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的開篇部分,需要特別提到的是,奧匈帝國全稱為「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地」。這一帝國是由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合併而成的,而並非奧斯曼帝國與匈牙利王國的共同體。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願意攜手並進,組成一個全新的國家呢?
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快速崛起,控制了整個神聖羅馬帝國
提起奧匈帝國,就不得不提奧地利;提起奧地利的「發家史」,就不得不提到神聖羅馬帝國。當時的奧地利還只是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一個邦國而已。隨著時間的推移,出身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開始快速崛起,並通過各種手段成為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就奠定了奧地利公國形成的基礎,也成了奧地利走向輝煌的前奏。
從這一時期開始,奧地利的發展就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當越來越多的該家族成員出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後,自然會給奧地利更加優越的待遇,也會不斷提升奧地利在帝國內的影響和地位。到了查理五世統治時期,哈布斯堡家族的勢力已經接近巔峰,成為當時歐洲最為顯赫的家族。也正是因為如此,奧地利才具備了形成大公國的基礎。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使奧地利和匈牙利之間的關係逐漸親密
公元174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奧地利大公查理六世病逝。瀕死之際,他將奧地利的繼承權交給了女兒瑪麗婭·特蕾莎,並要求歐洲大陸上幾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君主承認瑪麗婭·特蕾莎對奧地利的合法統治權。
然而就在查理六世剛剛駕鶴西去之後,普魯士王國國王腓特烈二世就開始向奧地利發難,逼迫瑪麗婭·特蕾莎交出西裡西亞地區,否則就不承認她對奧地利的統治權,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隨之爆發。
雖然當時奧地利的國力還算比較強大,但普魯士的力量也不容小覷。隨著時間的推移,奧地利的處境變得越來越危險。在這種情況下,瑪麗婭·特蕾莎選擇向匈牙利人求救。在那場震撼人心的演講中,女王把自己包裝成了一個可憐人的形象,並放棄了女王的尊嚴乞求匈牙利人拯救奧地利。
當然,匈牙利人也不是沒有頭腦、不會思考的莽夫。匈牙利人之所以會被女王的演說所「感染」,主要是因為當時的匈牙利人也急需一座靠山,否則無法面對來自東方的威脅,即奧斯曼土耳其。
所以說,匈牙利願意出兵幫助奧地利解除危機,這並不是一個衝動之舉,而是經歷過深思熟慮的。從這一刻開始,奧地利和匈牙利之間的關係就開始逐漸走向親密,也為後來兩國合併成為奧匈帝國埋下了伏筆。
奧地利為了挽救頹勢,選擇與匈牙利結合形成奧匈帝國
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後,成功保住王位的瑪麗婭·特蕾莎開始對整個國家進行了全面的改革。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奧地利才重新開始崛起,並一度恢復了當年的輝煌。
但是在公元1848年時,奧地利又陷入了動蕩之中。這一年,受奧地利統治的義大利地區掀起了獨立戰爭。到了公元1870年,義大利終於完成了獨立和統一。然而隨著義大利的崛起,奧地利開始逐漸衰落下去。
當時的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為了挽救帝國的頹勢,不得不選擇加強與匈牙利之間的關係。
通過與一些匈牙利的大貴族之間的溝通和協商,最終確定兩個國家合併為一體,即奧匈帝國。需要注意的是,奧匈帝國的主體依舊為奧地利。對此,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院的助理研究員高曉川在《奧匈帝國的民族與民族關係治理》一文中指出了奧匈帝國的與眾不同之處:
……自此世界史上出現了特有的二元結構帝國:有兩個政府和兩個議會,一個共同的國家首領執行統一的軍事、外交、貨幣政策和關稅聯盟。協議每年修訂一次,由兩國政府代表協商後遞交各自議會批准生效。這一制度的設計意味著帝國政治權力轉移到兩個次級政體上,實現了換上新裝的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延續。
其實促使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作出改組帝國的決定的原因,並不僅僅是因為奧地利失去了義大利。前文已經提到,奧地利原本就屬於神聖羅馬帝國,而普魯士也為帝國的一分子。雙方曾於公元1866年展開過對德意志地區的爭霸戰爭,即普奧戰爭。
但可惜的是,普奧戰爭最終以奧地利戰敗而告終,這才讓奧地利不得不選擇與匈牙利合併,進而尋找機會重振帝國當年的雄風。所以說,奧地利與匈牙利合併其實也是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無奈之舉而已。
結語
通過上述的分析和論述我們可以發現,奧地利之所以會選擇與匈牙利結合,其實就是一種自救行為。雖然奧地利和哈布斯堡家族曾經有過無限輝煌的歷史,大半個歐洲都曾經掌握在該家族的手中;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奧地利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且屢屢敗於周邊新興的國家和勢力。
在這種背景下,奧地利就已經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即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在不斷的失敗中,奧地利的領土面積和綜合國力也在被大幅度削弱。如果不能夠及時找到遏制衰敗的辦法,那麼奧地利終究會走向崛起,復興當年的輝煌也就無從談起了。
在當時的歐洲,奧地利最能夠信任且最容易拉攏的盟友就只有匈牙利。如果沒有當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發生,或許奧地利和匈牙利還會一直處於對立狀態,畢竟早期的匈牙利還一直為奧地利所統治。事實證明,奧地利和匈牙利的結合確實是一個有效遏制奧地利走向衰敗的良策。
參考文獻:
【1】《淺論茜茜公主為奧匈帝國建立的政治貢獻及原因剖析》,顧尚可著
【2】《奧匈帝國的民族與民族關係治理》,高曉川著
文章內容來自百家號:鈞儒說史 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