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故事會:佛陀的十大弟子 天眼第一阿那律尊者

2021-01-14 手機鳳凰網

佛陀的十大弟子,天眼第一阿那律尊者。(圖片來源:資料圖)

阿那律是甘露飯王的次子,又譯為「阿冕樓陀」,漢譯「無貧」、「如意」。過去世以裨飯施闢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樂,故名。

他是摩訶男的親弟弟,佛陀的堂弟。佛成道六年後,回到他的故鄉迦毗羅衛城說法教化,看到親弟弟難陀耽溺於孫陀羅的姿色之中,如果由他繼承王位,國一定很快就要滅亡;兒子羅侯羅又是一個孩子,也不能擔負起治國的重任。唯有度他二人出家,將王位繼承權讓給有作為人,國家才能得救。

於是,度難陀和羅侯羅出家。他二人出家後,阿難、提婆達多、婆娑、跋提,阿那律五位王子也跟佛陀出家。

倔強的性格

佛陀對釋種出家的人,要求特別嚴格。

一次,佛說法,阿那律打起瞌睡,佛陀批評他說:「咄咄汝好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阿那律聽到佛的批評,跪下來求懺悔說:「從今後,盡形壽,不再睡眠。」沒有多久,阿那律因不睡眠,患了眼病。佛知道後,關心地勸慰他說:「修行不食,固然不行,太過了也是不行。一切眾生都要有食物才能生存,耳以聲為食,鼻以香為食,舌以味為食,眼以睡眠為食。修道也是這樣,涅槃以不放逸為食,無為境界以禪悅法喜為食。你應睡眠,保護眼睛。」並請名醫耆婆為他醫療。阿那律倔強地回答說:「我發了誓,盡形壽,不再睡眠。」

他依然不肯睡眠,不久,他的眼睛終於瞎了。在僧團內規定,比丘乞食回來,要將一份留給病比丘食用。衣服破了、髒了,同住的比丘要予以補洗。後來阿那律的三衣破得實在不能再穿了,要求阿難為他縫製一套新的三次。佛陀知道此事,親敬佩。

從這一事件,可以看出佛在僧團中,從不高人一等,與弟子的關係是慈愛和平等相處。

天眼第一

佛為阿那律縫衣以後,對他雙目失明,十分憐憫,教他修習金剛照明三昧;不久,獲證天眼通。不論遠近內外,肉眼看不到的地方,證天眼通的阿那律一目了然。佛說彌陀淨土,有的人不相信,請阿那律以天眼通觀察一下,果然不虛,使那些懷疑的人生起虔誠的信心。

一次,阿那律十分得意對舍利弗說:「我的清淨天眼,可以看見三千大千世界;我身體可以在廣闊的天空中,自由地飛翔;我的不動正念,離染去執。」舍利弗批評說:「你說你的天眼可以看見三千大千世界,這是我慢心;你的身體可以在天空飛翔,這是掉舉心;你的心離染去執,這是狂妄心;有這三心的人,不能離煩惱得解脫。」對於舍利弗的批評,阿那律虛心接受,從此再也不在別人面說自己證得的境界。

修學八大人覺

阿那律問佛如何修菩薩行,佛為說八大人覺法,令其修學。

一、以無常觀、苦空觀、無我觀、不淨觀來觀察宇宙和人生一切事物。

二、貪慾是苦的根源,要斷除貪慾才能解脫自在。

三、斷除無厭足心,安貧樂道,追求智慧。

四、不間斷地修福學慧,克服一切困難,戰勝一切磨難,堅持到底,取得最後的勝利

五、學習一切知識,破除愚昧,並以自己學的知識貢獻社會。

六、對貧窮和愚昧的人,要給予物質上幫助,精神上安慰,不要嫌棄他們。

七、不染世樂,過著清淨安樂生活,不做五欲的俘虜。

八、發願普度一切眾生,不做自了漢,將自己的一切悲願救度眾生。

阿那律聽了八大人覺法後,經常在定中思維,體證了宇宙人生的真理,找到了覺悟(成佛)的途徑。

佛陀逝世的前夕,問諸弟子:「我說的四諦、十二因緣,是我證悟的真理。它是世間的明燈,苦海的慈航,入道的法門,證果的要道。誰對此有什麼疑問,趕快提出,當為解說。」

阿那律合掌恭敬地對佛說:「我們都堅信四諦、十二因緣法是宇宙人生真理。在世界上日可令冷,月可令熱,雪山可以變成大海,大地可以變成廢墟。佛說四諦、十二因緣法,不可令異。」

阿那律的話安慰了佛一生說法的苦心,佛陀就微笑地入滅了。

【頭條】:向科學迷信說「不」:當宗教信仰又遇上了「科學」

【觀點】  汪海波:切不可從「科迷」成長為「科賴」

【眾生】:感動殺手的作家

【一日禪】:為人生制定目標 不要停在半路

【心靈物語】:用左手溫暖右手

【讀書】 頓悟:因病悟得真實相

【圖片】:情系梅裡——永遠的處女峰(上)

【朝聖】:洋和尚的修行日記——洛杉磯市中心

【禪茶】:從閩東探尋日本茶道歷史淵源

【法訊】:湖北黃梅四祖寺將啟建上元節吉祥法會

【影音-講經說法】:界詮法師講:地藏菩薩本願經第二講

【素食】:素食者如何才能在日常飲食中保證「均衡營養」呢

【書店】:乾隆大藏經(豪華典藏版)

【覺悟】:佛陀的十大弟子 天眼第一阿那律尊者

【佛藝】:水月觀音至善至美

相關焦點

  • 《金剛經》中的故事—佛陀十大弟子,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
    《金剛經》—善現啟請分大家對須菩提並不陌生,《西遊記》中孫悟空的授業師父菩提祖師即為須菩提尊者。須菩提在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這應該也是他為自己弟子取名「悟空」的原因。你如果能去佛陀那裡,必然能夠祛除你的瞋恚惡毒。」須菩提聽到山神的話,就奇蹟般地生起歡喜心,並在山神的幫助下,來到祇樹給孤獨園。他見到佛陀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如百千太陽一樣光明普照,心懷歡喜,上前頂禮佛足,然後退坐在一邊。
  • 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在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最傑出的十大羅漢為十大弟子。在有些古寺中,釋迦牟尼佛像和十大弟子是安奉在一殿的。現在從修行成就、尊位來簡要的介紹一下。1.上行第一摩訶迦葉詳名為摩訶迦葉婆,他專修頭陀行。他是第一次佛典結集的主腦人,並圓滿完成這次結集,所以大迦葉名聞天下,稱為上行第一。2.多聞第一阿難陀也就是難陀尊者,於釋迦佛是表兄弟。他生性博聞強記,侍從佛陀25年之久,所以在經典的結集大事中,大部分經文都是憑他的記憶口傳的。他天性慈悲溫和,容貌俊俏得女子喜愛,屢屢蒙受女難。於120歲滅度。
  • 佛教:舍利佛尊者,佛陀弟子中智慧第一,於未來世號「華光如來」
    在佛教的發展史中,滿天諸佛菩薩皆有其緣起,而佛陀眾多弟子中,尤以十大弟子最為著名,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其中之一的佛教:舍利佛尊者,佛陀弟子中智慧第一,於未來世號「華光如來」:舍利佛尊者乃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智力捷疾勝眾,常破外道邪說,顯揚正教,歸佛後常隨從佛陀輔翼聖化,為諸弟子中之上首;復以聰明勝眾,被譽為佛弟子中「智慧第一」
  • 佛陀十大弟子中的著名建築師:舍利弗尊者
    長青靈巖寺千佛殿羅漢:舍利弗尊者(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舍利弗尊者: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羅,舍利子,新作舍利弗多羅,舍利富多羅,舍利補怛羅。使其頓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和目犍連一起帶領二百弟子到竹林精舍皈依了佛陀。(二)著名的建築師舍利弗不僅精通四吠陀、奧義書和佛學,還是一位著名的建築師。喬薩羅國舍衛城的須達多長者,用金磚布地買下祇陀太子的花園,給佛陀建造一所說法的精舍。要求派一位設計和管理施工的人,佛陀即派舍利弗去擔負此項重任。
  • 佛教常識:佛祖十大弟子都是誰,其中誰的智慧最高,誰的神通最大
    在諸大比丘僧中為上首的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他們分別是摩訶迦葉、大目犍連、富樓那、須菩提、舍利弗、羅睺羅、阿難陀、優婆離、阿那律、摩訶迦旃延,都是佛的聲聞弟子。本師釋迦牟尼佛這十位大比丘僧在佛陀的眾弟子中最為著名,且各有所長。下面,非凡就來介紹一下佛陀十大弟子及其各自的專長。
  • 佛教:目犍連尊者,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孝慈救母開創盂蘭盆法會
    在佛教的發展初期,佛陀以身說法教化眾生,在他諸多弟子中有十位最傑出著,被後世稱為佛陀十大弟子,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目犍連尊者,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孝慈救母開創盂蘭盆法會。目犍連尊者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亦在佛陀眾多弟子中神通第一。為古代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外拘律陀村人,婆羅門種。
  • 誰是佛陀心中最佳的僧團繼承人?
    阿難隨侍佛左右四十餘年,法鼓先聞,甘露先嘗,可惜一直到佛陀入滅,遲遲未能證道。可以說,阿難讓佛失望了。後來,智慧第一舍利弗、神通第一目犍連雙賢的出現,佛門終於有了真正能代佛宣法之人。雙賢眾望所歸,成了默認的繼承人。佛也放心將僧團大小事務交由舍利弗、目犍連管理,自己退居二線,只擔任眾生的精神導師。
  • 佛陀慈悲開示,跟阿那律講明了這八大人覺,修佛之人要認真領悟
    阿那律,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出家後修道精進,立誓不眠,因而罹患眼疾,至於失明,天眼漸開,終成第一,能見天上地下六道眾生。阿那律在修行之時,請佛陀慈悲開示,佛陀就跟他說了這八大人覺,後成《佛說八大人覺經》。
  • 她用美色誘惑佛陀十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結果卻出人意料
    「尊者!你既然知道我的來意,我也曉得瞞不過你。我早聽說你是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弟子,我不信你的神通不會被美色打敗。現 在,我已知道我是一個罪業深重的人,我也想向善,無奈世間上的一切,叫人太灰心。我想我是一個不能得到救度的人,我有不堪的過去,我將來一定會被可怕的因果所纏。」女子的感情終是脆弱的,她說到最後幾句,眼淚都流下來。
  • 佛陀家庭成員介紹
    在上座部佛教中,釋迦牟尼被認為是世間最尊貴者,故弟子與信徒們,常以世尊來稱呼釋迦牟尼。佛並非神而是境界在神之上的人,因為諸佛都是生在人間的凡人。既然是凡人,就有凡人的社會關係,今天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釋迦牟尼的家庭成員及經歷,幫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這位三千年前的智者。
  • 不可思議,佛陀入滅時,迦葉弟子同時做了七個夢!
    《迦葉赴佛般涅槃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如是聞,昔佛住世時,摩訶迦葉尊者是諸佛弟子中最年長者。與佛一樣,其身同樣具足金色相好。佛每每說法,常與佛並坐,被四眾弟子尊為「佛師」——與佛一樣的老師。《太子瑞應本起經》記載,佛陀出道前,迦葉已是譽滿古印度諸國的大沙門,拜火教領袖,著名的五通大仙人,身邊有五百授業弟子。而彼時佛陀傳法兩年,僧團不過50人。顯然,佛出道前,迦葉已是修行沙門第一人!)迦葉皈依後,他並沒有跟其餘弟子一樣,追隨佛陀左右聽經聞法,而是遵從早已被佛陀放棄的「頭陀苦行」之法。
  • 佛陀十大弟子阿難尊者!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助師弘道,伴明師願行而居,就是蛻變自我、融入道緣環境的絕佳機緣;也是修福長慧的鍥機;(系統了解,找公眾往生心法進群指導)佛陀的十大弟子非福即慧,如迦葉尊者,代師為弟子們做解答;阿難尊者為後人做記錄;還有為道緣環境做護持以及布施的弟子們;但最受益的還是十大弟子
  • 佛陀座下十大弟子:多聞第一!功德具足為何最後悟道?
    也正因為他的高深智慧,所以被冠上了多聞第一的稱號,並且阿難尊者作為佛陀的侍者,身邊27年間除了侍奉著佛陀的飲食起居之外,也為後世佛子祈請了許多法教,並在後來的經典結集時,在隨行過程中口誦曾經所聽聞的法要,讓生命永恆照耀娑婆眾生,正是因為阿難尊者的這般付出,我們今天才會有那麼多的佛教經典可以讀誦和深入,阿難尊者可以說是在佛陀的弘法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
  • 佛陀大弟子阿難尊者的感嘆,難道「生滅法」比不上水老鶴?
    阿難尊者阿難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二十餘年間常伴佛陀的左右,他博聞強記,對於佛陀所說的法都能記誦,故譽為多聞第一,佛涅槃後,佛教的經典結集都是由阿難尊者先背誦出來,然後再由大家考證整理,阿難尊者背誦出來的經典幾乎和佛當時說的一模一樣,沒有什麼錯誤。
  • 法華經:佛陀授記憍陳如,為何五百弟子皆同一名號(50)
    摩訶迦葉,這位尊者我們多次在佛經中見到。他因滅法塵而入圓通,佛弟子中被譽為「頭陀第一」。尊者如今仍在雲南雞足山中,遵佛所囑,待彌陀菩薩降世時,付佛法藏。他們後來一起隨兄長皈依佛陀,包括他們的一千個外道弟子。迦留陀夷:根據《佛學大辭典》,他是悉達多太子在王宮時的老師。後出家為比丘,乃六群比丘之一。根據《增一阿含經》所述,佛制過午不食的戒律因他而來。「迦留陀夷」譯意為大粗黑,黑曜等。據說,這位尊者容顏粗黑,又放黑色光澤。
  • 佛陀故事會:佛陀度迦葉 參禪何須山水地 滅卻心頭火亦涼
    迦葉回答:「借宿倒沒關係.只是房間都有弟子住著,只剩一間石室,雖極乾淨,卻有一條惡龍盤踞其內,噴火傷人,實在不敢借給你住。沒辦法,你還是到別處借宿去吧。」佛陀說:「既有石室,就讓我住在那裡好了。」迦葉幾次相勸,佛陀一味堅持。迦葉無奈,只好讓佛陀住在內有惡龍盤踞的石室。夜晚,突見石室烈焰沖天,映紅天際。
  • 號稱「多聞第一」的佛陀弟子,卻鬥不過「摩登女郎」
    《楞嚴經》也在中國紮根、發芽、生長,成為廣大佛弟子喜歡的經典之一。特別是裡面的楞嚴咒,因為此咒的不可思議,是天地之間的靈文,持誦此咒得到的感應和功德不計其數,因此得到佛弟子的喜歡,越來越多的人加到了修持此咒的行列之中。《楞嚴經》建立了25種圓通法門,其中文殊菩薩特別推薦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文殊菩薩提出「反聞聞自性」,就是離開聲塵去尋找不生不滅的自性。
  • 向佛陀的兒子羅候羅尊者,學習「密行第一」
    到了剛學習佛法時,很幸運能從書本上聽到南懷瑾大師講述羅睺羅尊者「密行第一」的事跡,從此便拜伏在尊者的座下,發心要以尊者「密行第一」作為自己學佛修持的準則。這裡的「密行」在小乘中是指「持戒嚴密」的修行,而在大乘則是指「蘊善於內而不外著」的修行。
  • 了解三寶·之一·佛教誕生(人物主線紹介佛陀的一生)
    後被世人尊稱為「佛陀」,意為「覺者」。佛陀用《快樂偈》(《法句經》第一五三、一五四偈)表達了解脫的喜悅;這也是首度對涅槃「宣告」。「前前無始多生輪迴,不斷探求業報主體,未曾發現靈魂之我,轉世不止確實苦諦」。「已經見到投胎之因,不再受生其後之有;纏縛已經破壞殆盡,如同屋頂不復有蓋;心既涅槃得證無為,渴愛滅盡成就圓滿。」
  • 佛陀開示迦旃延那羅陀尊者,師傅的一課,施石生天的寓意
    論議第一迦旃延迦旃延那羅陀尊者,姓「迦旃延」,名「那羅陀」,父是國王的國師,家中擁有廣大田地和眾多奴僕。少從舅父阿私陀仙學習,精通吠陀、佔相術,通達四禪五通。最後想到阿私陀仙說的悉達多太子,聽說已經成道,想必能說出碑文內容的秘密,於是到竹林精舍訪問了佛陀。佛陀以偈語回答說:王中之王是第六天王,聖中之聖是大覺佛陀。被無明汙染的人是愚人,斷除煩惱的人是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