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匈帝國有多強大?曾經的歐洲霸主,卻總是被新崛起強國打崩!

2021-01-09 劇透歷史

單從名字就能看出,奧匈帝國包含奧地利和匈牙利,又被稱為雙元帝國。但大家也許不知道的是,奧匈帝國正式的稱呼應是「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地」,超級長。

一戰時期的奧匈帝國有多強大?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弄明白奧匈帝國是怎麼形成的。

歐洲的歷史很複雜、很混亂。咱們國家雖然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挺亂的,諸國林立,相互攻伐,但自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就有了個大一統的底子,此後縱然有分裂,總有天之驕子出來收拾亂局,將各方勢力重新歸納在一個政權之下。

可歐洲不是這樣,它的亂,在於就算是同文同種,也不能統一為一個國。因而,歐洲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國家,有的延續至今,有的早已灰飛煙滅。

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查理曼大帝的三個後人,洛泰爾一世、日耳曼人路易、禿頭查理籤署《凡爾登條約》,共同瓜分了整個法蘭克王國。這法蘭克王國又是哪來的呢?是由日耳曼人的一支法蘭克人在西歐建立的封建王國。

按照《凡爾登條約》,法蘭克王國被分為東法蘭克王國、西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這三個國家,就是德國、法國、義大利的雛形。

後來東法蘭克王國兼併了中法蘭克王國,在962年改稱羅馬帝國,宣布繼承西羅馬帝國,就是歐洲歷史上經常提到的神聖羅馬帝國。

這個帝國其實是聯邦性質,皇帝由選舉產生,鼎盛之時,疆域包括了現在的德國、奧地利、捷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義大利,以及法國東北部的一些領土,橫跨阿爾卑斯山南北,明面上是一個疆域龐大的帝國。

特別說明一點,奧地利在德語中起初是一個模糊的地理概念,泛指巴伐利亞、斯提裡亞東部的邊疆領土。

1156年的時候,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對帝國內部的大國進行了拆解,同時對奧地利實行小特權方案,提升了奧地利的地位,使其從一個附屬於巴伐利亞的邊區伯爵領地升到獨立的公爵領地,也就是俗稱的公國。

1282年起,歐洲歷史上最強大、以及統治領域最廣的王室哈布斯堡家族開始統治奧地利,並在不久之後,被選舉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對於自己直接管轄的國家,哈布斯堡家族那是相當照顧,左劃拉一點,左劃拉一點,逐步吞併了斯提裡亞,蒂羅爾等公國,使奧地利的國土面積不斷擴大,短短的時間內竟然增加了三倍,成為帝國內數得著的大邦國。

之後哈布斯堡家族壟斷帝國皇帝400多年,奧地利得到極大的發展,其首都維也納也成為帝國實際上的首都,是歐洲的中心。

以上,就是奧地利最初的歷史。

時間進行到1806年,在拿破崙的勒令下,弗朗茨二世於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尊號,僅保留奧地利帝國皇帝稱號。也就是說,神聖羅馬帝國被拿破崙給打崩拆解了,但奧地利還是強國,仍然統治著一部分小國,比如匈牙利。

後來匈牙利對奧地利很不滿,鬧出了一些事端,奧地利為了防止匈牙利獨立,於1867年籤訂《奧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改組為奧匈帝國。換言之,這個帝國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奧地利。

那麼這個帝國是否強大呢?是的,非常強大。和當初的神聖羅馬帝國是沒法比,但畢竟底蘊猶在,體量遠超一般國家。下面通過一組數據,來說明奧匈帝國到底有多強。

疆域方面,在當時的歐洲排名第二,僅次於沙皇俄國;

人口方面,稍遜於沙皇俄國和德意志帝國,位於歐洲第三;

工業方面,機械儀器製造業、鋼鐵軍火工業,排位世界第四,僅次於德國、英國和美國,其中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重炮武器,更是雄踞世界第一;

資源總儲備、能夠動員的總兵力,在歐洲排第四,僅次於沙俄、德國和法國;

而農產品種類和原油產量,則超越其它國家,位居整個歐洲之首!

但是,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及現實的利益糾葛,奧匈帝國的向心力不行,統治下的各民族紛紛宣布獨立,再加上協約國的軍事打擊,最終導致奧匈帝國在一戰中失敗,不得不解體。

分裂出去的國家很多,有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等等。

從這一點,也能看出奧匈帝國曾經的強大,這樣的強大是福也是禍。歐洲歷來講究均勢平衡,拿破崙要崛起,就必然要打殘傳統的霸主神聖羅馬帝國;一戰之所以爆發,也有部分原因是奧匈帝國太過膨脹的吞併巴爾幹半島欲望。

相關焦點

  • 歐洲強國奧匈帝國,為何沒任何殖民地,看它崛起過程就知道了
    說起奧匈帝國,我們看一戰前的歐洲地圖能發現這個國家面積非常大。在當時的歐洲,奧匈帝國的面積在歐洲是僅次於沙俄的,可以說是個真正的面積上的大國。除了面積比較大,奧匈帝國的人口非常多、經濟實力也非常強。總體實力是歐洲四強之一。不過就是這樣的強國,在當時卻沒有任何殖民地。
  • 帝國覆滅一;奧匈帝國的崛起與崩潰
    期間,很多貌似堅不可摧的強大帝國轟然倒塌,化為一片瓦礫。 奧匈帝國(1867年—1918年)的崛起與崩潰。 1867年奧地利皇帝弗蘭茲一世為了免於帝國繼續衰落,同匈牙利貴族妥協,將匈牙利王國提升為帝國,奧匈二元帝國正式建立。
  • 曾經歐洲強國之一奧匈帝國為何解體,分裂出來的國家多到你想不到
    歐洲這個僅僅只有1000多平方公裡的大洲,卻有著和自己體量及其不符的國家數量,多達44個國家和地區。旁邊的巨無霸亞洲僅僅只有48個國家,兩者幾乎是持平的,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一個僅僅存在52年的帝國,「奧匈帝國」解體。
  • 參加一戰的歐洲列強奧匈帝國,為何沒有海外殖民地
    然而,參加一戰「同盟國」陣營的奧匈帝國卻是列強中的「另類」,像英法德美等列強都有海外殖民地,但奧匈帝國卻沒有海外殖民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熟悉歐洲國家歷史的朋友就會發現一個共性:歐洲國家在近代的殖民地擴張主要依靠海軍和「海權」觀念。在歐洲擴張殖民地的早期,荷蘭、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就建立起了強大的海軍艦隊,為其本土擴張殖民地服務。歐洲列強的第一梯隊——荷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軍崛起後,第二梯隊英國的海軍也迅速崛起。
  • 奧匈帝國:曾與英法俄齊名的歐洲強國,為何51年內就分崩離析了?
    在19世紀的歐洲,五大列強稱雄於世。英國剛經歷「日不落帝國」的榮光,威震大洋;法國依然是傳統強國;俄國作為歐洲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雄踞於歐洲東北;德國是新興工業強國,實力不容小覷。而與這四國並列的,還有一個強盛的帝國——奧匈帝國。
  • 大唐帝國有多強大?同時和三大強國開戰
    文/寂寞的紅酒唐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強盛的王朝,是當時東亞的霸主,和阿拉伯帝國(大食)並稱「歐亞雙雄」。鼎盛時期的唐朝疆域高達1300多萬平方公裡,勢力遠及裏海、波斯一代,可以說強盛一時。有人問,大唐帝國有多強盛?
  • 一戰為何會把實力雄厚的歐洲五強之一的奧匈帝國打的解散了?
    那麼德國所吞併的這兩個國家,在此前還是德國的盟友,它們原本屬於奧匈帝國,這個國家是德國在一戰時候的同盟,可隨著一戰的失敗,奧匈帝國被徹底瓦解,自此就失去了在歐洲的主導權。一戰時候,正是因為有奧匈帝國的加入,德國才有底氣和世界開戰。巔峰時期的奧匈帝國,也是歐洲五強之一,論實力不比德國,法國這些頂級強國要差。
  • 挑起一戰的奧匈帝國,是如何形成的,茜茜公主與此又有何關聯?
    ,許多歐洲國家的君主在血緣上都有跡可循。至此,二者的矛盾便初露端倪:奧地利想要在拿破崙帝國覆滅後重建神聖羅馬帝國;而新崛起的普魯士不甘心再屈居哈布斯堡家族之下,想要獨立完成對德意志的統一。
  • 巨人的隕落:強大的奧匈帝國在塞爾維亞的「滑鐵盧」之戰
    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奧匈帝國也就是現在的奧地利,那在當時可是世界列強之一,不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遠高於塞爾維亞,所以,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接下來的這場戰爭,就等於是關公打未成年人~實力懸殊。經歷了塞拉耶佛事件,奧匈帝國準備向塞爾維亞宣戰,奧匈帝國作為歐洲列強,它曾經是歐洲一個強大的帝國。雖然享國時間不長,但卻控制著東歐和南歐地區的一些小國被納入奧匈版圖。
  • 宋偉:領土野心與奧匈帝國的敗亡
    摘要:相比英國、法國和沙俄,奧匈帝國的領土擴張一直集中在歐洲。這自然是讓人有點迷惑的事:由於歐洲強國很多,在歐洲進行領土擴張相對來說比較困難、風險也比較高。奧匈帝國為什麼不去從事相對更容易的海外殖民開拓呢? 奧匈帝國的前身是奧地利帝國。
  • 奧地利(奧匈)帝國作為歐洲列強,為什麼殖民地卻少得可憐?
    直到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哈布斯堡君主將「奧地利大公國」抬升為「奧地利帝國」,繼續將皇冠牢牢地戴在頭頂。這個曾經的德意志邊陲小邦逐漸走向歐洲歷史舞臺中心,發展成為歐陸列強之一。▲奧地利帝國1815年的疆域但無論是奧地利帝國還是繼任的奧匈帝國,這個曾經的歐陸強權,在不同時期開拓的殖民地加起來面積也未超過5萬平方公裡,而同時期的英法等國卻在全球四處出擊,建立起面積超過千萬平方公裡的殖民帝國
  • 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到底分裂成多少個國家?可能比你想像中還多
    導讀: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到底分裂成多少個國家?可能比你想像中還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究竟解體為多少個國家?結果或遠超你的想像
    1867年,奧地利帝國為防止匈牙利獨立,遂與匈牙利政府籤訂《奧地利-匈牙利折中方案》,正式組建奧匈帝國,匈牙利獲得高度自治權,但奧地利君主仍兼任匈牙利國王,直至1918年解體。1918年前,奧匈帝國是歐洲傳統五大強國之一,也是當時世界列強之一。
  • 一戰前的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並不是大灰狼欺負了小白兔
    講一下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的恩怨情仇歷史上,有很多大灰狼欺負小白兔的故事。這就叫弱肉強食。而實際上,有些小白兔並非那麼柔弱可欺,甚至完全罪有應得。一戰是一場雪崩,大國矛盾是越堆越厚的雪花。而塞爾維亞這隻小白兔,就是喊崩雪山的罪魁禍首。
  • 一戰後,奧匈帝國到底分裂成了多少個國家?可能比你想像中還要多
    尤其是還有兩個「奧」,它們之間有啥關係嗎?說起來這三個國家當中有兩個極其倒黴的角色,一個是奧匈帝國,一個是保加利亞,這兩位兩次世界大戰都跟著德國站在了大傢伙兒的對立面,兩次都被打得一塌糊塗。一戰後,奧匈帝國到底分裂成了多少個國家?可能比你想像中還要多。 不過,其中的奧匈帝國其實也不是無名之輩,相反,它在歐洲歷史上是個「厲害角色」。
  • 曾經的老牌歐洲強國:荷蘭的前世今生,衰落在於國小勢微
    荷蘭在近代的歐洲曾經也是一個不可小視的國家,它繼即西班牙、葡萄牙之後又一個海上霸主強國,被譽為「海上馬車夫」,因為其擁有獨特的轉口市場,也使得荷蘭在歐洲擁有一席之地,甚至在明清時代的荷蘭還曾經殖民過一些地區,但是荷蘭畢竟還是個小國,他們沒有足夠的國家體量,將自己成長為英法德那樣的世界型大國。
  • 帝國黃昏——從奧匈帝國末代皇帝孫子卡爾·哈布斯堡新冠康復談起
    奧匈帝國末代皇帝孫子卡爾. 哈布斯堡在維也納咖啡館3月26日,奧地利媒體報導,奧匈帝國末代皇帝孫子卡爾·馮·哈布斯堡(Karl von Habsburg,1961- ,以下簡稱卡爾)病情已經好轉。自3月上旬以來,由於感染新冠肺炎,他一直在奧地利下奧州的家中隔離。
  • 原本存在矛盾的奧地利和匈牙利,為何後來會自願合併為奧匈帝國?
    在文章的開篇部分,需要特別提到的是,奧匈帝國全稱為「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地」。這一帝國是由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合併而成的,而並非奧斯曼帝國與匈牙利王國的共同體。奧匈帝國國徽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快速崛起,控制了整個神聖羅馬帝國提起奧匈帝國,就不得不提奧地利;提起奧地利的「發家史」,就不得不提到神聖羅馬帝國
  • 奧匈帝國解體的原因
    奧匈帝國是歐洲近代史上,眾多帝國中的一個。他由奧地利與匈牙利聯合組成,是一個二元帝國。而他最為人所知的事跡,莫過於奧匈帝國皇儲遇刺,從而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然而戰爭結果令人瞠目結舌,雖然奧匈帝國戰敗,但是整個帝國被完全解體,是不是有些過於匪夷所思了?
  • 奧地利:從稱霸歐洲到淪為歐洲小國,奧地利為什麼越來越小?
    殊不知,歷史上的奧地利是一個曾經統治大半個歐洲的世界強國,極盛時期領土包括西班牙、匈牙利、捷克、荷蘭、盧森堡、比利時、北義大利,極盛時期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那它是怎樣從一個世界強國變成現在的歐洲小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