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兒,你一定要好好讀書,不能再像我一樣吃了沒文化的虧」。 我總是對小女兒說這句話,我太希望她能通過知識擁有更美好的未來。我叫李元秀,今年50歲,是貴陽市修文縣大石布依族鄉大石村村民。
李元秀
我們一家6口人,四個女兒中有三個已經出嫁,小女兒正在貴陽上大學,平常只有我和丈夫共同生活勞作。 說來有些不幸,我們這個六口之家除小女兒外,多少都有些生理殘疾,我的腿就是天生不便行走。
駐村第一書記譚必光為李元秀的小女兒送去愛心助學款
總說女娃讀書沒用,但是我不能再讓女兒們走我的老路,對於四個女兒的教育,我和丈夫一直很用心,生活再苦也要送孩子們去上學。特別是國家開展精準扶貧以來,小女兒就學過程中受到了太多照顧,從高中起就有各類助學金,上了大學後每年都有2800元高校助學金,縣鄉兩級的幫扶人都時常關心她的學習,駐村第一書記譚必光還為她送來過愛心助學款,小女兒的學習成長離不開政府的幫助和關心。 當然,家裡的生活越來越好也多虧了政府的大力扶持。2013年我家建樓房貸款欠下了4萬元,為了早日還上欠款又貸了4萬耕牛款,邊貸邊還經濟壓力確實很大。
李元秀與自家的新房
不過正好趕上國家對住房、就業、產業發展的幫扶政策,我家修房子就獲得了8300元的補助,今年養牛5頭,養豬9頭,總共獲得了養牛養豬補助金14000元。後來,村裡又給我安排了公益崗位工作,每個月都有穩定收入。這一來二去,前後欠下的8萬元貸款,很快就還清了。 日子總是越過越好的,平常丈夫主要負責養牛餵豬,我也不能閒下來。 家裡的12畝地由我來種,桃子、李子、黃豆、菜籽,每季總有一些收成,今年售賣這些農產品就收穫了3200多元,還有入股的蜜蜂養殖分紅款880元。今後我也會繼續參加鄉裡的種養殖培訓,多學習科學的種養殖經驗,儘量學會自己剪枝蔬果,不能總依賴專家們到地裡來幫我做田間管理。 住房、教育、醫療、產業、就業……國家的幫扶項目裡我家都受到了照顧,再過一年小女兒也要畢業了,其他三個女兒也有自己的生活,我和丈夫也不會停下勞作,除了受政府的扶持,歸根結底還得靠自己腳踏實地的奮鬥。 整理 張婷婷
編輯 劉娟利 編審 楊儀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