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物:風靡日本的中國舶來品

2021-01-09 騰訊網

[摘要]唐物從被搬上日本的岸上之時,就已經被納入了「和物」的價值體系之中。因而在中國已經被人遺忘的牧溪,得以在日本被人熟知。日本人將「唐」與「和」兩種文化柔和起來。

何為「唐物」?

如今日本的飯店裡幾乎都會賣一種簡單的食品——「唐揚」(唐揚げ)雞塊。這種看起來似乎與中國沒多大關係的油炸食品,日本人卻深信它是從中國傳來的中華料理代表。此外,原產美洲的辣椒,在日本也被叫做「唐辛子」,這大約是如今最常見的「唐物」了。那麼,唐物究竟是什麼東西?

唐揚雞塊(唐揚げ)

所謂「唐物」,其實與「唐」並無太大關係,日本國語大辭典裡對這個詞的解釋為「從中國或其它國家輸入的舶來品的總稱」。最初「唐物」確確實實是指從唐朝輸入的物品,但後來從宋、元、明輸入的中國舶來品,都被叫做了唐物,至近世甚至連西洋舶來品也被叫做唐物了。我們今天暫將「唐物」限定在流入日本的中國舶來品,在過去很長時間裡,唐物風靡於日本,上至皇室,下至庶民,無不懷著對唐物的憧憬。

「唐物專家」足利義政的打假記

室町時代的禪院日記《蔭涼軒日錄》記載過這麼一件事:日本文明十九年(1487年)正月十八日,室町幕府八代將軍足利義政(當時已經讓位於其子)照例來到相國寺。那天足利義政對客殿上掛著的三幅畫很有興趣,便指著中間的一幅問相國寺的蔭涼軒主龜泉集證說:「兩邊的猿猴圖是牧溪(南宋畫僧)畫作,中間的布袋是何人所畫?」龜泉答道:「當然也是牧溪。」義政說:「不然。」

龜泉便問了問相國寺的諸位高僧,大家都說是牧溪的作品。於是龜泉只得答覆:「畫的外題是布袋圖,但是沒有署作者的名字。」足利義政一笑,說:「布袋圖中不是有贊麼,贊者何人?」龜泉答道:「大家都看過了,字跡實在看不清楚。」義政接著問:「那兩邊的猿猴圖裡面有牧溪的名字麼?」龜泉答:「確實有。」足利義政又問:「牧溪與無學祖元(南宋東渡日本的禪僧)是什麼關係?」龜泉答:「牧溪是無學祖元的同門,是無準師範(餘杭徑山寺住持)門下一小僧。」於是足利義政又一笑。

室町幕府八代將軍足利義政(慈照寺藏)

過了好些天,龜泉把三幅畫取下來細細研究,他把布袋圖中的贊使勁兒看了看,贊的末尾落款時間是「紹定庚寅結夏日,天台約翁宗久敬贊」,一查,紹定三年(1230年)庚寅是南宋理宗六年,而兩幅猿圖落款是「鹹淳己巳端午牧溪」,還有牧溪的印。鹹淳五年(1269)己巳是宋度宗第五年,從紹定到鹹淳中間已經跨了四十年了。

龜泉於是默默把三幅畫又放了回去。的確,牧溪是宋末元初時人,紹定三年時候恐怕還是個小孩子呢,同門的無學祖元,當時也才4歲。於是龜泉又去見了足利義政,把「經鑑定不是牧溪的作品」這個結論告訴了他。

當時相國寺的禪僧可算是日本數一數二的文化人,對於「唐物」是如數家珍,而在「鑑寶」方面,更是「專家」雲集。想必足利義政在相國寺的這番「打假」成功,一定是特別得意。

在唐物收藏方面,足利義政確實堪稱名家,鑑賞也是頗有心得。今日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銀閣寺,就是足利義政的宅邸。銀閣寺的東求堂裡面有個書齋,叫做「同仁齋」,當時擺放著義政愛用的漢詩文與漢籍,還有建窯燒制的茶碗、小壺,完全就是一個「made in China」的唐物空間。

東山慈照寺(銀閣寺)

「唐流」明星:中國畫僧牧溪

對室町時代的日本人而言,人氣最高的中國畫家毫無疑問就是牧溪(牧溪法常)。這位幾乎已被當時中國畫壇遺忘的畫僧,在海東可是家喻戶曉的明星。牧溪其人,如前面所說,是宋末元初生活在杭州西湖邊的一位禪僧。

宋元時,日本禪律僧乘著東海上的商船往來於日本與中國之間,他們最夢寐以求的聖地自然是杭州。在天竺、靈隱求學的日本僧人,鮮有機會接觸到宮廷畫師或是民間畫匠,他們首先看到的,就是牧溪這樣「同行」的畫作,他們被牧溪的畫作感動,帶回日本,繼而掀起了追逐與模仿的熱潮。

浙江餘杭徑山寺

這些入宋僧們一面追逐著禪林世界中的「明星」,一面搜集「明星」們的字畫、頂相、著作、法語,並請求他們題贊。他們的興趣也從禪林內部擴散開去,為中國生產的「唐物」痴迷不已。

日本鎌倉以後的唐物熱,無疑就是由禪僧為首的入宋僧所帶來的。如果說現在是韓流的年代的話,當時恐怕就是「唐流(宋元)」的年代。那麼杭州與寧波,或許就是「時尚之都」?而後隨著禪僧在政治、外交中扮演了越發重要的角色,居於中央政界的將軍也受到身邊禪僧的影響,成為了牧溪的忠實擁簇,剛才提到的足利義政,就是其中一位。

當然,牧溪的人氣抬升不只是因為他的藝術造詣。牧溪的師父無準師範,其門下的兩支流派當時已佔據室町禪宗主流,對於牧溪的吹捧,也與兩派的主流意識密不可分。

足利義政的祖父足利義滿當政時,曾在北山的宅邸(今天的金閣寺)中興建了中國式的閣樓天鏡閣,並邀請天皇來此遊覽。足利義滿也是個唐物迷,曾經身著明朝的服裝,與明使一同去常在光院看賞楓。

足利義滿向天皇獻上的奇珍異寶被記錄在《北山殿行幸記》之中,牧溪的畫作也列在其中。可見在足利義滿心中,牧溪的畫作是他最得意的一流藏品之一。之後數百年,牧溪在中國不為人知,而在日本,室町、江戶兩代畫風均受其影響。今日,其《觀音猿鶴圖》《煙寺晚鐘圖》《漁村夕照圖》被日本列為國寶。

牧溪《漁村夕照圖》(根津美術館藏)

滿載唐物的「新安沉船」與日宋貿易

在之前的鎌倉時代,隨著日宋貿易的發達,大量「唐物」流入日本。連宋朝的銅錢也都成為了日本的流通貨幣。至宋元交替,日元關係一度緊張,但兩國間貿易很快恢復,至14世紀初,來往商船連年不絕,可謂盛極一時。

日本鎌倉圓覺寺的14世紀的《佛日庵公物目錄》裡面,記載了佛日庵收藏的大量「唐物」,從宋元高僧的頂相,到布袋、六祖、寒山拾得的畫像,到仙人畫,乃至松竹梅、四季圖、花鳥畫、山水畫。更有中國傳來的30件書法作品、古銅花瓶、青瓷湯盞、琉璃燈爐、瑪瑙缽、建窯茶碗,除了極少量佛事法器、寺院用具之外,幾乎全是中國文人的必備收藏品。佛日庵是鎌倉幕府執權北條時宗墓所在地,因而佛日庵的唐物,其實就是鎌倉幕府從日宋日元貿易中購得的藏品。

宋代曜變天目茶碗(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

1975年,一位韓國漁民在新安外方海域發現了一艘沉船,此後,考古專家在沉船中發現了一萬八千件瓷器,其中浙江龍泉窯青瓷佔了六成,此外還有景德鎮的青白瓷、白瓷、黑瓷、雜釉瓷等,以及金屬器、石材作品,以及重達二十八噸的中國銅錢。

「新安沉船」的發現很快震驚了世界。通過眾多學者的研究,我們得以知道「新安沉船」就是一艘從寧波出港,前往日本博多,於1323年沉沒的唐物運載船。船上所運載的,多是原本要運至日本貿易的唐物。

原來1319年,京都東福寺大殿燒毀,東福寺住持雙峰宗源來到鎌倉,在鎌倉幕府授意下,他拜託東福寺前任住持南山士雲,主持大殿再建的籌款事宜。三年後,南山士雲親赴博多,派遣出了一艘入元船,以期通過唐物貿易獲得的利潤,來支持東福寺的復建工程。不料,這艘船卻在返程時沉沒了,未能到達日本。船上運載的近兩萬件中國瓷器,從此沉入海底,直到六百多年後重現人間。

京都東福寺

日本的寺院、朝廷、幕府對唐物的追求,絕非只是出於個人收藏的雅好,像東福寺的入元船這樣,各路勢力也都緊盯著唐物貿易所能帶來的巨大利潤。在東福寺之外,又有稱名寺造營料唐船、關東大佛造營料唐船、天龍寺造營料唐船等相繼被派往中國,然後滿載而歸。

唐風?和風?

日明貿易的研究者橋本雄在其著作《中華幻想——唐物與外交的室町時代史》當中提出了一個問題:「室町文化是唐風文化嗎?」其實正如美術史研究者島尾新所說的一樣,「唐風」早已與「和風」水乳交融。

其實除了從中國輸入的唐物之外,日本本土的藝術品也不乏「唐」的因素和題材。而唐物從被搬上日本的岸上之時,就已經被納入了「和物」的價值體系之中。因而在中國已經被人遺忘的牧溪,得以在日本被人熟知。室町時代的日本人坐在中國的山水畫前面,舉行著日本式的連歌會,既不是純粹的「和」,也不是純粹的「唐」,這感覺或許與今天喜歡吃唐揚雞塊或是「天津飯」的日本人十分類似吧。

天津飯(連鎖中華料理大阪王將)

相關焦點

  • 風靡日本的傳統樂器,確實中國發明創造的?
    唐代是中國文化的盛世年代,中日文化交流也到了高峰期。日本派遣了很多的留學生來中國學習,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遣唐使」。這個盛世場面,我們可以從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裡面感受的到。就在這個時段,中國很多的文化技藝被傳入日本,其中就包括尺八。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裡,還保存著我國唐代傳去的八支唐式尺八。
  • 紅十字會是舶來品?
    舶來品,本義是指通過船舶從非本國進口過來的物品;引申意義泛指一切從外國傳入本國的東西,例如觀念、文化、機構、職業和語言等。1894年,甲午海戰後,國際紅十字運動開始在中國大陸傳播。十年後,中國歷史上首個與紅十字會有關聯的組織——「東三省紅十字普濟善會」。同年3月,萬國紅十字會上海支會成立。1907年,萬國紅十字會上海支會成立更名為大清紅十字會。四年後,清政府滅亡,大清紅十字會改名為中國紅十字會。1933年,中國紅十字會改名為中華民國紅十字會。1950年,將舊中國紅十字會改組為新中國紅十字會。
  • 唐看日本,尋找日本遺失的唐代家具
    按照專家學者為中國家具史的分析方法,大致將中國家具史分為三個階段:一為中國家具的啟蒙時期,二為中國家具的發展時期,三為中國家具的成熟時期。其中唐代家具處於第二個階段,可以被視為我國家具史發展時期的突破性階段。
  • 關於古時的日本國又有「日本刀」之稱
    ,朝鮮的舶來品。日本對於中國,古來印象最深乃唐朝,於是「唐人,唐草」等說法不一而足。日本四天王寺收藏的七星劍到後來只要是海外舶來品,都被稱為「唐xx」,並非專指唐朝,對於朝鮮舶來品,也稱為「唐」╳詩中,記錄了關於日本刀的一些情況,當時的中國人已將之稱為寶刀,有越地(今中國華南地區)的商人專為購刀而前往日本,並從美術角度描繪了日本刀的外形和樣式。由此詩可看出日本刀在平安時代後期,鎌倉時代初期時已經成被外國認可、並成為日本的輸出產品之一。
  • 日本停派遣唐使,為什麼?
    遣唐使即「派往唐朝的使節」,所有朝貢唐朝的外國使節俱可稱作「遣唐使」。遣唐使正式開始於公元630年,公元894 年停止。而其中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19次遣唐使,實際成行16次,名副其實的有12次。平均20年派出1次遣唐使。
  • 蠟筆小新:鉛筆小新風靡幼稚園,風靡全日本?
    蠟筆小新:鉛筆小新風靡幼稚園,風靡全日本?00 來源:勤奮的足球 原標題:蠟筆小新:鉛筆小新風靡幼稚園
  • 陰陽師:不被人所熟知的職業,是怎麼從中國傳到日本的?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其實陰陽師這一職業,其實是從中國流傳到日本的,是不是覺得很神奇?究竟什麼是忍者?什麼是陰陽師?我們其實無論是從日本動漫中,還是電視劇,電影裡,會發現這兩種職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忍者。等到盛唐時期,日本派來了遣唐使,在唐期間學習了"陰陽說"和"五行之說"並把它們帶回了日本,從此陰陽師成為了在日本風靡了一個時代的火熱職業。日本的統治者認為可以從陰陽師哪裡,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社稷上的保證,百姓則認為陰陽師可以為他們排憂解難。
  • 強龍不敵地頭蛇,中國手機風靡全球,為什麼卻在日本不受寵?
    但風靡全球的華為、小米等中國手機品牌,在日本手機市場卻不受寵。 日前,知名數據機構IDC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日本手機市場的出貨量排名。
  • 為什麼日本妖怪風靡全球,中國妖怪卻鮮為人知?
    這本小說集,記錄了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的故事,是中國志怪文學的不朽高峰。在《搜神記》裡,幹寶指出「妖怪者,蓋精氣之依物者也。氣亂於中,物變於外,形神氣質,表裡之用也。本於五行,通於五事,雖消息升降,化動萬端,其於休咎之徵,皆可得域而論矣。」幹寶不僅定義了「妖怪」,還劃分出了妖怪的具體範疇,解釋了妖怪形成的基本原理。這也是古人對於妖怪最深刻而準確的定義了。
  • 唐手拳,乃中國傳統武術!
    唐手拳 唐手,後傳至衝繩,然後發展成獨立的徒手武道。因該術傳自中國,故名唐手。以後,隨著日本各代專家的研習與發展,而成為後來所說的空手道。 唐手的技術也包括踢、打、摔、拿諸技,但主要以拳打腳踢為主。其中手的用途最為突出。 唐手和其他日本武道一樣,是非常注重實用性的。但其和其他日本武術不同的是,有型(套路)的訓練。
  • 葡萄美酒夜光杯——葡萄酒不僅僅是舶來品
    詩詞中的葡萄美酒,是西域特產,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來,葡萄美酒不是中原之物,這也反應出邊關將士們的生活。詩中的「杯」又是指代的什麼呢?相傳在周穆王時代,胡人以白玉做成酒杯,酒入玉杯,香氣格外濃鬱,而且杯中美酒與玉的材質合二為一,猶如「光明夜照」,故而稱為「夜光杯」。
  • 極米造三合一投影「阿拉丁神燈」風靡日本
    去年,一款風靡日本的智能投影燈popInAladdin引起了不少國內網友的關注。它將吸頂燈、投影儀和藍牙音箱集於一身,它滿足了用戶居家娛樂的種種需求,又大大節省了室內空間,同時也不會打破原有家居風格。雖然沒有在國內上市,但仍有不少網友不惜代價從日本海淘回國。
  • 為什麼日本學者寫的中國歷史卻風靡全國政商圈?
    唯有博覽眾家所言,並取精棄粕,我們才能疏理出一段相對完整且真實的中國歷史。為了給那些追逐歷史真相的人提供新的角度和更多的參考,今天難得君就帶來了一套日本學者寫就的中國通史讀物——《講談社·中國的歷史》。日本人寫中國史?
  • 其實,它們都不是源於日本的!
    日本有天婦羅,中國有大餅夾一切日本料理中的很多吃法,很多是源於其他國家的風味輸入。在日本,陽澄湖蟹被稱為上海蟹,良鄉慄子被稱為天津慄子。豆腐起源於中國,豆腐大概出現於唐代末年和五代時期,在宋代尤其是南宋普及開來。
  • 八十年代風靡中國的日本品牌,你見過幾種?用過的證明你老了
    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剛剛開始,改革開放後新生事物不斷湧現,今天就說說上世紀80年代風靡中國的日本品牌 。日本松下雙標RX-5030F錄音機單卡收錄機,松下電器可以說是第一個進入中國的外企,改革開放之初,日本是最早對華投資的國家之一。
  • 日本專家疑惑:為什麼這玩意兒在日本是國寶,在中國卻是「邪物」
    眾所周知,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也是現存唯一一個沒有經歷過文明斷層的文明古國,這是令世界各國所嘖嘖稱奇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吸引著世界各國學者前來中國交流學習,在大唐時期就有著日本人前來中國學習了茶文化並在日本發揚光大。
  • 那年|那場在日本的「墨韻唐風」中國書法特別展
    特刊李成海《「墨韻唐風」陝西省望賢書學會書法作品日本佐賀展小記》一文以紀念。二〇一四年春,陝西省望賢書學會應文化部、中國旅遊局之邀,一行十六人赴日本,在九州地區佐賀縣立美術館舉辦「墨韻唐風」——中國非物質文化書法特別展。
  • 貓咪手機支架風靡日本
    您還在為您的萌寵小貓傾心費力嗎?據日本新聞網站「Rocket News24.com」12月4日報導,近日,形態各異的伶俐小貓支架風靡日本,它們威風凜凜地「抱著」你的手機,所以你再也不用擔心手機會掉到地上了。 這種可愛的小貓手機支架可以很方便地在遊戲廳附近或玩具店外的投幣自動售貨機買到。售貨機上塗有各種小貓支架圖片,還寫有廣告語:「就現在,帶走她,享幸福生活。」
  • 八十年代那些風靡中國的日劇
    這部劇的風靡和當時中國女排的傲人成績有關。其實拍這部劇的目的,也因為當時日本女排是世界第一。女排精神挺感動人,中國女排獲得5連冠,贏的最艱難的就是日本女排,日本女排號稱「東洋魔女」,郎平的傳記中,曾寫過「廣瀨防我的球簡直絕了,扣在地上看似不可能救起的球,她居然也能救起」,一開始郎平有些灰心喪氣,年輕的「鐵榔頭」可不是白叫的,她扣的球一般人可是救不起的,後來教練鼓勵她,既然人家能夠救起來,你就多扣幾次,只要她有一次救不起來,你就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