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茶的詩詞,哪位詩人寫得最好,哪位詩人寫得最多?

2020-12-22 老街味道

前言

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跟茶有關的最美詩詞,或者美而不俗的詩詞是什麼?

傳說我們飲茶發源於3000多年前,也有人說起於周代、秦漢時期等。無論什麼時候,都說明茶的起源非常早,因此在出現在文人的作品中也不足為奇。

唐朝陸羽被譽為「茶仙、茶聖」,陸羽的《茶經》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他在《茶經》中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同時,他還記載了一首關於茶的詩歌。

一、什麼是茗 什麼是茶?

魏晉時期的孫楚有詩歌云:

茱萸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美豉出魯淵。薑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蓼蘇出溝渠,精稗出中田。

茶荈:chá chuǎn, 茶葉的意思。

這是比較早的吟詠茶葉的詩歌,出自陸羽的《茶經·七之事》 ,這一段文字中,還有這樣一段話:

《神農·食經》:「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

詩詞中,常常提到茗茶,有時候單說茶,有時候單獨說茗。但是什麼是荈,什麼是茗,什麼是茶呢?

《爾雅·釋木》中郭璞解釋道:

"早採者為茶,晚取者為茗,一名荈。"

老街不懂茶,現在喝茶的人,會注意到茶是早晨採的還是下午採的嗎?或者是早幾天採的茶葉好呢,還是晚幾天採的茶葉好喝呢?

二、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大詩人李白也寫過關於茶的詩,他在遊金陵的時候,遇到族侄中孚禪師,受贈了一種叫做仙人掌的茶葉,於是寫了這首詩: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

茗,這個字很有特點,在古韻裡是仄聲,屬於【上聲二十四迥】,在新韻中是平聲。以前老街作詩的時候,出現過誤把茗作為平聲的錯誤。

三、白居易寫了幾十首茶詩

《唐才子傳》中說到白居易時,曾經提到他與茶的淵源:

疏沼種樹,構石樓,鑿八節灘,為遊賞之樂,茶鐺酒杓不相離。

李白寫茶的詩歌非常少。但是到了中唐,大詩人白居易流傳下來的詩歌中,有60多首寫到了茶。

其中最有名的是這首《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

故情周匝向交親,新茗分張及病身。紅紙一封書後信,綠芽十片火前春。湯添勺水煎魚眼,末下刀圭攪麴塵。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

新茗分張及病身,平仄平平仄仄平。茗,是仄聲。詩中的茶和茗,大多是一個意思。在用到仄聲的時候,詩人會用茗這個字,用到平聲的時候,就會用茶這個字。

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白居易善於鑑別茶,飲茶也講究,而且飲茶也頻繁,早晨飲、中午茶、夜裡飲、酒後飲、睡醒了也飲:

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甌茶。《食後》舉頭中酒後,引手索茶時。」《和楊同州寒食坑會》

四、蘇軾 新火試新茶

熙寧七年(1074年)秋,蘇軾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東諸城)。次年命人修葺了城北舊臺,並由蘇轍題名「超然」。

熙寧九年(1076年)暮春,蘇軾登超然臺 寫下了《望江南·超然臺作》: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新火試新茶,寒食禁火,寒食後用新火煮新茶。

蘇軾還有一首《西江月(茶詞)》,寫出了龍焙茶的特點:

龍焙今年絕品,谷簾自古珍泉。雪芽雙井散神仙。苗裔來從北苑。湯發雲腴釅白,盞浮花乳輕圓。人間誰敢更爭妍。鬥取紅窗粉面。

在《汲江煎茶》中,又記載了宋人煎茶的方法:   

活水還須活火煮,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五、寫茶最多的詩人

據說南宋大詩人陸遊(1125~1210)是寫茶最多的詩人,有三百多首詩詞中,有茶這個字。

陸遊在八十三歲生日時所作的七律寫道:

石帆山下白頭人,八十三回見草春。自愛安閒忘寂寞,天將強健報清貧。枯桐已爨寧求識?敝帚當捐卻自珍。桑薴家風君忽笑,他年猶得作茶神。

陸遊和白居易一樣,一生酷愛飲茶,他在詩中曾多次自比茶神陸羽。陸羽號桑薴翁,陸遊陸羽同姓,因此說:桑薴家風。

結束語

來青島嶗山遊玩時,一路上也會看到滿山的茶園,嶗山茶這幾年的名聲也越來越響亮。聽詩友慕陶公說,大多數茶農都是小規模種植加工,產量不高成本不低,其實大多數茶農的收益並不太多。

老街也寫過一首關於茶的五律,《嶗山茶》 :

春茶生海市,採以奉仙家。甘露泉邊土,嶗峰雲上芽。安期不食棗,太白誤餐霞。一品清香遠,壺中天地奢。

至於最美的跟茶有關的最美詩詞,就見仁見智了。我比較喜歡蘇軾的《望江南·超然臺作》,雖然,這不是專門寫茶的作品。

@老街味道

有沒有現代詩人,雖然沒有名氣,寫的詩句卻讓你念念不忘?

相關焦點

  • 王和尚講詩:寫好古典詩詞需要錘鍊詩心,給當代寫詩人的四大忠告
    好詩不厭百回改,相信每一個寫詩人都心有體會。姜夔有言說「詩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雖多亦奚為?」即是此意。△ 寫詩首先得學會修改慢下來,細緻推敲,力求字字飽滿圓潤,才是寫好詩詞之道。那麼,如何修改作品呢?
  • 清朝詩人徐錫麟的這首《出塞》,寫得很是霸氣,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那除了唐詩之外,其它的朝代其實也有很多非常不錯的作品,例如離我們比較近的清朝,同樣的在文學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特別是小說,一部《紅樓夢》,更是寫盡了世間百態,同樣的成為了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峰。其實清朝除了小說之外,詩歌也是同樣的群星璀璨,比較著名的詩人有黃景仁、袁枚、龔自珍等等,這些詩人的詩作,同樣的寫得很是深刻,也非常的唯美,所以清朝的詩歌,也是非常值得一讀。
  • 宋朝詩人吳龍翰這首《俠客行》,寫得也是氣勢磅礴,值得我們一讀
    李白的《俠客行》氣勢磅礴,寫得很有韻味,整首詩洋洋灑灑,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裡面的還有兩句經典名句:「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可以說是膾炙人口,即使是沒有讀過原文,那對於這兩句詩也是非常的熟悉,它經常會被人引用。
  • 清朝詩人鄭板橋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寫得非常唯美
    其實除了唐詩之外,各個朝代 ,那都是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有一些詩人的詩作,同樣的也是寫得非常不錯,例如宋詩也就有很多充滿哲理的詩作,不過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首清朝詩人鄭板橋的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那便是《山中雪後》,同樣的寫得非常的唯美,很是值得一讀。《山中雪後》清代:鄭板橋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 寫詩人的四大陋習,你犯了幾個?想寫好詩必須根除,第三個最要命
    寫詩人需要牢記:當代詩人的四大陋習 文/六不和尚詩詞到底是寫懷放抱,寄心申意之具,還是爭奇鬥巧,逞才雅謔之遊戲?古來並無定論。以其吟詠性情,設教邦國而論,詩有「詩教」之能。反觀當下,更多把詩詞當做一種文字遊戲,雖關風雅實不關痛癢,大多停留在娛樂好玩的層面。即便如此,仍有相當部分寫詩人,對詩法有諸多誤區,今日,王和尚略論下四種寫詩之陋習。
  • 不出名卻寫得很好的3首詩詞,古韻悠悠,品讀之後唇齒留香
    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深受廣大文化愛好者的喜愛。只不過古代人寫詩太多,大家熟悉的也就是一些著名詩詞,有大量好詩詞被埋沒在書卷中,得不到人們的賞識。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愛詩詞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欣賞不出名卻寫得很好的3首詩詞,古韻悠悠,品讀之後唇齒留香。
  • 不由得心動,那些關於茶的詩詞名句太唯美
    茶文化源遠流長,古代文人墨客多愛茶。飲茶也成為極富儀式感的雅事,甚至在飲茶選址上就極盡唯美。茶性恬靜淡泊,品茗宜優雅安靜之所。「 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 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 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 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這是來自白居易對歲月對人生心態的解讀。」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這首《寒夜》是一首七言絕句。這是南宋詩人杜耒創作的一首清新淡雅而又韻味無窮的友情詩。
  • 唐朝詩人失意時寫了一首隨感詩,流傳至今成經典,還被納入教科書
    古人給我們留下大量的詩篇佳作,古詩帶有音樂的美感,含蓄,朦朧,寓情於景,要表達的情感,意義都融入到詩中,我們在欣賞詩歌時不僅感悟詩人內心情感的真誠流露,還能享受到詩歌的樂感美,古人還有邊朗讀詩作,邊搖晃著頭,像打節拍一樣,陶醉在詩詞的境界中。
  • 唐代「四大女詩人」都寫過哪些膾炙人口的詩歌?
    1、李治一生坎坷卻豪邁瀟灑李治雖然是蕙質蘭心的美女,卻由於早年寫的詩篇被稱作「有失婦德」,成為最聰明最漂亮的道士。唐朝社會風氣相對開放,即使是道士在行為和言談上也沒有太多規矩。在玉真觀生活的日子讓李治更加醉心於詩歌,經常和當時有名的文人墨客結交詩詞造詣更盛一步。
  • 清朝詩人阮元的這首七絕,通篇美得猶如一幅畫,每一句都寫得很美
    那麼除了唐詩之外,後來的宋詩是分水嶺,自從之後詩歌逐漸沒落,一直到清朝,並沒有誕生多少優秀的詩人,儘管也還有不錯的作品,但是總體上來說,那都是不如唐宋兩朝。元朝的文學標籤是元曲,明清的文人大部分又在創作小說,詩歌好像是一個被人遺棄的小孩。
  • 一生寫詩2萬餘首的詩人,28字寫小雨,最後7個字乃是一句妙語
    古代寫詩最多的應該是乾隆,據說一個人寫了4萬多首古詩,甚至達到了《全唐詩》全部唐代詩歌的80%。這樣的創作愛好實在了不起,雖然其中沒有什麼值得後世流傳的作品,但這樣一份對詩詞文學的愛好,也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古代文學史上專職寫詩的詩人,寫詩最多的應該就是宋代的楊萬裡。
  • 一個詩人走到一個小山村,看到一朵梅花寫了一首詩,其中意境很美
    在古典詩詞當中,梅花有著特別的意義指向。古人在詩歌當中一旦寫梅花,大多詠嘆的都是梅花的品格。畢竟梅花是冬天開放,傲立霜雪,這種不畏嚴寒的品格是中國古代很多詩人們所追求的。
  • 他被稱為「最懶詩人」,一生只寫了一首詩,卻成為難以逾越的經典
    俗話說「在於精而不在於多,在於深而不在於廣」,我想這句話用在詩詞中也很合適。清朝的乾隆皇帝留下了四萬多首詩,在歷朝歷代的文人中獨佔鰲頭,可是那又如何呢?誰能背出他的一首詩來?反觀有些詩人,雖然僅留下幾首詩,卻千年傳唱不衰。
  • 洞房花燭夜,詩人寫過的肉麻情詩:多一分俗氣,少一分沒味
    既然說到這,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些詩人詞人,他們洞房之夜都寫點什麼啊?就從蘇軾十九歲時這個有點肉麻的洞房花燭夜說起。說到蘇軾的髮妻王弗,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首洞房詞《南鄉子》,就是寫的他老婆。那她大概是一個什麼形象呢?「寒玉細凝膚。
  • 他悼亡妻的詩寫得太好,續弦後被人詬罵,這個倒黴詩人是誰?
    負心漢、混蛋、虛偽、花心、渣男,這位被時人稱為寫元和體,藝術成就非常高,才華橫溢的唐朝詩人至今還被文壇上的人憤憤,恨恨地罵著。這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心裡,因為他們不論是在寫詩的成就、造詣上達不到元稹的高度,做官也做不到元稹那麼大,所以吃不著葡萄的人就罵他。
  • 重慶詩人李元勝摘得詩刊陳子昂年度詩人獎
    中國作協詩刊社2017年度「陳子昂詩歌獎」各項大獎獲獎名單出爐,李元勝摘得 「陳子昂年度詩人獎」,成為重慶首位獲得主獎的詩人。而生於1998年12月的餘真則獲得「陳子昂青年詩人獎」,是《詩刊》青年詩人獎史上最年輕的詩人。重慶兩位詩人榮登「陳子昂詩歌獎」榜單,更是重慶文學的一次重要收穫。
  • 詩人以茶代酒,待客詩《寒夜》溫暖人心,收錄《千家詩》廣為流傳
    在古時的冬天,氣溫要比現在低很多,人們用小火爐取暖,白居易曾寫過「綠蟻新酷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仿佛看到在寒冷的日子,人們圍著小火爐,舉杯暢飲的場景。在冬季,人們都有喝酒驅寒的習慣。可南宋有個詩人,冬天客人來了,以茶代酒,寫一首詩美得讓人心醉,也照樣溫暖了人心。
  • 晚唐詩人羅隱在蘇州虎丘,寫了一首五律,頷聯意味無窮
    這就是詩人的與眾不同之處。其次,詩人為什麼要寫這一句「死猶嫌寂寞」呢?為了引出後一句「生肯不風/流」。您看,頷聯其實共有兩次過渡, 詩人想寫/真娘生前的「風/流」,但是他沒有直接寫。好,到此為止,詩人已經回想了真娘生前的「風/流」,就是內心純淨、身姿輕柔。那麼按一般律詩的行文結構,尾聯應該怎麼寫呢?起轉承合,尾聯應該要「合」首聯,對吧?而首聯是寫「眼前景」,那麼尾聯應該也要回到「眼前景」。
  • 10首關於茶的詩詞佳作或名句,茶與詩的搭配,很美很愜意
    中國自古便是茶的國度,我們中國人對喝茶,一直有著特別的感情,現在茶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飲品,而且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茶文化體現在各個方面,從採茶、制茶,到茶具、茶器、茶精神,再到由茶引申出的藝術品、藝術作品,都是茶文化的一部分,茶詩、茶詞,無疑也是其中最為璀璨的一個分支。
  • 詩人餘秀華5個月內給歌手李健寫4首情詩,網友:沒見過這樣的詩人
    於是這個膽大的女詩人從2018年開始,5個月裡給李健一共寫給對方4首情詩,用以表達對李健的愛慕。網友說,沒見過這樣的詩人。這些詩歌自然也是她一貫的排比句式,與傳統詩歌相比,她「愛」得更白熱化,更形象更貼切。結果如何呢?我們先賞析一下餘秀華的這4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