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日本賠償給中國的驅逐艦,曾因無用武之地被當作運輸船

2021-01-09 大國將令視頻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日本這個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非常喜歡打架的國家,在二戰的時候本以為自己十拿九穩要打勝了,結果沒想自己的海軍被美國一路海打,最後日本的艦隊被美軍打得沒剩幾艘。最優秀最神奇的一艘海戰艦也作為賠償品賠給了當時的主要受害國家中國。這個神一般存在的軍艦就是:「雪風號」。隸屬日本新戰艦「陽炎級」。

「雪風號」是日本終於擺脫了一直限制它們海軍發展的倫敦條約以後研製出來的。在擺脫了條約得的約束下,日本快速開始了新的驅逐艦研製,就是第三補充計劃。這時候陽炎級就成了日本最有史以來最龐大的驅逐艦,而且技術也是數一數二的牛。

它的艦艏、幹舷、首樓較之以前的驅逐艦都有了明顯的改善。艦尾的行速也提高了,降低了百分之七的前進阻力,燃料也比之前節省的多。在武備方面,陽炎級驅逐艦也是數一數二的,這是日本為了在海上作戰能夠百戰百勝所研製的一款作戰利器。

日本的驅逐艦是為了在戰爭的時候衝鋒用的,想的是要戰艦打頭陣,接近敵船後用水雷攻擊,很有日本拼刺刀的精神;其實在這方面,不得不承認陽炎號做的的確令人驚嘆,它完全可以勝過其他列強國家的驅逐艦,但是隨著日本失去戰場優勢,尤其是其聯合艦隊的名存實亡,驅逐艦後來基本上沒了什麼用武之地,最後優良的戰艦居然被當作運輸艦來使用了。然而也是被美軍打的剩下的沒多少了,「陽炎級」總共18艘,最後只剩兩艘,我們所說的「雪風號」就是其中一位倖存者。

相關焦點

  • 幸運的不死鳥們,那些撐過二戰的日本艦隊驅逐艦(上)
    雪風號驅逐艦是大家都熟悉的幸運艦和不死鳥,她的祥瑞梗網上到處都能看到。但梗這個東西,用濫了就成了尬吹。比如「唯一倖存的一艘戰前製造的驅逐艦」、「開戰時的XX艘,就它一艘浮在水面上了」。這真是事實嗎?要知道鬼子投降時候船還不少,光賠償盟國的驅逐艦就是24艘,戰前造的真只剩下雪風了?於是我就查了一下,結果如何?
  • 老照片:二戰後日本賠償給中國的34艘艦艇,圖7宵月艦抵達青島
    二戰結束後,日本海軍被解除武裝,遺留了大量艦艇。盟軍決定對驅逐艦及以下的92艘艦艇,以抽籤形式進行分配。 中國派出海軍上校馬德建參加抽籤儀式,抽到最好的一支籤,得到34艘艦艇,其中包括7艘驅逐艦。
  • 因《華盛頓條約》誕生,影響日本驅逐艦的設計,特型驅逐艦小史
    在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的魚雷可謂讓美海軍吃盡了苦頭。而在雷擊戰中發揮主要作用的便是驅逐艦。但是在二戰中,日本海軍動用的驅逐艦類型眾多,其中不乏一戰後期的落後驅逐艦,這些驅逐艦實際上並沒有像本系列文章中要敘述的驅逐艦那樣在戰爭中發揮主力作用,而本系列文章將會對日本海軍在二戰中作為主力的一系列驅逐艦進行介紹。
  • 為什麼日本投降後航空母艦和長門戰列艦都不給中國?
    ,作為戰敗國之一的日本實際需要承擔的戰爭賠款數額為22.3億美元(最初各國索賠總額為540億美元),相比德國在二戰後累計支付的640億元(歐元)賠償金相去甚遠;而在實際賠償時,因為美、中、蘇等主要戰勝國主動放棄了追償,所以最終獲得日本戰爭賠償的竟都是一些名不正言不順的國家,諸如泰國、瑞士、丹麥、瑞典等。
  • 日本海軍失敗的驅逐艦——零戰績的初春型驅逐艦(下)
    在上篇中,我們對初春型驅逐艦的開發背景,設計特點等進行了詳細描述。初春型驅逐艦作為滿足《倫敦海軍條約》後的一型驅逐艦,雖然設計時雄心勃勃,成為當時世界各國海軍中火力強大的驅逐艦,但最終因為復原性艦體強度等進行改造,變得平淡無奇。初春型驅逐艦作為日本海軍主力驅逐艦參加了太平洋戰爭,而他們在戰爭中的表現以及戰時改進的武器裝備將由本篇來進行介紹。
  • 「特立獨行」的軍艦:二戰日本海軍的獨苗驅逐艦「島風」號
    而二戰日本海軍中也有這樣一艘與眾不同的軍艦,它就是號稱日本最完美驅逐艦的「島風」號高速雷擊驅逐艦。也就是這艘驅逐艦在其短暫的服役生涯中創造了多個日本第一和世界之最。上世紀30年代初,隨著世界上航速最快、射程最遠、裝藥量最大的93式氧氣魚雷被日本研製成功,使得日本在魚雷上對美國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此後日本一直想要擴大這種魚雷作戰的優勢,但卻苦於找不到好的機會。
  • 灰獵犬號擊沉3艘潛艇,被稱為神劇,二戰美軍1艘驅逐艦擊沉了6艘日本...
    當時在美國強大的海空優勢封鎖下,在困在島上的日軍面臨彈盡糧絕的困局,而日本為了保證補給就使用驅逐艦等小型軍艦進行物資的運送,這些驅逐艦也被稱為「東京快車」,但是這種水面運輸很容易遭到美國的打擊,後來被打怕的日軍改用潛艇進行物資的運輸,這樣的方法更為隱蔽。而作為艦隊驅逐更多的是跟隨作戰艦艇進行作戰,所以反潛、打擊海上運輸船的任務就交給了護航艦艇上。
  • 誰才是日本海軍最大敵人,和這條驅逐艦比起來美國海軍都自愧不如
    【軍武次位面】:風林火山1935年,日本海軍白露級驅逐艦時雨號服役,1940年1月20日,陽炎級驅逐艦8號艦雪風竣工。雖然2艦均代表了當時日本海軍艦隊驅逐艦的最高水平,但對於信奉"大艦巨炮製勝"的日本帝國海軍而言,驅逐艦僅僅是其所謂"九段擊"的對美作戰方略中負責對美軍艦隊發起削弱作戰的消耗品。
  • 二戰日本海軍罕見萬能艦,防空反潛搞運輸樣樣在行,可惜就是太少
    縱觀舊日本海軍的歷史,自經歷了甲午和日俄兩次大規模戰爭的勝利後,大艦巨炮主義思想在舊日本海軍根深蒂固,一心只想追求更大的艦和更大口徑的火炮。與此相反,對運輸艦艇的開發、裝備就非常消極,關於登陸支援艦艇的建造和具體的運用方法等,甚至沒有著手研究。
  • 在二戰中日本得到的教訓:勿因怕丟面子而冥頑不化
    但長官們許下了太多無法兌現的諾言:裝滿食物和其他物資的運輸艦馬上就會在地平線上出現,日本的戰機很快就會遮天蔽日地飛來,敢死隊的下一次進攻會使膽小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扔掉武器倉皇逃命。但是一連數天甚至數周,空中都沒有出現日本飛機,也沒有見到日本艦艇從海上駛來。一個日記作者在12月23日寫道:「每天只有敵機在空中盤旋、低飛、掃射、投彈,數不清的軍官和士兵因此喪命。」三天後,他又寫道:「我們的戰機啊!
  • 屢屢「大破」,但始終不沉,二戰日本「不死鳥」響號驅逐艦
    響號驅逐艦在二戰結束後被日軍賠償給了蘇聯海軍,雖然它在遠東服役的時間並不長,但顯然是日本對蘇賠償的艦艇中最知名的一艘,原因在於響號原本在日本海軍中已經享有「不死鳥」之名,與「超級祥瑞」雪風號驅逐艦堪稱雙璧。作為24 艘特型驅逐艦中靠後的第22 號艦,4艘特三型驅逐艦之一,響號與雪風號在戰爭中的遭遇區別其實蠻大的。
  • 二戰日本萬噸巨艦被魚雷擊沉,現"復活"為先進驅逐艦
    1945年4月28日,停靠在新加坡的舊日本海軍「妙高」級重型巡洋艦「羽黑」號接到命令:「裝載物資,前往安達曼群島,接濟在那裡的陸軍。」此時的日本已是強弩之末,原來威風凜凜的重型巡洋艦也被拿來充當運輸船。大家沉浸在一片對未來的迷茫當中,早已不知士氣為何物。
  • 日本新型驅逐艦南海鬧事,前身是聯合艦隊最短命驅逐艦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今年,日本海上自衛隊頻頻派軍艦到南海鬧事,刷存在感。這其中有一艘最新型的通用驅逐艦「照月」號(DD116),這是秋月級驅逐艦的第二艘。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二戰中也有一艘「照月」號驅逐艦,也是當年的秋月級驅逐艦的2號艦(說明日本海上自衛隊軍艦命名完全是按照舊日本海軍序列來的),卻在服役僅僅百日後,被作為「獵物」的魚雷艇輕易擊沉,成為二戰中日本海軍最短命的驅逐艦。圖片:今年3月份跟著美軍屁股後面來南海鬧事的「照月」號驅逐艦。驅逐艦為何叫「驅逐艦」呢?
  • 日本最幸運戰艦,二戰期間16次戰鬥安然無恙,最後花落中國
    在二戰時期,有一艘神奇的驅逐艦,它在無數次的戰爭中存留戰爭結束後。這要來看看日本建造的驅逐艦雪風號。在日本的海上戰爭中,日本建造無數的這樣的驅逐艦但是大部分都因為在戰爭中嚴重受到傷害的有著不計其數。在日本建造的三十八艘的驅逐艦中,雪風號憑藉著在十多次的戰爭中取得戰果,在戰爭結束的時候用一種幾乎毫無受損的姿態保留到二戰結束後。這艘神奇的驅逐艦參加了太平洋戰爭大部分的戰爭中,一共參加了16次戰鬥,自身都安然無恙未受到嚴重的傷害,陣亡人數不到十個人,堪稱戰爭中奇蹟之艦。
  • 為什麼日本投降後,航空母艦和長門戰列艦都不給中國
    此時的日本海軍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已經無法和當年風光時相比,殘存的軍艦隻有戰列艦4艘、航母6艘、重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3艘、水上飛機母艦2艘、驅逐艦41艘,其他還有潛艇、炮艦等。、護航驅逐艦、驅潛艦等135艘中小型軍艦作為日本對給中、英、美、蘇四國賠償的一部分,大家瓜分。
  • 剛剛,日本驅逐艦與中國漁船撞上了
    據環球時報3月31日報導,此前一天晚上7時30分,日本海上自衛隊「島風」號驅逐艦在東海海域與一艘中國漁船相撞。日本防衛省稱,「島風」號左舷後部的水線上約5米位置出現一個1米×20釐米的洞,漁船上13名船員沒有人受傷或失蹤。
  • 二戰美國海軍爆發式造艦,驅逐艦下餃子般增長,側面反映日本輸定了
    現在在形容中國海軍的軍艦發展速度時,很多人喜歡用「下餃子」這個詞來形容,在二戰時期美國海軍的驅逐艦發展用這個詞來形容的話估計也非常貼切。在比較二戰時期美日雙方國力的差距的時候,一般都喜歡用鋼鐵、煤炭、石油等來比較,得出的結論往往是美國的XXX產量是日本的X倍。這樣的對比大家估計都沒啥概念,但如果我們把這些轉換成軍艦來對比的話,大家可能會有較為清晰的印象。其實無論是戰列艦、航母、巡洋艦還是驅逐艦,美軍的數量一直都遠超日本。
  • 二戰英國人的愚蠢膽小,坑死了一整支援蘇運輸船隊
    為了避免蘇聯的動搖和崩潰,在美國人的催促下,英國人開始組建史上最大規模的美英援助船隊,由34艘運輸船、2艘油船和3艘救生船組成的PQ17運輸隊,運輸20萬噸武器裝備和軍事物資。理論上這支運輸船隊的裝備能夠武裝一個集團軍,但是卻最終以悲劇性的結局,留名歷史。
  • 一聲巨響傳來,中國漁船和日本驅逐艦相撞,日艦左舷開了1米大洞
    就比如在二戰中的時候,蘇聯就因其體積大、攻擊力、防禦力高的航母聞名。也因此,在二戰結束後,很多國家都開始爭相打造航母,畢竟就算是在現代,一個國家要是能夠成功打造出一艘航母,那也足夠證明其實力強大,不僅如此,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也將會直線上升。但是建造一艘航母卻不是十分容易地,就比如現在的軍事強國俄羅斯,至今也就只有一艘航母。
  • 二戰結束後,日本到底賠給了中國什麼東西?新中國海軍的骨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戰勝國,而日本則最終戰敗,那麼中國作為戰勝國理應得到日本的賠償,然而當時的中國政府卻沒有向日本索要太多的經濟賠償,這就讓很多人感到非常氣憤,難道日本對中國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傷害,就一點賠償都不給嗎?但實際上情況卻不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