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佛像文殊菩薩的地位高不高?

2021-01-13 大聖唐卡

文殊菩薩佛像在密宗佛像中具有非凡、崇高、特殊的地位及神格。密宗佛像中的文殊菩薩佛像具有鮮明的特徵,被大眾所廣泛熟知。

從文殊菩薩佛像信仰來說:在密宗佛像的信仰中,觀世音菩薩象徵著慈悲,與雪域藏族的信仰聯繫密切,而密宗佛像文殊菩薩則象徵著智慧。

文殊菩薩佛像和金剛手菩薩分別象徵智慧及無堅不摧,為藏族人們心中的三怙主,是寺院和民間佛龕中不可缺少的供養菩薩之一,文殊菩薩佛像表喻智慧之神,尤其在文化、智性、知識教育等方面,具有獨一無二的重要地位。

文殊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其造像特徵為:右手持智慧火焰劍,在左邊蓮花上放置殊勝的般若經函,左手在胸前持花莖或雙手結說法印。

除了上述文殊菩薩形象,文殊菩薩佛像一共分為五種:白文殊、黃文殊、紅文殊、綠文殊、黑文殊。

藏族地區基本上全民信仰佛教,人們的日常生活、行為、道德標準等,都是基於藏傳佛教的信仰體系。同時,密宗佛像的信仰和文化,使藏民族形成了高度的道德自律。在藏族同胞家中,佛堂、藏地三怙主佛像、酥油燈、供水碗、經文、念珠等,是藏民族日常生活中的核心元素。

在藏區,無論在城市還是農區、牧區,人們的口中念誦經咒的聲音不絕於耳,手中的轉經筒不時旋轉。從元朝至清代,藏族人的心目中,文殊菩薩居住於五臺山與漢地有極為深刻的因緣。

漢的歷代皇帝都是文殊菩薩佛像在世間的轉輪王示現,所以稱為「文殊師利大皇帝」。因此文殊菩薩佛像既是密宗佛像的重要尊神,在漢地宮廷佛教信仰中有著非常重要地位。

在藏族心中,觀世音菩薩象徵慈悲與菩提心示現,而文殊菩薩象徵智性與智慧。無論藏族還是漢族,家中若有學生,都會祈禱信仰文殊菩薩佛像,以求學業有成。「仗劍逼佛、一行三昧、千缽百味飯、不二法門」等關於文殊菩薩度化眾生的故事膾炙人口。

密宗佛像文殊菩薩就是以手持慧劍的形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這一切都彰顯出文殊菩薩救度眾生雷厲風行,智慧辯才獨一無二,以不可說不可量的大方便成就眾生智慧佛果。

相關焦點

  • 密宗佛像地藏王菩薩是管什麼的?為什麼不能拜?
    很多人對地藏王菩薩不太了解,密宗佛像地藏王菩薩是管什麼的?為什麼不能拜?地藏王菩薩是管什麼的:密宗佛像地藏王菩薩擔負著超度六界眾生的重任,讓六界內所有的眾生脫離苦海,不再犯罪過,不再進地獄。密宗佛像地藏王菩薩為了達到這樣的一個美好心願,安忍不動,靜靜地考慮,他那不動深思熟慮的樣子就想大地一樣的不動安靜。他的主要的做法,就是向六界眾生講解和廣泛宣傳以上十一種罪過的前因種子和後果,讓六界眾生好看清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不可造孽,以免再進不可迴轉的地獄。
  • 走進藏傳佛教:了解密宗佛像造型藝術
    自藏傳佛教誕生以來,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演變中, 藏傳密宗佛像藝術就以它獨特的藝術魅力立足於雪域高原, 在「潤物細無聲」中深深地影響著藏族、土族、蒙古族等民族的生活習俗、文化藝術乃至思維方式等。由於藏傳密宗佛像是佛教在融合苯教教義基礎上形成並發展起來的, 因此, 作為傳播手段和工具的藏傳佛教藝術也必然是佛苯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即以苯教形象為基礎, 以佛教義理為指導的感性形態, 是佛教義理的感性顯現。
  •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之間的關係
    相對於文殊菩薩的婦孺皆知。同為佛祖肋侍的普賢菩薩可謂是非常的低調了。但作為擁有大成就的尊者,普賢菩薩是在密宗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日本真言宗更是將其視為根本佛「金剛薩垛」 的化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同為四大菩薩的「普賢尊者」。
  • 夢參老和尚:西藏密宗雙身法,母性是文殊是智慧,男性是普賢行
    這就附帶著說一下子,咱們都知道西藏密宗講雙身法,把它看成了男女關係了,他不知道那個母性的是文殊師利,是智慧,男性的是普賢行。智慧母跟普賢行,智慧跟普賢的願行結合才能成為究竟佛果,這種呢是即身成佛具足文殊普賢,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行願。咱們看供那個像,認為是男女關係這個就麻煩了。大家看到那個菩薩頂中間有個殿,殿裡是帶箭文殊,是唐朝的故事,一直延續下來。
  • 密宗佛像大日如來
    對於佛教密宗信徒來說,雖然以修行念佛、普度眾生為己任,但對於生活的態度是嚴肅認真的。他們依據自己飯依的尊神、祖師及追求的目標 ,在看起來枯燥乏味的宗教生活中,精神生活 豐富多彩而充滿激情,其中佛教密宗中的隱修生活方式卻是最富藏地密宗特色的一種。
  • 農曆十月二十日,恭迎文殊菩薩出家日!重溫文殊菩薩的囑託!(轉發...
    我們看到文殊菩薩的塑像,他右手拿著寶劍,很多佛像也拿著劍,這個寶劍在我們世間上是殺人的,菩薩還殺人呀?不會的!那拿寶劍幹什麼呢?這是形象的表示智慧,這個寶劍是代表智慧的,智慧能夠斷煩惱,所以形象化地把這個智慧用寶劍來表示。那麼為什麼手要舉起來呢?
  • 文殊菩薩顯聖的地方,寺廟觀庵齊聚的「小西天」
    據《有元重修文殊寺碑記》中記載,「所觀文殊聖寺估計,建立已經八百年矣。」立碑時間是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據此上推八百年則為北魏孝昌二年。又有史栽,「文殊山寺,城西南三十裡,山口內有古剎,佛像,乃唐貞觀中造也。」北魏時期此地就已開始修建寺廟,開鑿石窟,唐貞觀年間,寺廟又一度復興,逐漸形成一個集寺廟、石窟、壁畫為一體的佛教聖地。
  • 文殊菩薩是如何成佛的?
    文殊菩薩在佛教中地位尊貴。《法華經》稱他是燃燈古佛(或說龍尊王佛)的化身,過去七佛常受他電話,故被譽為「七佛之師」。事實上,文殊師利與舍利弗尊者一樣,歷史上確有其人。《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記載:文殊菩薩將取大涅槃之際,佛向四眾弟子講述了文殊菩薩出生、學道的故事。
  • 文殊菩薩的「道場」——山西:五臺山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傳道的場所,歷代都在這裡廣建寺院,傳揚佛教文化。它是中國古建築雕塑繪畫的藝術寶庫,五臺山現有建築比較完整的寺院95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六處,五臺山的佛教組織是以寺院為單位按照佛教傳承的不同寺院,分為青廟和黃廟。清廟也稱為和尚廟,僧侶大都是漢族,一般是穿青灰色的風衣。所以稱青衣僧,五臺山大部分的寺院都屬於青廟,那麼什麼是黃廟?
  • 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是從道教手裡搶來的,與《封神演義》無關
    今日農曆四月初四,在佛教徒及民間的信仰中是文殊菩薩的佛誕日。提到文殊菩薩就不得不提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首的「五臺山」,此地也正是傳說中文殊菩薩的道場。但在道教的經籍中,此地原為道教所佔據,被稱為「紫府山」,並建有「紫府廟」。那麼為何這裡後來變成了佛教聖地、文殊菩薩道場呢?
  • 原來佛像也能不這麼帥!如來、菩薩、明王等日本佛像大解析
    日本數不清的古老佛寺,是去日本旅遊時一定會到訪的地方。日本的佛教文化雖然大多是從我們中國傳播過去的,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但是這麼長時間的發展,日本佛教文化也演變出自己的特色,留下了各式各樣的佛像,成為寶貴的藝術資產。而這次我將詳細剖析這些面貌、姿態各異的佛像所代表的意義,看過這一篇,相信您以後去日本旅遊的時候,在欣賞佛像時一定會更有感覺。
  •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的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又稱文殊師利、法王子),舍衛國人,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大智慧的象徵,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聖」。此外,毗盧遮那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被尊稱為「華嚴三聖」相傳文殊菩薩的說法道場在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頂結五髻,以代表大日五智,手中持劍,表示以智慧為利劍,另外文殊為相應眾生的不同因緣,還會有不同形象的「示現」,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兒文殊等。其中以五字五髻文殊最為常見
  • 文殊菩薩聖誕,美妙佛音《文殊菩薩心咒》,念誦轉發功德無量
    為粉絲佛前供燈今日四月初四,南無文殊菩薩聖誕!文殊菩薩的心咒能幫助持誦者開啟智慧,諸事心平氣和,祝孩子高考順利,學習進步,家庭充滿和諧智慧,萬事順心,生意興隆!南無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 ,音譯作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滿祖室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妙樂、法王子。又稱文殊師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
  • 諸佛之母·智慧第一丨恭迎文殊菩薩聖誕
    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妙吉祥等,為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華嚴會上,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並稱「華嚴三聖」。如《華嚴經》中,善財童子就是受到文殊菩薩的啟迪,而發起五十三參,開旅遊參學的先河;在《楞嚴經》中,阿難尊者為摩登伽女的邪咒所迷惑時,也是文殊菩薩持楞嚴咒趕去,救護阿難;經中還講到,有一次,維摩詰居士示現生病,因為他辯才實在太了得,把小乘人說得無地自容,佛陀座下諸大弟子都不敢去問疾,
  • 佛教:虛空藏菩薩,利樂眾生;普賢菩薩,純一妙善,備具眾德
    常見此菩薩形象特點為頂上有如意珠,作紫金色;若見如意珠即見天冠;此天冠中有三十五佛像現;其手持白蓮華中亦有如意珠現十方佛像。此菩薩流出無量之法寶,普施所欲者利樂眾生。佛教密宗所供奉之五大金剛虛空藏,分別為法界虛空藏、金剛虛空藏、寳光虛空藏、蓮華虛空藏、業用虛空藏五位菩薩。
  • 文殊菩薩問佛:地藏菩薩,因地作何行、立何願,而成就不思議事?
    因此,文殊菩薩代眾生一問,地藏菩薩憑什麼擔當此任呢?在這裡文殊菩薩的疑問其實是佛法中的方便一說,因為作為七佛之師,菩薩之首的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是以智慧見長,肯定知道原因。這句問話出自於《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原文是這樣的:「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已過去久修善根。證無礙智,聞佛所言,即當信受。小果聲聞,天龍八部,及未來世諸眾生等 雖聞如來誠實之語,必懷疑惑,設使頂受,未免興謗,唯願世尊,廣說地藏菩薩摩訶薩,因地作何行、立何願,而能成就不思議事?」
  • 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大菩薩」,求智慧找這位菩薩
    但即便如此,中國人依然認為繁瑣,佛教傳到中國再次得以簡化,從這八大菩薩中揀擇出了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四位菩薩,確定了不同的分工,成為極具中國特色的「四大菩薩」。中國人怕麻煩,喜歡把一些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減少由於職權交叉帶來的不確定性。
  • 尼泊爾佛像中為什麼釋迦族佛像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為殊勝的佛像?
    世界上各個角落的佛弟子都知道,尼泊爾佛像被認為是世上最好的佛像,而尼泊爾佛像中,又以釋迦族佛為著稱。每一位想要虔誠供奉或收藏者,都想恭請到一尊釋迦族做的尼泊爾佛像,並以此感到無比法喜。那麼,到底為什麼釋迦族人所做的佛像會成為尼泊爾佛像中的標杆: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 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而尼泊爾釋迦族佛像卻是兩者兼有。追其根源,要從琉璃王滅釋迦族說起:在法顯大師和《釋迦譜》的記錄中,都記載了琉璃王誅釋種,殺了九千九百九十萬人,血流成河。
  • 陝西佛教寺廟系列遊之——遊覽大興善寺(密宗祖庭)
    轉輪藏經殿遺址四周的缸栽蓮花,佛教對於蓮花是很看重的,可以說蓮花是佛教的象徵,你所見到的佛陀,菩薩,都會是乘著蓮花而來,而往生的人也是坐著蓮花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可以說是蓮花和佛教的關係是十分的密切了,蓮花就像是佛教的象徵。蓮花代表了聖潔,美好,有著出淤泥而不染的氣節。露天地藏菩薩銅像是日本真言宗信徒為緬懷祖庭,追思昔日中日友好交流而贈送的。
  • 藏傳佛教佛像主要種類及代表佛像
    佛像只有佛陀也就是釋迦牟尼這一種。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均為大乘佛教,以普度眾生為己任。大乘佛教佛像種類眾多,如漢傳佛教寺院五百羅漢,每一尊造型都不相同,堪稱佛像造型藝術集大成者。藏傳佛教佛像造型又不同於漢傳佛教,依據佛教經典劃分,主要有般若部和秘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