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法師:歸命阿彌陀佛,是凡夫當生修行的最高境界

2020-12-14 淨宗傳承

這個身體,這個心,我們所有的起心動念,不都是針對這個世界的境界所起的念頭嗎?我們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整個世界都是要舍掉的,何況這些念頭?「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整個世界都要舍掉,何況這些念頭,更是要舍掉。

所以「舍」也是不用、不倚仗,就是要看輕。很多人往往是很看重。他為什麼舍不掉?他太看重自己,把自己的心念、所有這一切看得很重。看輕了,就舍掉了。

淨土門往生不靠自己,全靠彌陀,這就是「舍己歸佛」。這不是說什麼事都舍掉,要買火車票,阿彌陀佛不會給你買,還得你自己去買。這是就往生這件事情來說,不靠自己,全靠阿彌陀佛。

所以有人講:「歸命阿彌陀佛,其實是凡夫當生修行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我們凡人有什麼修行?就是歸命阿彌陀佛,這就是最高境界了。

老老實實、踏踏實實歸命阿彌陀佛,這是很不容易的。

很多人,即使是佛門裡的修行人,即使是在佛門裡修了很多年的,都沒有完成這種轉換。最基本的是歸命三寶,這可以講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高的。不管是從最初入佛門,到受戒,到修行,到成菩薩,總是在歸命三寶這個過程中不斷升華自己。

淨土宗念「南無阿彌陀佛」,歸命阿彌陀佛,與阿彌陀佛成為一體,還有什麼境界比這更高的呢?

比如人坐上船可以過大海,坐上飛機可以飛空。凡夫沒有翅膀,就是能飛也不可能超過「神舟十號」飛船。我們就靠他力,歸命阿彌陀佛,這是最高境界。

我們要舍無常輪迴之命,入無量光壽之命,大死大活。我們的生命是無常輪迴的,沒有意義;歸入阿彌陀佛無量壽的生命,就大死大活,也就是剛才講的那種從懸崖上縱身一跳的境界。

這講起來讓人很害怕——多難啊!其實很簡單,沒那麼複雜。

有些人聽起來就覺得很簡單,所謂「難者不會,會者不難」。老太太一聽,馬上說:「好!我本來就想交出去了,就是找不到人收」。她本來就感到很苦惱,想找一個負責任的人。阿彌陀佛說:「好,我負你的責!你念我的名號,如果不往生,我不取正覺來負責任」。

這老太太一聽很高興:「我就要找人負責。找別人都不行,阿彌陀佛你負我的責,好了,我全部靠你了」!從此之後,她天天念佛,很安心,很自在,不就交給阿彌陀佛了嗎?這是很自然的。

舍己也是折服驕慢。如果來比較,能夠達到舍己歸佛,很自然地,慢心能夠被折服,同時我執會淡化,因為萬事靠阿彌陀佛嘛。

這也是一種大智慧、大福德、大善根、大因緣、大信心。

《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己歸佛是一種大智慧,因為交對了人;也是大勇氣,敢於交出去;也是大福德,交給阿彌陀佛,就得到阿彌陀佛給我們的一切善根福德因緣;也是大因緣,我們和阿彌陀佛之間累劫有這樣的緣分,我們碰到之後才能交得出去;也是大信心,對彌陀有無限的、無上的依止和依靠,覺得靠得住。

對於這些,不是說我們在世間讀很多書就能達到的,這是心上的功夫。

歸佛就是與佛成為一體,這個境界就更高了。就好像舍己登舟一樣,我們本來自己走路,現在舍掉步行,登上船了。

大家不要理解錯了,說舍掉步行,就以為把兩條腿舍了,那不完了嗎?有人以為「不能舍!舍了我自己,我本來行善的,現在造惡去了」,不是那回事。

這是說,往生不倚仗自己,自己的兩條腿還是保留得好好的——本來會誦經的,本來有智慧的,本來行善孝養的,這個心還是保留得好好的;不過是往生靠阿彌陀佛而已。

舍己登舟,就和船成為一體了。在阿彌陀佛的一體當中,我們就得護念,得平安。在彌陀護念當中難道不平安嗎?離恐怖,離憂惱,大自在,大安樂,這是我們歸依佛所得到的好處。

善導大師在「深心釋」的時候就說: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因為我們沒有真實,所以決定深信阿彌陀佛有真實,要救度我們。

選自:淨宗法師《淨土宗概論講記》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浴佛節法宴:釋迦牟尼佛與阿彌陀佛的關係|淨宗法師
    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南無釋迦牟尼佛(三稱)諸位法師、諸位蓮友:很高興跟大家見面!今天是二〇一八年農曆四月初八,釋迦牟尼佛的誕辰。我們作為淨土宗道場,仍然是一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是說定散二善,修十三定觀、三福九品,回向求生極樂世界;也包括一切佛法當中定散二善的修行方法,回向願生淨土。它的最終目標、利益、效果在哪裡呢?「回斯二行,求願往生」。釋迦牟尼佛要門教的效果和利益,是要我們迴轉定散二善,求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讓我們修行定散二善,斷煩惱,在這裡成菩提。當然,如果你有這個根機,就是聖道門。
  • 淨宗法師:在一切皆空的世界裡該如何活著?
    淨宗法師答:這可能是對佛講的「一切皆空」不能完全正確地理解。如果能正確理解的話,應該怎麼活著呢?當然就像佛菩薩一樣活著了。因為這是佛講的,佛已經落實了一切皆空;像觀世音菩薩隨來就來,為什麼呢?他不受障礙。一切皆空是顯示無障礙,可是我們處處都有障礙。
  • 聞其名號丨我們歸命阿彌陀佛,「一呼一吸都是他」
    這是前面講的法藏比丘的願中修行。第一,願成不虛。講阿彌陀佛名號「願成不虛」之義。願成不虛就是「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願成不虛」是名號的意義,是彌陀本願所成就的,決定不虛假,不會欺騙你。你念佛,絕對不可能白用功。這樣來理解,來稱名,心中不就踏實了嗎?這就是「如實修行相應」。
  • 淨宗法師:戴罪立功與大赦天下
    極樂世界整個都是涅槃的境界,是真如法性的全體顯現,所謂「六識縱橫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這是因為法藏比丘因中所發的誓願,果上成佛所成的淨土自然就有這種效果,所謂「十地願行自然彰」,不需要行者一絲一毫的力量,自自然然就開悟證果,證悟佛果。
  • 依怙信願智慧歸命大安樂,三聖圓通照見自性
    不管一個人多忙,每天靜篤十念相繼,必定可行,越是忙的人,越應該靜下心來念佛觀心,入定生慧照亮人生,不出煩惱災殃。念佛成就靠什麼?依怙信願智慧歸命大安樂法門,把全身心安頓在阿彌陀佛的慈悲願海當中,這慈悲願海太慈悲平等了,太有威神力量了,只要我們一念安心在茲,一悟合光即一得永得究竟圓滿。一悟合光就是摩訶般若,到慈悲願海的彼岸,就是離苦得樂波羅蜜多。
  • 淨空法師:無量劫來遇到一次,你要珍惜,太可貴了!
    大乘裡面,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修戒定慧,他們都去入定去了,叫禪修,真正禪修是六根在六塵境界裡修。專門修禪的,他在禪堂裡面燃香打坐,把真妄二邊統放下,邪正二邊都放下,世法佛法統放下,坐到什麼時候?坐到豁然大悟,他成功了。淨宗法門與禪有沒有關係?有關係,禪是總相,淨是別相,是一不是二。淨宗用念佛的方法,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念相續,不能間斷,這是什麼?這就是修定。
  • 淨空法師:我為什麼直到晚年才接受淨宗法門
    我看的不一樣,我看的他住在華嚴,法身菩薩的境界,事理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你們能夠把他的光碟看上一千遍,用恭敬心、清淨心去看,一千遍之後,你就能看出來了,他住在四無礙的華嚴境界。華嚴奧秘,宇宙的全體,《華嚴》奧秘的理體,哲學裡頭講的本體,「正在本經,故云契理」。方東美先生所說的,大乘經是世界上哲學的最高峰,這是契理。
  • 為什麼說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是最快的成佛方法,看法師開示
    為什麼說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是最快的成佛方法,看法師開示。人命無常,修行人只有光陰最寶貴,一定要老實念佛,才不會虛度光陰。學佛真正能夠成就的,善根深厚,心地清淨,沒有妄念,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一心一意求往生。這是為一切念佛人作真實的證明。
  • 淨宗法師:菩提道芽,茁壯成長
    法然上人法語,淨宗法師講解南無阿彌陀佛。同學們好。《法然上人全集》第218頁。前面說「深信此誓,乃至一念無有疑心者,十人十生,百人百生」,這個「信」是當下即是,所謂「如是我聞」,是對一個事實的認定,因為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很簡單,「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可是,如果理解為信要達到某種程度,這是自己心裡的一種主觀體驗、感受,那又錯了。「雖有疑心,若念佛者,即得往生」,這是採取釜底抽薪法。
  • 看到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一切萬物都是阿彌陀佛,就入境界了
    1.淨空法師:看到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一切萬物都是阿彌陀佛,就入境界了淨空法師:...這一點讓我們深深體會到,教學為先。佛菩薩幹什麼?教學,除了教學還是教學,他沒有別的事,身行言教。起心動念是教學,言語是教學,身體動作都是教學,三輪施教,三輪是身口意。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看完你就明白了!
    而這聲佛號,就是世人耳熟能詳的「南無阿彌陀佛」。最初,持誦彌陀聖號為淨宗的專修法門,但在流傳過程中,因其修學起來簡單方便,不論根基高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能學會,所以成為信眾最廣的法門。可是,儘管我們天天念佛 ,可能根本不知道為何而念,也不懂能夠在佛號聲中獲得什麼實益。
  • 修行的最高境界——無我
    修行達到佛果可以說是人性的「目的」,因為還是有相的著落,只要有目的就不會徹底解脫,無論怎麼解釋這種佛性是「自由」的,是空性的,是解脫的,還是讓修行的過程帶有一絲的「功利性」,哪怕只有一絲,也達不到另一種徹底「無我」的狀態,無我才是一種自性最高的自由。
  • 淨空法師:佛菩薩跟我們到底差別在哪裡?
    水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外面的境界,當然照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這個水混濁了,這個水有波浪,也能照,照在外面境界就不是清楚的了,照的不清楚。凡夫的心濁,凡夫的心是動的,像波浪一樣是動的;佛心是清淨的,佛心是定的,所以他能看到真相,我們看不到真相。佛所有一切經跟我們說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前面跟大家報告過,宇宙是我們生活環境,人生就是自己本人。
  • 淨宗法師:端坐家中念念佛就是度眾生嗎?
    問: 徹悟大師說「念佛時即是往生時,往生時即是成佛時,成佛時即是度生時」,如此說來,念佛時豈不也是度生時?難道端坐家中念念佛就是度眾生嗎?相比於師父們勞心勞力,弘法度生,何者殊勝?有何異同?
  • 佛教:散亂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淨土嗎,大安法師開示
    佛教:散亂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淨土嗎,大安法師開示。在我國有「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的美譽,可見阿彌陀佛和我們有很大的緣分。出家人之間見面都會道一聲,「阿彌陀佛」。在家念佛的也一樣,這是一種問好,也是祝願對方早日往生西方淨土。