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古嶺下媽祖宮

2020-12-05 人文之友

古嶺下媽祖宮,位於福建省霞浦縣松港街道古嶺下村的村頭(東面),它背靠靈山峰,面向福寧灣,距縣城緊5千米之遙。

在古嶺下村北山麓的「八仙宮」內,曾供奉著媽祖神像,1999年一夜晚,林阿明道士夢見媽祖婆對他說:「要來村東向岐頭山鼻當土主。」此事被信眾餘佛龍得知後,經多方努力終於在選址於此地,並以文告知村中信眾:「此乃水陸交通便捷,環境靜謐,是為神居之所,神明願時常雲遊此地矣!」

為了媽祖宮能早日建成,餘佛龍將自己積攢的四千多元錢取出,用於備石料、砌地基,為建媽祖宮帶了一個好頭。他的善舉感動了周邊的信士,大家紛紛慷慨解囊,為建宮出資出力。經過兩年多的斷斷續續的施工,於2002年間竣工。

如今,一座金碧輝煌的媽祖宮,矗立在巖石之上,出面向港灣,漁民們的勞作場景盡收眼裡,清晨千帆盡發,漁民們駕著漁帆出海捕魚;每當夜幕降臨時,灣內漁帆點點,從船上傳來陣陣清脆悅耳的「六六順」、「一路發」……漁民們在慶賀收網豐收的猜拳聲。漁民們每當出海勞作,總會到宮裡敬上一柱香,祈求阿婆的庇護。隨著時間的推移,古嶺下天后宮成為漁民們的精神寄託。

古嶺下媽祖宮與松山天后聖母行宮只一水之隔,瀋海高速的後港大橋恰似一條巨龍在宮的左邊拱衛著,與唐代日本空海登陸霞浦的紀念亭只幾十米之遙,右邊與金碧輝煌的白馬明王宮僅一牆之隔,在宮的宮周邊的環境優美,水泥的硬化道路可直達宮前休閒廣場。當人們從該宮的左門進入,便是一個小天井,在大廳神龕的玻璃框內端坐著媽神像。神像前立有青面紅臉的千裡眼、順風耳護衛神,左邊為笑口常開的土地神。神龕頂部為草書「海國天柱」四個大字,左右聯句為:「風調浪靜民安樂,河清海晏世太平。」廳內擺放著木雕香案、供桌,天井中置放著香爐,真可謂是信眾朝拜聖地。

2011年3月23日媽祖神誕日,在古嶺下天后宮舉辦了有史以來媽祖海上走水活動,參加船隻達四十餘艘,整個活動場面壯觀,觀眾目不暇接,為了將這特有媽祖文化活動能及時得到傳播,縣電視臺前往做現場採訪報導。

如今在宮的右邊又建起一座白馬明王宮,這樣整個村莊擁有媽祖宮、白馬明王宮、文化宮,豐富民眾的多元文化。近年來,隨著公交公司開通直達古嶺站,拉近了與城區之間的距離,再加上周邊環境的美化,該宮一躍成為人們休閒、觀光遊覽的勝地。

相關焦點

  • 霞浦自駕遊攻略,帶你一周玩遍霞浦!
    用餐:霞浦縣城各大排擋,人均70/人左右,各大早餐小吃店人均7/人,還有霞浦特色小吃,不貴又好吃,街邊都有賣。 PS:霞浦的海鮮是很有名的,都是當天捕撈當天吃,吃海鮮勝在一個「鮮」,是吃貨的首選地。
  • 福州馬尾船政天后宮舉行媽祖文化交流活動
    作為為第二屆船政文化節重要活動的媽祖文化交流活動在福州馬尾船政天后宮舉行。吳丹紅 攝中新網福州12月17日電 (王曉霞 吳丹紅)作為第二屆船政文化節的重要活動,媽祖文化交流活動16日在福州馬尾船政天后宮舉行,由「晨拜媽祖」及兩岸媽祖文化交流圖片展等環節組成。當天,冬雨淅淅瀝瀝,船政天后宮早早迎來了一眾香客,等待著一場盛大的儀式。
  • 媽祖誕辰日:福州天后宮舉行法會為媽祖軟身神像供奉鎏金鳳冠
    }責任編輯:魏巍     4月19日農曆三月廿三,是天后媽祖誕辰1057周年紀念日,福州三坊七巷郎官巷天后宮舉行法會為媽祖軟身神塑像供奉鎏金鳳冠,開啟紀念媽祖誕辰日系列活動的序幕。
  • 南沙天后宮,廣東最大媽祖廟,感受媽祖文化,山與海的完美結合!
    沒錯,那就是廣州南沙天后宮。首先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南沙天后宮位於大角山下,瀕臨珠江出海口的伶仃洋,依山傍水、鍾靈毓秀,依山而建,集北京故宮的建築風格與南京中山陵的建築氣勢於一體,是一個以媽祖文化為主題的景區。南沙天后宮是為了紀念媽祖林默而建的,是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起規模是現今世界同類的媽祖廟建築之最,被譽為「天下天后第一宮」。
  • 津味民俗文化 弘揚媽祖大愛精神 畫冊《天津天后宮過大年》面世
    天津在線訊:(李衛國攝影報導)為紀念媽祖誕辰1060周年,展示津味民俗文化,弘揚媽祖大愛精神,天津民俗博物館等單位精心製作的大型畫冊《天津天后宮過大年》面世。天津天后宮建於1326年(元泰定三年),天津人俗稱娘娘宮,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群,也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每年媽祖誕辰日,以天后宮為中心舉行大型民間慶典活動,形成了獨特的津味文化。天津的天后娘娘誕辰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所舉行的慶典儀式在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命名為「皇會」。
  • 全球媽祖信眾「雲祭」媽祖誕辰1060周年
    今年適逢「海上保護女神」媽祖誕辰1060周年,一場沒有往年盛況卻引發海內外廣泛關注的媽祖春祭典禮在「媽祖故裡」湄洲島舉行。全球的媽祖信眾通過視頻連線,在「雲端」同襄盛舉。上午10點,在典雅的祭典音樂裡,以「同謁媽祖,共享平安」為主題的紀念媽祖誕辰1060周年春祭典禮在媽祖祖廟聖旨門廣場莊嚴舉行。
  • 天后宮,俗稱「娘娘廟」,宮內供奉的是傳說中的「海神」媽祖
    天后宮,俗稱「娘娘廟」,宮內供奉的是傳說中的「海神」媽祖。天后宮,始建於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是世界三大天后宮(福建湄州祖廟、天津天后宮、臺灣北港朝天宮)之一。天后宮歷代都是船工們的聚會之所,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天后誕辰日)。這裡都將舉行堂會,會上有高蹺、法鼓、重閣等民間花會活動。 如今的天后宮成為天津民俗博物館的所在地,館內除保留天后宮復原陳列外。還開闢了以展示天津民俗民風為基礎內容的陳列展覽,比較系統地介紹了漕運,婚育、商業、民間生活、民間藝術及民間信仰等習俗內容。
  • 今天,我們在線上為媽祖慶生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贊以主祭人身份主持媽祖祭典,並代表海內外媽祖敬仰者,以少牢之祭,八佾之舞,三獻之禮祭祀媽祖,祈福四海萬方,平安吉祥。媽祖誕辰1060周年春祭典直播車來自臺灣地區臺中市大甲鎮瀾宮、臺南市鹽埕天后宮、雲林縣麥寮拱範宮、高雄市大寮普惠宮、臺中市浩天宮、新竹縣太初玄清宮、臺中市樂成宮、臺南市安平天后宮、新北市板橋慈惠宮
  • 海上女神的殿堂——汕尾媽祖廟
    汕尾市地處南海之濱,有著悠久的媽祖文化傳承。宋元之際,由於戰亂,從福建莆田、湄洲一帶的林氏族姓遷徙到陸豐縣時,把媽祖信仰的習俗也帶到了陸豐,並代代相傳下來。千百年來,媽祖信仰一直是汕尾人的精神寄託,汕尾大大小小的媽祖廟更是汕尾人寶貴的物質精神財富。全國最高媽祖石像所在地——鳳山媽祖廟
  • 助力「海絲」建設 傳播媽祖文化 莆仙戲《海神媽祖》昨晚首次唱響...
    不僅為首屆中國—東協文化藝術周戲劇展演暨第八屆中國—東協(南寧)戲劇周濃墨添彩,還進一步加強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展示「宋元南戲活化石」的魅力,推動媽祖文化的傳播與發展。當晚8點,《海神媽祖》在廣西南寧人民會堂劇場濃情上演。
  • 文峰天后宮:兩岸媽祖信仰交流重要紐帶
    福建日報11月21日訊(記者 李向娟 陳建平 文/圖) 走在莆田市荔城區熱鬧的商業街文獻路上,不一會兒便可見到一座紅瓦翹頂的廟宇——文峰天后宮。文峰天后宮歷史悠久,內藏許多珍貴的文物資料,包括宋代木雕媽祖、清代碑記和手抄媽祖「真經」,以及木版刊印「百枝籤詩」等,這些都是研究媽祖文化的珍貴資料。
  • 30年堅守與傳承——走近古嶺神傳統浸泡工藝
    古嶺神浸泡酒是快時代下一蠱「慢」的工藝情懷酒麴,早在古嶺酒廠時期,便一直延用傳統的陶缸浸泡工藝來製作藥酒。古嶺神以自家釀造的純米酒為基酒,依託陶缸獨特的透氣性,將多種藥食同源的藥材單藥單缸長時間浸泡其中,經由陶缸氧化、吸附,得以最大程度保留、析出藥材中的有效營養成分,釀出的酒味道純正,入口綿密。其繁複的工藝流程,精益求精的細節講究,都值得你慢下來細細體會。
  • 媽祖成為官方褒封的航海保護神 最早和寧波有關
    後人敬仰她,就在其經常舉燈引航的湄峰上建廟祭祀,這是世界上第一座紀念媽祖的廟宇,史稱祖廟。  「宋代,寧波進入海外交通全盛時期,中國與日本、高麗等國的海舶往來集中於寧波。福建商人大量到此經商,在他們的影響下,媽祖信仰傳入了寧波。」慶安會館館長黃浙蘇告訴記者,雖然媽祖信仰起源於福建,但媽祖從地方的民間供奉上升為官方認定的全國性航海保護神,進而名揚天下,則和寧波有關。
  • 惠安縣媽祖文化研究會赴湄洲祖廟恭請分靈媽祖
    莆田網訊 日前,惠安縣媽祖文化研究會會長黃荷山一行15人,赴湄洲媽祖祖廟恭請分靈媽祖返回惠安縣城會址。  當日上午10時,黃荷山率眾抵達祖廟,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副董事長吳國春在祖廟寢殿迎接,並對他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吳國春陪同來訪者向媽祖行莊嚴的三獻禮。禮畢,雙方互贈紀念品併合影留念(如圖)。  吳國春與研究會一行在祖廟思懿亭舉行座談會,眾人就如何更好弘揚、傳承媽祖文化進行深入探討,氣氛熱烈。
  • 《天下媽祖》在湄洲島開機,走進媽祖文化傳承的長廊
    1月16日,由福建省千秋媽祖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上海九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大型百集系列電視片《天下媽祖》在福建莆田湄洲島正式開機拍攝。 莆田市湄洲島,是「海上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媽祖祖廟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全球媽祖信眾的朝聖中心。2006年,湄洲媽祖祖廟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延續傳統浸泡工藝,古嶺神成為養生的佳選擇
    而在眾多的養生酒品牌中,古嶺神浸泡酒則以其獨特的傳統陶缸浸泡工藝,釀出了具有優良酒質、馥鬱香、醇厚細膩口感的浸泡酒,成為了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名酒。 而古嶺神浸泡酒之所以深得國民朋友青睞,其原因便在於,它不像其他的養生酒類產品,使用現代工藝便能快速,它是採用起源於2300年前的獨特傳統陶缸浸泡工藝,將中醫學理論配方浸泡於盛有自釀純正米酒為基酒的陶缸之中,借用陶缸富含金屬離子且具有透氣性的優勢,將酒中含有的醛等氧化並吸附掉酒中的異雜味,使得酒體更加醇香,口感更綿密。
  • 延續傳統浸泡工藝,古嶺神成為養生的最佳選擇
    (原標題:延續傳統浸泡工藝,古嶺神成為養生的最佳選擇) 近年來,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持續推進
  • 廣西平樂縣媽祖文化:由粵人帶來,逐漸演變的民間信仰
    平樂粵東會館天后宮的《重建會館並戲臺碑記》記載到,曾有20位平樂地方官員對該會館天后宮的修建捐款,這在一定程度反映當時平樂官員對修建會館天后宮以及推行媽祖文化持支持態度。政府官員的傳播,具有一種潛在的「強制性」,民眾在接受著來自官方的信仰傳播信息的過程中,久而久之形成了媽祖信仰的根基,削弱了對媽祖文化到來的排斥感。
  • 霍震霆出席廣州南沙媽祖誕 告誡年輕人勿忘傳統
    陳付彬 攝  中新網廣州4月28日電 (許青青)28日,珠三角地區規模最大的媽祖廟廣州南沙天后宮,迎來當地一年一度的媽祖文化盛會——「第八屆廣州南沙媽祖文化旅遊節」。  據了解,今年不僅是媽祖誕辰1056周年,同時也是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先生倡議並捐資重建南沙天后宮20周年。當日,全國政協委員、香港英東集團執行董事霍震霆也參加了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