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戰役,守軍師長旅長參謀長全部被俘,為何河南省主席能夠逃脫

2020-12-22 讀萬卷書破萬仞浪

▲開封戰役形勢圖

開封位於河南省東部平原,北臨黃河,是全國聞名的中原重鎮、歷史名城。同時,該城作為河南省省會,在政治上和軍事上也一直佔據重要地位。1948年,隨著陳毅、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在豫東地區連戰連捷,開封城已經處於解放軍兵鋒之下。但蔣介石依然在這一年的「國民大會」上河南籍代表們拍了胸脯,稱「開封絕可確保無虞」。

▲攻佔省保安司令部

開封城防堅固,但守軍薄弱

蔣介石的承諾並非空頭支票,國民黨軍從日寇投降開始,就在開封城內苦心經營,在這裡修建了半永久性的防禦工事體系,設立了穩固的外圍、城防及核心陣地,構築大量火力點,塹壕密布、碉堡成群。此外,開封城周圍駐紮了國民黨軍4個重兵集團12個整編師27個旅,其中,邱清泉兵團在魯西南,胡璉兵團在豫南駐馬店,孫元良兵團在鄭州,張軫兵團在南陽,距離開封都僅有數天路程。

可惜,開封城內的守軍明顯偏弱,總兵力雖然也有3萬9千餘人,但僅有整編第66師的1個旅和整編68師的1個團是正規軍,還有些戰鬥力,但其指揮官、第66師師長李仲辛既不是開封城防司令,也不是開封警備司令。這兩個職務由河南省政府主席劉茂恩及其親信田鎮南擔任,這二人原來都是西北軍舊部,此時麾下僅有2個保安旅、3個保安團的,都是臨時拼湊的地方武裝,裝備差、士氣低。

▲解放前的龍亭

守軍師長堅信龍亭可守

1948年6月16日晚,華東野戰軍經過精心準備後發起開封戰役,駐守四面城關的保安團士兵們幾乎一觸即潰,紛紛向城內潰逃。負責守備城區的李仲辛部此前雖然挖空心思加強城防,但禁不住自己一方潰兵的衝擊,頓時大亂,丟掉了大半個開封,最後不得不收縮兵力、退守龍亭。

龍亭不但是開封城內的制高點,也是一處易守難攻的所在,其西、南、東三面被一片湖水所包圍,只有正南方向有條狹窄通道。李仲辛的師部及其13旅旅部均設立於此,四周不但修築了高大的圍牆,還建立了許多碉堡、地堡,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都是向外射擊的槍眼。李仲辛除了在這裡集中數千殘軍外,還布置了大量輕重機槍和超過50門山炮、野炮,企圖憑險據守,進行最後的掙扎。

▲戰龍亭

數百門大炮攻破最後城防陣地

李仲辛本人及其麾下的眾軍官們,對龍亭據點的工事和裝備都非常有信心,加上蔣介石本人也坐飛機親臨開封上空指揮,不惜對李仲辛這個小小的少將師長以兄弟相稱,聲稱周圍的國民黨軍正在星夜兼程趕來增援,請開封守軍「不惜一切代價堅守」,聚殲華東野戰軍攻城部隊於開封城下。

但令龍亭守軍意想不到的是,21日晚華東野戰軍發動總攻的時候,竟然在龍亭這彈丸之地上投入了數百門大炮,連續炮擊了近1個小時,一舉摧毀了大部分地面工事。炮聲未停,華東野戰軍步兵就發動了衝鋒,迅速擊潰並俘虜了大批守軍。李仲辛及師參謀長遊凌雲、第13旅旅長張潔原本躲藏在地下工事裡,此番也顧不上蔣介石要他們「死守」的命令,紛紛丟下陣地,向華北運動場方向拼命逃跑。

▲李仲辛將師部設在龍亭

省主席逃之夭夭

李仲辛等人逃跑時,還帶著師部特務連上百人,這麼明顯的目標自然不會被攻城部隊放過,一顆子彈飛來,李仲辛被擊斃在城牆上。參謀長遊凌雲、旅長張潔等人雖然僥倖跳下城牆逃脫,但也沒有跑太遠,午夜時分就被華東野戰軍8縱3師21團派出的巡邏隊搜捕抓獲,當了俘虜。

與李仲辛等人相比,河南省主席劉茂恩不愧是參加過北洋軍閥混戰和中原大戰的老兵油子,從開封城破的那一刻他就料到龍亭也必將失守,恰逢國民黨空軍轟炸開封,老百姓紛紛往城外跑,劉茂恩也偽裝成河南大學的教授,率領幾個心腹逃了出去,一溜煙跑到了邱清泉的第5軍軍部,好歹逃出生天。

▲劉茂恩戎裝照

相關焦點

  • 孟良崮戰役中結局如何
    在孟良崮戰役中各自的結局又如何?151團團長 王奎昌王奎昌出生於1912年,遼陽人。曾經在東北陸軍講武堂工兵科學習,畢業於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參加過南京保衛戰、長沙會戰等重大戰役。在孟良崮戰役中王奎昌負傷逃到臨沂,輾轉回到南京。後升任58師師長,被授予陸軍少將軍銜。
  • 上甘嶺戰役中兩個軍參戰,第十五軍下轄3個師,師長分別是誰
    1952年10月14上甘嶺戰役打響,這場戰鬥持續了43天,激烈程度前所未有,此次戰鬥志願軍一共有兩個軍參戰,分別是王近山領導的第12軍和秦基偉領導的第15軍,這兩位將軍在1955年大授銜時都被授予開國中將,秦基偉更是在1988年榮升為開國上將,成就非常大,那麼秦基偉率領的第十五軍下轄三個師的師長後來成就如何呢
  • 紅軍9位軍團參謀長只有一個非軍校生,但主席最看好這位湖南老鄉
    師長陳樹湘突圍時腹部中彈,被俘後絞斷自己腸子,壯烈犧牲,年僅29歲。 但是在1933年的黃獅渡戰役中,趙博生指揮部隊鉗制三倍於已的敵軍,掩護全軍撤退,並親臨一線指揮,不幸頭部中彈,壯烈犧牲,年僅36歲。趙博生是紅5軍團首位犧牲的高級將領,他的英年早逝也是紅軍重大的損失。 趙博生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李達是西北軍第二軍官學校,兩位寧都起義走出來的紅軍軍團參謀長都是軍事科班生。
  • 孟良崮戰役——華野吃掉了整編七十四師(下)
    孟良崮戰役蘆山守軍都躲在了石縫中,要靠人衝,根本接近不了,上多少,死多少。集中起來的迫擊炮打了100多發炮彈,將防守的300多守軍全部炸死,華野攻入了蘆山。、整編74副師長蔡仁傑、58旅旅長盧醒、副旅長明燦、團長周安義中彈身亡。
  • 「天下第一旅」旅長黃正誠,1946年兵敗被俘,後來的結局如何?
    「天下第一旅」旅長黃正誠,1946年兵敗被俘,後來的結局如何?在解放戰爭時期,國軍中有一個著名的「天下第一旅」,它是國民黨嫡系胡宗南精銳部隊整編第一師第一旅,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全部裝備美式武器,多年來以其無敵的戰鬥力被蔣介石、胡宗南吹噓為「天下第一旅」,它曾經當過蔣介石的警衛部隊,人稱「蔣家御林軍」。
  • 國軍少將旅長,彭總是他湘軍時期老長官,被俘後和王震成了好朋友
    1947年3月25日上午10時,看到國軍31旅進入伏擊圈,彭總一聲令下,埋伏在周圍的解放軍發起猛烈進攻,攔頭截尾,東西夾擊,經過一小時四十分鐘戰鬥,殲敵2900餘人,敵旅長李紀雲被俘,取得西北野戰軍撤出延安後取得的第一個大勝仗。
  • 臨沂戰役:59軍憑什麼打退日軍板垣師團?參謀長的回憶錄道出真相
    日軍添田部隊的重機槍手3月16日,戰區參謀長徐祖詒見第59軍傷亡太重,擬電請五戰區長官李宗仁同意後,令向郯城後撤。張自忠要求再打一天一夜。經徐祖詒參謀長請示戰區同意,張軍長立即下令全軍營、團長均到第一線指揮,師、旅長到團部指揮所,軍長親臨兩師前線。並令將全軍所有火炮,全部推進到第一線,帶上所有炮彈,限令三月十七日黃昏以前,以密集炮火,向敵人猛烈轟擊。入夜後,所有官兵,均投入戰鬥,猛攻盤踞在鳳儀官莊、劉家湖、苗家莊、船流等十餘個村莊之敵。頓時槍炮大作,殺聲震天。
  • 新四軍第三師,師長是大將副師長是上將,四位旅長都是什麼軍銜
    在新四軍七個師中,有一個師陣容非常強大,師長黃克誠是大將,兩位副師長劉震和洪學智都是上將。為什麼呢?第三師是由原來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南下改編而成的,當然強大了。第三師共下轄四個旅,這四位旅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呢?
  • 胡宗南「四大金剛」之一被俘後迅速參軍入黨,功成名就新疆雲母礦
    而在1947年4月14日標誌著國民黨軍胡宗南部隊就此開始走下坡路的羊馬河戰役中,不僅全殲了整編第135旅部隊,而且還生俘了其代理旅長麥宗禹少將。說到這位麥宗禹少將可不一般,因為他本人在國民黨軍和解放軍中都有不俗的歷史佳話,甚至可稱為傳奇將領。麥宗禹,1907年3月4日~1991年2月26日,又名崇禹、銘章,字紹虞,廣東中山小欖鎮麥局坊(滘口興仁裡)人。
  • 新四軍第六師轄二個旅,師長和旅長都是誰?一人壯烈犧牲
    第六師組建之初約8000餘人,下轄第十六、第十八兩個主力旅,及江南東路、江南西路兩個保安司令部,那麼第六師的師長和兩個旅長都是誰呢?抗戰爆發後,南方八省遊擊隊改編成新四軍,,譚震林先後擔任新四軍第二、三支隊副司令員、江南抗日義勇軍司令員兼政委、新四軍第六師師長兼政委、新四軍第二師政委等職務。抗戰期間,在開拓江南抗日根據地中,譚震林居功至偉。
  • 付文化少將任北京衛戍區司令,曾從師長降為旅長,王春寧中將離任
    付文化少將,四川人,1969年出生,1985年6月入黨,曾長期在瀋陽軍區服役,歷任團長、師參謀長、副師長、機步旅旅長。2011年任瀋陽軍區某摩步師師長。曾在陸軍指揮學院和國防大學學習,並且到德國留過學。2013年底,部隊編制體制調整改革,付文化任師長的原瀋陽軍區某摩步師撤編改成機步旅。
  • 金門戰役失利後,我軍在南日島戰役中再次失利,800餘名官兵被俘
    金門戰役失利後,南日島戰役我軍再次敗於胡璉,我軍守島部隊及增援部隊,犧牲500餘人,被俘800餘人。南日島戰役,我軍被俘官兵被押至高雄。1952年10月8日,胡璉通過空軍偵察,以及特務傳回的情報,獲悉解放軍駐南日島守軍僅為一個加強連,遂制定奪島作戰計劃。
  • 民國戰地記者眼中的滕縣保衛戰:守軍無一人偷生,唯有壯烈二字
    日軍傷亡慘重,守軍將士傷亡更為慘重,許多傷員無法得到及時救治,在痛楚之中閉上雙眸。有些傷員自知無法生還,以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方式壯烈殉國。守軍將士之中,多有十幾歲少年兵,問其「怕日軍否?」,答曰「巍巍中華男兒漢,何懼倭寇!」
  • 八路軍三師六旅的首任正副旅長最終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最低是上將
    由於艱苦的戰爭環境和頻繁的轉戰、作戰,1933年10月,紅軍整編後,擔任紅十九師師長,後又調任獨立紅24師師長,長徵開始後率部留在南方進行遊擊戰。1935年,周建屏在一次戰鬥中負重傷,被送往上海搶救,次年傷愈後赴延安,任抗大第二科科長。抗日戰爭爆發後,被任命為八路軍115師343旅副旅長,參加了平型關戰役。1937年年底,周建屏率部開創了晉察冀邊區四分區,1938年因舊傷復發,在河北平山病逝。
  • 第43軍成立時,洪學智任軍長,下轄4個師的師長是誰?後來什麼軍銜
    第43軍由洪學智任軍長,賴傳珠任政治委員,楊國夫、李作鵬任副軍長,劉其人任副政委,雷震任參謀長,鄧飛任政治部主任。第43軍下轄4個步兵師和一個炮兵團。這4個步兵師分別是第127師、第128師、第129師、第156師。那麼,這4個師的師長分別是誰?後來什麼軍銜?我們往下看:第127師師長李作鵬。李作鵬是江西吉安人。
  • 20歲當師長的紅軍,為沒當上344旅旅長生氣,朱老總:輪不到你
    1935年的時候,年僅20歲的田守堯已經是紅15軍團78師的師長,參加了紅軍時期的眾多著名的戰鬥,例如西徵、東徵。抗日戰爭時期,田守堯是八路軍115師344旅687團的副團長。在平型關戰役的時候,田守堯在戰鬥中受傷。受傷後田守堯沒有退出戰場,躺著擔架上繼續指揮戰鬥,之後升任團長。
  • 被俘的紅軍師長讓國軍將領很吃驚:衣衫襤褸只比戰士多個破碗
    經激戰,紅21師師長胡天桃受傷被俘。胡天桃是一位紅軍高級將領,可翻遍軍史、戰史,卻很難找到這位紅軍高級將領的記載。他是哪裡人?何時出生?有何家人?都不知道。我們現在能夠提起他,最大的資料來源居然是國民黨將領王耀武的回憶錄。王耀武是黃埔軍校三期畢業,當時擔任國民黨補充1旅旅長。
  • 從抗戰到解放戰爭,慣於奇襲,敢於決戰,粟裕十大經典戰役
    紅軍時期,粟裕歷經連長、營長、團長、師長。1929年到1934年,他又歷任紅四軍參謀長,紅十一軍參謀長,紅七軍團參謀長、閩浙贛軍區參謀長、紅軍第十軍團參謀長等職位。參謀長是負責軍事,說明了他的指揮能力。紅軍時期,粟裕沒有擔任過獨立部隊的軍事正職,也就沒有機會展現軍事才能。抗戰時期,他終於開始爆發。
  • 長徵初期,紅一軍團的三個師長,兩個成為上將,一個為何沒有軍銜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在長徵中,紅一軍團最初的三個師長都是誰?他們後來都有什麼樣的軍事生涯履歷?被授予了什麼樣的軍銜?讓我們接著往下看。首先來看一下紅1師。在長徵中,最初擔任紅1師師長的是李聚奎。李聚奎是今湖南漣源人,在長徵中,李聚奎後來被交流到紅四方面軍工作,歷任紅四方面軍紅31軍參謀長、紅9軍參謀長。
  • 新四軍七個師,八位師長,後來的國家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開國大將
    新四軍下轄七個師,1師師長粟裕,2師師長張雲逸,3師師長兼政委黃克誠,4師師長兼政委彭雪楓,5師師長兼政委李先念,6師師長兼政委譚震林,7師師長張鼎丞。抗日戰爭時期,歷任新四軍參謀長、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員、新四軍副軍長兼第2師師長、抗日軍政大學第8分校校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74年11月19日病逝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