來卻是清晰但很遙遠的警笛聲。
亞瑟的同事熱情地送了一把槍給他防身,他剛開始覺得不應該,但是礙於同事的人情,還是非常感激地收下了。當他帶著手槍去表演時候,不慎把槍掉了出來,本來說是道具就可以糊弄過去,但是送給他槍的同事卻陷害了他。於是老闆根本不相信他的任何解釋,直接開掉了亞瑟。
身體瘦弱,並無其他特長的亞瑟,在陷入癱瘓的高譚市裡失業了。一個成年人不能工作,沒有收入,僅剩的一點成就感都無法獲得,這是社會支持奔潰的第一個步。
夢想破滅
亞瑟的夢想是當一名脫口秀演員,雖然自己因為神經性疾病的緣故,在緊張的時候就會控制不住的大笑,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這個夢想。特別是當他失去了小丑的工作之後,他專門去聽脫口秀,認真地記錄和學習脫口秀的技巧,並且在晚上認真地琢磨自己的脫口秀段子。
可是不合時宜的大笑和像卡通塗鴉一樣的文字似乎都說明了亞瑟的狀況不佳,這個時候他還是可以認識到這一點的,於是在筆記本上寫道:「最糟糕的就是人們都希望精神疾病患者裝沒病。」
他第一次登臺表演,好不容易完成了自己的段子,他挺高興的,甚至這種高興讓他幻想出了一段美好的日子。
但是,圓夢的喜悅卻被莫瑞的脫口秀敲的粉碎。莫瑞本來是亞瑟最喜歡的節目主持人,甚至是亞瑟視為爸爸的存在,可是他卻在節目中諷刺亞瑟是根本沒有搞笑天賦的人。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亞瑟第一次登臺後的笨拙,讓亞瑟回憶起表演時候觀眾真正的反應,心灰意冷,倍感絕望,一次又一次地開始排練自己自殺的場景,只希望自己的死亡可以比活著更有價值。
至此,亞瑟的夢想破滅了。
停藥
亞瑟知道自己有神經性大笑的毛病,還有其它一些精神疾病,他去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吃7種藥物,但還是沒有辦法讓覺得不難麼難過。
想要加重藥物,卻碰上高譚市削減醫保預算,貧窮且失業的亞瑟連基本的藥物都沒有辦法獲得,於是他的幻覺和妄想開始愈加真實,按照自己的心意發生,無論是第一次登臺表演的歡呼,還是女友的呵護和體貼,原來都是自己的幻覺。
自衛殺人
在亞瑟正式失業的當天,他帶著小丑的妝容心情低落的搭乘地鐵,遇見三個醉酒的年輕人調戲一個姑娘。
姑娘向亞瑟遞來求助的目光,亞瑟表示無可奈何。但是他神經性大笑的毛病發作,一個勁的笑了起來。三個年輕人覺得亞瑟在嘲笑和侮辱他們,於是捨棄了姑娘,過來圍著亞瑟。
姑娘乘機逃跑了,亞瑟卻被三個人圍毆。
空無一人的地鐵上,也許亞瑟會這樣被三個喝醉酒的年輕人圍毆致死,也許是處於失業的憤怒,也許是處於對死亡的恐懼,亞瑟開槍了。先殺掉了兩個正在圍毆他的男子,射傷了第三個人的腿。
亞瑟懵了,第三個人大聲呼救跑出了地鐵,亞瑟不由地追了上去,開槍殺死了對方。
殺父
亞瑟有兩個父親,一個是精神上的父親「莫瑞」。一個是在媽媽信裡發現的「湯瑪斯韋恩」。莫瑞在脫口秀節目中盡情地嘲笑亞瑟,亞瑟除了絕望之外並不恨莫瑞,甚至一遍又一遍地排練,想用自己的死亡表演成一個笑話,帶給大家歡樂。
但是在節目現場,莫瑞一次又一次地歪曲亞瑟的意思,不聽亞瑟的解釋就以自己的主觀臆斷去評價亞瑟所作的事情,特別是自衛殺人的事件,而且還剝奪亞瑟發言的權力。怒火中燒的亞瑟被一步步激將,終於憤而拔槍,在直播現場打爆了莫瑞的頭。
開完槍後,全場震驚,觀眾們開始滿場亂竄。亞瑟激動地雙腿直抖,按耐不住起身之後又給莫瑞開了一槍,然後扔掉手槍,高興地跳起舞來。
莫瑞精神上的父親被他自己殺死了。
亞瑟第一次知道自己是湯瑪斯韋恩的兒子的時候非常震驚。他並不指望自己可以從父親那裡獲得幫助,只希望對方給自己一個擁抱就夠了。沒想到卻被湯瑪斯重拳擊倒在廁所的地板上,說亞瑟的母親和亞瑟都是神經病。
亞瑟跑到精神病院查看資料,才發現湯瑪斯說的都是真的,但是他完全不能原諒湯瑪斯的所作所為,等到亞瑟被攻陷城市的暴徒們封為領袖之後,兩個帶著小丑面具的劫匪打死了湯瑪瑟,並且說:「你罪有應得。」
亞瑟肉體上的父親也被自己間接地殺死了。
弒母
母親可以說是亞瑟善良的底線,他可以忍受各種侮辱和謾罵,只要能照顧好自己生病在床的媽媽就行。
他一直告訴媽媽不要擔心錢的問題,也不需要向湯瑪斯尋求幫助,盡力用自己孱弱的肩膀承擔起整個家庭的重任,哪怕在最絕望的時候,他去見湯瑪斯也僅僅是希望對方能給一些安慰和理解就好,並沒有去尋求任何物質上的幫助。
沒想到的是,湯瑪斯是如此的嫌棄和厭惡。更沒想到的是,自己的母親真的是一個精神疾病患者,而自己只是被她領養的棄嬰。最不願意面對的是,自己深愛著的,一心想要去孝順的母親,卻是從小就從肉體和精神上虐待自己的人。
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他在醫院裡想要跟媽媽好好的對話,媽媽卻只想著湯瑪斯韋恩。於是亞瑟用枕頭悶死了自己的母親。
至此,亞瑟最後一道善良的防線也被攻破了,他已經沒有任何牽掛,孑然一身。
亞瑟在絕望之下,對幻想出來的愛情和同事的背叛都採取了報復,無辜的女鄰居和也許只是因為害怕承擔責任而撒謊的同事都被亞瑟殺死,但是他放走了毫無還手之力的侏儒,只是因為對方是唯一對他好的人。
所以,我們眼中的真實只是我們眼中的真實,亞瑟的所見所感在他的世界裡也都是無比真實的。當兩種真實相遇的時候,如果差距過大,我們必須做出選擇。
問題是我們很容易相信自己所見所感,卻不能相信亞瑟的所見所感,甚至還會用自己的認知和感受去覆蓋和否定亞瑟的認知和感受,這便是社會對弱勢群體的強姦。
社會支持系統包括家庭的支持,友情和愛情的支持,事業的成就和歸屬,醫學的支持,心理學的支持,社會工作者的支持等等各個方面。想要支持而不去強姦弱勢群體,首先要相信他們的感受,從他們的視角去看,我們才能夠提供微不足道的一點陪伴。
亞瑟在病房中說過,「我這一輩子都沒覺得快樂,唯一讓我覺得快樂的是,本來以為自己的生活是一場悲劇,沒想到卻是一場喜劇。」這也許就是亞瑟經歷了這麼多生活的苦難和折磨之後不改初心,卻又肆意妄為的完美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