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郭與書院:日本黃金文化和空寂精神的對立與平衡

2020-12-05 小鄒博士

中世紀後期的日本戰火不斷,連年的戰亂使當時的文學、藝術、美術、建築發展都幾乎處於停滯狀態。不過隨著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掌握政權,日本重新回歸了短暫的大一統格局,史稱「織豐政權」。以此為契機,日本的政治、經濟、社會以及文化都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尤其是文化發展得到了復興。而文化發展又會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城郭與書院就是「織豐政權」時期建築文化的典型代表。另外,城郭與書院建築文化還集雕刻、繪畫和園藝藝術於一身,構建了這一時代獨特的文化潮流和藝術審美。

一、城郭是在傳統寺院、神社和城池建築基礎下建立的,既注重實用性又具有藝術性的建築新模式,特點是燦爛豪華,金碧輝煌

在「織豐政權」之前,日本的寺院和城池是分工明確的,寺院是禮佛的重地而城池是以簡單的軍事防衛用途為主。而隨著武士階級的崛起,封建領主為了對內彰顯軍事權威,對外抵禦外敵,大興土木修建了城郭。這種城郭不僅具有軍事方面的實用性,同時還重視城郭的內外裝飾風格,雕刻和園藝風格的統一,這一時期的城郭建築文化可以用「燦爛豪華」來形容。

安土城復原圖

最具特色,最具有代表性的城郭要數安土城了,安土城是織田信長在桃山時代天正三年開始修建的,歷時五年建成。儘管安土城在後來的本能寺之變中遭到焚毀,只剩下斷壁殘垣,但我們仍然能從安土城的相關歷史資料中窺探這一文化藝術瑰寶的魅力。

「安土」帶有祈禱「平安樂土」的美好寓意,安土城氣勢雄渾,造型宏偉,位於滋賀縣安土山上,旁邊就是風景秀美的琵琶湖。作為日本歷史上的傑出建築,也是日本第一座大規模的城郭,安土城高聳雲霄。本身安土山就有一百多米高,而安土城最高的建築更是達到了六七十米,遠遠看去蔚為壯觀。

信長命南化和尚在《江州安土山記》中描繪安土城的壯觀景象:

若不唐虞治天下,必應梵釋出人間。蓬萊三萬裡仙境,留與寬仁永保顏。

除了大氣雄偉以外,安土城採用了「外五內七」的殿閣模式,將城堡、住宅還有書院融為一體。在裝飾方面,安土城可謂是金碧輝煌,殿閣內外都有金箔塗瓦,不論在裡邊還是外邊看都是金燦燦的。而具體到每層樓閣,則雕欄畫棟、樓臺殿閣、亭臺水榭、花鳥草木、三皇五帝、孔門十哲、釋家說法等雕刻和繪畫應有盡有,十分精美。

天守閣復原圖

在安土城的中心處,是城郭中心部的天守閣,天守閣是整個城郭最高也最重要的地方,具有瞭望和指揮功能,是整個城郭的權力中心。相應的,天守閣的建築肯定是十分牢固的,裝修風格也更加豪華。安土城的天守閣是塔樓式的造型建築,被譽為「地上天國」。當時的日本不止有一座天守閣,在其他的城郭也同樣擁有天守閣,這一時期日本總共修建了一百多座天守閣,但大多毀於戰火,只有少數倖存。

所謂「興,百姓苦;忘,百姓苦」,如此大興土木建造安土城和天守閣,老百姓就遭殃了。據史料記載,豐臣秀吉建造的城郭和安土城動用了幾萬名勞役,花費更是不計其數。最為可惜的是,伏見城城郭在建成不到兩年後就在地震中倒塌成為歷史,不由得讓人想起「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二、「書院式」建築伴隨城郭興起,但並不追求金碧輝煌,反而傾心於清麗素雅的閒寂精神,對日本後來的住宅建築風格影響深遠

與城郭建築新模式一起興起的還有書院,注意書院不能狹義的理解為讀書的院子(當然書院肯定也可以看書)。日本這一時期的書院,指的是「書院式」的建築形式,主要包括普通書院和高僧住宅。在「書院式」建築之前,日本普遍採用「寢殿式」的建築風格。寢殿式住宅屬於貴族住宅,主要特點是建築群中間的「寢殿」總是朝向南方,同時「寢殿」與旁邊的其他建築物通過走廊連接。寢殿式住宅大都是木製的單層建築,這和原材料的獲取難度息息相關。日本的木材資源豐富,所以日本的住宅多採用木製。

書院式建築

作為城郭的一個獨立部分,「書院式」建築集寢室、書齋、櫥架於一體。儘管在「織豐政權」之前,寺院、上層住宅的建築物中,也存在獨立的書院這種形式,但是並沒有系統的形成「書院式」的建築風格,這種建築風格是在室町時代接受佛家住宅的影響之後才逐漸形成的。「書院式」建築還設有現代住宅常見的玄關,有時候還有固定的几案,作為擺放書籍之用,具有多功能的實用性。書院式建築主要有兩個特點:

建築物平面是矩形,內部以「田字形」來分隔各功能室。會客室是從日常生活居所獨立出來的,也可以用作客房。根據這兩個特點,我們就可以基本判斷一座日本建築是否是「書院式」的風格了。另外這種「書院式」建築的基本特徵,也影響了「和式」住宅建築的模式,對現在的日本住宅仍然有所影響。日本現存的「書院式」建築的代表作同仁齋和桂離宮書院,都是書院建築的先驅。書院的特點是面積較小,備有書齋和寢室。同時書院內部裝飾以素雅為主,儘量排除一切人工因素,追求一種潛在的閒寂精神美。

書院裝飾追求潛在的空寂精神之美

另外高僧住宅也屬於「書院式」建築,日本現存的「書院式」高僧住宅建築較多。有京都淨土真宗的西本願寺書院、本願寺書院、大仙寺書院、醍醐寺三寶院內書院、曼殊院大書院等等。在書院發展的後期,還發展出了被稱做「客殿」或「閣」的建築形式,它們都是由多屋組成的宮殿,不是一般的「書院式」建築,而是以會客或佛事功能為主。受到當時茶室建築的影響,書院一般也會同時具有茶室的功用,茶室的裝飾也一樣以簡單為主,追求瀟灑和雅致。

三、城郭與書院的強烈對比,是黃金文化和空寂精神的對立和平衡

文化是和社會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建築文化也不例外。豐臣秀吉在公元1590年完成了日本「全國統一、天下太平」的宏圖偉業,建立了中央集權的統治制度。在「織豐政權」的二十多年裡,日本實現了從莊園制到封地制的過渡,確定了新的社會秩序。所以後世將具有代表性的安土城城郭和伏見城城郭(也叫桃山)組合起來,將這一重要的轉型期稱為「安土桃山時代」。

「安土桃山時代」的日本經濟受我國影響深遠,鄉土產業、礦產產業和林業開採等發展迅速,經濟實力明顯提高。在京都的工商業者、手工業者逐漸聚集,形成了一個新的社會階層——町眾。他們的結合,是集團性的合作,因此都市形成的條件也日益成熟。

豐臣秀吉執政時期,還積極開放港口,推進海外貿易,尤其是和我國明朝的海上貿易。為了擺脫對於中國貿易貨幣的依賴,豐臣秀吉還下令利用銀和銅鑄造貨幣,建立了日本國內的完整的貨幣制度,這更加刺激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豐臣秀吉畫像

在《日本見聞錄》裡有關於「安土桃山時代」的記載:

街道整潔,秩序正常,市街的房屋與城郭善美。

不論是農村還是都市都呈現一派經濟繁榮的景象,尤其是以商業經濟為基礎的大都市也逐漸興起。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文化的重大變革,「織豐政權」時期的上層社會開始追求代表著財富與權力的黃金,比如前文提到的城郭就在外層裝飾黃金,內部的屏風壁畫也都追求金碧輝煌的效果。天正十四年,豐臣秀吉還專門修建了黃金茶具,並使用黃金茶具,被後世稱為黃金文化。

不過並不是整個社會都在追求豪華壯美的黃金文化,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傾心於草庵式的小茶室,比如千利休提倡的「空寂茶」,追求清貧簡樸,淡雅清麗,就像前文提到的書院一樣。所以整個「織豐政權」時期,是奢華與空寂、物質與精神、外向與內向相互對立與平衡的,前者與後者保持動態平衡,勾勒出這一時代日本文化的深刻內涵。

《菊與刀》

結語

「織豐政權」時期的文化對立和平衡,還體現為水墨畫的空寂與屏風畫的燦爛的對立,裝飾上的至簡至素的自然美與豪華壯麗的人工裝飾美的對立等等。對於建築文化的影響,則主要體現在追求宏偉燦爛的城郭和追求空寂素雅的書院的對立上,通過對於城郭和書院的了解,我們得以窺探日本「織豐政權」時期的文化矛盾性和對立性。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時代:「鐵壁之國」——西日本城郭及其建築智慧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得益於戰國時代中後期石垣技術和造城水平的普遍提高,另一方面,西國地區在石料開採和加工上是領先於全日本的,也就是在這種時代大背景下,西日本的城郭大多呈現的最顯著特點便是城垣地帶極為堅固且大多數依山而建的山城異常險固。
  • 問津書院悄然復興 續寫中西文化交流的輝煌
    王振良先生在問津書院學海堂。 (資料照片)書院文化在中國由來已久。書院最早出現於唐代,是集教育和研究為一體的知識分子交流學術思想的精神家園。如今,大量的古代書院已經不復存在,少量現存較好的知名書院,例如坐落於湖南長沙始建於公元976年的嶽麓書院等,經過重整翻修被改造成了旅遊景點。
  • 日本一座為紀念侵略者而建的城郭,如今變身為花園,吸引眾多國人
    日本一座為紀念侵略者而建的城郭,如今變身為花園,吸引眾多國人旅遊文/多雲轉晴日本函館市是西部北海道上的重要城市,到這裡旅行,就一定要到五稜郭去打卡,因為它是函館的代表性建築。在國門打開之後,眾多的西洋理念湧進,日本也開始增強了對於海上防禦的重視,因此建造了多座城郭,它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五角星形狀。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位於日本北部的防禦據點五稜郭。參考西洋城郭,建成了五角星幾何形狀,五個角被稱為稜堡,不論敵人都哪個方向攻過來,都可以從2個角度組成十字火力,狙擊來犯的敵人。
  • 日本戰國時代:近畿——天皇的居所與城郭建築文化的核心
    戰國時代,所謂「上洛」就是指強力大名通過軍事徵服手段前往二條御所得到天皇以及最高朝廷的加封任命從而擁有極大的管轄和行政權力得以鞏固並制霸天下的能力。戰國時代,近畿地方歷經足利氏,三好氏,織田氏,豐臣氏以及德川氏統治,其城郭的特點和形制上與日本其他地區有明顯不同……中世城郭在日本全國有超過40000之多。
  • 「康平遼文化」王寂與東北
    一、王寂在東北的經歷1.少年時居海州析木縣一年。據《鴨江行部志》和《拙軒集》的《先君行狀》,王寂幼年因其父王礎任職海州析木縣令,曾在析木縣(治今遼寧海城市東南析木鎮析木城)居住一年。綜上,王寂一生與東北有割捨不斷的緣分,在東北有他小時候的玩伴,有他結交的友人,有他因生活、工作在那裡而留下的許多印象深刻的地方,他也以他的詩作和兩部行程錄傳楊了東北特有的文化。
  • 日本茶道和中國茶道到底什麼關係?是否日本茶道抄襲了中國茶禮?
    茶葉及茶文化傳入日本,跟兩地僧侶的交流是密不可分的。唐朝中期日本不斷派遣遣唐使和留學僧到唐朝來學習,等你回去的時候,你不能空著手吧,茶葉作為中國的土特產就被捎回了日本。這一時期對茶文化推廣有突出貢獻的有四人:最澄、空海、永忠和嵯峨天皇。
  • ...泰山書院」 探索在高職院校中實施「書院+學院」傳統文化育人模式
    通過「泰山書院」這一平臺,發揮「書院」優秀文化傳承功能,增強文化育人功效,提高泰山文化的輻射帶動和影響力,更好地為加強泰安文化建設服務。書院邀請國內外泰山文化研究專家、企業成功人士,在講書堂開展泰山文化、傳統文化、企業文化、紅色文化等系列講座,進行泰山文化國內外學術研究與成果交流,使師生從中感受泰山文化、企業文化,使論壇成為國內外專家學者、商企名流合作交流和高等院校學術交流的平臺。通過這一平臺,使廣大師生認知、認同「進取、擔當、包容、和諧」泰山精神。
  • 消失的永豐螺城書院
    ◆吳裡吉書院,又名書舍、書屋,或齋、圃,多遠離囂鬧,設於僻靜處。原是讀書人自己讀書治學的地方,後發展成為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形式和學術研究機構。隋唐時開始出現,宋時逐漸興盛,明清達到鼎盛時期。清朝永豐創設的書院最多時達23所。除仍由個人創建外,出現了各地文會公建、姓氏公建、合都或連都眾建情況。螺城書院則為知縣彭際盛倡建。
  • 很多人分不清「城」和「郭」的區別,一字之差有天壤之別
    中國的作為古時候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強國,古建築文化當然是非常繁榮昌盛的。當時的古代建築,制式複雜,設計精巧,但可惜到今天,絕大部分的設計技術和設計思路已經失傳了,很多古時候的設計用語也無法再得到宣揚。變成了被塵封的歷史塵埃。
  • 江南視點:略說江南的「狀元文化」——兼行雪浪山蔣子書院
    古代江南為皇朝提供了大量人才江南的「狀元文化」「狀元文化」與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密切相關。隋唐之前,中國的官吏任用主要是世襲制和薦舉制,西漢的察舉和徵辟是薦舉製成熟的標誌,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則成了保護貴族世襲政治特權的官僚選拔制度。
  • 雷州市擎雷書院開工建設!將與全國的「現代四大書院」並駕齊驅
    、北京的中國文化書院和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並駕齊驅開工儀式市政協原主席、擎雷書院建設項目統籌策劃負責人鄧碧泉在開工儀式上介紹了項目建設概況。書院集研究、講學、藏書、祭祀、培訓、傳播於一身,開展文獻收集,史料辨析、民間調查、民俗考察、方言研究等具體工作,將成為雷州教育乃至周邊區域高等教育的有力補充,成為文化研究、學術交流和人文提升的重要平臺,有效促進雷州乃至湛江的文化旅遊事業發展。
  • 為什麼日本比中國更好保留和傳承傳統文化
    我認為日本的好處在於做到了極好的商業體系。讓這些傳統的文化掌握者能以此謀生——即便收入不高,至少在精神層面代表著雅,或是把日本風格的東西和現代工藝相結合。或許這和日本傳統文化中對匠人精神的提倡有關係吧,在中國這些都是細枝末流……日本比中國更好保留和傳承傳統文化比如建築方面——日式庭院日式庭院雖起源於中國文化,但經過長期的發展,已逐步形成了有日本獨特文化性格特徵的園林藝術。它在模仿中式庭院的過程中,逐漸走向枯丶寂丶佗的境界。
  • 「大坂」城和「大阪」城是有區別的?記載了豐臣家和德川家的恩怨
    作者/飄雪有首歌曲裡唱到:大阪城的姑娘辮子長,每個人都漂亮,不要誤會,此大坂城非彼大阪城。日本大阪府的大阪城位於大阪公園內,在桃山統一時代由日本戰國名將豐臣秀吉建造,秀吉死後由德川家康重建,並且把秀吉建的拆毀埋到地下,在上面重新建造。從此成為江戶幕府時代政治權利的中心據點。
  • 一代名相江萬裡和他創辦的白鷺洲書院、江西人難以磨滅的文化印記
    二,在江西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自江萬裡創辦白鷺洲書院後,各州郡州書院都仿效之,遍及吉州縣城鄉的很多書院相繼建立和繁榮起來,我國宋代創建書院約有720所,分布在全國18個省、區,江西、浙江、福建位列前三,江西最多,創建了224所,浙江位居第二,創建156所,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只有19所書院,僅佔全國書院總數的2.7%,文化重心明顯南移,南方完全取代中原成為教育和文化的中心
  • 「大阪城」的城郭歷史——千年巨城的歷史變遷,豐臣家的核心據點
    他在大阪築城的天正12年(1584年)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與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雄對立,隨後討討伐四國長宗我部,九州島津,關東小田園城後北條,以及處理了奧羽伊達等實力大名後,實現了全國範圍內的統一,並同時進行了聚樂第,京都御土居,名護屋城,伏見城的普請工事,就連當時作為豐臣政權根據地的大阪城,也還在進行部分整備工事。
  • 延邊州敦化敖東書院項目
    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積澱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遺產,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的精神體現。學習中國優秀的傳統,不僅能夠增強我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而且還可以培養我們自強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的優良品德以及追求真理、勇於獻身的精神等,這些都是作為炎黃子孫應該具有的美德,也是我國現階段構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國內經濟飛速發展,國民精神需求上升: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在滿足基本衣食需求之後,國人對於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漸放大。
  • 他爭奪天下無望,俯首稱臣後建城,數百年風華不再獨留城郭
    摘要:他爭奪天下無望,俯首稱臣後建城,數百年風華不再獨留城郭伊達政宗(生於公元1567,病逝於公元1636年)是奧羽伊達氏第十七代家督,幼年曾因天花造成右眼失明,因此又被稱為獨眼龍政宗。仙臺城位於日本宮城縣仙臺市青葉區的青葉山,別名青葉城與五城樓,於平成15年(公元2003年)被指定為國之史跡。日本許多城郭在其歷史上均會換過多次的城主,但是仙臺城在慶長年間由伊達政宗開始築造後,一直到最後在廢藩置縣與廢城令而被迫廢城的270年間,均是由伊達氏的居城,城郭史上能有這樣的情況多半是德川家族的城郭才有這樣的際遇,如駿府城、名古屋城與江戶城等。
  • 日本文化中的「寒山寺」憧憬
    在日本文化中,中國「寒山寺」這一意象具有特別的意義。無論是描寫夜半寒山寺鐘聲的《楓橋夜泊》,還是主張無常空寂的佛法禪意,抑或是關於寒山寺內高僧寒山的隱世傳說,都對日本的社會、宗教、文學、藝術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 亞洲保存最完好的歐式城堡,細談日本函館五稜郭的來龍去脈
    而獨立之後荷蘭人也走上了對外殖民擴張的道路,他們於16世紀末進入東亞與大明和日本做起了生意,甚至還竊據了臺灣島。 荷蘭人佔領臺灣後便在島上修建了熱蘭遮城,熱蘭遮城規模不大,是一座低配版的稜堡,而就是這座低配版的稜堡卻給收復臺灣的鄭成功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 狀元主講的螺城書院,遺址牆高兩米多,建議江西文保部門加以保護
    彭縣令經過多方查訪,選址在二十九都一峰山北麓,建設了螺城書院。螺城書院建立之後,彭縣令禮聘狀元劉繹,擔任螺城書院的主講。劉繹,字詹巖,江西省吉安府永豐縣恩江鎮人氏。道光十五年,劉繹金榜題名高中狀元。劉繹高中狀元之後,不喜鑽營仕途,而是辭官歸鄉,先後擔任白鷺洲書院、青原書院的主講。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