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職場中,如果員工能得到領導的重用,則自己的未來必將一片坦途。不過該如何受到領導的重視?卻成為了不少職場新人面臨的問題。北宋時期,曾有一位大將,他靠著自己的三個絕招,很容易地得到了領導的重視。至於他的方法究竟是什麼?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現代工作職場如戰場,員工之間競爭壓力極大,每個人都有一顆上進的心,總是幻想著一鳴驚人。職場中的主導核心,其實正是員工們的頂頭上司——老闆。在一個團隊中,老闆的話非常有分量,甚至可以決定每一位員工未來的職場命運。此時一個重點問題便凸顯出來,該如何成為老闆眼中的「寶貝」,繼而受到重用呢?
不得不說,得到領導的重視,其實是一門重要的功課。現代職場指南中,曾有不少關於與老闆拉近關係的辦法,令職場新手們感到眼花繚亂。有人認為,如果想要得到老闆的重用,必須要跟老闆拉近關係,無論是日常「打小報告」,還是逢年過節送一些「土特產」,都能達到不錯的效果。還有一些人認為,在職場中,如果能做到「功歸老闆,過歸自己」,老闆就會對自己刮目相看,從而加以重視。
不過話說回來,老闆與老闆之間也存在不同,尤其是一些「難伺候」的老闆,不免會讓手下的員工感到無奈,諸如這樣的特殊型老闆,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便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凡是開國之君,往往都是一代雄主,於亂世之中統一天下,構建大一統的王朝。然而北宋開國之君趙匡胤卻顯得有些特殊,大宋的天下並非由趙匡胤一手開闢,而是由「篡權竊國」得來的。
公元960年,殿前都點檢趙匡胤趁契丹來犯之機,在陳橋地區發動軍事政變,以黃袍加身的方式稱帝,逼迫後周皇帝遜位,改國號為「宋」,史稱「北宋」。在「陳橋兵變」之後,趙匡胤意識到武將對於王朝本身的威脅,於是採取柔和的收權手段,以「杯酒釋兵權」的方式,將武將兵權收回,保證了皇權的權威性。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當趙匡胤收回武將權力時,唯獨一位大將的兵權並未被收回,反而還受到了重用,此人便是符彥卿。
符彥卿之所以擁有特殊的待遇,其實與他本人的實力是分不開的。符彥卿是五代時期著名的將領,是符存審的兒子,他從13歲開始就在父親的影響下,訓練騎射,學習兵法,成為軍中不可多得的人才。由於符彥卿在家中排行第四,所以時人都稱其為「符第四」。
五代十國是歷史上最紛亂的朝代之一,符彥卿在亂世中所博得的功名,很少一部分來源於父親,所謂「虎父無犬子」,他的戰功多半都是自己拼出來的。符彥卿歷經五朝,晉、後唐、後漢、後周、乃至後來的北宋,都曾仰仗其本人的功績,是名副其實的「五朝元老」,在軍隊中的威信極高。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時,雖然逼迫柴氏皇帝遜位,但是並未對其本族進行屠戮,實現了歷史上少見的「和平政變」。正因如此,忠於後周皇室的符彥卿才會甘願向趙匡胤俯首稱臣。當然,符彥卿的歸順對於趙匡胤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收穫,因為符彥卿是舊貴族門閥勢力的重要代表,他的歸順,也是貴族門閥勢力對趙匡胤皇權的承認。
乾德元年春,符彥卿親自帶領天雄軍入朝,皇帝趙匡胤當即賜他襲衣、玉帶。二人在金鳳園宴射時,趙匡胤連射七箭,每一箭都正中靶心,符彥卿也以此為由貢上名馬加以祝賀。 雖然我們不知道趙匡胤對符彥卿的重視是出於真心還是假意,但有一點值得肯定,符彥卿的真正實力是趙匡胤既忌憚又仰仗的因素。
符彥卿在國內的勢力極大,對付契丹軍隊更有絕招。五代十國至北宋一朝,契丹軍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朝廷每年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邊疆防禦,目的就是防範契丹軍滋擾。不過契丹軍雖然悍勇,但是卻唯獨懼怕一人,此人正是符彥卿。符彥卿徵戰多年,與契丹軍對峙次數極多,甚至敵軍的用兵方式,並依靠靈活多變的戰術策略,數次大敗契丹軍,契丹軍中將領都懼怕符彥卿,稱他為「符閻王」。正是符彥卿的威名赫赫,令趙匡胤不得不對其加以重視,在邊患尚未平定之時,符彥卿幾乎成為了唯一可以擊敗契丹軍的將領。
除此之外,符彥卿還有一個優勢,是任何大將都無法與之相比的,符彥卿的女兒嫁給了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兩家實屬親家關係。值得一提的是,符彥卿三個女兒都成為了母儀天下的皇后,大女兒與兒女兒曾嫁給周世宗柴榮,而當趙光義登基後,小女兒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皇后。按照道理而言,趙匡胤最應該提防符彥卿,但是由於相互之間的姻親關係,卻不能對其下手,否則就會讓親弟弟趙光義難堪。
符彥卿眼光獨特,以其元老的身份、無可取代的能力以及彼此之間的聯姻關係,令自己得以成為北宋初期最得皇帝重用的武將,堪稱是後世職場中的楷模。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能夠從符彥卿將軍這裡學到一些職場哲學,又何愁不會獲得領導的重用呢?畢竟他就是一個成功者,只有向成功者學習,才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成功者。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