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嶺下媽祖宮,位於福建省霞浦縣松港街道古嶺下村的村頭(東面),它背靠靈山峰,面向福寧灣,距縣城緊5千米之遙。
在古嶺下村北山麓的「八仙宮」內,曾供奉著媽祖神像,1999年一夜晚,林阿明道士夢見媽祖婆對他說:「要來村東向岐頭山鼻當土主。」此事被信眾餘佛龍得知後,經多方努力終於在選址於此地,並以文告知村中信眾:「此乃水陸交通便捷,環境靜謐,是為神居之所,神明願時常雲遊此地矣!」
為了媽祖宮能早日建成,餘佛龍將自己積攢的四千多元錢取出,用於備石料、砌地基,為建媽祖宮帶了一個好頭。他的善舉感動了周邊的信士,大家紛紛慷慨解囊,為建宮出資出力。經過兩年多的斷斷續續的施工,於2002年間竣工。
如今,一座金碧輝煌的媽祖宮,矗立在巖石之上,出面向港灣,漁民們的勞作場景盡收眼裡,清晨千帆盡發,漁民們駕著漁帆出海捕魚;每當夜幕降臨時,灣內漁帆點點,從船上傳來陣陣清脆悅耳的「六六順」、「一路發」……漁民們在慶賀收網豐收的猜拳聲。漁民們每當出海勞作,總會到宮裡敬上一柱香,祈求阿婆的庇護。隨著時間的推移,古嶺下天后宮成為漁民們的精神寄託。
古嶺下媽祖宮與松山天后聖母行宮只一水之隔,瀋海高速的後港大橋恰似一條巨龍在宮的左邊拱衛著,與唐代日本空海登陸霞浦的紀念亭只幾十米之遙,右邊與金碧輝煌的白馬明王宮僅一牆之隔,在宮的宮周邊的環境優美,水泥的硬化道路可直達宮前休閒廣場。當人們從該宮的左門進入,便是一個小天井,在大廳神龕的玻璃框內端坐著媽神像。神像前立有青面紅臉的千裡眼、順風耳護衛神,左邊為笑口常開的土地神。神龕頂部為草書「海國天柱」四個大字,左右聯句為:「風調浪靜民安樂,河清海晏世太平。」廳內擺放著木雕香案、供桌,天井中置放著香爐,真可謂是信眾朝拜聖地。
2011年3月23日媽祖神誕日,在古嶺下天后宮舉辦了有史以來媽祖海上走水活動,參加船隻達四十餘艘,整個活動場面壯觀,觀眾目不暇接,為了將這特有媽祖文化活動能及時得到傳播,縣電視臺前往做現場採訪報導。
如今在宮的右邊又建起一座白馬明王宮,這樣整個村莊擁有媽祖宮、白馬明王宮、文化宮,豐富民眾的多元文化。近年來,隨著公交公司開通直達古嶺站,拉近了與城區之間的距離,再加上周邊環境的美化,該宮一躍成為人們休閒、觀光遊覽的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