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署名:小浪
據外媒《海軍時報》報導,在珍珠港的西南約70海裡,深度超過15400英尺或者3英裡的海域發現了內華達號戰列艦。
美國內華達號於1916年服役,它最後服役的地區在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它在日本聯合艦隊襲擊中經受10次炸彈爆炸和一次魚雷雷擊,幸運的是當天船員的快速反應導致船隻故意擱淺使其沒有下沉。
這艘戰列艦最終被修復,並繼續參加1944年諾曼第的作戰,當美國人進行兩棲登陸的時候,內華達號戰列艦的5英寸和14英寸的艦炮對德國人的對岸防禦工事進行炮擊。
內華達任務海事考古學家負責人詹姆斯·德爾加多博士表示,內華達號是一艘標誌性的艦船,它表明了美國人的堅韌和固執。
內華達號在魚雷,炸彈,炮彈和兩次原子彈爆炸中倖存下來,沉睡在海洋大博物館的黑暗中,以至於內華達號這艘戰艦讓人想起過去的事件,也讓美國人回憶起來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保衛美國安全的人。
戰後美國的內華達號戰列艦在它壽命接近末期的時候被派遣到比基尼環礁做原子彈試驗的靶船,但在經歷了兩次原子彈爆炸試驗後倖存。
後來內華達號戰列艦被拖到珍珠港,直到1948年再次作為靶艦重啟。
包括衣阿華號戰列艦在內的多艘戰艦向內華達號開火,但是內華達號依然沒有沉沒。
差不多五天之後,艦船終於下沉到水面以下,最後給予致命一擊的是一名美國飛行員投下的航空魚雷。
由於海軍沒有記錄其沉沒的確切坐標,因此很難找到這艘頑強的戰艦,這次是考古學家依靠水下無人機然後根據目擊者對沉船地點的描述,逐步縮小搜尋範圍才找到的。
在確定戰艦沉沒的位置之後,高清晰度的圖像被傳送給研究小組,這個小組再次使海軍歷史上難以沉沒的戰艦之一復活。
現任海軍歷史與遺產司令部主任的退役海軍少將塞繆爾·考克斯表示十分感謝謝海洋無限公司,並且提供了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遺蹟。
《海軍時報》稱,內華達號是一個精神象徵,象徵著美國的海軍傳統,內華達號的戰鬥精神證明了美國海軍在困難時期依然頑強,當情況看來已經到了最糟糕的地步的時候美國海軍依然不會放棄,這就是內華達號給美國海軍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